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朗自然保护区于1965年成立,至1996年保护区的监测工作一直处于初期的看山护林的阶段。自1997年之后,逐步开展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监测工作,确定了明确的监测目标和监测路线,并建立起与之相配合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应用GPS、GIS和数据库等新的技术,监测人员的技能也通过不断培训和实践得到了提高,监测的效率也逐年提高,监测结果在有效管理上得到及时应用。  相似文献   

2.
1999年6月,我有幸访问了美国位于佛罗里达州鲁克利湾的佛罗里达海洋保护区,并参与了一些保护区的监测、教育和研究等活动。下面这组图片即是我见到的美国对红树林保护区管理活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物种编目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基础,开展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对更新本底物种编目至关重要。目前红外相机的应用十分普通,已成为陆生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监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屏山县,面积35 km2,是我国第一个以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等珍稀濒危雉科鸟类以及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本文整理了保护区2013年4月至2020年9月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物种鉴定,提供了按照年度统计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集。本数据集展示了不同监测年度下的相机位点坐标和相机工作日、每个相机位点拍摄的兽类和鸟类物种数、独立有效记录数、整体鸟兽物种名录(包括分布海拔、分布区域以及不同年度下的网格占有率与相对多度指数等)、代表性物种的红外相机照片等。该数据集是保护区开展红外相机监测工作以来首次全面的成果汇总,可为保护区制定针对性保护与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活动趋势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5年(1997~2001)对王朗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活动的监测,发现(1)人为干扰活动主要包括偷猎、挖药、放牧、旅游等种类;(2)干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3)干扰方式、程度和干扰人员来源随着年度、月份、沟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4)由于监测巡护和打击力度增强,人为干扰数量和程度有了明显下降。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监测巡护力度、开展社区项目、与周边保护区联合监测巡护工作、增加经费投入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2月2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开展的全国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保护区)2013-2015年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结果。2015年,全国446个保护区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共有人类活动156061处,总面积28546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95%。保护区人类活动主要包括采石场、工矿用地、能源设施、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养殖  相似文献   

6.
论保护区的管理体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一个国家保护区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和完善与该国保护区发展的速度和管理的有效程度有密切关系。世界各国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很不相同,各有长处和不足。本文对保护区的主管部门和管理系统、管理现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保护区管理体制的改革等作一些粗略的评论,期待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并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通报》2005,40(3):20-20
根据第3次大熊猫资源调查显示.四川省内大熊猫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增加了30%.分别占全国的76%和77%.位居全国第一。据四川省林业厅厅长杨冬生介绍.根据国家部署.四川完成了大熊猫、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和湿地资源4项调查.在岷山地区17个大熊猫保护区开展了生态监测和巡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加保护区的经济收入,但也会对保护区的生态平衡和动植物资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好自然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该文对国内外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论认为,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科学规划,完善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以达到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及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圈保护区是一个开放的资源管理基地。它将保护区的管理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紧密结合在一起。除具有一般保护区所具有的保护功能以外,生物圈保护区还具有促进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发展功能以及开展科学研究,教育,监测,培训,示范,信息交流等后勤支持功能,它最鲜明的特色在于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参与,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北虎种群的初步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被动监测与冬季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01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吉林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东北虎的初步监测,分析了保护区内东北虎的活动频次、数量和雌雄成幼比例,并对东北虎的保护提出了管理建议.截至2006年底,保护区内共监测到东北虎的活动93次,其中有1次为幼体.45次有可靠足迹记录的活动情况的判定表明,2002~2006年依次有3~7只次、10~16只次、5~9只次、4~7只次、5~7只次的东北虎在保护区及周边活动,雄性多于雌性;2003~2005年的冬季野外调查表明,可能有7只雄性东北虎在该区域活动,其中有1只为雄性亚成体.由于受监测条件、监测方法和强度等因素的限制,且在所获监测信息中有半数以上没有可靠的足迹数据,因此本研究的监测结果只能部分地反应东北虎在该区域活动的情况.作者建议,在该保护区及毗邻区域,建立跨国界保护机制、加强生态走廊的建设并在保护中考虑到野生东北虎移位的可能性、加强东北虎及猎物的监测研究、建立社边防居民一条龙制度、改善家畜的放牧方式以及积极寻求替代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