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寻慧  漆一鸣 《昆虫学报》2004,47(4):444-448
采用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 (Rothschild)和缓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 (Schonherr)新羽化和吸血后24 h、48 h和72 h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三磷酸腺苷酶的分布和活性。显微摄影及定量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新羽化蚤碱性和酸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中肠、神经细胞核、精子束头部、精巢附腺、射精管、输卵管和受精囊附腺中;三磷酸腺苷酶各组织中均有分布。吸血消化后,两种蚤中肠3种酶活性均有增强;除碱性磷酸酶在消化72 h 后酶活性有所下降外,其余不同消化时间酶活性增强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种蚤卵母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3种酶活性亦见增强。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中肠几种酶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棉铃虫中肠三磷酸腺苷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分布和活性。结果显示三种酶在棉铃虫中肠均有分布,但分布部位各不相同,其中,三磷酸腺苷酶在肠壁分泌细胞、肠壁细胞、环肌和纵肌均有分布,以肠壁分泌细胞活性较高;碱性磷酸酶主要分布于肠壁分泌细胞,在肠壁分泌细胞做绒毛处活性最高;酸性磷酸酶分布于肠壁细胞、环肌和纵肌,在肠壁细胞底膜处活性最高。这些酶可以作为棉铃虫中肠不同条件下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3.
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非特异性磷酸单酯酶,碱性条件下几乎能催化所有磷酸单酯的水解。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兔肝ALP的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Minitab对碱性磷酸酶的催化条件(pH值、反应温度、酶量、底物量)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正交实验结果表明,4种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pH值温度底物酶,最佳组合为A3B3C1D1,即酶量为0.4 mL,底物量为0.8 mL,温度50℃,pH值为10时兔肝ALP的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镉对鲫鱼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詹付凤  赵欣平 《四川动物》2007,26(3):641-643
研究了重金属镉对鲫鱼肠、肝胰脏、鳃组织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4、0.8mg/L镉浓度条件下静态染毒12h、24h、48h、96h后,鲫鱼肠、鳃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降低,肝和胰脏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其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升高。  相似文献   

5.
磷胁迫诱导大豆叶片酸性磷酸酶同工酶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对两种磷处理的274个大豆基因型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进行筛选,行将其中8个进行营养液栽培试验以研究磷胁迫对其叶片酸性磷酸酶同工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不施磷处理提高了大部分(约60%)供试基因型叶片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营养液栽培试验表明,低磷处理普遍提高了所有8个供试大豆基因型叶片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等电聚焦电泳结果表明,供试大豆基因型的老叶和新叶中均有6条酸性磷酸酶的同工酶带。低磷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酸性磷酸酶酶带的活性,但是没有诱导新的酸性磷酸酶酶带产生。研究发现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可作为反映大豆磷肋迫的酶学指标;磷胁迫诱导大豆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加是由于已有同工酶活性的提高而不是由于特异性酶带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对两种磷处理的274个大豆基因型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进行筛选,并将其中8个进行营养液栽培试验以研究磷胁迫对其叶片酸性磷酸酶同工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不施磷处理提高了大部分(约60%)供试基因型叶片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营养液栽培试验表明,低磷处理普遍提高了所有8个供试大豆基因型叶片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等电聚焦电泳结果表明,供试大豆基因型的老叶和新叶中均有6条酸性磷酸酶的同工酶带.低磷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酸性磷酸酶酶带的活性,但是没有诱导新的酸性磷酸酶酶带产生.研究发现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可作为反映大豆磷胁迫的酶学指标;磷胁迫诱导大豆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加是由于已有同工酶活性的提高而不是由于特异性酶带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了布氏姜片虫和肝片形吸虫非特异性磷酸酶,即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活性与稳定性,试图探讨该酶某些特征与吸虫种属间差异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取新鲜成虫,经洗涤、绞切、超声粉碎、离心制上清液。参照前人(上海二医附院,1973;上海生化检验所,1979;蔡武城等,1983)所做的磷酸苯二钠法略作修改,作活性与稳定性测定。实验测定值以相对活性表示:即每一组实验的最高活性定为100%活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对白兰瓜子叶蔗糖酶同工酶进行了分离。发现细胞质可溶性部分含有4种蔗糖酶同工酶,其中3种为酸性蔗糖酶(Ⅰ、Ⅱ、Ⅲ),其活性最适pH分别为5.40、4.30和4.73;另外一种为碱性蔗糖酶,其最适pH为7.40。细胞壁盐溶性部分仅含1种酸性蔗糖酶,其最适pH亦为4.73。在白兰瓜子叶生长后期(7~11d),定位于细胞质的酸性蔗糖酶Ⅰ、Ⅱ和Ⅲ的活性略有升高;衰老发生后(17~23d)其活性显著下降;衰老后期碱性蔗糖酶活性消失。在子叶生长和衰老期间细胞壁酸性蔗糖酶活性则一直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两种罗非鱼鱼皮酶解液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的方法获得骨髓基质细胞,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法观察是否成功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分别采用MTT法和PNPP法测定两种酶解液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可得到较为均一的骨髓基质细胞。这些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后可以向成骨细胞分化。两种酶解液作用于骨髓基质细胞时,在浓度0.1mg·ml~(-1)均可以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在浓度0.1mg·ml~(-1)1,0.01mg·ml~(-1)均可以提高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实验用两种酶解液的三个浓度与成骨诱导液协同作用于骨髓基质细胞时,均没有促进细胞增殖和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显著作用。结论:两种酶解液可以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提高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与成骨诱导液协同作用于骨髓基质细胞时,对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促进及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 B-biotype 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体内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在两者竞争替代中所起的作用,以对硝基苯磷酸二钠 (pNPP)为底物,采用个体测定和群体测定的方法,研究比较了2种粉虱不同虫态中该酶的性质。结果表明:2种粉虱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在整个发育历期均逐渐增加,成虫期达到最大。温室白粉虱2至4龄若虫(伪蛹)期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分别是B型烟粉虱对应龄期酶比活力的2.58、2.68和3.14倍; B型烟粉虱雌雄成虫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分别是温室白粉虱雌雄成虫酶比活力的1.24和1.26倍,且2种粉虱雌虫的酶比活力显著大于其雄虫。2种粉虱2龄若虫到成虫的碱性磷酸酶最适pH均为7.8,最适温度均为47℃;在1龄若虫中均未能检测到该酶活性。测定并比较2种粉虱不同虫态碱性磷酸酶动力学特征参数的结果显示,温室白粉虱碱性磷酸酶在3、4龄若虫的亲和力以及在2, 3, 4龄若虫的酶蛋白浓度均显著大于B型烟粉虱的对应值,而在成虫期2种粉虱的亲和力、酶蛋白浓度无差异,B型烟粉虱的活化能显著小于温室白粉虱。据此推测,B型烟粉虱利用碱性磷酸酶在若虫期进行组织骨化和生长发育不如温室白粉虱,但羽化为成虫后利用其进行解毒代谢则可能强于温室白粉虱。  相似文献   

11.
磷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土壤中占主导地位的有机磷只有在磷酸酶矿化水解作用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研究土壤磷酸酶活性特征可为活化土壤中作物较难利用的磷素提供一些途径或方法。本文以紫花苜蓿和栗钙土为研究对象,在盆栽试验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梯度磷肥施用(P)和水分(W)下的土壤磷酸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碱性磷酸单酯酶活性(99.2~170.0 mg para-nitrophenol·kg~(-1) soil·h~(-1))高于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24.7~56.9 mg para-nitrophenol·kg~(-1) soil·h~(-1));水肥交互作用对土壤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和磷酸二酯酶活性均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在常规水分处理条件下,高施磷肥抑制土壤无机焦磷酸酶活性;重度干旱降低了紫花苜蓿土壤酸性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和无机焦磷酸酶活性,但在干旱条件下施磷肥量的增加可提高土壤酸性、碱性磷酸单酯酶活性。因此,通过控制土壤水分和磷肥施用量可达到抑制或激活土壤磷酸酶活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草甸棕壤水稻田磷酸酶活性及对施肥措施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引  言土壤有机磷是一种重要的土壤磷素资源 .我国大部分土壤中有机磷占土壤全磷的 2 0 %~ 50 % ,但在森林和草原植被下的土壤可占到 50 %~ 80 % [9].土壤磷酸酶活性直接影响到有机磷库的利用 ,即磷酸酶活性是衡量土壤肥力 ,尤其是土壤有效磷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15 ].土壤磷酸酶(Phosphatases)是催化含磷有机酯和酐水解的一类酶的总称 ,其活性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壤中有机磷的分解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 .其中 ,磷酸单酯酶 (酸性、中性、碱性磷酸酶 )活性一直是土壤磷酸酶研究的重点[18].由于土壤中有机磷化合物的复杂性 ,除了磷酸单…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氮添加影响森林土壤有机磷矿化的微生物调控机制,分析了10年的野外氮添加(100 kg N ha-2year-1)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中编码酸性磷酸单酯酶、碱性磷酸单酯酶和植酸酶的功能基因(phoC、phoD和appA)丰度及相关酶活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使樟子松人工林土壤中酸性和碱性磷酸单酯酶活性分别下降了18.09%和55.29%,植酸酶活性下降了41.88%。氮添加使土壤微生物中各基因拷贝数分别下降40.97%(16S-rRNA)、78.38%(phoD)、67.92%(phoC)、74.37%(appA)。各基因拷贝数占总细菌基因拷贝数的比例显著下降了61%(phoD)、44%(phoC)、55%(appA)。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磷含量与酸性磷酸单脂酶、碱性磷酸单脂酶、植酸酶活性及16S rRNA、phoD、phoC、appA基因丰度显著正相关。土壤铵态氮含量与酸性磷酸单脂酶、碱性磷酸单脂酶活性及16S rRNA、phoC、appA基因丰度显著负相关。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与其基因丰度显著正相关,其他两种...  相似文献   

14.
杨春璐  方玉帆  王杰  袁园 《生态科学》2014,33(5):951-954
通过室内模拟方法, 以北方具有代表性的草甸棕壤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除草剂豆磺隆对土壤脲酶、转化酶和三种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在试验浓度范围内 , 豆磺隆对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总体上有激活作用 , 影响幅度分别为 3.07%-20.02%和−1.73%-5.67%; 除个别浓度外, 豆磺隆对三种土壤磷酸酶均有抑制作用 , 豆磺隆浓度为 5 mg⋅kg–1时对酸性磷酸酶的抑制作用最强, 抑制率为 17.92%, 对中性磷酸酶的抑制率仅在 0.77%-1.54%之间 , 对碱性磷酸酶的抑制率为 8.95%-20.60%。豆磺隆对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较小 , 且未表现出明显规律性, 仅与碱性磷酸酶呈显著(p < 0.05)的对数负相关关系 , 表明碱性磷酸酶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豆磺隆污染土壤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为材料,利用三室隔网培养方法,研究了缺P土壤上施用植酸和卵磷脂时接种几种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 Glmous versiformea, Gigaspora margarita)对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玉米生长70d后,收获测定距根表不同距离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增加了根际土壤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Gigaspora margarita菌根菌的作用大于其它2个菌根菌.不同P源对磷酸酶活性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泡囊丛枝(VA)菌根对玉米际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玉米为材料,利用三室隔网培养方法,研究了缺P土壤上施用植酸和卵磷脂时接种几种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Glmous versiformea,Gigaspora margarita)对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玉米生长70d后,收获测定距根表不同距离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增加了根际土壤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Gigaspora margarita菌根菌的作用大于其它2个菌极菌,不同P源对磷酸酶活性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南极海冰中的一种常见的细菌能提供一种新的、较好的碱性磷酸酶。这种酶可用于基因合成和克隆,能从RNA和DNA中去掉一些磷酸基。从南极细菌中分离和纯化并用于酶标记免疫测定法的这种碱性磷酸酶(APase),其有效性较从目前用于基因合成和克隆的大肠杆菌中得到的APase高50倍。但是与从大肠杆菌中得到的酶(不受热的影响)的不同处是  相似文献   

18.
李玉京  李继云 《遗传学报》1998,25(5):449-453
以一套中国春-长穗偃麦草二体异附加系与二体异代换系为材料,用等电聚焦(IEF)研究长穗偃麦草基因组中酸性磷酸酶(AcPh)与碱性磷酸酶(APH)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AcPh大多聚焦于pH5~7范围内,其编码基因位于3E染色体,而APH编码基因则位于4E染色体。由于5E染色体的附加,AcPh活性带强度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TAI系列Ⅰ及其亲本的胚乳过氧化物酶(CPXE)、苹果酸脱氢酶(MDH)、醇脱氢酶(ADH)、酸性磷酸酶(ACPH)和碱性磷酸酶(PHE)的酶谱表型。把冰草同工酶结构基因Mdh-Ag~t2定位到TAI-13、基因Cpxe-Ag~2定位到TAI-14、基因Adh-Ag~t1、Acph-Ag~t2和Phe-Ag~t2定位到TAI-16中的冰草染色体上。根据这些基因定位和我们以前的研究工作,结合植株表型分析,推测TAI-11、TAI-12、TAI-13、TAI-14、TAI-15、TAI-16和TAI-17中的冰草染色体分别与小麦第2、3、1、7、6、4和5同祖群有一定部分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运用CF输导方法确定正在进行库源转换的叶片。采用铅沉淀法对蚕豆(Vicia faba)幼嫩叶片、库源转换叶的库区和源区的小叶脉组织细胞进行了ATP酶和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定位。结果显示, 在蚕豆幼嫩叶片的小叶脉中, 传递细胞质膜和细胞壁上存在大量的ATP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标记产物。在库源转换叶库区传递细胞和筛分子质膜上ATP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标记较弱。在库源转换叶的源区传递细胞和筛分子质膜存在较强的ATP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反应产物。在小叶脉分化中的木质部分子存在较强的ATP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标记, 在分化成熟的木质部分子酶的标记显著减弱。实验结果表明, 依据不同的发育阶段, ATP酶和酸性磷酸酶的含量在蚕豆小叶脉的不同细胞中呈动态变化。据此, 对ATP酶和酸性磷酸酶在蚕豆小叶脉细胞分化和质外体装载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