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制氢——能源、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面临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开发新的能源,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生态环境势在必行。氢能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特点,是未来重要的新能源物质。生物制氢技术利用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可利用工农业有机废弃物产氢,效率高,能耗低,污染少,成本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简要阐述生物制氢技术及其发展状况,提出我国发展生物制氢技术,实现能源、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代人类重大的社会问题,包括能源、粮食、人口和环境等四大问题,都和植物有关,因此充分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对保护环境,广辟能源,发展生产,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人类面临着食物、能源、资源、环境和人口五大问题。在这些问题中,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4.
<正>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己成为全球关注的严重问题。开发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对于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以生物质能源为主的生物质开发利用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利用是把能源植物和农业废弃物等生物质原料利用  相似文献   

5.
化学工业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与利益,但同时也为人类的健康、社区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危害.随着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和能源、资源急剧减少,公众环境意识逐步提高,绿色化学逐渐成为21世纪的主题,是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对整个工业而言,研究绿色化学,推行绿色化学是提高效益、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善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而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矿物燃料,以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保护国家能源资源,减轻能源消费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其中,能源作物是指经专门种植,用以提供能源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利用山地、荒地等未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7.
自然的生态系统目前正受到现代生产方式的严重挑战,其结果造成能源短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人类生存构成危机。人类需要一种遵循地球生态系统规律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化超现代化生产方式。其核心技术是资源生态化利用。对资源生态化系统中宏观的、介观的和微观的化学和生化过程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宏观尺度上的生态平衡、物质与能量的循环转化,介观尺度上物种进化、繁殖与死亡,生物食物铁的形成,微观尺度上生物体内代谢过程中的物质转化与传递等。资源利用生态化的基础是生物加工过程,因此实现资源生态化利用不仅要效法自然的生态系统,还要注重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在生态化系统应用中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合理利用生物加工过程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与健康等重大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资源是国家战略性生物资源,是支撑微生物学科发展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可直接开发为食品原料或用以酿造生产,也可作为服务农牧业生产菌剂产品或用于生产医疗药品和清洁能源,已经在工业、农业、食品、酿造、医药、能源及环境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等研究的发展,在微生物资源的分离、评价、保藏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微生物学通报》组织了本期“微生物资源:发掘、利用、展望与挑战”专栏,旨在展示微生物资源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加强微生物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助力微生物资源学科和科技创新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9.
环境、资源与植物资源学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涉及的问题很多,现仅就有关环境、资源及植物资源学等概念问题谈谈看法。 环境与资源 以人为主体,人类生存的周围空间及空间介质称为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由许多环境要素组成,如大地圈、岩石圈、水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生物技术,随着基因重组、细胞融合、酶和细胞的固定化等一系列新技术的问世,一举改变了它传统而古老的面貌跃居为重要的新技术行列。由于生物技术的异军突起,把人类从当今面临能源、食品、资源与环境等重大问题而一筹莫展中解放出来,给人类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工业生产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人类需要一种自然与社会环境协调的生产方式,一种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应运而生的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将会极大地改变现有的工业格局,有利于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发展工业生物技术将减少我国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加快我国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正>随着化石资源的日渐枯竭,人类正面临严峻的能源危机。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生物能源成为后石油时代替代石油原料的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目前人类已将目光转移至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生物质作为人类能够长久依赖的、足以支撑人类生存发展的、可大规模再生的理想能源和有机碳资源,再次引起人类的关注和重视。各国政府、企业以及研究机构都  相似文献   

13.
<正>能源、资源、环境危机是21世纪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石油为主的化石资源正在迅速地被消耗。而化石资源不可再生的属性对现代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一方面是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使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近60%,在消  相似文献   

14.
引言 众所周知,资源、能源和环境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面临和解决的三大难题.传统化石能源的过量使用导致了石油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目前,各国政府和企业开始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能源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微藻能源集生物能源、生物固碳及N/P废水处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与开发的热点①.能源微藻的低成本规模化培养是实现微藻能源产业化的关键,也是当前限制微藻能源产业化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李秀霞  孟玫 《生态学杂志》2017,28(10):3378-3384
运用状态空间法构建区域适度人口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求取权重,对2005—2014年吉林省适度人口进行测算,并探讨其形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结果表明: 2005—2014年,吉林省适度人口一直处于赤字状态,说明吉林省人口、资源与环境处于一种不协调状态;吉林省资源承载人口显著高于经济承载人口和生态承载人口,说明吉林省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吉林省土地资源承载人口远高于水资源承载人口和能源承载人口,处于赤字状态,说明吉林省经济发展是以耗竭自身能源和水资源为基础.今后应因地制宜,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由粗放型、消耗型资源利用方式向集约型、低碳型转变;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作物秸秆及其它废弃物栽培食用菌的农业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林奎  顾桂芬 《生态学杂志》1992,11(3):13-16,64
一、引言当前,世界上五大问题(环境、粮食、人口、资源和能源)日趋严重,在发展中国家解决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重视食用菌在利用农业有机废物转化为人类食物方面的积极  相似文献   

17.
1目的意义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难题,而所有环境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索取而造成的。为了合理利用资源、改善和保护环境,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根本要点就是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  相似文献   

18.
生物技术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它给人类解决当今所面临的食物、能源、资源以及环境和健康等重大问题带来了希望。 生物技术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使其尽快发挥作用,这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詹长根  吴鼎  杨如军 《生态科学》2018,37(3):131-137
能源是关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区域能源资源承载力水平是衡量区域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 构建能源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历年能源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广西能源资源承载力水平在2000-2013 年之间呈现稳定上升的态势, 人均能耗、单位GDP 能耗以及环保投资力度三项指标与综合评价分值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可作为能源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核心指标。研究有助于了解广西能源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对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是以微生物或酶作为催化剂,以可再生资源取代化石资源,大规模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生物催化的独特优点为生产有用药物小分子提供了极大的可能。近年来,由于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基因工程的进步及许多新型酶的应用(如腈水解酶和醇腈醛化酶),已有企业采用生物催化进行药物生产。然而,工业上的需求迫使生物催化进一步向前发展,这就要求制药企业在进行药物合成路线设计的时候,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