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暨豚某些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关于海豚和几种淡水豚类的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国外有过研究。白暨豚(Lipotes vexillifer)血液有形成份已有过报道。本实验对白暨豚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以期建立白暨豚血液正常生理生化指标,为白暨豚的临床诊断,健康监测和保健措施提供血液学参数,并且为完善淡水豚类血液学比较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白鱀豚的肾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头雄性和9头雌性白鱀豚肾脏的结构和各项指标。白鱀豚肾脏是由许多小肾组成。肾脏和小肾的各项指标随着个体体长的增加而增加。与其他3种淡水豚相比,白鱀豚成体肾脏的小肾数比恒河豚多,比哑河豚少,而与拉河豚相近。白鱀豚幼体的肾脏和小肾的各项指标与恒河豚和亚河豚相近,但成体肾脏和小肾的各项指标比上述2种淡水豚大得多。并证实鲸类动物肾脏的小肾并生群在幼体即已存在,随着个体的长大,小肾化加剧,而并不是次级融合的结果。白鱀豚小肾的髓旁肌肉带的排列并无规律,它并不构成白豚鱀所特有的排列结构。    相似文献   

3.
白鱀豚核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豚类染色体核型,国外有过关于海豚类方面的研究,而关于淡水豚类迄今尚未见有报道。本文是对白鱀豚核型研究的初步结果。材料取自一头体长为1.97米的雄性白鱀豚“淇淇”。此豚自1980年元月12日以来一直饲养在本所的饲养池内。采用哺乳动物常规的外周血培养法,空气干燥制片,吉姆萨染色法。我们共分析9个中期相,对其中2个中期相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白鱀豚物种的繁衍,加快我国豚类生物学的研究步伐,为饲养在我所长达六年之久的“淇淇”寻找配偶,急需活捕白鱀豚。但是过去渔民偶然捕得的白鱀豚皆因钩伤严重,难以存活。1979年湖北省石首县渔民曾采用封堵江湾汊口的办法捕白鱀豚,由于不熟悉白鱀豚的生态习性,也未成功。    相似文献   

5.
白暨豚血液有形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豚类血液学的研究,自1939年诺尔(Knoll)广泛研究了鲸类胚胎的血液以来,1979年德蒙蒂(De monte)和皮莱里(Pilleri)比较了21种海豚和几种淡水豚的血液学资料。关于白暨豚(Lipotes vexillifer)的血液资料,除刘仁俊(1982)为白暨豚“淇淇”治疗外伤时,进行过白细胞分类计数外,至今未见详细的研究报道。为建立白暨豚血液生理指标和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对白暨豚外周血液的有形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白鱀豚和江豚眼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鱀豚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淡水豚,日前存在的数量已很少,因此是世界上一种珍贵而稀有的动物。同时,白鱀豚和江豚都是具有回声定位功能的动物,一般说,具有回声定位功能的动物其视觉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为了了解白鱀豚的视觉功能,我们曾对其视神经和视网膜进行了研究。而眼的一些光学参数对视觉灵敏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本实验对白鱀豚  相似文献   

7.
挽救白鱀豚     
我是1997年认识“淇淇”的。“淇淇”是只白鱀豚,现住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武汉“白公馆”里。全世界有4种淡水豚,除了生活在我国长江里的白鱀豚以外,还有生活在亚马逊河的亚马逊豚,生活在恒河和红河里的恒河豚和红河豚。在这4种淡水豚里,白鱀啄是最濒危的一种。它和大熊猫一样,是属于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采自长江的三头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的脑进行了解剖研究。白鱀豚的脑表现出典型的鲸脑特征。与海洋齿鲸类比较,淡水鲸科的种类普遍呈现出视觉系统的退化,这是一种生态适应的结果。从神经解剖学的观点看来,白鱀豚与亚马逊河海豚(Inia)、拉普拉塔河海豚(Pontoporia)的脑的结构是近似的,而与恒河海豚(Platanista)显著不同,这与骨骼形态上表现出的系统发育关系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1980年以来,我们测定了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淇淇”和“珍珍”的心电图,并与人和其他海豚的心电图作了比较,从而确定了白鱀豚心电图常规导联的联接方法,并比较完整地描述了白鱀豚正常心电图的特征。研究发现,白鱀豚的心电图各波、段和间期的正常范围基本与人的相近,但T波的特征与人不同,人的T波与同导联的主波方向一致,而白鱀豚的T波却正好相反。P—R间期明显比人的延长。本研究将为白鱀豚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白鱀豚脑的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采自长江的三头白暨豚(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的脑进行了解剖研究。白鱀豚的脑表现出典型的鲸脑特征。与海洋齿鲸类比较,淡水鲸科的种类普遍呈现出视觉系统的退化,这是一种生态适应的结果。从神经解剖学的观点看来,白鱀豚与亚马逊河海豚(Inia)、拉普拉塔河海豚(Pontoporia)的脑的结构是近似的,而与恒河海豚(Platanista)显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