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褐飞虱迁飞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褐飞虱已成为我国当前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初步查明,褐飞虱在我国过冬地区的分布大体以一月份12℃等温线为北限,由于各年冬季气温高低的不同,越冬北界摆动于北纬21—25°之间;冬季田间有无稻苗存活,是能否在当地过冬的生物指标。按越冬分市可划分为:1.终年繁殖区:北纬19°以南的海南岛南端;2.少量越冬区:海南岛中部至北回归线之间;3.不能越各区:常年在北回归线以北无越冬。 褐飞虱常年不能越冬的广大稻区内,每年春夏季发生的虫源,经近年来多方面研究,证明是自南向北远距离迁飞而来。 根据褐飞虱在我国的越冬分布,南、北各稻区发生的代数和季节性种群消长规律,试将我国东半部划分为六个发生区:即终年繁殖区、少量越冬区、南岭6、7代区、岭北5代区、沿江4代区、沿淮2—3代区。 近三年的研究,特别是1977年在我国各稻区设点进行迁飞跟踪观察表明,春、夏季向北迁飞有五个过程,秋季又有三次向南回迁。褐飞虱在我国东半部的迁飞途径大体是:4月中、下旬—5月上旬第一次“北迁”,是由19°N以南终年繁殖区迁到两广南部20—23°N之间;5月中、下旬—6月上旬第二次“北迁”,是由海南岛中部往北及中南半岛同纬度地区迁到我国两广南部和南岭地区;6月中、下旬—7月初第三次“北迁”,是由两广南部稻区主迁到南岭以北至长江南岸;7月上、中旬第四次“北迁”,是由南岭地区主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井波及淮河流域;7月下旬—8月初第五次“北迁”,是自岭北、沿江区南部迁到江淮间及淮北稻区。8月下旬—9月初沿淮、淮北中稻成熟,开始往南回迁,9月中旬出现由江淮间迁向长江以南的回迁峰;9月下旬—10月上旬,由长江中、下游回迁到南岭以北各地;10月中旬起—11月间,由江南、岭北回迁到华南以及更南地区。通过上述研究,初步提出我国东半部地区褐飞虱的发生区划与迁飞路线图。  相似文献   

2.
桂东北稻区第七代褐飞虱迁飞规律及虫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褐飞虱是我国水稻上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在桂东北稻区不能越冬。近年来,作为次害代的第7代褐飞虱在桂东北稻区频繁暴发,桂东北稻区作为褐飞虱南北往返迁飞的重要通道,研究阐明该稻区第7代褐飞虱的迁飞规律及虫源分布,对第7代褐飞虱的早期预警和有效防控意义重大。利用灯光诱捕的方法研究了2007—2010年桂东北稻区褐飞虱的迁飞动态,并运用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和气象图形处理软件GrADS(Grid Analysis and Display System)对褐飞虱迁入、迁出峰次进行轨迹分析和气象背景分析。结果表明:(1)桂东北稻区第7代褐飞虱每年都会出现2—3次迁飞高峰,虫量高峰期主要集中在9月底至10月上旬。(2)迁入虫源主要来自江西中西部和湖南中东部稻区,从本地起飞的部分褐飞虱飞行24 h或36 h后能到达广西南部沿海、越南北部和海南等越冬区。(3)925 hPa的温度高则褐飞虱虫量高;盛行东北气流较多的年份,褐飞虱发生严重;微弱的下沉气流和无雨天气有利于褐飞虱的迁飞。  相似文献   

3.
<正> 六十年代初,褐稻虱在我国仅是次要害虫,但以后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它是水稻穗期的暴发性害虫,一般群栖于稻株的下部,刺吸液汁,导致水稻枯萎,甚至死亡。特别是对连作晚稻为害尤为严重,常因其大发生而形成“虱烧”(hopperburn),造成严重损失。据统计,过去10年内,在我国台湾省的中部和南部稻区因褐稻虱造成的损失达40%。此外,褐稻虱还能传播草丛矮缩病(grassy stunt)和蓬乱矮缩病(ragged stunt disease)。随着药剂防治次数的增加,抗药性问题也就随之出现。加上褐稻虱又是一种迁飞性昆虫,其抗药性还与虫源地的防治有关。这  相似文献   

4.
早稻褐稻虱发生趋势中长期预测预报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是我区早晚稻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晚造发生重于早造。但近几年来,该虫在早造的发生频率有所提高,造成很大损失。 近几年随着全国对褐稻虱的生物学特性及迁飞规律研究的深入,对原来褐稻虱的测报方法也应有所改进,特别是中长期预测预报方法,已经不能适用。几年来,我所在区内有关单位的配合下,已初步总结出以褐稻虱的迁入期迟早,迁入量多少为主要依据的预测预报方法。现将研究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害虫,“再增猖獗”现象十分明显。本试验取常用农药甲胺磷对褐稻虱的产卵量进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上网捕褐稻虱的结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于1960年首次在黄海、渤海对粘虫迁飞进行了网捕观察,捕获昆虫7个目22科53种。日本于1967年7月和1969年6月至7月间在我国与日本之间的海际,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在1979年雨季(6—10月)开展了海捕褐稻虱研究。 广西农业科学院(1977)、福建农业科学院(1978)、上海市星火农场(1979)分别在南海、东海、黄海、渤海上,进行系统的海面网捕褐稻虱研究。为研究褐稻虱迁飞规律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7.
早(中)稻和晚稻白背飞虱虫源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虫知识》1992,29(1):1-5
白背飞虱在我国不同地区的迁飞路径和迁入时期不同,从而导致各主要稻区早(中)稻和晚稻的主害代虫源性质也有较大的差异。华南稻区早稻主害代的主要虫源是越冬虫源和早期迁入虫源形成的,南岭及西南稻区主害代虫源以近期迁入为主,前期迁入虫源为辅。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主害代虫量与前期迁入虫量关系最为密切。我国东部地区,8月份本地繁殖虫源为晚稻主害代的主要虫源。回迁虫量对晚稻影响最大的地区在南岭稻区北部。南岭以南地区回迁的影响程度则减少。  相似文献   

8.
中国盛夏褐飞虱北迁过程的动态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控制和影响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迁飞过程的生理生态参数为依据,应用时空分辨率较高的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4和三维轨迹计算方法对我国盛夏褐飞虱的北迁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模拟结果及其与实测虫情资料的对比研究表明:(1)我国盛夏褐飞虱北迁的虫源地主要在22.5°N~27°N,110°E~116°E之间。(2)空中迁飞路径有三条:主径取32°方位角,副径分别取10°和75°方位角。(3)降落虫汇区有三个:主降区为长江中下游稻区,副降区分别为鄂西北、川东北稻区和浙东南、闽北稻区。(4)理论模拟与实际虫情普查分析比较吻合,说明该模型可作为迁飞害虫灾变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这次会议于9月6—10日在江苏省江浦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十五个省(区)市,88个科研、教学、植保部门的代表共92人。会上交流了褐稻虱的迁飞规律预测预报技术、发生期、发生量、为害程度,防治标准防治策略等的科研成果,初步讨论了今年晚稻褐稻虱的虫情,并提出了防冶意见。 代表们认为;今年早稻的褐稻虱,在两广中、南部为中等发生;两广北部和江西南部为中等偏重发生;广  相似文献   

10.
气旋波与昆虫的迁飞降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等重要害虫,具有远距离迁飞扩散的习性。它们在我国大陆部分基本不能越冬,每年春季虫源主要是从19°N以南地区迁飞而来,并且随着水稻生长季节的来临,逐渐向北迁移定居。据研究,这类昆虫的迁飞,须经历起飞升空、空中运行和降落入境三个过程,并且与大气气流的运动紧密相关。处于羽化幼期后期的迁飞性昆虫,具有要求迁飞的内因,但它们的迁飞“三部曲”,须在一定的天气条件配合下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国东半部褐飞虱、稻纵卷叶螟迁飞动态与正午时太阳高度角的关系。根据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出两虫迁飞发生区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与T值间进行数学分析建立迁飞发生区预测模型,并可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12.
稻纵卷叶螟、褐飞虱体内能源物质动态与迁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昆虫学者在远离稻田的海面上陆续发现稻纵卷叶螟(Cnapha-cacracis medinalis Guene’e)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1967年朝比奈、鹤岗在日本本州西南的海洋气象站(29°N,135°E)发现大群飞虱渡海,1977年岸本良一发现稻纵卷叶螟渡海。1981年宫原义雄等又报道了稻纵卷叶螟向筑后早稻上迁移。我国与此同时也发现了两种虫子远距离迁飞的迹象,自1978年组织了两种害虫迁飞规律和防治对策的科研协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提高了对两种害虫测报的准确性,推动了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稻褐飞虱是我国南方稻区主要害虫之一,对晚稻的危害尤为严重。喷洒化学农药是当前的主要防治措施,但是由于用药量大,残毒积累,恶化稻谷品质,同时对保持稻田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开展了稻褐飞虱病原微生物的调查和利用研究。本试验共收集四种稻褐飞虱病原菌,其中拟青霉和白僵菌对稻褐飞虱有较高的寄生率。  相似文献   

14.
褐稻虱在广西越冬情况和迁飞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水稻品种、栽培制度等条件的改变,过去局部发生的褐稻虱,1969年以后连年早、晚稻普遍发生,威胁着水稻的高产稳产。探明其发生规律,对预测和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1973年我区组织了褐稻虱 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研究协作组,并得到区北海捕捞公司、广西气象局、有关县气象站的热情帮助,提供条件、资料,得以顺利进行工作。现把几年来对褐稻虱在广西的越冬和迁飞情况分析论证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我国在协作研究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的迁飞规律工作中,针对褐稻虱能否在我国境内越冬?越冬的虫态和越冬范围?越冬的生态条件以及越冬后的残留虫量能否构成国内的主要虫源等进行了几年的调查和有关实验。 由于褐稻虱是水稻的专食性害虫,各虫态不耐低温,因此,越冬调查工作在过去一些单位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放在两广、福建、湖南、江西、云南、贵州等省的一些生态环境内进行,并结合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分析 1975年冬至1976年春是广东省自1893年以来气温最低的一年。这一年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从海南岛最南端的榆林崖城向北调查,在田间落粒自生苗,再生稻及早稻秧苗上均可发现各虫态的褐稻虱,但虫口密度由南向北递减,  相似文献   

16.
稻纵卷叶螟迁入数量时间序列的混沌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重要的迁飞性水稻害虫,为更好地进行预测控制,研究清楚其迁入行为的动力学结构则对预报建模意义重大,本文利用从时间序列提取吸引关联维来确定系统性质的方法,对全国十个测报站的稻纵卷叶螟迁入数量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关联维的计算,结果表明,这一迁飞行为是随机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可用于昆虫迁飞研究且可自动运行的垂直波束雷达(vertical-looking radar,VLR)的发展使得对迁飞性害虫的周年长期自动监测成为可能。本文提供了我们对能否将这种雷达应用于中国的褐飞虱和其他水稻害虫的监测与预测体系以改善其综合治理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以往的研究已经表明,这些害虫一般在300—2000m高度迁飞;而我们根据褐飞虱的雷达和射有效截面的计算结果表明,目前使用的3.2cm波长的VLR对褐飞虱个体目标的最大可检测高度仅约240m;虽然建造一部8.8mm波长的VLR即可覆盖褐飞虱迁飞高度的绝大部分,但其造价和维护费用均过于昂贵。为此,一个更可行的解决方案是,以3.2cm波长的VLR作为包括大多数水稻害虫在内的个体较大的迁飞性害虫的监测工具。  相似文献   

18.
褐稻虱发育起点及有效积温常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为我国南方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更好地防治褐稻虱,为褐稻虱的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作者对褐稻虱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常数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在测报上的运用及计算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初步意见。 本测定是根据1975、1976年我所室内自然  相似文献   

19.
稻粉虱生物学及其寄生性天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稻粉虱Aleuruegbotus indicus David et Subramaniam是近年来在福建水稻上发生为害较为严重的一种害虫。国内六十年以来曾有简要记载,但迄无详细报道。国外在印度最早发现,并于1976年被鉴定命名。本通过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对稻粉虱的生物学特性作了研究。初步探讨了稻粉虱的形态特征和发育变态。同时对稻粉虱的寄生性天敌怍了初步考查;首次报道了稻粉虱的三种重要寄生性天敌。  相似文献   

20.
褐稻虱再猖獗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近十几年来,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ál),大量杀虫剂用于褐稻虱的防治,用药不当往往造成褐稻虱的再猖獗,严重影响产量。本文报道了:(1)浙江稻田天敌的控制作用:缨小蜂对褐稻虱卵的寄生率约22%;褐稻虱的成、若虫被螯蜂、线虫等的寄生率在1984年为29.4%,在1983年为15.2%。黑肩绿盲蝽的功能反应为: N_a=N/(8.294+0.058N) (2)杀虫剂对害虫——天敌(蜘蛛)的影响,介绍了简单的杀虫剂内禀选择性测定方法: a)在室内,内禀选择性指数 P=天敌的L_(D50)/害虫的L_(D50)-1 b)在田间,某些杀虫剂对褐稻虱一蜘蛛的杀伤试验。 (3)某些杀虫剂对褐稻虱生育力的影响。 本文认为引起褐稻虱再猖獗的因素是复杂的,但是从害虫一天敌系统在种群动态,生态学上可分二类:一类是杀虫剂促进菜种害虫的种群增加:如刺激生育力,另一类是破坏了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如使用大量杀伤天敌的药剂、不适当的施药方式和施药时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