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葙花药发育的结构和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花药发育的结构和组织化学(多糖和脂滴)特征进行观察。青葙小孢子发生为同时型,四分体为四面体型。药壁为典型四层,绒毡层属于同型绒毡层。成熟花粉为二胞型。早期花药中的淀粉粒和脂滴均较少,绒毡层细胞至小孢子晚期退化为体积较大的脂块。二胞花粉时期的中层细胞退化为脂滴。早期二胞花粉中先出现多糖颗粒,晚期的成熟花粉中积累大量淀粉粒和较少的脂滴为营养储存物。  相似文献   

2.
马燕  邓炜  田惠桥 《广西植物》2011,31(3):338-341
芒果花药发育中,花药药壁体细胞中淀粉粒多糖和脂滴类物质一直很少,仅药室内壁细胞中有零星淀粉粒分布.到二胞花粉早期,花粉营养细胞中的大液泡消失,开始积累淀粉粒.芒果成熟花粉中储存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粒,而脂类物质一直很少.  相似文献   

3.
百合科山韭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蜡切片对葱属植物山韭(Allium senescens L.)的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韭花药具4个药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组成,属分泌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成熟花粉为二胞型,偶见三胞型.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单核小孢子中出现许多异常行为,如染色体拖曳,落后染色体和后期桥,以及产生微核等,这可能是导致花粉败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亚鸢尾(Iris blowdowill)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董玉芝  梁风丽 《植物研究》2005,25(2):140-143
选取中亚鸢尾为试材,通过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其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中亚鸢尾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即有连续型,也有同时型。小孢子为四面体型和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  相似文献   

5.
巴戟天花药发育过程中多糖和脂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戟天花药发育中多糖和脂滴类物质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减数分裂之前,花药壁的绒毡层细胞中有少量脂滴,其他细胞中脂滴和淀粉粒都很少。四分体时期,四分体小孢子中开始出现脂滴,绒毡层细胞中的脂滴较以前增加,其他细胞中的脂滴和淀粉粒仍然很少。小孢子早期,游离小孢子在其表面形成了花粉外壁,靠外壁下方有一层周缘分布的多糖物质。绒毡层细胞中的脂滴明显减少。发育晚期的小孢子中形成一个大液泡,细胞质中出现淀粉粒;同时在药壁和药隔组织中也出现了淀粉粒。此时绒毡层退化。在二胞花粉早期,花粉中积累了大量淀粉粒和一些脂滴。但在成熟的花粉中(二胞花粉晚期),淀粉粒消失,只有一定数量的脂滴保留。巴戟天成熟花粉中积累的营养物质主要为脂滴。  相似文献   

6.
八角枫药壁的发育为基本型。分泌型绒毡层。药室内壁未见纤维状加厚,药壁开裂时,与中层、绒毡层一样退化消失,仅剩宽锯齿状的表皮。小孢子母细胞以同时型的胞质分裂形成四分体。大多数四分体呈四面体型,少数也有左右对称和十字交叉型。成熟花粉粒二细胞,赤道面观为椭圆状,极面观近三裂圆形。三孔沟,外壁具密集的细网状纹饰,细胞内贮藏有丰富的淀粉植。  相似文献   

7.
宁夏枸杞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幼小花药横切面上,每个角隅处可见一层拱形孢原细胞,其经过平周分裂形成初生造孢细胞、次生造孢细胞,发育为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含二细胞,具三孔沟型萌发孔。花药绒毡层由二部分组成:药壁区的绒毡层由初生壁细胞所产生,药隔区的由药隔细胞直接转化成,为双重起源,呈二型性,属分泌型。雌蕊由二个心皮构成二室子房,中轴胎座。倒生胚珠具单珠被、薄珠心,珠被绒毡层。胚囊发育为蓼型。在胚囊细胞分化后,组成胚囊的四种细胞继续发育,表现出各自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采用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金线莲花药发育中多糖和脂滴的分布特征,以探索其花药发育中的物质代谢规律。结果显示:(1)在幼小花药中,花药壁的表皮和药室内壁以及造孢细胞中积累少量的淀粉粒。当小孢子母细胞形成胼胝质壁时,药壁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中的淀粉粒减少并且出现一些脂滴,这一现象持续到二胞花粉;在二胞花粉中,糖类代谢显著增强;开花时,成熟花粉中积累了较多的淀粉粒和较少的脂滴。(2)金线莲花粉以花粉块形式发育,其特征为;①在造孢细胞时期一些特殊细胞壁就已确定了花粉块的界限;②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胼胝质壁覆盖在整个花粉块表面,但内部花粉没有胼胝质壁结构;③二胞花粉后期,孢粉素花粉外壁覆盖在整个花粉块表面,但内部花粉没有外壁。金线莲花粉块发育的这些结构特征对植物花粉发育规律提出了多项疑问。  相似文献   

9.
用乙二醇甲基丙烯酸脂(简称GMA)和环氧树脂Epon812包埋的薄切片方法对水稻成熟花药和花粉的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对各种结构的性质和细胞中的后含物做了细胞化学的分析.对成熟花药的绒毡层膜及乌氏体的研究采用了分离技术,做了显微和超微观察.证明水稻成熟花药壁和花粉除具一般禾本科植物特征外,还揭示了花药壁表皮上可能有硅质,药壁表皮细胞内含有脂类颗粒,药室内壁具纤维素质的纤维状加厚;发现花粉粒中除了贮存有大量淀粉颗粒外,还含有脂类,成熟花粉中营养核与两个精细胞及两个精细胞间联系紧密;并讨论了薄切片的优越性,绒毡层膜的意义及其上细胞印迹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水稻成熟花药和花粉的结构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乙二醇甲基丙烯酸脂(简称GMA)和环氧树脂Epon812包埋的薄切片方法对水稻成熟花药和花粉的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对各种结构的性质和细胞中的后含物做了细胞化学的分析.对成熟花药的绒毡层膜及乌氏体的研究采用了分离技术,做了显微和超微观察.证明水稻成熟花药壁和花粉除具一般禾本科植物特征外,还揭示了花药壁表皮上可能有硅质,药壁表皮细胞内含有脂类颗粒,药室内壁具纤维素质的纤维状加厚;发现花粉粒中除了贮存有大量淀粉颗粒外,还含有脂类,成熟花粉中营养核与两个精细胞及两个精细胞间联系紧密;并讨论了薄切片的优越性,绒毡层膜的意义及其上细胞印迹的来源.  相似文献   

11.
日本血吸虫胞蚴期超微结构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扫描与透射电镜观察了我国大陆品系37日和45日龄日本血吸虫母胞蚴及其体内未成熟子胞蚴体被的结构。同时观察了取自螺肝组织的62日龄成熟子胞蚴。初次揭示日本血吸虫胞蚴期体被的超微结构,基本上与曼氏血吸虫胞蚴期相似。日本血吸虫母胞蚴和成熟子胞蚴除体被无体棘外,其他很相似。比较未成熟的子胞蚴与未成熟的尾蚴,揭示外质膜由两层结构构成;随后,外层结构溶化消失,而同时出现微绒毛。构成这样母子二代胞蚴及其体内胚胎既相同又有差别,认为与幼虫寄生部位及生殖生理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2.
枸杞花药发育过程中脂滴和淀粉粒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rn L.)花药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和脂滴两种营养物质的积累和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在造孢细胞时期,药隔薄壁细胞,表皮和药室内壁细胞中开始积累淀粉粒,而造孢细胞、绒毡层细胞和中层细胞中则没有淀粉粒。在四分体时期,绒毡层细胞开始积累脂滴并且数量逐渐增加。到小孢子晚期,绒毡层细胞降解,内含脂滴流入药室中。在小孢子发育过程中既没有淀粉粒也没有脂滴积累,直到二胞花粉的大液泡消失后花粉粒中才开始积累脂滴,然后又开始出现淀粉粒。枸杞成熟花粉中的营养储存物是脂滴和淀粉粒。  相似文献   

13.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详细研究了水芹(Oenanthe javanica D.C) 花药发育过程中,造孢细胞时期、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小孢子早期、小孢子晚期、二胞花粉早期和二胞花粉晚期(成熟花粉时期)的多糖以及脂滴分布特征和变化特点.结果显示:花药作为营养物质吸收的"库",在特定的时间(二胞花粉早期)和特定的部位(二胞花粉的营养细胞)积累特定的营养物质(先出现多糖颗粒,后出现脂滴物质).通过分析不同发育阶段花药中糖类和脂类分布变化,确定水芹发育花药中营养物质的运输与转换规律.  相似文献   

14.
蒙古莸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蒙古莸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花药4室,花药壁由4层细胞组成,由外向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1层中层和绒毡层,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2)花药壁表皮具多细胞腺体,药室内壁、药隔部分细胞发育后期均发生纤维性加厚.(3)绒毡层细胞有两种来源,外周部分来源于初生壁细胞,近药隔部分来源于药隔细胞.腺质绒毡层,发育后期为二核.(4)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多数为四面体型,偶有左右对称型.(5)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具3个萌发沟.  相似文献   

15.
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形态结构及其分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根据中华绒螯蟹血细胞胞质内有无颗粒以及颗粒大小、染色反应、折光性和形成方式的特点,血细胞分为胞质内无颗粒的无颗粒细胞、胞质内只有具折光性和呈淡红色反应大颗粒的大颗粒细胞、胞质内只有无折光性和呈淡蓝色染色反应小颗粒的小颗粒细胞以及胞质内同时具有大颗粒和小颗粒二种颗粒特性的大小颗粒中间型细胞.小颗粒的形成方式是高尔基体成熟面小泡脱离后直接成为小颗粒,而大颗粒的形成方式是高尔基体成熟面小泡脱离后,数个小泡逐渐聚集成蜂窝状大颗粒,进一步发育成熟为均质大颗粒.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有颗粒的细胞是互相独立的,可能分别由无颗粒细胞分化而成.    相似文献   

16.
八角莲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形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黄衡宇  马绍宾  李鹂 《植物研究》2001,21(4):561-566
首次报道了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 is (Hance)M.cheng)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的过程。主要结果如下:花药四室, 药壁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药室内壁有带状加厚现象;二层绒毡层细胞, 多具双核, 腺质;多孢原, 发生于表皮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 少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Ⅰ 完成后, 在两子核间形成一异型沟, 使其具类似二分体的结构;四分孢子多为四面体形, 少数为左右对称形、十字交叉形、直线形及"T"形;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 呈圆形, 具三孔沟。  相似文献   

17.
在枸杞花药发育过程中,用焦锑酸钾沉淀的钙颗粒显示出了一个与花药发育事件有关的分布特征:在孢原细胞时期的花药中钙颗粒很少。在造孢细胞到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花药中钙颗粒增加。当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花药中的钙颗粒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在小孢子母细胞的胼胝质壁中。在小孢子发育早期,花药药隔部位的绒毡层细胞质中钙颗粒也明显增加并特异性地分布在其内切向壁上。当小孢子被释放出后,钙颗粒开始特异性积累在正在形成的花粉外壁中,尤其在萌发孔的部位聚集了大量的钙颗粒。当小孢子形成大液泡时,其细胞质中的钙颗粒明显减少。在小孢子分裂形成二胞花粉后,在二胞花粉的大液泡中又特异性地出现许多细小钙颗粒。随着二胞花粉的大液泡完全消失,其细胞质中又出现了许多钙颗粒。接近开花时的成熟花粉粒细胞质中,细小的钙颗粒主要分布在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中。枸杞花药发育过程中钙的分布特征反映了其参与调控花粉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8.
运用焦锑酸钾沉淀法,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光敏胞质不育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花药发育过程中Ca^2+的分布。短日照条件下,小孢子形成和花粉发育过程中胞内Ca^2+在数量、分布上有变化;小孢子表面逐渐积累Ca^2+,至成熟花粉表面覆盖一层Ca^2+,胞质Ca^2+较少;药隔和药壁组织通过抽外体或共质体途径运输Ca^2+供给花粉的发育;长日照条件下,花粉败育发生在不同时期,早期  相似文献   

19.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败育及淀粉粒分布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AS反应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8214A和保持系8214B花药中的淀粉粒分布进行研究.在减数分裂前,保持系花药与不育系花药的结构和淀粉粒分布相似.保持系花药减数分裂后,药壁绒毡层细胞开始液泡化并体积增大,在药隔薄壁细胞中积累了许多较小的淀粉粒;在小孢子晚期,绒毡层细胞退化,在药隔薄壁细胞中淀粉粒体积增大;在二胞花粉时期,随着花粉大液泡的消失花粉中出现淀粉粒;花粉成熟时,其细胞质中积累了丰富的淀粉粒.不育系花药减数分裂后,由于药室腔的空间不能扩大,四分体被挤压在一起,最终四分体小孢子败育.不育花药的维管组织发育正常,但较多的淀粉粒积累在药隔薄壁细胞中.该种辣椒雄性不育系中.花粉的败育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绒毡层细胞结构异常可能影响糖类物质向药室的正常转运.该种辣椒雄性不育系的绒毡层异常与花粉败育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和压片法对大百合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腺质绒毡层组成,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单子叶型,药室内壁部分细胞发育后期发生纤维状加厚。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多数为左右对称型,偶有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具1个萌发沟。经TTC法检验,成熟花粉生活力为86.3%。从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看,未见异常现象,能形成大量正常的成熟花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