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乐果对昭觉林蛙蝌蚪的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乐果对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同时运用扫描取样法对正式实验的昭觉林蛙蝌蚪进行行为观察.结果 表明:昭觉林蛙蝌蚪在试验组中正常静止行为、异常静止行为、正常运动行为、异常运动行为分别占74.08%、9.41%、0.58%、2.36%;在对照组中,只有正常静止行为和正常运动行为,分别占90.99% 和9.01%.乐果对昭觉林蛙蝌蚪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 (LC50) 分别为:76.97 mg/L、67.85 mg/L、56.61 mg/L、52.80 mg/L,呈现出线性关系,安全浓度 (SC) 为5.28 mg/L.因此,乐果对昭觉林蛙蝌蚪当属于低毒性农药.但是当乐果残留量超过安全浓度时,将会影响昭觉林蛙蝌蚪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对其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蛙蝌蚪对碳酸盐碱度的适应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为了解中国林蛙蝌蚪对碳酸盐碱度的适应性,在水温16~18℃、pH7.0~8.5的野外条件下,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了碳酸盐碱度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碳酸盐碱度对中国林蛙蝌蚪的24、48、72、96h半致死量(LD50)分别为14.13、11.92、9.98、7.07mmol/L,零致死量(LD0)分别为9.75、8.64、6.1l、3.79mmol/L,全致死量(LD100)分别为20.16、16.44、16.3l、13.22mmol/L,安全量(SD)为2.54mmol/L。野外蝌蚪饲养池水体碳酸盐碱度的适宜范围在1.0~3.0mmol/L。  相似文献   

3.
保安湖沉积物和间隙水中氮和磷的含量及其分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保安湖沉积物中氮(N)的含量平均为5.20mg/g,平面分布以桥墩湖区含量最高。沉积物中磷(P)的含量平均为0.75mg/g,平面分布以扁担塘湖区含量最高。沉积物间隙水中总氮的平均含量为3.63mg/L,无机氮中以氨氮的含量最高,占总氮的57.2%;间隙水中总磷的含量平均为0.098mg/L,磷酸盐占总磷的50.0%.间隙水中氮和磷含量的平面分布差异不明显。间隙水中氮和磷的含量比湖水中含量高,但除氨氮外,一般不超过5倍,表明湖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之间营养交换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4.
以中华蟾蜍蝌蚪为实验对象,采用半静态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高效氯氰菊酯对其的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中华蟾蜍蝌蚪的96h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1.147mg/L,其毒性为中级;蝌蚪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当高效氯氰菊酯质量浓度达到1μg/L以上时,蝌蚪的T-AOC在出现兴奋效应后随即下降;蝌蚪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活性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大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当高效氯氰菊酯质量浓度达到1μg/L以上时,蝌蚪的GSH-ST活性较对照组有极显著的提高。研究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中华蟾蜍蝌蚪会造成一定的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汞离子和铜离子对中华大蟾蜍蝌蚪联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了重金属离子汞和铜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的毒性和联合毒性的影响.单种离子Hg^2+对蝌蚪24 h、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712 mg/L、0.612 mg/L,Cu^2+对蝌蚪24 h、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310 mg/L、0.862 mg/L,Hg^2+和Cu2^+共存对蝌蚪24 h及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50-0.400 mg/L、0.379-0.300 mg/L.根据Marking的指数法求得24 h、48 h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 0.078、0.034,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氟中毒对小鼠睾丸组织的影响。方法给小鼠饮用含0 mg/L、10 mg/L、25 mg/L、50 mg/L氟化钠水,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用TUNEL法检测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结果氟中毒能诱导小鼠睾丸TUNEL阳性细胞,且凋亡细胞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氟中毒可诱导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凋亡发生部位与病理改变明显的部位相吻合,氟中毒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机制参与睾丸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7.
杀虫剂敌敌畏和除草剂丁草胺对斑腿树蛙蝌蚪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耿宝荣  姚丹  薛清清 《动物学报》2005,51(3):447-454
敌敌畏和丁草胺是我国农田中使用最普遍的杀虫剂和除草剂,这些农田化学物质对当地的水生动物及种群造成很大威胁.本文以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农田区域的斑腿树蛙蝌蚪为研究对象,用碱性单细胞电泳方法(或慧星试验)对暴露在不同浓度的敌敌畏(2.08,4.16,6.24,8.32,10.40 mg/L)和丁草胺(0.1025,0.205,0.410,0.820,1.230 mg/L)溶液中的蝌蚪进行了遗传毒性的检测.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加,蝌蚪的DNA损伤(DNA尾长与尾宽比)随之增加;敌敌畏浓度为2.08 mg/L和丁草胺浓度为0.41 mg/L时,对蝌蚪造成显著的损伤,而且农药的剂量与蝌蚪的DNA损伤(DNA尾长与尾宽比)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敌敌畏,y=1.136±0.0083x,r=0.957,P<0.01;丁草胺,y=0.968±0.0093x,r=0.964,P<0.01.本研究表明这两种农药对我国的两栖动物具有遗传毒性作用;同时也表明,在检测环境污染物对蝌蚪的基因毒性方面,碱性单细胞电泳分析是一种合适的方法[动物学报 51(3)447-454,2005].  相似文献   

8.
为增强瑞香狼毒制剂的杀虫药效、充分开发利用以瑞香狼毒为主的植物源农药,进行了瑞香狼毒杀虫活性部位与其它药物的复配实验。采用瑞香狼毒杀虫活性部位(LD)分别与烟碱乳油(YJR)、CT-901A(Bz)的不同质量比,在室内对家蝇、酢酱草茹叶螨(Petrbia hartiEwing)进行毒力测定,利用软件进行毒力回归分析。实验结果显示,LD和YJR、LD和Bz的两两复配及三者(LD YJR Bz)的复配能够起显著增效作用,特别是20:1:1(LD:YJR:Bz)、30:1:1(LD:YJR:Bz)对家蝇的毒力效果更加明显,LC50达到了0.005 mg/L,20:1(LD:Bz)、30:1(LD:Bz)、30:1:1(LD:YJR:Bz)对酢酱草茹叶螨(Petrbia hartiEwing)的毒力效果也同样显著,LC50也达到了0.005 mg/L。并对瑞香狼毒活性部位进行初步分离检测,其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9.
三湖连江水库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1987年4月至1989年10月三湖连江水库水化学特征,季节变化及其年际变动,结果表明:该水库水质清澈,透明度平均为313cm,pH值平均为7.8,水呈中性,溶解氧丰富平均为8.81mg/L;矿化度平均为121.82mg/L,水型属重碳酸盐类,钙组Ⅱ型水(CⅡCa);水中主要营养元素氮含量高,总氮平均为1.38mg/L,磷含量低,总磷平均为0.022mg/L,氮和磷比为62.7:1,表明磷是水体生物生产力的主要限制性营养元素。多数理化组分周年中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在平面分布上差异显着,多数理化组分年际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张安杰  曹振东  付世建 《生态学报》2014,34(20):5860-5867
以乌江流域亲缘关系近,但分布并不完全重叠的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和宽鳍鱲(Zacco platypus)作为实验对象,分别考察这两种实验鱼的低氧耐受及游泳运动能力。将野外采回的实验鱼置于(25±1)℃条件下,分别测定两种鱼的临界氧分压(Pcrit)、水面呼吸(ASR)、失去平衡点(LOE)以及在不同溶氧水平(8.0、4.0和2.0 mg/L)下的临界游泳速度(Ucrit)和活跃耗氧率(MO2active)。研究发现:马口鱼的Pcrit(2.44±0.20)mg/L显著高于宽鳍鱲(1.86±0.10)mg/L(P=0.031)。但马口鱼的50%ASR(1.23±0.16)mg/L显著低于宽鳍鱲(1.97±0.11)mg/L(P=0.023);马口鱼的50%LOE(0.84±0.01)mg/L同样显著低于宽鳍鱲(0.97±0.02)mg/L(P=0.004)。宽鳍鱲在8.0和4.0 mg/L下的游泳能力显著高于马口鱼,然而马口鱼和宽鳍鱲的Ucrit均随测定溶氧水平的下降而显著降低(P0.01);宽鳍鱲和马口鱼的运动耗氧率均随水流速度的增加而呈现指数增加,但随测定溶氧水平的降低运动耗氧曲线变得相对平缓,尤其是在溶氧为4.0 mg/L时马口鱼的运动耗氧曲线与宽鳍鱲相比越发平缓;两种实验鱼的MO2active随溶氧水平下降的变化趋势与Ucrit相似(P0.001)。结果表明:两种野外生存的实验鱼不仅在低氧耐受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两者的游泳运动能力也有不同表现,这很有可能与其遗传特征、生存环境及生态习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箱养殖方式,通过新型茶皂素毒鱼剂与传统茶皂素毒鱼剂对罗非鱼的药效-剂量关系和毒鱼持续能力的对比。结果显示,新型茶皂素毒鱼剂对罗非鱼的6h有效致死剂量为5-6mg/L左右。6h半致死剂量LD50约为5.0mg/L,12h绝对致死剂量LD100为6.0mg/L。6h的最小致死剂量MLD为5.0mg/L,6h最大耐受剂量MTD为2.5mg/L左右。且其在毒鱼持续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茶皂素毒鱼剂。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态换水方法研究了异丙甲草胺、醚菌酯和咪鲜胺锰盐3种农药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的急性毒性及其联合毒性。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和两两联合毒性实验中,不同浓度农药对蝌蚪的死亡率影响均显著。在24 h、48 h及72 h急性毒性实验中,异丙甲草胺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9.81、28.81和25.83 mg/L,醚菌酯为1.72、1.46和1.41 mg/L,咪鲜胺锰盐为7.43、3.75和3.22 mg/L。异丙甲草胺、醚菌酯和咪鲜胺锰盐3种农药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8.07、0.32和0.29 mg/L。异丙甲草胺为中等毒性农药,而醚菌酯和咪鲜胺锰盐均为剧毒性农药。在两两联合的毒性实验中,异丙甲草胺﹣醚菌酯和异丙甲草胺﹣咪鲜胺锰盐均表现为中等毒性,醚菌酯﹣咪鲜胺锰盐表现为剧毒性。在24 h、48 h及72 h两两联合毒性实验中,异丙甲草胺﹣醚菌酯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8.41、15.69和13.38 mg/L,异丙甲草胺﹣咪鲜胺锰盐为15.56、10.45和8.11 mg/L,醚菌酯﹣咪鲜胺锰盐为4.17、2.84和2.00 mg/L,且其相对应的安全浓度分别为3.42、1.41和0.40 mg/L。在联合毒性评价中,异丙甲草胺﹣醚菌酯联合组在24 h和48 h表现为拮抗作用,醚菌酯﹣咪鲜胺锰盐联合组在48 h表现为加和作用,其余均表现为协同作用。同样,重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农药浓度、染毒时间及两者相互作用对蝌蚪的存活率影响均显著。与前期发表数据进行比较,表明中华大蟾蜍蝌蚪对污染物具有很强的敏感性。这些结果将为无尾类动物的毒理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太平湖水库水质的理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1985年11月至1986年7月太平湖水库水质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太平湖水库水质良好,透明度高平均为321cm;pH值平均为7.4;水中溶解氧丰富;总离子量较低;水质属重碳酸盐类钙组Ⅰ型水(CⅠCa).水中主要生物营养元素氮含量较高,总氮平均为1.49mg/L,磷含量较低,总磷平均为0.012mg/L.氮、磷比为124.2:1,表明磷是该水体生物生产力的限制性营养元素。水中多数理化组分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多数理化组分在平面和垂直分布上也有差异,但差异不显着。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静态换水方法研究了异丙甲草胺、醚菌酯和咪鲜胺锰盐3种农药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的急性毒性及其联合毒性.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和两两联合毒性实验中,不同浓度农药对蝌蚪的死亡率影响均显著.在24 h、48h及72 h急性毒性实验中,异丙甲草胺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9.81、28.81和25.83mg/L,醚菌酯为1.72、1.46和1.41 mg/L,咪鲜胺锰盐为7.43、3.75和3.22 mg/L.异丙甲草胺、醚菌酯和咪鲜胺锰盐3种农药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8.07、0.32和0.29 mg/L.异丙甲草胺为中等毒性农药,而醚菌酯和咪鲜胺锰盐均为剧毒性农药.在两两联合的毒性实验中,异丙甲草胺-醚菌酯和异丙甲草胺-咪鲜胺锰盐均表现为中等毒性,醚菌酯-咪鲜胺锰盐表现为剧毒性.在24 h、48 h及72h两两联合毒性实验中,异丙甲草胺-醚菌酯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8.41、15.69和13.38 mg/L,异丙甲草胺-咪鲜胺锰盐为15.56、10.45和8.11 mg/L,醚菌酯-咪鲜胺锰盐为4.17、2.84和2.00 mg/L,且其相对应的安全浓度分别为3.42、1.41和0.40 mg/L.在联合毒性评价中,异丙甲草胺-醚菌酯联合组在24 h和48 h表现为拮抗作用,醚菌酯-咪鲜胺锰盐联合组在48 h表现为加和作用,其余均表现为协同作用.同样,重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农药浓度、染毒时间及两者相互作用对蝌蚪的存活率影响均显著.与前期发表数据进行比较,表明中华大蟾蜍蝌蚪对污染物具有很强的敏感性.这些结果将为无尾类动物的毒理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沙蜇触手提取刺丝囊细胞毒素,并对该毒素进行溶血活性、致死活性、SOD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结果显示,沙蜇毒素具有明显的溶血活性,其半溶血率(HU50)约为10.5μg/ml;该毒素还对草鱼显示出较强的致死活性,半致死量(LD50)为50μg毒素/g鱼;同时该毒素具有明显的SOD活性和抗肿瘤活性,当毒素浓度为18μg/ml时其总SOD活性为161 U/mg,而毒素浓度为1 mg/ml时,该毒素对肝癌细胞Bel-7402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其抑制率达到54.9%。因此,有必要对沙蜇毒素内的生物活性组分进行深入研究,为沙蜇毒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染毒观察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ibulytin Dilaurate,简称DBTD)对子代胎鼠形态、体重、性别及骨骼发育状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染毒组,对照组用玉米油,染毒组用DBTD玉米油溶液,浓度分别是2.5 mg/kg体重(1/72 LD50)、10 mg/kg体重(1/18 LD50)和20 mg/kg体重(1/9 LD50),采用灌胃的方式进行染毒,6 d/周,每天同一时间进行染毒,共计染毒48 d。染毒第五周后,各组大鼠与正常雄性大鼠以1:1的比例合笼,合笼期间不染毒,每只雌鼠查到阴栓为妊娠第0天,继续染毒,于妊娠第18天处死取胎鼠。结果1/18 LD50及1/9LD50剂量组中活胎及胎儿的体重明显下降,1/18 LD50剂量组胎儿的性别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DBTD染毒对大鼠每胎存活数、胎重、胎儿的形态及性别有影响,有一定的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大黄鱼和鲈为实验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PY)和非淀粉性多糖酶(WX和VP)对其氨氮和可溶性磷(PO3-4-P)排泄的影响.以含植物蛋白的饲料为基础饲料,分别向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酶的活性为2500IU/g)、 800mg WX(主要包括葡聚糖酶、戊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各种酶的活性皆为50IU/g)、 400mg VP(主要为木聚糖酶,酶的活性为1000IU/g)以及800mg WX 400mg VP配制出5种实验饲料.实验鱼在海水网箱中经过8周的摄食驯养后,转入室内水族箱中进行氮磷排泄测定实验.在水族箱中经2天的适应后,测定饥饿状态下氨氮及可溶性磷的排泄率.然后饱食投喂,并连续测定摄食后48h内鱼体氨氮和可溶性磷的排泄率.实验期间水温为26.5-32.5℃,盐度为32.5‰-36‰,溶氧在7 mg/L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饥饿状态下实验鱼的氨氮和可溶性磷排泄不受实验饲料影响(p>0.05).而在饱食条件下,实验饲料中添加非淀粉性多糖酶(WX、VP及WX VP)显著降低了实验鱼的氨氮排泄率(p<0.05),而添加植酸酶组实验鱼的氨氮排泄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饲料处理对实验鱼可溶性磷的排泄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添加植酸酶组实验鱼的可溶性磷排泄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异齿裂腹鱼幼鱼模拟麻醉运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是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高原特有鱼类。受人类活动影响,异齿裂腹鱼自然种群资源迅速下降。作为鱼类保护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鱼类麻醉运输技术在高原鱼类中的运用还没有公开报道。本研究观察了8种MS-222浓度(0、10、20、30、40、50、60、70 mg/L)模拟麻醉运输条件下,异齿裂腹鱼幼鱼(全长17~25cm)的行为表现及运输水质的变化。结果显示,在0~4 h内,各处理组的水体溶解氧和总氮含量大都呈上升趋势,pH呈下降趋势,4~12 h期间各处理组的溶解氧、pH和总氮无统一的变化趋势。MS-222浓度为0~30 mg/L时,试验鱼均未进入麻醉状态;MS-222浓度为40~50 mg/L时,试验鱼在0~8 h内保持深度麻醉或轻度麻醉状态,8~12 h麻醉剂逐渐失效,试验鱼可慢慢恢复正常活动,12 h内没有出现死亡情况;MS-222浓度为60~70 mg/L时,试验鱼进入过度麻醉状态,并出现了死亡。本研究表明,适宜异齿裂腹鱼的MS-222浓度为40~50 mg/L,麻醉运输的时间应控制在8h内。  相似文献   

19.
应用青蛙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研究了两种新型杀虫剂 -吡虫啉和抑食肼对青蛙蝌蚪和成体的遗传毒性 ,结果表明 :当吡虫啉为 2mg/L时 ,蝌蚪红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浓度升高到 8mg/L时 ,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当浓度为 3 2mg/L时 ,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并有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r =0 .9843 )。而抑食肼在浓度为 2 .5mg/L和 10mg/L时 ,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当浓度增至 40mg/L时 ,微核与对照组相比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吡虫啉与抑食肼各浓度组对青蛙红细胞的DNA损伤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都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具有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r =0 .960 ,r=0 .990 )。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不同浓度的La^(3+)和Nd^(3+)对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p.)的细胞形态、生长、类胡萝卜素生成和固氮活性的影响。LaCl_3在25和50mg/L时对红假单胞菌的细胞生长有轻微刺激作用;当浓度高于75mg/L时有抑制作用,随浓度的提高而抑制作用增强,细胞缩小;NdCl_3在25和50mg/L时对该菌细胞生长有轻微抑制作用,高于75mg/L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细胞缩小。两种稀土元素在25和50mg/L时对该菌类胡萝卜素的生成有刺激作用,高于75mg/L时则有抑制作用。La^(3+)在0~100mg/L,Nd^(3+)在0~75mg/L时对固氮酶活性有刺激作用,La^(3+)和Nd^(3+)分别高于100mg/L和75mg/L时则有抑制作用,并随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