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棘豆属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阎平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7):1474-1477
对野外采集的新疆棘豆属植物以及标本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马尔洋黑毛棘豆是新变种,白花米尔克棘豆、白花冷棘豆、白花二裂棘豆、白花庞氏棘豆和白花小叶棘豆是5个新变型.短梗棘豆、长翼棘豆、鸟状棘豆和长苞黄花棘豆是新疆地理分布新记录.并对新变种马尔洋黑毛棘豆和长翼棘豆的果期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选择内蒙古28个样地采集的10种棘豆属植物56个单株,提取样品的基因组DNA,对其叶绿体psbA trnH序列进行扩增、测序,所得序列利用ClustalX软件进行对位排列,并用MEGA50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1)10种棘豆属psbA trnH序列的变异位点50个,信息位点36个,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34%,GC含量变化范围在2318%~2572%之间。(2)棘豆属与黄芪属各为一支,自展支持率达99%,这10种棘豆属植物可能为单系起源。(3)系统树中小叶小花棘豆与小花棘豆的样本独立成一支,支持将小叶小花棘豆作为小花棘豆的变种来处理。(4)多叶棘豆、砂珍棘豆和黄毛棘豆的样本相互混杂,表明亲缘关系很近,支持《内蒙古植物志》将三者归入真棘豆亚属轮叶棘豆组的观点。(5)缘毛棘豆与薄叶棘豆的样本聚成一支,支持将二者归入矮生棘豆组。研究表明,psbA trnH序列可为棘豆属下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提供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3.
选择内蒙古28个样地采集的10种棘豆属植物56个单株,提取样品的基因组DNA,对其叶绿体psbA.trnH序列进行扩增、测序,所得序列利用ClustalX软件进行对位排列,并用MEGA5.0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1)10种棘豆属psbA.trnH序列的变异位点50个,信息位点36个,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3.4%,GC含量变化范围在23.18%~25.72%之间。(2)棘豆属与黄芪属各为一支,自展支持率达99%,这10种棘豆属植物可能为单系起源。(3)系统树中小叶小花棘豆与小花棘豆的样本独立成一支,支持将小叶小花棘豆作为小花棘豆的变种来处理。(4)多叶棘豆、砂珍棘豆和黄毛棘豆的样本相互混杂,表明亲缘关系很近,支持《内蒙古植物志》将三者归入真棘豆亚属轮叶棘豆组的观点。(5)缘毛棘豆与薄叶棘豆的样本聚成一支。支持将二者归入矮生棘豆组。研究表明,psbA-trnH序列可为棘豆属下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提供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4.
记载了棘豆属一新组。目前该组包括二个种,它们是:黄穗棘豆和绿黄棘豆。过去,国内的学都将黄毛棘豆与黄穗棘豆等同。而文中作者认为黄毛棘豆是黄穗棘豆的一个变种。另外异色黄毛棘豆被作为变种处理。绿黄棘豆是一个中国新分布种。  相似文献   

5.
新疆棘豆属棘豆组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量标本和文献的研究,并结合野外居群的观察分析,澄清了《中国植物志》棘豆组中存在的分类学问题,对新疆棘豆属棘豆组植物的分类进行修订,确认产于新疆的棘豆属棘豆组植物8种、1变型,并重新编制了新疆棘豆属棘豆组的分种检索表,以及各种的分类学处理及地理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少花棘豆归并在宽瓣棘豆中,其中少花棘豆为新异名;冰河棘豆应改为球花棘豆;冰川棘豆的学名更正为Oxytropis proboscidea;将黑萼棘豆并入长茎棘豆组中.此外,棘豆组增加了3个类群:等瓣棘豆、伊朗棘豆和奇台棘豆,其中等瓣棘豆和伊朗棘豆为新疆新记录种,白花球花棘豆为新变型.  相似文献   

6.
吴玉虎 《植物研究》2003,23(4):391-391
报道了青海棘豆属一新变种。  相似文献   

7.
对12种34个地理种群的内蒙古棘豆属植物核糖体ITS区段和5.8S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Maximum Likelihood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支持棘豆属植物为单系起源,支持《内蒙古植物志》将黄毛棘豆(Oxytropis ochrantha)、多叶棘豆(O.verticillaris)、二色棘豆(O.bicolor)和砂珍棘豆(O.racemosa)归入真棘豆亚属(Subgen.Euoxytropis)轮叶棘豆组(Sect.Baicalia Stell.ex Bunge)的观点.推测多叶棘豆和砂珍棘豆ITS2区段出现的C/T转换可能是其部分种群混杂在其他物种中的主要原因,但基因转换对于系统发育的影响仍尚未可知.研究不支持传统分类学上对鳞萼棘豆(O.squammulosa)与刺叶柄棘豆(O.aci ph ylla)的划分,系统发育树显示二者聚为一支,而非与传统分类学上界定的同组或同亚属植物形成一支;结合植物地理学研究结果,认为刺叶柄棘豆与鳞萼棘豆为地理替代种.推测刺叶柄棘豆可能为多系起源物种.线叶棘豆(O.fili formis)和东北棘豆(O.coerulea与真棘豆亚属物种构成姐妹群,而非单室棘豆亚属植物.研究认为在物种界定过程中,只将少数几个形态学特征作为主要分类依据欠妥.  相似文献   

8.
宗占江  何锡荣 《植物研究》1993,13(3):224-224
本文发表了棘豆属一新变种,即白花长白棘豆Oxytropis ane-rtii Nakai var.albiflora Zh.J.Zong et X.R.He var.nov.  相似文献   

9.
选择内蒙古27个样地采集的10种棘豆属植物54个单株,提取样品的基因组DNA,对其叶绿体trnL-F序列进行扩增、测序,所得序列利用ClustalX软件进行对位排列,并用MEGA5.0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以探讨棘豆属的种间关系与系统进化.结果显示:(1)10种棘豆属trnL-F的变异位点54个,信息位点46个,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1.9%,GC含量变化范围在30.69%~31.50%之间.(2)棘豆属与黄芪属各为一支,自展支持率达99%,支持棘豆属植物为单系起源.(3)系统树中小花棘豆的样本自成一支,为相对独立进化;多叶棘豆、砂珍棘豆和黄毛棘豆的样本相互混杂,表明亲缘关系很近,从而支持《内蒙古植物志》将三者归入真棘豆亚属轮叶棘豆组的观点.(4)刺叶柄棘豆的样本不同样地形成2个分支,对其亚属水平上的分类需进一步探讨.(5)缘毛棘豆与阴山棘豆的样本聚成一支,支持将二者归入矮生棘豆组.研究表明,trnL-F序列可为棘豆属下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提供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塞罕坝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过渡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北省塞罕坝地处森林区向草原区的过渡区域,植物种类丰富,共有种子植物75科318属713种或变种。塞罕坝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以北温带分布为主,占全区种子植物属数的47.65%。其次是世界分布和旧世界温带分布,分别占全区种子植物属数的15.41%和14.38%,其它分布的植物属较少。植物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分别占全区种子植物的16.27%、1.54%、40.95%、25.39%和15.85%。通过与周围5个地区的主分量分析,塞罕坝植物区系处在森林区植物区系与草原区植物区系之间,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塞罕坝植物区系与草原区锡林河流域和森林区松山植物区系的关系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11.
羌塘高原及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塘高原及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是植物学研究相对薄弱的地区.通过对该区域进行植被调查、植物种质资源采集,共收集到31科90属148种(变种)植物标本及其种质资源,其中以菊科、禾本科、莎草科、豆科等植物为主.分析结果表明: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广布为主,属的分布类型以温带分布为主,种的分布类型以中国特有与中亚分布及变型占有绝对优势,反映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特有种的大量形成及与中亚植物区系的密切联系.对调查区域一些植被类型进行了描述,对冰川棘豆、镰荚棘豆、青海刺参等8种植物的资源与开发利用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合理保护与利用植被与植物资源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6种棘豆属植物(Oxytropis)的13个居群样进行细胞学研究,其中黄花棘豆(O.ochrocephala)、绢毛棘豆(O.tatarica)、甘肃棘豆(O.kansuensis)和铺地棘豆(0.humifusa)为首次报道染色体数目(2n=16)和核型;在胀果棘豆(O.stracheyana)中(2n=48)首次发现B染色体。现有的细胞学资料表明:棘豆属植物中多倍体占总报道数的58%,这说明多倍化在本属植物的进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青藏高原仅有一种植物发现多倍体,多倍化并不占主导地位,而主要表现为二倍体水平上的结构变异,即核型不对称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中国棘豆属二新记录种——黄绿花棘豆和丛棘豆。黄绿花棘豆主要分布于蒙古国,丛棘豆主要分布于蒙古国和俄罗斯,在中国为首次记录。文中凭证标本存放于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  相似文献   

14.
卓丽环  赵烈 《植物研究》1994,14(4):343-346
本文发表了黑龙江省产棘豆属一新种:安达棘豆OxytropisandaensisP.H.HuangetLHZhuo和报春花属一新变种:短葶箭报春PrimulafistulosaTurkey.var.breviscapaP.H.HuangetL.H.Zhuo.  相似文献   

15.
黄花棘豆的喹诺里西定生物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豆科棘豆属有毒植物含多种有毒生物碱,有关棘豆属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早在1929年Couch由兰伯氏棘豆(Oxytropis lambertii DC.)中分离到一种多羟基化的含氮有机化合物,这是最早报道由棘豆属植物中分离出的生物碱成分,由于当时条件限制未能确定其结构。1982年美国农业部西部研究中心的植物化学家Molyneux从绢毛棘豆(Oxytropis sericea)中分离到苦马豆碱(swainsonine)等吲哚里西定生物碱(indolizidinealkaloids);1989年沈阳药学院于荣敏等由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中分离出多种喹诺里西定生物碱。喹诺里西定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对试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呼吸抑制或兴奋,致幻、流产和致畸等作用。本文报道由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中测得4种喹诺里西定生物碱。  相似文献   

16.
甘肃棘豆属于疯草,有毒,为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严重影响我国西南牧区的牲畜安全。植物内生细菌是指定殖在植物组织内部但不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细菌,它具有许多生物学功能作用。本文以甘肃棘豆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并利用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等方法进行了初步鉴定。实验共分离到3株菌株,2株杆菌,1株球菌。所得菌株为后续研究甘肃棘豆内生细菌与甘肃棘豆所含毒素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细菌菌株来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火棘属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数量分类方法进行了中国火棘属植物种质资源数量分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形态分类与其数量分类研究的结果基本相吻合,并对一些分类群作了合理的修正.该属植物计8种、1变种和1变型,其中2新种、1新级变种和1新改级变型,即①匍匐火棘PyracanthastoloniformisT.B.ChaoetZ.X.Chen,sp.nov.,②异形叶火棘PyrancanthaheterophyllaT.B.ChaoetZ.X.Chen,sp.nov.,③圆细齿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var.crenulata(D.Don)Z.X.Chen,var.comb.nov.,④甘肃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f.kansuensis(Rehd.)z.x.Chen,f.comb.nov..  相似文献   

18.
萨仁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167-169
报道了中国豆科5种及1变种的省级分布新记录,即肉色土圆儿在陕西、刺桐在海南、劲直刺桐在贵州、云南刺桐在西藏、渐尖叶鹿藿在贵州、黧豆在云南省的分布新记录;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订正了锈毛两型豆和球穗千斤拔两个种的作者引证。  相似文献   

19.
张继敏  陈彦生 《植物研究》1997,17(2):130-135
报道17种、3变种、1亚种和1变型为陕西植物地理新分布,4属(毛药藤属、白接骨属、马蓝属、赤车属)为陕西植物地理新分布属。  相似文献   

20.
作者同意赵一之先生关于海拉尔棘豆O。hailarensis Kitag。这是尖叶棘豆O。oxphylla DC的观点,但提出其变种光果尖叶棘豆的变种名应是O。oxyphylla DC。var。psilocarpa G.Z.Qi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