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中国新疆发现的水龙兽 (Lysirosaurus) 七个种的材料;依据头骨形态和结构的相似性,将原订的宽额种 (L. latifrons) 归并入粗壮种 (L. robustus). 对步氏种 (L. broomi)、赫氏种 (L. hedini)、杨氏种 (L. youngi)、粗壮种 (L. robustus) 等水龙兽种的特征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并对中国的水龙兽与南非水龙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1963年,中国科学院吉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野外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二、三迭纪地层中采集到一批爬行动物化石,其中大多数是水龙兽类。在正在进行修理的标本中,有一个保存在结核里的小型水龙兽个体。修理之后,发现头骨保存极为完好。它虽然代表的是一个年轻的个体,但很清楚与任何已知种有所区别。这个标本采自新疆吉木萨尔东小龙口,层位是仓房沟岩系韮菜园子组。由于水龙兽是三迭纪最早期的标准脊椎动物化石,因此也可以确定韮菜园子组代表三迭纪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大西北,天山山脉横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北两麓分布着一片红色丘陵地。这些红色地层代表了地球历史上中生代初期(约二亿三千万年以前)的湖泊相沉积物。 1925—1931年间,我国地质学家袁复礼参加当时的中瑞考察团来到这里。他骑着骆驼来往于现今的乌鲁木齐和吉木莎尔之间,在这片红色地层里首次找到了珍贵的爬行动物化石。这些标本经古生物学家杨钟健的研究鉴定,分别给予了报道。30年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的一个考察队又来到新疆,同样获得了丰收。水龙兽(Lystrosaurus)是其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动  相似文献   

4.
前袁复礼在新疆吉木莎尔大龙口烧房沟上部、河东红山顶所发现的阔口龙已订为袁氏阔口龙(即加斯马吐龙)(野外号600068,杨,1963)。在整理这一材料时曾于碎骨中发现一下颌骨的碎片。初步鉴定应属大头龙类。标本编号 V.3234。这是这一层所发现的唯一迷齿类化石,也是发现的最老的这一类化石。兹简述如下:化石为一长约8毫米、中部高约7毫米、上部厚约4.5毫米的一下颌骨碎片。一共保存了三个牙齿的断裂面。左侧的一个受磨蚀较甚。图版上的上图表示下颌外侧,具有粗的条纹和沟,其靠近下边的一条横纹表示齿骨和夹骨的界限。下图表示下颌内侧,条纹不如外侧者显著。右侧较薄的一端应当作前端,而左侧较厚者则为后端。可以看出两者都是上厚下薄,内较平而外凸出。照这样的解释,此下颌应代表一左下颌的中部。最有意思的是关于牙齿的构造。在图版中间的一图可以清楚地看出牙齿的切面,可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新疆锅底坑组的两件水龙兽标本 ,其中产自吉木萨尔县的一件层位最低 ,被鉴定为杨氏水龙兽相似种 (Lystrosauruscf.L .youngi)。在支序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了中国与南非的水龙兽 ,认为两地的水龙兽大多数分别构成单系类群。总结了中国新疆水龙兽在锅底坑组和韭菜园组下部出现的层位 ,并讨论了以水龙兽来确定陆相二叠 -三叠系界线。  相似文献   

6.
7.
一、问题的提出大陆漂移假说是德国气象学家A.L.魏格纳于1912年首先提出来的。这在当时,无疑是对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大陆固定论的挑战。由于这一假说以大量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资料为依据,故很快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赞同。本世纪初,大陆漂移说可谓风行一时。但是,因为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魏格纳对大陆漂移的机理作了错误的解释,加之假说本身尚存在种种不完备性,在其反对派——大陆固定论者  相似文献   

8.
程新民 《化石》2005,(1):25-27
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被公认为是20世纪地质学的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的导火索却是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是谁最早提出?又是怎样诞生的呢?  相似文献   

9.
黄花水龙与水龙形态及结构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素珠  范允平  方   《广西植物》1997,17(2):152-157
在国内长期以来都将开黄花和开白花的水龙归并为水龙(JusiaearepensL.)一个种。我们将两者从野外引种栽培,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比较观察,在结构上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解剖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在形态结构上确有许多相似的特征。但两者花色的不同却是显著而且稳定,花的内部结构和花粉壁纹饰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这些差异已构成它们各自独为一个种的条件,因此,我们认为应将开黄花的水龙恢复为一独立种———黄花水龙(J.stipulaceaOhwi)  相似文献   

10.
大陆漂移与白蚁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白蚁Termite是属于古老而又原始的一类昆虫。从许多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证明,等翅目Isoptera——白蚁与蜚蠊目Blattariae昆虫的亲缘关系十分接近,特别与隐尾蠊科Cryptocercidae的某些类群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它们同以木材纤维为食,并且都是借助于体内共生的细菌和原生动物消化木纤维。当地球上高大乔木出现之后,就已经为这类蛀木昆虫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石炭纪Carboniferous是蜚蠊目昆虫最为繁盛的地质时期(林启彬,1978),为此,白蚁在地质历史上有可能与蜚蠊同时期,或接近  相似文献   

11.
“大陆漂移”学说在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很多,其中已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水龙兽的例子,早已被人们所熟悉,然而,许多人对角齿鱼可能还不大了解。早在1941年,在我国四川威远红层中发现了一块奇特的化石。它那棕黑色的表面闪烁着珐琅质光泽,为数不多的几行齿稜排列成扇形,基部互相愈合在一起。原来这是角齿鱼类的齿板化石。这种牙齿,不生长在口的边缘,而着生于口腔内上腭的内翼骨和下颌的夹板骨上,上下各一对,十分坚硬。经过研究,这块化石被命名为“杨氏角齿鱼”。这个名称是为了赠献予首先发现和研究我国肺鱼类化石的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从此,这类化石在亚洲的记录除了印度地区之外,又增加了新产地。以后,在我国  相似文献   

12.
13.
14.
正宗教故事中有这样一则,讲的是耶路撒冷附近有个叫伯达尼的村子,村子里住着玛莎、玛丽和她们的兄弟拉扎勒斯。耶稣有一天来到伯达尼,玛莎奉上食物,盛情接待耶稣,玛丽把珍贵的香水涂到耶稣的脚上,并用头发来擦拭。玛丽的行为引起旁观者的不满,要知道那香水非常昂贵,至少值300个银币,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钱,如果卖了可以救助很多穷人。但是耶稣似乎开了个玩笑,说道:"在你们的身边穷人总是会有,她把香水洒到我身上,其实是为我的葬礼  相似文献   

15.
魏生生 《化石》2007,(4):40-43
大陆漂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就在地图上观察到,南美洲和非洲相临一侧的形状,可以完美地衔接在一起,遗憾的是仅提出了想法,而没有寻找证据。之后300年间,竟没有一人认真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最终历史将荣誉和使命交给了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AlfredLothar Wegener,1880-1930年)。魏格纳从地球物理-气象学介入地质学,他不迷信权威,大胆解放思想,没有大陆固定论的陈腐观念,以极大的热情、非凡的毅力、过人的胆识和勇气,全身心地投入到大陆漂移问题的研究之中。他从地貌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多学科的不…  相似文献   

16.
大陆漂移和缺翅虫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复生 《动物学研究》1982,3(3):269-274
作者于1973—1976年西藏考察期间,分别在西藏东南部的察隅和墨脱两地的原始森林中采到缺翅目昆虫,并于1974年、1975年间在墨脱的汉密采到了缺翅虫的有翅类型。1974年在我国第一次报道了中华缺翅虫 Zorotypus sinensis Huang,1976年再次发表了墨脱缺翅虫 Z.medoensis Huang。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缺翅虫的形态习性、生活环境以及缺翅虫在世界各地的分布状况,结合目前地质学上板块运动学说的进展,使我们得到启示,缺翅虫的起源与进化和大陆漂移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魏生生 《化石》2008,(1):9-12
古地磁证据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古地磁的研究为大陆漂移找到了新的证据,使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学说又重新活跃起来.用古地磁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各大陆过去的位置,这是首次微观定量描述大陆的移动,因此,成为人们从科学的角度真正接受大陆漂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阎锡海 《化石》2000,(1):2-3
大陆漂移是地球诞生之后,在演化的过程中地壳表现出的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缓慢、连续的水平运动现象。它是由奥地利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A.L.Wegener)首先发现,于1915年发表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全球大陆在古生代石炭纪(距今3-5-2-8亿年)是一块统一的泛大陆,称原始大陆,后来到中生代(距今2-25亿年-6500万年),这个原始大陆由于受太阳、月亮和地球自转各方面的作用,破裂成几块,硅铝层在硅镁层之上作水平运动,逐渐形成今日各大陆的水平位置。以后,人类在进一步研究地壳运动和…  相似文献   

19.
再谈水龙兽     
再谈水龙兽刘俊作为哺乳动物祖先的一支——似哺乳爬行动物早在石炭纪(3亿多年前)就与其它爬行动物分道扬镳。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这支中演化出了许许多多的种类,异齿兽类(Anomodonts)就是其中一支。不过这支从一开始就步入歧途。未处在通向哺乳动物的康庄...  相似文献   

20.
今天,人类已可以向太空发射火箭进行各种考察,但对于我们居住和生活的这个星球内在规律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关于地球内在运动规律的认识,不久前在科学界也还被形而上学束缚着。许多人认为:大陆从一开始形成,位置就固定不变了,只在其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