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动物》2000,19(3)
1990—2000年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TheWorldConservationUnion)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性联盟,创立于1948年。是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参与合作的少数几个国际组织之一。我国于1996年10月加入该联盟,成为IUCN第75个成员国(以上摘自中国出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通讯》第1期)。1990年底,赵尔宓研究员接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主席、美国GeorgeB.Rabb博士邀请担任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组第一届主席,他于1991年组建专家组;1994年续聘他为第二届主席;1997年新任物种生存委员会主席、加拿大Da…  相似文献   

2.
彼得·雷文博士 (Dr.PeterH .Raven)是当代世界著名的植物学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倡导者之一。他现任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终生教授、圣·路易斯大学与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生物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地球与生命学部主席、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研究与调查委员会主席、美国科学促进委员会主席等职。他在 1987~ 1995年间担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内务秘书长 ,1989~ 2 0 0 0年间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咨询报告复审委员会主席 ,1994~ 2 0 0 0年间担任美国总统科学与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雷…  相似文献   

3.
侯祥川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1899年12月13日生于广东揭阳,1982年4月17日因脑血栓冠心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侯祥川教授192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27~28年获美国罗氏基金奖学金去欧洲、加拿大和美国进修访问,获加拿大Mc Gill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28~29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助教,1929~32年任药理学系副教授。1932~48  相似文献   

4.
侯祥川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1899年12月13日生于广东揭阳,1982年4月17日因脑血栓冠心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侯祥川教授192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27~28年获美国罗氏基金奖学金去欧洲、加拿大和美国进修访问,获加拿大Me Gill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28~29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助教,1929~32年任药理学系副教授。1932~48年任上海雷氏德医学研究院生理科学组生化营养学研究员。1945~  相似文献   

5.
1984年4月1~6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举行了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第68届年会。现将会议概况简介如下,以飨国内生理科学界的同道。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简称FASEB)与中国生理科学会相似,由美国生理学会(APS)、美国生物化学家学会(ASBC)、美国药理学和实验治疗学会(ASPET)、美国病理学家协会(AAP)、美国营养学会(AIN)、美国免疫学家协会(AAI)和美国细胞生物学会(ASCB)联合组成,现任主席是H.F.Hardman,副主席是J.W.Grisham。FASEB每年举行一次年会,其所属各学会的学术会议则有分有合。今年除FASEB年会外,ASBC和AAI、ASPET、APS和ASCB均召开联合的或单独的年会,因此,ASBC、AAI和ASCB均未参加这次FASEB年会;但另有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数学生物学会等其它六个学会,则以客座学会的资格,参加了今年的FASEB年会。  相似文献   

6.
<正>爱德华·莫塞尔和梅-布里特·莫塞尔是挪威科技大学记忆生物学中心和卡弗里系统神经科学研究所(KI/CBM)的创始人。他们在挪威西海岸两个相邻的小岛上长大,在高中时就见过面,但是直到他们的人生道路在奥斯陆大学发生交汇时,才真正了解对方。他们发现各自有类似的兴趣,决定一起学习心理学,1990年,他们从奥斯陆大学毕业,获得了心理学的学位。同时,他们发现,他们也互相感兴趣。这对夫妇在彼尔·安德森教授的指导下获得了奥斯陆大学的神经生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他  相似文献   

7.
第十届国际刺丝胞与多孔类化石学术会议(X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ossil cnidaria and Porifera)于2007年8月12-1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举行.参加会议的除东道国俄罗斯的代表外,还有来自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爱沙尼亚、波兰、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中国、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24个国家的100多位代表.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工程基金会、Oklahoma大学和美国能源部Bartlesville能源技术中心举办的微生物提高采油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bial Enhancement of Oil Recovery)于1982年5月16—21日在美国Oklahoma州的Shangri La举行。会议主席是能源技术中心的E. C. Donaldson博士。与会者约140人,分别来自美、法、英、中、苏、加拿大、瑞士、瑞典、澳大利亚、委内瑞拉、特里尼达、荷兰和以色列等13个  相似文献   

9.
汪敬熙先生是我国第一代的生理学家。美国 C.N.Woolsey教授在1968年汪先生追悼会上致悼词,称汪先生为国际科学界中的科学家。他是山东济南人,生于1893年。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20年穆藕初先生捐款给北京大学选派留美学生,由蔡元培、陶孟和、蒋梦麟诸先生评选,派汪先生到美国约翰霍布京斯大学(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医学院精神病学系学习,Adolff Meyer 主任分配他在心理生物学实验室从 Curt p.Richter 先生开始作实验的研究。192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任河南中州大学心理学教授,1925  相似文献   

10.
童村(满族,外文名Tung Tsun),1906年6月26日生于奉天(今沈阳)一个满族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是清廷主管东北三省学政的官员,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因而他弟兄3人都学有所成.他在沈阳小学毕业后,考入北京汇文中学,1926年入燕京大学医预科,1930年获理学士学位,1929年入北平协和医学院,193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协和医学院任教.1940年被选送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修,1941年、1942年分别获公共卫生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