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烟草黑胫病菌株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220个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s)随机引物中所选出的多态扩增性强的21个引物对来源不同的33个烟草黑胫病菌株进行全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构建。选用引物对受试菌株进行RAPD-PCR扩增,共产生243条DNA标记图带,其中191条为多态性图带,多态检测率为78.6%。利用UPGMA(Unweigthted Pair-group Meth  相似文献   

2.
利用RAPD技术对拟青霉属菌株进行分类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9个引物对来自安徽和浙江的16株12种拟青霉(Paecilomyces Bainier)进行RAPD分析。获得的平均相似性系数表明,种间的相似系数在21%-46%之间,RAPD指纹图谱在拟青霉属不同种间具明显的种的特异性,可区别所有形态近似的种类,是鉴定菌种的有效途径,RAPD结果也暗示分离自灰僵蚕的RCEF197可能是一新种,对比RAPD聚类树状图和基于ITS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图,表明该聚类树状图不适于分析种间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应用RAPD技术鉴别微生态菌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应用RAPD技术鉴别微生态菌种的方法,提高菌种鉴别水平。方法:应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方法,选用5条随机引物,利用PCR方法,对3株长双歧杆菌,3株嗜酸乳杆菌,3株粪肠球菌进行基因组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发现不同菌株扩增的DNA片段的大小、数量是有差异的。结论:此方法具有可重复性,方便、快速和准确的优势,可用于微生态制剂生产用菌株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运用RAPD技术,选用20个寡核苷酸引物对我所供应的8个黑木耳生产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别。结果表明:在选用的20个随机引物中,有10个引物能对8个供试黑木耳菌株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谱带。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水平为0.70阈值时,可将供试的8个黑木耳菌株归为3个组群。  相似文献   

5.
根据DNA随机扩增多态性(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简RAPD)分子标记技术设计鉴别引物,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病人体内新发现的假单胞菌菌株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采用RAPD分析方法对该菌种的对照菌株AcinetobactercalcoaceticusKHW14(简称A.calcoaceticusKHW14)和新分离的菌株Acinetobactercalcoaceticus(简称A.calcoaceticus)进行指纹分析,依据两菌株的差异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并建立最佳的PCR扩增体系,产物经1.2%琼脂糖凝胶电泳得菌株特异性电泳图谱.此图谱可作为鉴定两菌株的标准图谱,RAPD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两菌株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6.
苏宇  农向群  张泽华 《菌物学报》2012,31(3):366-373
为了监测生防真菌绿僵菌菌株在田间释放后的回收,有必要建立菌株DNA分子标记,以此将应用的菌株与其他菌株或田间的土著分离株鉴别开来。作者采用16条随机引物扩增了51株绿僵菌菌株的基因组DNA,得到81个多态性位点。其中M189菌株多态性位点30个,分析得到1个特异性位点,并将该位点的DNA片段测序后转化成为特异性SCAR标记。检验确定了该标记的敏感性,可以从供试的51株菌株中准确鉴定出目的菌株M189。并用该标记检测了从田间回收的3个分离株,确定其中1个与应用菌株M189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北京地区白灵菇(Pleurotus eryngii var.nebrodensis)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60条RAPD随机引物对供试的18个白灵菇菌株的基因组进行扩增。结果:筛选出12条引物,可扩增出180个清晰、稳定的DNA条带;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890水平时,可将18个供试菌株分为3大类。结论:利用RAPD技术成功的揭示了北京地区白灵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为白灵菇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羊肚菌保健胶囊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羊肚菌的概况,食用、药用价值以及开发羊肚菌保健胶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香蕉炭疽菌菌株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筛选的8个Operon随机引物对供试菌株的DNA进行扩增,所产生的RAPD图谱揭示了长时期蕉炭疽菌具有丰富的种内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26个香蕉炭疽菌被分为两个与地理来源相关的RAPD聚类群,它们分别由广东菌株和海南菌株为主组成,在两个香蕉菌群的外侧,两个胶胞炭疽菌菌株聚为一个小的外群,这些结果表明香蕉炭疽菌存在有与地域相关的种下类群分化。  相似文献   

10.
应用筛选的8个Operon随机引物对供试菌株的DNA进行扩增,所产生的RAPD图谱揭示了香蕉炭疽菌具有丰富的种内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26个香蕉炭疽菌被分为两个与地理来源相关的RAPD聚类群,它们分别由广东菌株和海南菌株为主组成。在两个香蕉菌群的外侧,两个胶胞炭疽菌菌株聚为一个小的外群。这些结果表明香蕉炭疽菌存在有与地域相关的种下类群分化。  相似文献   

11.
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为研究对象,对其子实体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子实体芳香物和亲脂性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同时对其亲脂性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六妹羊肚菌子实体的芳香物中共鉴定出26个化合物,辛-1-烯-3-醇(32.53%)、(E)-辛-2-烯醛(25.15%)和苯乙醛(12.31%)为主要成分;从六妹羊肚菌子实体的亲脂性提取物中共鉴定出14个化合物,亚油酸(77.80%)为主要成分;六妹羊肚菌亲脂性提取物仅显示出中等强度的抗氧化活性。从六妹羊肚菌子实体中共分离鉴定出14个化合物,包括7个甾体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2、4、7、11、13和14为首次从羊肚菌属中分离得到。本研究首次对六妹羊肚菌的小分子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对羊肚菌活性物质的阐明及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臭鼻克雷伯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 ,常引起老人及婴幼儿重症护理病房的交叉感染及爆发流行 ,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监测有重要的医学意义。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 (RAPD)对 37株臭鼻克雷伯菌临床菌株基因组DNA进行分型 ,分析扩增产物的指纹图谱。实验结果表明 ,37株臭鼻克雷伯菌RAPD后可出现不同的指纹图谱 ,根据特异泳带C ,J ,F ,Q的有无 ,可将其分 7型 (I~VII)。RAPD可用于检测臭鼻克雷伯菌基因组DNA的异质性 ,是医院内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华东竹黄菌不同居群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竹黄地理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本研究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技术对江苏、安徽和浙江3省的8个居群共32个竹黄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50个RAPD引物中筛选得到了5个随机引物,对供试材料的DNA进行扩增,共检测出7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52个,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7.53%.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8个居群分为三类:安吉居群、临安居群、宜兴居群、广德居群和泾县居群聚为一类;宁国居群和休宁居群聚为一类;淳安居群单独为一类.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8个竹黄居群中,淳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安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均表明竹黄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居群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七种蟋蟀基因组DNA的RAPD多态性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应用10种随机引物,对西北地区常见的3属7种蟋蟀进行RAPD多态性检测,共筛选出2种引物S142,S8可以对7个种扩增出清晰稳定的多态性片段,多态性片段共计58条,相对分子质量在320bp-2400bp之间。应用UPGMA(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对多态性片段进行聚类分析,构建树状图,推测系统发生关系。每一种蟋蟀均先各自聚为一类,棺头蟋属与油葫芦属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最近,斗蟋属4个种间的亲缘关系较为复杂,明显分为2个支系,与传统分类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Two parents and 15 monosporous isolates were morphologically characterized and were found to vary in their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n malt extract agar medium. The isolates also varied in enzymes activity profile with respect to exoglucanase, endoglucanase, xylanase, laccase and polyphenol oxidase. Further i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plification of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region of 5.8S rDNA, an amplicon of same length (720 bp) was amplified from two parents and all the monosporous isolates, which revealed that all belong to the same species. The combine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profiles obtained with five decamer primers (operon kit B) series primers also revealed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of 60% with in the two parent strains and their single spore isolates (SSIs). However, the variations between the parent strains and their SSIs were lesser and it was 50 and 32% in parent strains, OE-210 and OE-12, respectively. Based upon phylogenetic analysis, the isolates of parent strain, OE-210 formed 7 distinct phylogenetic clades, while of strain OE-12 formed 4 clades. The study elucidates that isolates showing variations in morphological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enzymes activity also showed variations in their RAPD profiles, revealed through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RAPD profiles. It is also evident from the study tha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along with enzymes activity assay of strains is essential before their use in yield evaluation trials with final authentication from molecular analysis.  相似文献   

16.
用RAPD技术研究了我国油葫芦属Teleogryllus 5种蟋蟀的系统发生关系。研究中使用了15个标本,在所试用的54种随机引物中,有9种引物能扩增出清晰而稳定的多态性片断,多态性片断共计167条。应用UPGMA法对多态性片断进行聚类分析,构建树状图,推测其系统发生关系。每一种蟋蟀先各自聚为一类,聚类结果所呈现的属内种间关系与传统分类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且支持黑脸油葫芦与黄脸油葫芦为独立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RAPD技术对云南兰属的11个种和3个变种中的39个样本进行了相似性分析。在相似系数0.58水平上,大花亚属的虎头兰、西藏虎头兰、长叶兰和碧玉兰聚为一支;建兰亚属的寒兰、墨兰、蜜蜂兰、蕙兰、春兰、豆瓣兰、春剑、莲瓣兰和送春聚为另一支,兔耳兰与大花亚属关系更近。春剑和莲瓣兰相似性更高,它们与春兰的关系较远,不支持送春作为蕙兰下的变种。这些结果可为开展兰属育种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羊肚菌属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克兴  董雪  范黎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6):115-119
简要介绍羊肚菌属系统学研究现状,概述了当前国内外羊肚菌属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缢蛏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大连的养殖缢蛏(Sinonovaeula constrict)群体35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4个随机引物,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6条带;共检测到的86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43个(占50.0%);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1503~0.3768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107;16号和25号缢蛏个体聚类成一大类,另33个缢蛏个体聚成一大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北15种藓类植物RAPD分析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义龙  曹同 《植物研究》2004,24(4):477-481
本研究选用15 种东北藓类植物, 其中塔藓、赤茎藓、垂枝藓、拟垂枝藓、羽平藓、木藓、万年藓等为北半球广泛分布的大型藓类, 而褶叶藓、粗枝藓、球蒴金发藓等则是东亚特有种。在野外调查和采集的基础上, 进行RAPD 分析, 旨在从DNA 水平上对它们的亲缘关系和分类问题加以研究, 为它们的分类问题和亲缘关系提供分子证据。结果: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验证了15 种东北藓类植物形态分类的正确性。不同种类分别聚在金发藓目(Polytrichinales), 变齿藓目(Isobryales)和灰藓目(Hypnobryales)中, 与现采用分类系统一致。东北特产属褶叶藓属(Okamuraea)和粗枝藓属(Gollania)与垂枝藓科(Hyitidiaceae)植物关系较近, 而赤茎藓(Pleurozium)与绢藓(Entodon)有一定亲缘关系。因此, 将赤茎藓置于塔藓科(Hylocomiaceae)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