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杆菌质粒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减化操作过程,减少药品对操作人员有直接或间接危害,提高农杆菌质粒DNA的产率和实验结果的稳定性。方法:对常规碱裂解法进行了改动,改进的方法通过加大菌液的收集量,利用LiCl沉淀RNA,简化操作流程和严格反映环境条件,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去除了酚、氯仿等对人体有害的试剂。结果:提取时间缩短,结果稳定,产率在1.5μg/μL以下。结论:用这种方法提取的质粒可以满足大多数分子生物学常规实验如DNA的酶切、PCR鉴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友如 《生物技术》2006,16(6):42-44
目的:简化操作流程,缩短提取时间,降低试验对操作者的危害。方法:该方法去除酚、氯仿等有害试剂,采用LiCl沉淀去除质粒制备物中小片段核酸(包括DNA和RNA);工程菌生长至对数期时通过加入氯霉素后不仅方便质粒DNA的提取过程中蛋白质的去除,而且可使质粒的拷贝数进一步增加,提高质粒DNA产量的目的。结果:实验改进方法所提取的质粒DNA产量高于常规方法,达到20μg/mL。结论:改进方法提取的质粒DNA,其下游的内切酶消化,PCR、重组质粒鉴定、转化大肠杆菌等实验的结果和重复性都令人满意,完全可用于一般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能够降解有机磷农药的两株侧孢芽孢杆菌BL-21和BL-22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碱裂解法、试剂盒提取法和SDS法对侧孢芽孢杆菌BL-21和BL-22的质粒进行提取,并通过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证明,适合侧孢芽孢杆菌BL-21和BL-22的质粒提取方法是SDS裂解法,该方法提取的质粒大小为10kb,且该方法提取的结果稳定,质粒的产量和质量均符合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农杆菌质粒DNA提取方法的改良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常规的农杆菌质粒DNA提取常采用碱裂解和酚、氯仿提纯方法,得率较低,一般在50ng/μl以下。针对常规碱裂解法的不足,利用含有pCGⅡ双价载体的LBA4404菌株通过增加菌液收集量、改变提取流程中的反应条件等对常规方法进行了改良,去除了酚、氯仿提纯过程,减少了提取过程对人体的伤害,得率一般在0.5-2μg/μl。所提取质粒DNA可直接用于PCR、限制性酶切等分子生物学试验。  相似文献   

5.
一种快速提取大质粒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松谟  颜望明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3):180-182
本文介绍一种快速提取大质粒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含有pTA1,R68.45,RP(?)Tn501,pUB307,RP_4,pJRD215和pTr30质粒的多能硫杆菌(Thiabacillus versius)、氧化硫硫杆菌(Thiobacillus thiooxidan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进行了质粒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质粒条带清晰,分辨率高,而且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6.
苏云金芽胞杆菌内生质粒提取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了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内生质粒提取技术,提取了Bt库斯塔克亚种、以色利亚种和一株对鳞翅目害虫有活性的野生菌株的质粒,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了质粒图谱,进一步检测了质粒的浓度与纯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技术相比,操作简单、耗时短,提取的质粒纯度高、条带清晰,染色体DNA污染较少。为Bt杀虫基因克隆、质粒特性分析等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碱裂解提取质粒DNA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但通常方法所提取的质粒往往含有大量的RNA和其他杂质,本文适时加入较高浓度的RNA和适当延长冰浴时间,结果得到了几乎没有RNA和其他杂质的高纯质粒DNA,不仅达到了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而且可用作抗原检测抗dsDNA抗体,该法揉作简单,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8.
直接用酚和氯仿快速提取质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质粒的提取是分子克隆技术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在对大量样品的抽提和筛选时工作量很大。提取质粒的方法很多,有碱裂解法、煮沸法等「1」,所用试剂较多,耗时较长,这些方法均要用酚和氯仿抽提以去除菌体蛋白,以免影响酶切分析。Biji,T,Kurien等(1994)提出用乙醇溶菌法快速提取质粒,作者试验多次结果均不理想,经过改进直接用酚和氯仿溶解菌体来快速提取持粒,得到了满意的结果。用该法提取质粒DNA,产量  相似文献   

9.
质粒提取     
这里所介绍的方法已成功地用来提取不同菌株中的各种质粒。一般来说,质粒愈小,效果愈好。因为随着质粒分子量的增加,其性质就愈来愈接近宿主DNA的性质。对于大于25kb的质粒分子,用此方法分离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得率较低。然而,通常用于克隆的所有质粒相对来说是较小的,因而此方法可获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一种简便的适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的酵母质粒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简便快捷的酵母质粒提取方法。方法:以酿酒酵母为供试材料,用玻璃珠振荡法破除酵母细胞壁,提取酵母总DNA,最后通过电转化大肠杆菌DH10B获得目的质粒。结果:粗提得到的质粒可直接转化DH10B,作为模板用于PCR分析及酵母双杂交后续的序列分析等,大大降低了工作量。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经济实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可以作为一种实验室酵母质粒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3种不同抽提质粒DNA的方法普查了6株不同乳酸菌的内源性质粒DNA,并对3种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在相同条件下,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结果显示:效果最佳者为改进的Anderson-Mckay方法,其次为液氮反复冻融方法,最差者为改进的碱裂解方法。为抽提革兰阳性细菌乳酸菌类的内源性质粒DNA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应用于乳酸菌的非抗生素抗性选择标记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安全型微生物,在免疫载体疫苗开发及食品菌株改良等医疗、食品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非抗生素抗性选择标记是乳酸菌基因工程菌株构建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目前乳酸菌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根据筛选时质粒和受体菌之间的表型关系及特征,主要分为显性选择标记、互补型选择标记、显性/互补型选择标记、双质粒选择标记4大类.其中显性选择标记中的细菌素抗性/免疫性选择标记及互补型选择标记中的糖类选择标记均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及应用空间;双质粒选择标记系统构建的筛选过程新颖独特,为整个选择标记系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及思路.  相似文献   

13.
猪源乳酸菌产乳酸及其抑菌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5株(L1、12、L3、L5和L7)分离自仔猪肠道的乳酸菌的产乳酸能力及抑菌特性。结果表明:L5菌株产乳酸的速度最快,培养液中乳酸含量最高,L5菌株培养液pH值的下降速度最快,终末pH值最低,而L1菌株产乳酸的速度最慢,培养液乳酸含量最低。5株乳酸菌对大肠杆菌K88、K99、987P、O141和大肠杆菌E1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排除酸的影响后仍有22%~53%抑菌效果;经热处理后保持有92%以上的抑菌效果;蛋白酶处理后保持85%以上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组鸡源乳酸菌产乳酸及其耐受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12株(K9、D17、C1、C12、D11、D14、C2、D9、K6、C21、D1和D7)分离自肉鸡肠道的乳酸菌的产乳酸能力及其中3株产酸能力强的菌株的耐受特性。12株乳酸菌产乳酸结果表明:12h内,K6产乳酸速度最快,其次为K9和C1,24h时,D17乳酸浓度最高,48h时C1终乳酸浓度最高。K9、D17和C1的耐受试验结果表明:C1菌株耐酸能力最强,pH2时,C1菌株培养3h后还能检测到活菌,D17和K9菌株培养1h后就已经检测不到活菌。在胆盐浓度0.08%-0.40%范围内,C1、D17和K9均有一定的耐受能力,随着胆盐浓度的升高,C1、D17和K9的存活数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3株菌中D17耐热能力最强,经80%处理后仍有10^4.9/mL存活数,而K9和C1已检测不到活菌;C1对热最敏感,65℃处理后存活数由10^8/mL降为10^3/mL。  相似文献   

15.
Recent research in the area of importance of microbes has revealed the immense industrial potential of exopolysaccharides and their derivative oligosaccharides from lactic acid bacteria. However, due to lack of adequate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he exopolysaccharides have remained largely under exploited. In the present review, the enormous potential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xopolysaccharides from lactic acid bacteria are described. This also summarizes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s of exopolysaccharides, certain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ir commercial production and the remedies.  相似文献   

16.
17.
乳酸菌酸胁迫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可发酵糖类产生乳酸,并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和饲料等工业。由于有机酸的积累,乳酸菌大部分的生长代谢都在低pH的酸性环境中进行,具有酸胁迫反应。pH的自我平衡、ATR反应机制、对大分子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及细胞膜的变化等是乳酸菌酸胁迫反应的主要机制,其中,pH自我平衡包括F0F1-ATPase质子泵、精氨酸脱氨酶途径(ADI)和谷氨酸脱羧酶途径(GAD)等。由此可见,乳酸菌酸胁迫反应机制涉及到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调控等,是非常复杂的网络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株产黏乳酸球菌的发酵特性比较研究,以感观、酸度、活菌数对数值、培养时间、粘度及乳清析出率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乳酸球菌Q26具备较好的产黏、产香特性,遗传性质较稳定.通过与乳酸杆菌G18进行发酵应用试验,确定G18和Q26存在共生关系,混合发酵的酸牛乳乳清析出率为0.1%,粘度为4 528mPa·s.通过保质期试验,产品在28、20、4℃下保质期分别为3、6、15d.确定Q26和G18为最佳酸牛乳生产用菌种.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we attempted to establish a novel method of screening anti-allergic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We cloned the human histidine decarboxylase (HDC) promoter into the promoter-less pPhi-Yellow-RPL-dest1 vector and established KU812F cells transduced with this vector (pHDCp-Phi-Yellow/KU812F). After adding LAB to these cells, the change i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was monitored by flow cytometry. After screening, we identified several LAB strains that downregulated HDC promoter activity.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se LAB strains indicated that two LAB strains inhibited histamine release from KU812F cells, indicating that this assay system can be used to screen for anti-allergic LAB in a high-throughput manner.  相似文献   

20.
乳酸菌的抗氧化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可以作为发酵剂、保鲜剂用于发酵食品的生产和保藏。由于无法进行呼吸产能,乳酸菌在生长过程中会面临氧化胁迫。研究表明,乳酸菌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体内的活性氧分子,并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综述了乳酸菌的抗氧化作用机制,主要从抗氧化酶、维持细胞还原状态、金属离子螯合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深入了解乳酸菌的抗氧化机制以及改善乳酸菌的环境生存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