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凋落物养分归还功能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魏晶  吴钢  邓红兵 《生态学报》2004,24(10):2211-2216
研究了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中凋落物量及其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并对凋落物在养分生物循环中的功能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长白山高山冻原植被凋落物量为 1.378~ 2 .4 76 t/hm2 ,通过对不同海拔凋落物量的数量特征进行分析 ,海拔是影响长白山高山冻原植被凋落物量的主要因子。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凋落物中 S、N和 P含量分别为 0 .14 % ,0 .4 9%和0 .2 1% ;3种营养元素在凋落物中积累量为 81.99kg/hm2 ,其中 S、N和 P积累量分别是 15 .0 4 kg/hm2 ,4 5 .93kg/hm2 和2 1.0 2 kg/hm2 。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中 5种植被型 (FA,L A,TA,MA和 SA)年归还量依次为 0 .72 ,1.35 ,14 .6 5 ,10 .88和 11.91kg/(hm2· a) ;平均归还率依次 0 .33,0 .4 2 ,0 .39,0 .39和 0 .4 8。典型高山冻原植被型的归还量最大 ,而归还率却较低。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内 S、N和 P的利用效率分别是 7.14、2 .0 4和 4 .76。在整个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中 S和P的利用效率大于 N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魏晶  邓红兵  吴钢 《生态学杂志》2005,24(12):1380-1383
对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碳在植被-凋落物-土壤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长白山高山冻原植被亚系统中,碳储量分布规律是典型高山冻原(TT)>石质高山冻原(ST)>草甸高山冻原(MT)>沼泽高山冻原(WT)>石海高山冻原(RT),长白山高山冻原的植被碳储量为3.3457×104t。而生物量分布规律是WT>TT>MT>ST>RT。在长白山高山冻原凋落物亚系统中,平均凋落物量是0.991 kg.hm-2.年-1;凋落物碳储量为1.5043×104t,碳储量分布规律是TT>ST>MT>RT>WT。长白山高山冻原土壤(0~20 cm)亚系统中,有机碳储量为3.162×105t;每年约有1.4105×104t碳通过土壤呼吸释放到大气圈,长白山高山冻原植被-土壤系统现已成为3.6471×105t碳储库。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甜槠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比较大气降水的养分输入与由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的养分输出,对武夷山甜槠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993年4月至1994年4月期间,通过大气降水进入甜槠林的养分元素以N最高,为34.207kg·hm-2,其余依次为Ca(22.99kg·hm-2)、S(12.722kg·hm-2)、Na(6.679kg·hm-2)、K(3.558kg·hm-2)和Mg(2.057kg·hm-2),以P的输入最低,仅1.779kg·hm-2;由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的养分输出总量N、P、K、Ca、Mg、S、Na分别为5.68、1.016、7.345、3.430、0.620、0.534、0.576kg·hm-2,以K的输出量最高,S的输出最少。其中,通过地下渗流的养分损失占输出总量的85.97%~96.38%,而地表径流的养分输出仅占总输出的3.62%~14.03%;在该系统中,N、Ca和S有大量的积累(分别为28.527、19.560和12.188kg·hm-2),Mg和Na有少量积累(分别为 1.437和6.103kg·hm-2),P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0.763kg·hm-2),而K则为净的输出损失(-3.787kg·hm-2)。岩石风化对于该生态系统K的补偿可能起重要作用,而其他养分元素仅通过降水输入即可得到补充。  相似文献   

4.
连续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养分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漳州地区,对连续年龄序列(2、3、4、5、6年生)的尾巨桉(Eucalyptus grandis ×E.urophylla)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其养分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2、3、4、5和6年生)的年凋落物总量分别为2796.65、3098.10、4489.13、4200.72和3692.40 kg·hm-2,呈现先期增加,4年生后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各年龄段林分凋落物量均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其中3、4和6年生林分呈单峰型,前二者出现在6月,后者出现在4月;而2和5年生林分则出现2个峰值,前一个峰值出现在4月,后一峰值出现在6月.在凋落物的组成中,落叶占总凋落物量的84.86%~90.04%,其次分别为碎屑物(5.01%~6.70%)、落枝(2.95%~4.52%)、树皮(2.64%~3.62%)和落果(0.30%~0.55%).凋落物各组分中,主要养分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N>Ca>K>Mg>P.各龄级桉树人工林凋落物中5种元素的年通量的大小顺序表现为:4年生(133.20 kg·hm-2)>5年生(124.98 kg·hm-2)>6年生(97.56 kg·hm-2)>3年生(90.51 kg·hm-2)>2年生(86.01 kg·hm-2).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高山冻原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孙轶  魏晶  吴钢  赵景柱 《生态学杂志》2005,24(6):603-606
主要研究了长白山高山冻原土壤呼吸与生物量、凋落物和土壤理化因子的相互关系。运用典范相关分析法(CanonicalCorrelationAnalysis)分析了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中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理化因子。结果表明,长白山高山冻原4种典型土壤类型的土壤呼吸量依次为泥炭化高山冻原土250·79g·m-2·yr-1、草甸化高山冻原土227·69g·m-2·yr-1、潜育化高山冻原土211·36g·m-2·yr-1和石质化高山冻原土209·42g·m-2·yr-1。土壤呼吸与地下生物量显著相关(R2=0·85,n=15,P<0·05);土壤呼吸与凋落物量的空间变化不完全相同;影响长白山高山冻原土壤呼吸的主要理化因子是C/N、土壤持水量、有机质和总氮。  相似文献   

6.
中亚热带四种森林凋落物及碳氮贮量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路翔  项文化  任辉  彭长辉 《生态学杂志》2012,31(9):2234-2240
在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省级森林公园内,选择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4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12月(凋落物高峰期)对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其碳、氮贮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种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大小依次为青冈-石栎林(12.04±3.60)t·hm-2>马尾松-石栎林(11.65±2.15) t·hm-2>南酸枣林(9.12±2.30)t·hm-2>杉木林(8.92±1.80)t·hm-2;凋落叶在凋落物未分解层中所占比例最高,凋落果在4种林分中比例最小(<5%),凋落物各分解亚层现存量规律性不明显;4种森林凋落物C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77.90 ~ 581.34 g·kg-1,N含量的变化范围为5.18~15.48 g· kg-1,C含量变化随凋落物分解程度的加深而下降,且变化极显著( P<0.0001);凋落物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现存量在总凋落物现存量中所占比例与C/N呈负相关;4种森林凋落物C贮量为3.37 ~ 5.69t·hm-2,N贮量为81.52 ~152.18 kg·hm-2;马尾松-石栎针阔叶混交林由于凋落物分解较慢,凋落物现存量较大,林下凋落物层C、N贮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从2006—2008年,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群落凋落物产量及N、P、K、Ca和Mg主要养分归还动态。结果表明:林线交错带植被凋落物年产量为389.83kg.hm-2.a-1,5种主要养分年归还量总量为15.82kg.hm-2.a-1,归还量排序为Ca>N>K>Mg>P。其中,叶、枝和其他混合杂物分别占凋落物总量的72.2%、17.9%和9.9%,占养分归还总量的87.4%、7.0%和5.6%。凋落物各组分及养分归还月动态均呈单峰曲线型变化,叶高峰期在9月,而枝、杂物则在10月。凋落物养分含量季节动态因不同凋落物组分和养分元素而异。叶凋落物中N、P、K和Mg含量在生长高峰的6、7月较高,而Ca含量较低;枝凋落物各元素含量总体上月变化不显著,其他混合杂物各元素含量6与10月相对较高,其余各月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何斌  秦武明  余浩光  刘运华  覃林  覃永华 《生态学报》2007,27(12):5158-5167
对马占相思人工林6种营养元素(N、P、K、Ca、Mg、S)的含量、积累、分布和生物循环特点以及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林木不同组分营养元素含量的大小次序为树叶>干皮>活枝>枯枝或树根>干材;各组分和凋落物中营养元素含量以N最高,其次是Ca或K,然后是S和Mg,P最低;林地土壤中,以K的含量最高,其次是Ca、Mg、N和P,S最低;随林龄的增加,0~40cm土壤N、P和S含量呈增加趋势;(2)4年、7年生和11年生林分营养元素总积累量分别为1022.08、1997.08和2633.45 kg·hm-2,其中乔木层营养元素贮存量依次占73.64%、82.39% 和83.65%,林下植被层依次占13.74%、8.74%和6.20%,地表现存凋落物层依次占12.62%、8.87%和10.16%;乔木层以N积累量最大,占总贮存量的53.90%~60.07%,P最小,仅占0.90%~1.23%;(3)马占相思林中不同组分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分配随林龄的增长发生变化,由4年生以树叶和树枝占主导,逐渐转移到7年生和11年生以干材和树皮为主导;(4)林分营养元素年积累量依次为7年生(235.06 kg·hm-2·a-1)>11年生(200.26 kg·hm-2·a-1)>4年生(188.16kg·hm-2·a-1);林木各组分营养元素年积累量总的变化趋势为树干>树叶>树枝>根系>树皮,同一组分各营养元素年积累量与各组分营养元素积累量变化顺序一致,即为N>Ca>K>S>M>P;(5)林分营养元素年吸收量分别为382.35、432.04 kg·hm-2·a-1和403.15 kg·hm-2·a-1,年归还量分别为194.19、196.98 kg·hm-2·a-1和202.89 kg·hm-2·a-1,营养元素的循环系数分别为0.51、0.46和0.50,利用系数为0.51、0.26和0.18,周转期为3.88、8.35和10.86.可见,马占相思人工林早期营养元素利用率低,归还速率较快,林分生长到近熟期(11a)时营养元素的周转期较长,但其归还速率仍然较快,有利于林地地力的恢复、维持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豫东平原杨\|农复合系统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及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猛  田大伦  樊巍 《生态学报》2009,29(5):2507-2513
农林复合系统的凋落物既是维持植被系统和土壤系统养分循环的关键,也是维持农林复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子.通过对豫东平原农区4年生、9年生和12年生3个不同林龄杨-农复合系统杨树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及季节动态的研究来为深入研究农林复合系统对大气中CO2的调节作用以及碳循环机理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4a杨-农复合系统年凋落物总量为11 18 t·hm-2;9a杨-农间作复合系统年凋落物总量为12.86 t·hm-2;12a杨-农复合系统年凋落物总量为13.75 t·hm-2.3个不同林龄的杨-农复合系统凋落物总量月变化模式较为相似,均在8月和11月份出现峰值,而以11月份数量最大.其季节变化模式则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对氮沉降的初期响应。试验设计4种处理,分别为对照(CK)、低氮(LN,50 kg·hm-2·a-1)、高氮(HN,100kg·hm-2·a-1)和高氮加磷(HN+P,100 kg N·hm-2·a-1+50 kg P·hm-2·a-1),每个处理重复3次。通过2年的试验观测,甜槠林对照林分年总凋落物量为7.78 t·hm-2,经LN、HN、HN+P处理后,年总凋落物量分别为8.81、9.08、9.41 t·hm-2,不同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氮沉降增加没有显著提高凋落物产量,但高氮处理林分,叶凋落物量表现出抑制效果,低于低氮处理;高氮+磷处理的林分凋落物总量及落叶、落枝量均明显高于高氮、低氮处理,磷添加呈现凋落物量增加的效应。甜槠林分总凋落物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在春季4—5月以及秋季11月出现2个明显的峰值,不同处理趋势一致。凋落物组成中,落叶的比例占总凋落物量的53.78%~58.84%,花果杂物占28.29%~33.66%,落枝占10.79%~12.87%。研究表明,高氮处理可能引起了土壤氮素过剩,造成氮、磷失衡。  相似文献   

11.
退耕地人工植物群落根系生态位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根系生态位研究是全面掌握植物群落特性、种间搭配以及生态功能的重要科学问题。其测度方式、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内容,对于合理指导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十分必要。将植物群落根系视为“标准地”,分布于每个土体层次的每个径级根系视为“植物种”。根量、根长、根数作为“植物种”的观测变量,仿照群落生态学方法,提出了一种综合计算根系生态位指数的方法。即将整个研究区域作为一个系统.将这一系统中所有植物群落。统一选用指标最大值。在纵向(即相对于指标维的不同指标)用上限效果测度公式统一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在横向(土层、径级间。简称层径级)进行合并运算,得出层径级根系参数,这一参数定义为层径级根系生态位指数;而将某一群落各层径级生态位指数之和,定义为植物群落根系生态位指数。从而使区域内所有植物群落间具有可比性。使用这一方法,对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科技试验县——青海省大通县退耕地人工植物群落根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系生态位垂直空间分布大多数为典型的表层聚积型,表土层0~20cm根系生态位指数明显高于其它层次。植物群落根系比单一种群或纯林根系具有更高的生态位指数。根系生态位径级分布包括J型、反J型、S型和U型。J型多为粗根一深根型植物群落根系,反J型为细根一浅根型植物群落根系,S型和U型为上述2种类型之间的过渡型。根系生态位指数与植物群落地上部分鲜重生物量、根系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退耕地植物群落根系的生态位指数较为接近天然植被,明显高于农作物根系。青海云杉 中国沙棘、中国沙棘、青海云杉等3种植物配置模式更有利于退耕地植物根系生态位的恢复。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有效增加根系生态位、提高根系多方面功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Sphingosine 1-phosphate: synthesis and releas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phingosine 1-phosphate (Sph-1-P) is a bioactive sphingolipid, acting both as an intracellular second messenger and extracellular mediator, in mammalian cells. In cell types where Sph-1-P acts as an intracellular messenger, stimulation-dependent synthesis of Sph-1-P, possibly resulting from sphingosine (Sph) kinase activation, is essential. Since this important kinase has recently been cloned, precise regulation of intracellular Sph-1-P synthesis will be clarified in the near future. As an intercellular mediator, elucidation of sources for extracellular Sph-1-P is important, in addition to identification of the cell surface receptors for this phospholipid. Blood platelets are very unique in that they store Sph-1-P abundantly (possibly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highly active Sph kinase and a lack of Sph-1-P lyase) and release this bioactive lipid extracellularly upon stimulation. It is likely that platelets are an important source for extracellular Sph-1-P, especially for plasma and serum Sph-1-P. Platelet-derived Sph-1-P seem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vascular biology.  相似文献   

13.
Sphingosine 1-phosphate (Sph-1-P) is a bioactive sphingolipid, acting both as an intracellular second messenger and extracellular mediator, in mammalian cells. In cell types where Sph-1-P acts as an intracellular messenger, stimulation-dependent synthesis of Sph-1-P, possibly resulting from sphingosine (Sph) kinase activation, is essential. Since this important kinase has recently been cloned, precise regulation of intracellular Sph-1-P synthesis will be clarified in the near future. As an intercellular mediator, elucidation of sources for extracellular Sph-1-P is important, in addition to identification of the cell surface receptors for this phospholipid. Blood platelets are very unique in that they store Sph-1-P abundantly (possibly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highly active Sph kinase and a lack of Sph-1-P lyase) and release this bioactive lipid extracellularly upon stimulation. It is likely that platelets are an important source for extracellular Sph-1-P, especially for plasma and serum Sph-1-P. Platelet-derived Sph-1-P seem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vascular biology.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有数亿的人口患有丙型肝炎,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易转为慢性,引起肝细胞炎性坏死及再生,导致肝纤维化、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卫生问题。HCV的感染可导致HCC的发生,但HCV相关性HCC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免疫逃避机制是感染慢性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病毒通过其基因组编码的蛋白使肝细胞发生转化,可能是肝细胞癌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种群扩散能够避免生物类群在同一栖息地中的资源竞争和同类相残, 促进基因流动, 具有重要的进化和生态意义。相比于昆虫的迁飞行为, 某些不具翅的节肢动物也能够借助细丝的作用而实现远距离扩散, 即飞航。蜘蛛为肉食性动物, 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态系统中防控害虫方面作用显著。飞航是蜘蛛的一种重要扩散方式, 在其物种形成、生态位分化及害虫防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有关其飞航扩散的报道较少。本文回顾了蜘蛛飞航的研究历程,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总结了其研究现状, 包括飞航蜘蛛的优势类群及特征、飞航过程中的三个环节(即起飞、空中航行和降落)及影响因子、两种飞航机制及四种相关模型、飞航蜘蛛采集和研究方法。同时基于过往研究, 指出了未来蜘蛛飞航研究的重点领域: 加强飞航蜘蛛类群鉴定工作, 继续深度挖掘飞航数据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探索蜘蛛飞航的全过程(包括起飞、空中航行和降落), 更加明确蜘蛛飞航作为一种扩散方式的意义。本综述将为蜘蛛飞航的知识普及、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启动子是植物基因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文章简述了启动子的定义、分类和启动子的研究策略,从组成型启动子、组织特异型启动子和诱导型启动子3个方面介绍了它们的功能和结构的研究现状。启动子的克隆对于构建基因工程载体,表达目的蛋白有着重要的意义。着重介绍了启动子克隆的方法,从常用的利用启动子探针型载体筛选启动子到PCR方法的应用,及此后相继出现的一些基于PCR法的克隆启动子技术,像I-PCR,P-PCR,SSP-PCR,YADE,TAIL-PCR等,为克隆启动子提供了更可靠,更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Investigators agree that hope is an important coping skill for patients. Hope is stronger than optimism and influences one's physical well being.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that can be used in the clinical setting to increase hope begin with an admission of its important role.  相似文献   

18.
生态预报: 生态学的一个前沿领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预报对于资源,环境的决策和管理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科学和定量分析的进步,生态学理论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增加了人类预测生态系统变化的能力。本文介绍了有关生态预报的内涵,相关研究进展及案例,提出生态预报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也将是今后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木霉遗传转化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霉作为土传植物病原菌的生防真菌,研究其功能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ATMT)为木霉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对根癌农杆菌介导木霉遗传转化的机理、特点、方法及其在木霉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Anammox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coupled to nitrite reduction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the nitrogen cycle and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sink for fixed nitrogen in the ocean. Still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genomic blueprint of different anammox species. In the present article, we discuss the important genes of anammox metabolism in Candidatus 'Brocadia fulgida' that were retrieved via a metagenomic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