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生活于苏格兰西北部拉姆岛上的野化山羊(Caprahircus)种群在1981、1982和2000年三年中的日活动节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详细分析了两个主要气象因素(温度和降水)以及昼长季节变化对该种群动物的日活动节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拉姆岛上野化山羊的日取食活动时间百分比随月平均温度上升而显著下降,但卧息活动时间百分比随月平均温度的上升而显著上升,而降水则对二者无显著影响。拉姆岛所在地区的昼长季节性变化明显,每年6、7月白昼时间最长,而12、1月最短。由于受昼长季节变化影响,尽管该山羊种群的日取食活动时间百分比随季节变化而由夏季到冬季增加,但其真正用于取食活动的白昼时间由夏季到冬季反而减少。研究表明,白昼时间长短的季节变化是制约该山羊种群取食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食物匮乏而天气寒冷、阴湿的冬季。进而探讨了这种制约作用对其冬季取食量和冬季存活率的影响,以及对种群数量的调节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0年6~11月对苏格兰拉姆岛上野化山羊(Capra hircus)种群的取食生态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山羊的觅食回合长度变化范围从1min到460 min不等,平均觅食回合长度是103.1±15.0 (SD)min,雌性动物的觅食回合长度较雄性的长(P=0.077).野化山羊单位时间的取食频率平均为46.3±0.6 口/min,取食频率随性别(P=0.023)和月份(P<0.001)而显著变化.雄性山羊在繁殖交配之前(6~7月)和之后(10~11月)的取食频率比繁殖交配期中(9~10月)的快(P<0.008),但雌性动物并没有这样的变化(P=0.327).雄性动物在繁殖交配期中的取食时间显著减少.雌、雄两性动物在取食频次和取食时间方面的这些差异可能导致该山羊种群在食物摄入量上的性别差异:雌性山羊的食物摄入量相对比较稳定,而雄性山羊的摄入量则变动很大.估计的食物摄入量随月份而下降(尽管9月份以后有一微小幅度的上升),这意味着拉姆岛上的山羊种群在食物匮乏而天气寒冷潮湿的冬季可能面临着能量收支不平衡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2008 年6 月至2009 年5 月,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端的响古箐(北纬27°37′,东经99°22′),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一群数量约480 只的滇金丝猴群的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研究期间共观察取样1 609 h,扫描个体数为260 546。研究表明,响古箐滇金丝猴用38.8% 的时间取食、27. 4% 的时间移动、20. 9%的时间休息、12.9% 的时间从事其他类型活动。滇金丝猴活动时间分配季节性差异明显。冬季,滇金丝猴的取食时间长于其他季节,达到41. 5% ;秋季,取食时间在全年最短(36.5% )。夏季的高温没有影响滇金丝猴的移动,它们移动的时间达到32.8% ,高于其他3 个季节。寒冷的冬季,响古箐滇金丝猴为了减少能量损失,用于休息的时间达到24.4% 。秋季,滇金丝猴从事其他类型活动的时间(15.7% )多于另外3 个季节。研究发现,
绝对移动时间与昼长和月平均温度呈明显正相关(P < 0. 01),绝对休息时间与月平均温度呈负相关(r =- 0. 585,P = 0.046),但降水量的多少与猴群各种活动时间分配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 > 0.05)。食物贡献率与滇金丝猴日活动时间分配也存在相关性。取食松萝比例与猴群移动时间呈负相关(r = - 0.902,P <0.001),与休息时间呈正相关(r = 0.860,P < 0.001)。猴群取食树叶比例增加时,它们移动时间也随之增加(r = 0.832,P = 0.001)。夏季,滇金丝猴取食竹笋的比例增加时,猴群移动时间也明显增多。以上结果表明,滇金丝猴活动时间分配受食物资源状况、昼长季节性变化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松鼠秋冬季节日活动节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了小兴安岭林区秋冬季节松鼠日活动节律。松鼠秋季的日活动节律为双峰型 ,冬季的日活动节律为单峰型 ,秋季日活动时间为 (9 1 0± 1 0 3 )h ,其中取食时间所占的比率为 85 5 0 % ,冬季日活动时间为 (4 62± 0 5 1 )h,取食时间所占的比率为 88 2 5 % ,两季节间的日活动时间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t=8 1 7,P <0 0 5 )。松鼠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数受日照时数、温度、食物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典型草原区布氏田鼠的活动节律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标志重捕、染色标记和野外观测法研究典型草原区布氏田鼠野外实验种群,采用4 种活动模式指数(日活动差异指数θ,昼行性指数λ,峰型指数;活动强度指数η)分析田鼠昼夜活动节律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布氏田鼠全年12 个月的昼行性指数λ 均高于0.542,为典型的昼行性种类。其活动节律的季节变化主要与环境温度有关:1、2、3、4、11、12 月,气温较低,布氏田鼠的活动模式呈典型的单峰型;5、6、7 月气温较高,为典型的双峰型;而8、9、10 月则属于单双峰过渡类型。田鼠的峰型指数 在冬季最低,夏季最高,与月均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9,n = 12,P<0.05)。活动强度指数η与气温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94,n = 12,P < 0.05)。5~9 月,布氏田鼠的活动强度最高,每日活动时间在6 h 以上;冬季布氏田鼠的日活动量骤降,很少外出活动,尤其在1~2 月,布氏田鼠日均地面活动时间不足1min。另外,室内实验表明,布氏田鼠具有在黑暗环境中活动能力,但在野外条件下,夜间活动极少发生。  相似文献   

6.
模拟生境中胎生蜥蜴的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鹏  刘志涛  李殿伟  赵文阁 《生态学杂志》2008,27(12):2146-2152
2007年5—7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观察法,对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地区模拟生境中胎生蜥蜴(Lacerta vivipara)的日活动时间分配和日活动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胎生蜥蜴的日活动内容以休息和晒太阳为主,取食、社会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占时间较少;与晴天相比,阴天取食和其他活动所占时间显著降低,休息和社会活动所占时间没有显著变化,而晒太阳所占时间显著增加。不同性别、年龄和天气条件下胎生蜥蜴的日活动节律均为双峰型,但各种活动开始和持续的时间、活动高峰出现和持续时间以及峰值方面存在差异,晴天时胎生蜥蜴开始活动的时间早,2次活动高峰的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长,而阴天时胎生蜥蜴的活动时间短且集中,在活动高峰时的个体出现率高;雄性比雌性的活动时间长,出现率高,幼体开始活动的时间比成体晚,出现率低。气温、地表温度和光照因子对胎生蜥蜴日活动节律均有影响,其中光照为控制活动节律的主要因子,当相对光照强度达到40%左右时,胎生蜥蜴开始出来活动,而温度主要影响胎生蜥蜴的活动数量,当达到最适温度(地表温度23 ℃~32 ℃,气温21 ℃~29 ℃)时出现活动高峰。  相似文献   

7.
2017年10月-2018年9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和目标取样法对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高淳湿地研究中心的南黄颊长臂猿Nomascus gabriellae季节性活动节律进行观察研究,共计扫描4 369次,观察时间累计1 092 h,得到行为数据26 208个,将其行为划分为取食、休息、运动、社会、交配和其他6种。结果表明,休息和运动是南黄颊长臂猿各季节的主要行为类型,其次为取食和社会行为。各行为在不同季节具有明显的节律性,休息一般出现在晨昏和正午;而运动一般出现在上午和下午;取食在各季节存在2个明显高峰,受饲养员喂食时间和频次的影响较大,表现为休息-运动-取食-休息-运动-取食-休息的行为模式。Kruskal-Wallis H分析结果显示,南黄颊长臂猿在不同季节和相同季节不同时段的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秋、冬季的取食行为明显高于春、夏季,而休息和运动相反。温度、日照、天气、游客量、饲养员日常操作等均影响南黄颊长臂猿的活动节律。  相似文献   

8.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和粪便分析法(频率法和剩余物干重法)对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黄喉貂不同季节的日活动节律及食物组成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黄喉貂主要在白天活动(昼间独立照片数占总独立照片数的85. 64%),不同季节黄喉貂日活动节律无显著差异(χ~2=126. 950,df=132,P=0. 608),但在不同季节其日活动高峰出现时间不同,春季的活动高峰在16:00~19:00(31. 65%),夏季活动高峰在15:00~18:00 (26. 32%),秋季活动高峰在13:00~16:00 (34. 31%),冬季活动高峰在11:00~14:00 (25. 00%),并且冬季夜间活动与其他季节相比明显增多;(2)黄喉貂取食食物有兽类、鸟类、昆虫类和植物类等,但兽类是黄喉貂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在一年中以兽类的出现频率最高,为95. 28%,兽类剩余物的总相对干重百分比达80. 99%,其次是植物、鸟类和昆虫;(3)黄喉貂对食物类别的利用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夏、秋三个季节黄喉貂粪便中兽类所占比重最多,春季鸟类出现频率较高,冬季黄喉貂粪便中植物所占比重明显增多。本研究表明,黄喉貂在不同季节其日活动节律和食性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其繁殖特性和生理代谢需求有关。本研究揭示了黄喉貂的日活动节律及食性的季节性变化,充实了黄喉貂的生物、生态学资料,也为该物种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帽儿山地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帽儿山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树木年轮样本和气象资料,对该地区兴安落叶松进行了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结果表明:过去50年年均温度上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平均温度每10年约上升0.4℃,年平均最高气温每10年约上升0.3℃,年平均最低气温每10年约上升0.5℃,但是年降水量随着年份变化不显著(p>0.05)。从月均温度来看,所有月份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冬季2月份温度上升最为明显,达到0.9~1℃/10年,而夏季(6~8月)上升的较小,达到0.2~0.7℃/10年;多数月份降雨量随年龄变化不显著(p>0.05)。在这一气候变暖过程中,早材及总年轮宽度生长随着夏季(6~7月)温度上升而下降,春季(5月)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晚材随着秋季(9月)温度上升而增加,导致在年水平上,年轮生长随着年均温的变化不显著(p>0.05)。降雨量在未来气候变化过程中,没有稳定的变化趋势,但是对年轮影响明显,在年水平上,早材与年轮的生长均受降水量的影响较大(p<0.05)。如果未来东北地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而降水量变化不明显,春季和秋季温度升高导致的年轮生长增加会被夏季过高温度抑制年轮生长所抵消,因此,落叶松林径向生长受到的影响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10.
农田林网条件下大斑啄木鸟夏季和冬季日间行为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5年7月至2008年1月,利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地区农田林网中大斑啄木鸟(Picoides major)夏季和冬季的日间行为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大斑啄木鸟不同行为的活动次数差异极为显著,主要活动是觅食啄食;夏季具午间休息习性,日间行为节律明显,而冬季没有午休习性,日问行为节律不明显;不同性别大斑啄木鸟之间的日间行为差异不显著,但大斑啄木鸟在不同季节的日间行为差异极为显著,夏季活动时间明显长于冬季.  相似文献   

11.
人工林赤腹松鼠春夏季活动节律与行为特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8月,通过观察和运用无线电遥测对四川洪雅县人工林赤腹松鼠活动节律和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赤腹松鼠为昼行型动物,其春夏活动节律呈晨昏双高峰型.春夏季雄性赤腹松鼠日活动时间分别为5.00 h/d±1.39 h/d(占日长的39.62%)和7.54 h/d±1.20 h/d(占日长的55.12%),雌性夏季日活动时间为6.48 h/d±0.98 h/d,占日长的46.82%.雄性赤腹松鼠春季活动强度为37.38%±8.75%,夏季雌雄性活动强度分别为46.30%±7.04%和53.85%±8.60%.雄性赤腹松鼠春夏季之间以及夏季雌雄之间的日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赤腹松鼠清晨出巢及傍晚回巢时间与日出日落显著正相关.春夏季赤腹松鼠的行为以取食为主,占日活动行为时间分配的比例分别为86.23%和79.54%.赤腹松鼠的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办受天气状况、日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猪(Sus scrofa)的分布及活动节律,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我们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其进行了网格化监测。在千顷塘和龙塘山区域总计布设109个红外相机监测点,共计调查39 240个相机日。结果表明,在千顷塘区域,野猪倾向于在落叶阔叶林(拍摄率5.33 ±5.64)和针阔混交林(3.75 ±3.46)活动,而在龙塘山区域,则倾向于针阔混交林(4.32 ±5.21);千顷塘与龙塘山区域野猪各月间的日活动差异指数α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 0.01),冬季的α值高于其他季节;昼行性指数β的平均值分别为0.870和0.768,显著高于理论值13/24(P < 0.01),表明清凉峰的野猪种群具有明显的昼行性特征,且在冬季的活动时间分配较之其他季节更不均匀。通过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不同季节野猪的日活动节律发现,保护区内野猪春季有晨昏两个活动高峰(08:00-10:00、17:00-19:00),冬季活动高峰出现在午后(13:00-17:00),其他季节无明显活动高峰。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野猪华南亚种生态习性的认知,为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14年5-11月,在我国新疆阿尔泰山东部边界山区放置远红外相机32台,共拍摄到北山羊独立照片3308张。采用日活动差异指数α、昼行性指数β和活动强度指数γ对北山羊的在不同季节活动节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月份北山羊的日活动差异指数α和昼行性指数β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β=0.8313/24,表明在研究区域北山羊属于典型的昼行性动物。(2)春季于7:30-9:30和19:30-21:30、夏季于8:00-10:00和19:00-21:00、秋季于9:00-11:00和18:00-20:00北山羊每日有两个明显的活动高峰。独立多样本检验各季节活动峰型γ值差异显著,说明不同季节北山羊的活动节律存在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丛枝菌根真菌种群的孢子季相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凌飞  杨安娜  赵之伟 《生态学杂志》2005,24(10):1155-1158
以草坪为研究对象,研究草坪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种群的孢子组成、孢子密度、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其季相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密度、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在一年内随季节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季相变化规律,三者均在冬季达到最高,在时间节律上与植物群落季相变化不同步;同时分析了气候因素(平均温度、降雨量和日照时间等)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因素对孢子密度、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长爪沙鼠是分布于我国北方典型和荒漠草原及农牧交错区的优势鼠种之一。2000 年10 月至2004 年10 月通过标志重捕法研究了栖息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生境的种群动态。对其不同季节出生群性成熟特征和种群性成熟比率、繁殖个体比例、个体月补充率等繁殖参数的季节特征研究显示:冬季和春季出生的个体性成熟较夏季出生的个体快,尤雌鼠表现突出,其3 个季节出生群的性成熟时间分别为4. 6 ± 0.2、4. 4 ± 0.8 和7.7 ± 0.4月龄。种群性成熟比率、繁殖个体比例和个体补充率月间差异显著,季节消长明显,即春季最高,秋季(9 ~10月间)最低。结果还显示,种群性成熟比率与气温和降水负相关。长爪沙鼠喜栖于植被稀疏、低矮的干燥沙质土壤环境。从初春到夏末,随降水和气温增加其栖息生境的植被由低矮稀疏变得高而稠密,土壤湿度和粘性亦随之提高,地面种子库因发芽贮量减少,适宜生境的减少可能加剧了社群竞争,抑制了种群的繁殖表现。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季节变化反映了其生活史对策中适应高纬度气候和食物的季节波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温度和降水对蔬菜烟粉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温度胁迫和降水对蔬菜烟粉虱种群的影响,分别利用冬季零度以下的低温、夏季高温闷棚,以及降水量和降水程度与烟粉虱种群数量的关系,研究温度和降水对蔬菜烟粉虱的种群影响。结果发现,冬季低温强度和低温时间对翌年烟粉虱的种群数量有明显的影响,温度越低、低温时间越长,翌年春夏烟粉虱的种群数量越低。翌年春夏烟粉虱的种群数量和低温当量的相关关系符合下列方程:y=-63.16ln(x)+177.2(R~2=0.9102)。夏季高温闷棚后棚内温度迅速上升,闷棚1 d后,棚内地面以上10 cm的空气最高温度迅速上升到63.97℃,此后5 d闷棚期间最高温度一直保持在64℃以上;闷棚1 d后,辣椒上烟粉虱的虫口减退率达到60.41%,处理5 d后成虫全部死亡。闷棚后棚内土温迅速上升,闷棚1 d后,地下20 cm处的温度达到了39.53℃,随着闷棚时间的延长,土温一直保持在40℃以上。降雨量和降雨时间对烟粉虱种群数量有明显的影响,降雨量3.33 mm/12 h的烟粉虱的虫口减退率达到84.72%,11.67 mm/12 h的烟粉虱的虫口减退率达到96.32%。3.33 mm/12 h的降雨强度处理下,处理1.5 h、2.0 h后烟粉虱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2.93%和95.42%。结果表明,冬季低温、夏季高温和降水对蔬菜烟粉虱种群数量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活动节律是动物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活动强度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与身体控制代谢和能量收支成本密切相关。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助红外相机监测,对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日活动节律及不同季节的日活动节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调查期间红外相机累计6370个工作日,共收获687张藏酋猴照片,其中独立有效照片105张。日活动节律分析显示,藏酋猴属于典型性的昼行性动物,日活动呈现"M"型,活动高峰出现在12:00—16:00。不同季节的日活动节律比较结果显示,藏酋猴在雨季和旱季的行为节律差异不显著(P>0.05)。与雨季相比,旱季的行为差异表现为活动时间缩短、日出时段活动减少以及主要活动时间从中午推移到下午。另外,随着年气温的变化,藏酋猴日活动温度范围在-2~34℃,其中,15~25℃时活动频次较高(占比59%)。本研究从红外相机的视角揭示了藏酋猴的日活动节律及其变化,为藏酋猴行为生态学研究的深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MODIS卫星火点的浙江省林火季节变化及驱动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林火变化趋势和驱动因子,可为林火预防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MODIS卫星火点数据,结合气象(日平均风速、日平均温度、日相对湿度、气温日较差、日累计降水)、人为(到公路距离、到铁路距离、到居民点距离、人口密度、人均GDP)、地形和植被因素(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度),运用趋势分析法、Logistic回归模型,对浙江省2001—2016年林火变化趋势和驱动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浙江省春、夏季林火呈显著上升趋势,秋、冬季林火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秋季下降趋势显著。浙江省各季节林火预测模型拟合度均较高,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5.8%(春季)、79.1%(夏季)、74.7%(秋季)和79.6%(冬季)。浙江省春、夏季林火发生与变化受气象、人为、地形和植被因素的显著影响;秋、冬季林火发生与变化主要受气象因素影响。在影响因素复杂、高火险区域分散的春、夏季,林火管理应重点加强人为活动管理和防火宣传教育;在秋、冬季,可通过在高火险区集中分布的西南地区增设瞭望塔和监控设备进行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大鸨繁殖期活动时间预算和日节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赵匠  高玮  万冬梅  王海涛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0):1705-1709
2000和2001年的4~7月连续两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南部的草原上,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对野生大鸨的活动时间预算和日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鸨繁殖期的各种行为活动具有一定的时间分配,其时间预算存在着性别间的差异,同时随活动空间大小、食物条件以及繁殖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在繁殖前期,大鸨的时间预算以取食、休息、行走、观察为主要行为,雄鸨和雌鸨的这4种行为分别占全部行为的87%和93%;到繁殖后期,雌鸨各种行为的时间和强度发生较大变化。大鸨在取食、休息和炫耀等行为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日节律,取食和炫耀出现两次高峰,中午大部分时间大鸨处于静栖休息状态。  相似文献   

20.
食物是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关键因子之一,食性研究是了解野生动物与其生存环境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动物生存状况和栖息地质量的基础工作。通过粪便显微分析法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食物季节性构成分析,发现中华斑羚全年取食植物16科27属31种,冬季取食植物种类与其他各季节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8.865,P0.001),食物种类明显低于其他3个季节。各季节取食乔木的比例均最低,且冬季取食乔木种类仅1种。全年取食非禾本科草本种类各季节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7.213,P0.001),冬季明显低于其他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食物生态位宽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而Pielou均匀度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斑羚的食物选择对栖息地的植被变化具有一定适应性,受植物丰富度和可食部位,以及自身的季节性活动范围和能量平衡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