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生子房离体培养时,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对子房膨大、子房柄伸长、根和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都不同。L_16(43)试验结果表明,增加NAA浓度则促进子房膨大和根的生长,抑制子房柄伸长;增加GA_3浓度则促进子房柄伸长,抑制子房膨大,根和愈伤组织生长;增加BA浓度则促进愈伤组织生成,抑制子房膨大、子房柄伸长和根的形成。NAA 2mg L~(-1),NAA 2mg L~(-1) GA_3 0.2mg L~(-1),NAA 2mg L~(-1) BA 0.2mgL~(-1),和 NAA 2mg L~(-1) GA_3 0.2mg L~(-1) BA0.2mg L~(-1)四种处理均可诱导离体花生子房膨大,结荚级数达4.8~6.0级,结英率约80%。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巴西橡胶体胚植株最为适合的植物凝胶和蔗糖用量,该研究以巴西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成熟体细胞双子叶次生胚状体为材料,以添加0.23μmol·L~(-1)KT,0.11μmol·L~(-1)IAA和8.7μmol·L~(-1)GA3的MS培养基为植株再生培养基,研究了添加不同用量的植物凝胶和蔗糖对巴西橡胶树体胚植株再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橡胶树体细胞胚植株再生培养基中,不同用量的植物凝胶对植株再生频率和植株生长状况有显著影响,较低浓度(0~1 g·L~(-1))时,随着用量增加,植株再生频率提高,但较高浓度(1~4 g·L~(-1))时,随着用量增加,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植物凝胶添加1 g·L~(-1)时植株生长最好,植株再生率为(86.4±5.7)%,株高5 cm以上的占(53±9.4)%,带叶植株为(81.7±3)%;而蔗糖对植株再生频率影响不显著,但对再生植株生长的影响显著,低蔗糖(20~30 g·L~(-1))时促进植株抽叶但抑制茎干伸长,高蔗糖(70~80 g·L~(-1))时显著抑制抽叶但促进茎干伸长。蔗糖添加50 g·L~(-1)时植株生长最好,株高5 cm以上的占(57.6±5.4)%,株高5 cm以上带叶植株占(46.3±12.3)%,均为最高且从外观来看,在50 g·L~(-1)时植株茎干和根都较为粗壮。因此,在橡胶树体细胞胚植株再生培养基中,植物凝胶和蔗糖最佳用量分别为1 g·L~(-1)和50 g·L~(-1)。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以水稻品种‘宁粳6号’为材料,通过外源使用黄腐酸(FA)与生长素抑制剂共同处理水稻,探究FA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及其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50~800 mg·L^(-1) FA处理水稻幼苗6 d后,当FA浓度超过100 mg·L^(-1)时显著促进水稻种子根的伸长生长;FA浓度超过400 mg·L^(-1)时,与对照组相比水稻的平均侧根长和侧根密度显著增加。(2)与对照相比,低浓度FA处理对水稻幼苗根尖生长素的含量无显著影响,但400 mg·L^(-1) FA处理后显著提高了内源生长素的含量。(3)3μmol·L^(-1)生长素合成抑制剂4-联苯硼酸(BBo)、4-苯氧基苯基硼酸(PPBo)或30μmol·L^(-1)生长素信号转导抑制剂2-(对-氯苯氧)-异丁酸(PCIB)处理均可显著抑制水稻根和侧根的发生;1μmol·L^(-1)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三碘苯甲酸(TIBA)可显著抑制水稻种子根的伸长生长与侧根发生,但对侧根长度无显著作用。(4)FA与BBo或PPBo共同处理可显著抑制FA对水稻根系伸长生长与侧根发生的促进作用;TIBA和PCIB分别和FA共同处理水稻,可显著抑制FA对种子根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且PCIB可显著抑制FA对侧根发生的促进作用,但TIBA对此没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外源FA可能通过调控植物内源生长素的合成、极性运输或信号转导来调控水稻根的伸长生长和侧根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NAA、IBA和PP333对怀山药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就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怀山药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 1 )NAA、IBA和PP3 3 3 均能诱导根的生成 ,但根形成的时间、发生方式及发达程度均不相同。低浓度的NAA( 0 .1~ 0 .5mg.L 1)有利于根的生成 ,但高浓度的NAA(≥ 2mg .L 1)则易形成愈伤组织 ,且随着浓度的升高 ,愈伤组织化程度变大 ,根多来源于愈伤组织 ;IBA( 0 .1~ 2mg .L 1)对根的生成较为有利 ,其中以IBA 1mg .L 1的生根效果较好 ;PP3 3 3 ( 0 1~ 8mg.L 1)有利于根的生成 ,根形成的最早、最多 ,且随着浓度的升高 ,根更加粗壮发达。 ( 2 )PP3 3 3 抑制试管苗的纵向伸长生长 ,使株高降低 ,但却显著地促进了根系的发育 ,使试管苗生长健壮 ,叶色浓绿 ,叶片增多。这种效应随着PP3 3 3 浓度的升高而加强。从培养壮苗的角度来看 ,PP3 3 3 ( 2~ 4mg.L 1)是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以‘章姬’脱毒苗带节匍匐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单因素预实验,选取适合‘章姬’草莓生长的植物激素种类和质量浓度范围,进而通过L_9(3~4)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及其质量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的3种基本培养基中,B_5和1/2MS对抑制培养过程中的褐化现象明显优于MS,而附加20 g·L~(-1)Na_2S_2O_3在保证材料存活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褐化率;去除褐化的材料在MS+0.1 mg·L~(-1)6-BA+0.05 mg·L~(-1)2,4-D+0.1 mg·L~(-1)NAA中可同步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丛芽发生;丛芽增殖培养基为MS+0.1 mg·L~(-1)6-BA+0.1 mg·L~(-1)NAA,30 d后繁殖系数可达12.86;试管苗生根则在1/2MS+1.0 g·L~(-1)AC中进行,35 d后可获得生长健壮的再生植株,生根率92.50%。再生苗移栽成活率在95%以上。该研究建立了‘章姬’草莓体外高效快速繁殖体系,对短期内为‘章姬’草莓栽培提供大量种性稳定、质量优良的种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其他草莓品种的体外快繁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贮藏条件及生长调节剂对欧李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2年生欧李植株为试材,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采集时间、贮藏时间、贮藏条件以及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欧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欧李花粉在大花苞期至初花期的生活力和发芽力最强,是花粉适宜的采集时期。(2)贮藏条件对花粉的贮藏时间起决定作用,在干燥条件下,花粉的生活力迅速降低,在自然湿度条件下,欧李花粉的贮藏时间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89℃超低温是欧李花粉贮藏的适合条件。(3)6-BA对花粉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但适宜的浓度(15mg·L-1)可以促进花粉管的生长,反之则抑制花粉管的生长;所有浓度的2,4-D均能促进花粉管的生长,但浓度对花粉萌芽率的影响极大;低浓度NAA(<20mg·L-1)或GA3(<50mg·L-1)对欧李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均影响不大;当NAA≥20mg·L-1时,对花粉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对花粉管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GA3≥50mg·L-1时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丰水梨(Pyrus pyrifolia‘Hosui')离体叶片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氨苄青霉素(Amp)、羧苄青霉素(Carb)和头孢霉素(Cef)对丰水梨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及其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100~500 mg·L-1浓度范围内,3种抗生素对丰水梨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均无显著影响.Amp、Carb和Cef抑制丰水梨叶片不定芽再生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00、200和200 mg·L-1;当浓度高达500 mg·L-1时,Amp、Carb和Cef均极显著地抑制叶片不定芽再生.除500 mg·L-1Cef处理组外,不同浓度Amp、Carb和Cef对丰水梨每个外植体的再生不定芽数没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在100~500 mg·L-1浓度范围内,3种抗生素均对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和EHA105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对菌株EHA105的抑制效果强于菌株LBA4404.研究结果显示,在丰水梨遗传转化体系中,可以选择300 mg·L-1的Amp和Cef作为理想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8.
萘及其衍生物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研究了萘及其衍生物(萘、1-萘酚、2-萘酚和1-萘胺)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的影响。萘、1-萘酚和1-萘胺在低浓度下能促进普通小球藻的生长,高浓度则抑制藻的生长;2-萘酚在实验浓度下都抑制藻的生长。萘、1-萘酚、2-萘酚和1-萘胺的96hEC_(50)分别为98.06、11.87、13.39和6.95mg/L。萘及其衍生物对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的影响比对生长的影响强,而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又比对光合强度的影响强。可以这样认为:萘及其衍生物对普通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是通过抑制藻叶绿素a的形成,进而降低光合强度实现的。低浓度的萘和1-萘酚增强普通小球藻的呼吸强度,而高浓度则减弱;与此相反,低浓度的2-萘酚对藻的呼吸强度影响不大,高浓度能显著增强;在实验浓度下的1-萘胺使藻呼吸强度明显减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吸强度出现回升,且高浓度回升较快。  相似文献   

9.
正交试验法分析环境因子对苦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丹婷  李铭红  乔宁宁 《生态学报》2010,30(23):6451-6459
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淡水水体中常见的沉水植物种类。通过室内模拟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光照强度、温度和总氮浓度(3光照×3温度×3总氮浓度)对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苦草在5320lx光照强度、10℃、2—4mg/L水体总氮浓度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实验所设100%(12000lx)和50%(5320lx)光照条件下苦草均可正常生长;但对于30℃的高温胁迫耐受性较差;苦草在总氮浓度为4mg/L的水体中各生长指标达到最大值,2mg/L或8mg/L的总氮浓度均会抑制其生长。(2)5320lx的光照强度和10℃的温度对苦草光合色素的合成较为有利;而单纯总氮浓度的变化对苦草光合色素的合成影响不大。(3)苦草的生理活性在高于12000lx或低于1025lx的光强、高于30℃的温度以及8mg/L的总氮浓度下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4)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苦草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光照强度和温度是主效环境因子;上述3个环境因子对苦草光合色素的合成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并且光强与温度的交互作用对其也有显著影响;光照强度、温度以及这两个环境因子的交互作用为影响苦草生理活性的主效因子。苦草作为不能形成冠层的基生叶莲座型沉水植物,对光强要求不高,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好,但较不耐高营养盐浓度,因此,在得到一定修复的富营养化水体中,可以作为秋、冬季水生植物恢复和重建的关键物种。  相似文献   

10.
用EA_3~-867纤维素酶分离的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叶肉原生质体,在附加 EMP途径的抑制剂 NaF或 HMP途径的抑制剂 Na_3PO_4的NT培养基中进行液体浅层培养。用荧光增白剂 VBL染色荧光法和溶解氧电极极谱法分别研究EMP途径和 HMP途径对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壁的再生和氧的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MP或HMP途径被抑制时,氧的吸收,壁的再生和细胞生长都受到抑制;当 EMP和 HMP途径同时被抑制时,上述过程的抑制更甚。初步认为,EMP途径和 HMP途径在壁的再生中同时存在,并且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黑松不定芽的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菌条件下萌发22 d的黑松幼苗子叶/胚轴材料为起始外植体,在GD 3 mg·L~(-1)6-BA 0.3 mg·L~(-1)NAA培养基中诱导黑松不定芽的形成,其诱导率为96%。进一步探讨生长调节物质水平、基本培养基种类和继代周期对黑松不定芽增殖影响的结果表明:6-BA浓度为2 mg·L~(-1)、NAA浓度为0.2 mg·L~(-1)时的增殖率最高,达100%,增殖倍数也最高,为4.88;在5种基本培养基(GD、DCR、WPM、1/2MS和1/2GD)中,GD培养基比较适合不定芽的增殖,可以形成健壮有效的不定芽;此种条件下培养30 d的黑松不定芽增殖率可达4.6倍。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常见元素对榆木离褶伞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其在含有不同离子浓度的PDA培养基中生长速度的观察,探讨不同元素及其浓度对榆木离褶伞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 mg/mL的Mg(Ac)2、KH2PO4和CaO促进菌丝生长;5,10 mg/mL的Mg(Ac)2、CaO,10mg/mL的Na2SO4、NaCl抑制菌丝生长;其他种类及浓度的离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以苏丹草品系S722和Sa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2,4-D和NAA各3个浓度共6个处理对这两个苏丹草品系成熟种子进行愈伤诱导,探讨不同品系在不同植物生长物质浓度及植物生长物质组合中诱导愈伤组织和继代培养以及分化的能力。结果表明:苏丹草S722和Sa成熟种子的愈伤诱导率差异不显著,平均诱导率为17.19%。诱导培养基中2,4-D浓度为0.5或1 mg?L-1时,诱导效果最佳,而添加NAA不能提高愈伤诱导率。在继代培养中,设定2,4-D和6-BA各两个浓度共4个处理组合,处理1(2,4-D 1 mg?L-1+6-BA 0 mg?L-1)的继代培养效果最佳。为了解不同植物生长物质对愈伤分化的影响,设定6-BA、NAA 各两个不同浓度、KT 3个不同浓度共5个处理组合对继代培养的愈伤进行分化培养。在5个处理中,处理1(6-BA 2 mg?L-1+NAA 0 mg?L-1+KT 0 mg?L-1)对 S722成熟种子诱导的愈伤分化率最高,达33.3%。在这两个苏丹草品系中,S722更容易分化培养。综上结果表明,2,4-D浓度为1 mg?L-1时诱导愈伤和继代培养效果较好,6-BA浓度为2 mg?L-1时分化效果较好。另外,针对不同苏丹草品系进行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时,适当调整植物生长物质浓度能提高植株再生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赤霉素(GA_3)浸种时长和施用浓度对重度干旱(PEG)和盐(NaCl)胁迫下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使用5个浓度(0、50、100、200和400 mg·L~(-1))的GA_3将种子浸泡5个时长(6、12、24、36和48 h)后置入渗透势为-0.6 MPa的PEG和-0.9 MPa的NaCl溶液中进行发芽试验,测定最终发芽率(TGP)、平均发芽时间(MGT)、根/芽抑制指数(R/SII)、芽长(SL)、根长(RL)、芽干重(SDW)和根干重(RDW)等数据。结果表明:随着延长浸种时间和增加GA_3浓度,TGP和MGT在两种胁迫下分别呈现上升和缩短的趋势; NaCl胁迫下,400 mg·L~(-1)GA_3浸种超过36 h对SL起到显著抑制作用,而对RL的显著抑制则在200 mg·L~(-1)GA_3及以上浓度浸种36 h和400 mg·L~(-1)GA_3浸种24 h开始出现(P0.05); PEG胁迫下,对SL和RL的显著抑制均是在200 mg·L~(-1)GA_3及以上浓度浸种36 h开始出现(P0.05); NaCl胁迫下,对SDW和RDW的显著抑制均是在200mg·L~(-1)GA_3及以上浓度浸种36 h开始出现,而PEG胁迫下对SDW和RDW的显著抑制均是在200 mg·L~(-1)GA_3及以上浓度浸种48 h开始出现(P0.05); TGP、MGT、SL、RL、SDW和RDW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 0.05)。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预测分析得出:施用103mg·L~(-1)GA_3浸种40 h和51 mg·L~(-1)GA_3浸种48 h分别是在NaCl和PEG胁迫下能够有助于黄芪萌发和苗期发育的最优化处理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5.
塔杨松散型均质胚性愈伤组织培养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塔杨(Populus×canadensis Moench‘Tower’)松散型、均质、胚性愈伤组织(LHEC),以塔杨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不同浓度激素(BA、KT、2,4-D)、蔗糖和无机盐处理,建立了松散型愈伤组织(LC)诱导—继代培养—胚性愈伤诱导的高效体系。结果显示:塔杨叶片在低蔗糖和低无机盐(1/4MS+2 mg·L~(-1)2,4-D+1mg·L~(-1)BA+10 g·L~(-1))的培养基上培养可以诱导出完全的LC(诱导率100%)。LC在继代培养基(MS+2.0mg·L~(-1)2,4-D+2.0 mg·L~(-1)BA+Vc100 mg·L~(-1)+30 g·L~(-1))上进行2~3次转接后,再转移到LHEC培养基(MS+0.5 mg·L~(-1)2,4-D+3 mg·L~(-1)BA+Vc100 mg·L~(-1)+40 g·L~(-1)蔗糖)上培养4~5周(每7天转接1次),即可诱导出具有许多球状体(原胚状体)的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此外,适当的2,4-D与BA浓度比例,可以使LC保持细胞的松散特性、不形成根、无褐变,生长快;含有30 g·L~(-1)蔗糖的培养基利于LC生长和LHEC的形成;维生素C能较好的抑制继代培养中的褐变;BA有利于形成LC,而KT有利于紧密型愈伤组织的形成,同时BA处理的愈伤组织生长较KT处理的快;当2,4-D浓度为0.5~1 mg·L~(-1)时,随着BA浓度的增加,LHEC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当BA为3 mg·L~(-1)时,LHEC数量达到最大值100%。本文还对影响愈伤组织胚性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的各项建议对均质胚性愈伤组织LHEC的培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东方百合‘Sorbonne’试管苗为对象,对不同浓度IAA及其抑制剂(TIBA)添加后试管苗茎叶和根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试管苗中内源激素(IAA,GA_3,Zeatin)的变化。数据显示10 mg·L~(~(-1))IAA促进试管苗茎叶、根生长的效果最佳而40 mg·L~(~(-1))IAA抑制试管苗的生长,TIBA抑制试管苗茎叶、根生长的效果显著。内源激素测定结果表明外源IAA及TIBA处理影响了内源激素的变化,IAA对生长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调节内源激素的变化而实现的。结合生长情况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过高浓度的IAA、过低浓度的GA_3都不利于试管苗生长,内源IAA和GA_3在适宜浓度下才能发挥促进生长的作用;内源Zeatin在试管苗的生长调控中可能不发挥作用。本实验为百合种植中外源激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提升百合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洋葱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小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纤维素酶(EA 3-867)和离析酶(Macerozyme R-10)酶解洋葱叶肉细胞,游离获得大量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在MS培养基上(附加2,4-D 2,6-BA 0.5 mg/l,原生质体能再生细胞壁,生长,分裂,形成类似球形的愈伤组织;将它们分别移入分化培养基MS_1,MS_2,MS_3,得到再生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18.
熊丹  陈发菊    梁宏伟  王玉兵 《植物学报》2008,25(3):337-343
以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未成熟种子为试材, 探讨不同的接种量、基本培养基、糖浓度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对体细胞胚胎生长的影响, 建立稳定的香果树胚性细胞悬浮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 悬浮培养条件下, 最适接种量为2%(鲜重); 较适合的基本培养基为MS; 蔗糖浓度为1%时容易使球形胚聚合体愈伤化, 浓度为3%和6%适合球形胚聚合体增殖, 浓度为9%则容易使球形胚聚合体褐化; 添加0.5 mg.L-16-BA 和0.5 mg.L-1 NAA的MS液体培养基, 当初始蔗糖浓度为3%, 然后逐步提高到6%则有利于香果树各个发育阶段的同步化; 子叶胚转到不含任何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MS固体培养基中可以长成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水杨酸、萘乙酸及青霉素对大白桩菇、褐环粘盖牛肝菌及野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大白桩菇,水杨酸的致死浓度不大于1.94×10-4g/mL,培养基中浓度大于1.07×10-4g/mL抑制大白桩菇菌丝生长,浓度在(5.6×10-7)~(5.6×10-5)g/mL范围内能够促进菌丝生长,浓度小于5.6×10-8g/mL则没有明显影响。对褐环粘盖牛肝菌,培养基中水杨酸浓度大于4.76×10-6g/mL有抑制菌丝生长的作用,致死浓度不大于1.90×10-4g/mL。培养基中水杨酸浓度在大于5.6×10-6g/mL条件下对野蘑菇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培养基中萘乙酸浓度在0.056 6~2.264 mg/L范围内对大白桩菇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培养基中萘乙酸浓度在0.95~4.75、0.056 6~1.132 mg/L范围内分别对褐环粘盖牛肝菌、野蘑菇菌丝生长基本无影响。培养基中青霉素浓度在(4.57×10-7)~(4.57×10-3)g/mL范围内对褐环粘盖牛肝菌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培养基中青霉素浓度较低时对大白桩菇菌丝生长起促进作用,浓度大于1.88×10-3g/mL时对大白桩菇菌丝生长起抑制作用。而培养基中青霉素浓度在(1.88×10-7)~(1.88×10-3)g/mL范围内对野蘑菇菌丝生长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0.
Cu胁迫对紫背萍的生长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重金属铜(Cu)胁迫下的紫背萍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Cu对紫背萍的生长有低浓度(≤1.8mg.L-1)促进、高浓度(>1.8mg.L-1)抑制作用。紫背萍的植物体数(Y1)、叶绿素含量(Y2)均与Cu浓度(X)呈显著负相关,回归方程为:Y1=-0.53X 34.47、Y2=-0.035X 0.90;Cu对紫背萍的植物体净增殖量、叶绿素含量的4天半数抑制浓度(4d-IC50)分别为5.48mg.L-1和12.12mg.L-1。紫背萍体内的SOD活性(Y3)和CAT活性(Y4)与Cu浓度(X)之间均呈曲线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3=-5.367X2 140.56X-59.25、Y4=-7.146X2 123.65X 1101.03。POD活性在Cu浓度不超过10mg.L-1时,较之对照相差不大,但在18mg.L-1时则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