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杉木林土壤中筛选到5株高效解酚菌(F2、F3、F4、F7、F15),结果表明,F4、Fd,F2、F155d能将600rng·L-1的阿魏酸降解完,F7的降解率为91.3%;F4、F3、F2、F7d,F15、4d能将600mg·L-1的对羟基苯甲酸完全降解;5株解酚菌对邻香草醛的降解能力较弱,除F25d能将300mg·L-1的邻香草醛完全降解外,其余4株5d的降解率为83%~96%.同时发现,F4能抑制杉苗生长,而其余4株则能在不同条件下促进杉苗生长,将5种菌按等比例混合使用,在土壤添加酚酸的情况下,仍能促进菌根苗Z和非菌根苗生长,杉木苗干重增长率为8.9%~168%. 相似文献
2.
3.
北部湾生态通道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1997年~1999年在北部湾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北部湾生态系统的营养通道模型,模型由16个功能组构成,包括了哺乳动物和海鸟,每一组都代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相似地位的有机体,基本覆盖了北部湾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模型分析表明,北部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以捕食食物链途径为主,其中无脊椎动物在能量从低级向高层次转换中起关键作用.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00~4.04,哺乳动物占据了最高营养层.生态网络分析表明,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6级,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能流效率为12.2%,来自碎屑的转换效率为12.3%,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12.2%.模型估算的可利用的生物量密度为8.7 t·km-2,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量只占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1.81%.当前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解钾菌与解磷菌及固氮菌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微生物是土壤肥力的核心 ,土壤中的微生物不仅数量巨大 ,而且种类极多 ,许多微生物对土壤N ,P和K等养分的转化和供给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研究比较多的主要有解钾菌、解磷菌和固氮菌。能够使土壤中矿物态钾转化为有效形态的细菌 ,目前发现的主要有扭脱芽胞杆菌 (Bacillusex torquens)、胶质芽胞杆菌 (B .mucilginosns)、环状芽胞杆菌 (B .circulans) [1,2 ] 等 ,这些细菌有些同时能使矿物态的P转化为有效形态。能够使土壤中无效态磷转化为有效态磷的微生物种类也很多 ,研究比较多的是假单… 相似文献
5.
不同连栽代数杉木人工林细根生长、分布与营养物质分泌特征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用土钻法研究了不同连栽代数杉木细根生长与分布,结果表明,杉木连栽1代后,细根生物量明显减少,第1代杉木活细根生物量的范围为646.4-799.7g.m-2,而第2代则为284.4-536.9g.m-2,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离树体的距离越远,细根分布越少,杉木连栽后,主要减少了表层土壤(0-10cm)细根的生长,根系分泌物的分析表明,杉木连栽1代后,根系阳离子NH4+,Na ,K ,Ca2 ,Mg2 的分泌量没有变化,而阴离子NO3-,Cl-,SO4 2-,HPO4^2-,的量都减少,但只有Cl-和HPO4^2-差异显著(P<0.05),第2代杉木根系分泌物中的HPO4^2-量仅为第1代的1/65,根-土界面磷交换过程的阐明有利于说明第2代杉木根系HPO4^2-分泌量减少的原因,杉木连栽后,表层土壤细根生长的减少和根系分泌行为的改变可能是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林分结构、生物量、群落特征、生产力、培肥土壤、涵养水源及林内小气候等方面对不同混交模式的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拟赤杨是具有较高生产力和协调种间关系能力的针阔混交树种。7年生3:1带状混交林蓄积量和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7.24%和18.22%,同时混交林还表现出比杉木纯林更好的培肥土壤、涵养水源、改善林内小气候等生态功能。应用AHP法进行不同混交模式的综合选择结果表明:3:1杉木拟赤杨带状混交模式是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的杉阔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7.
连栽土壤对杉木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栽土壤对杉木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马越强廖利平杨跃军汪思龙高洪陈楚莹(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刘更有(湖南省会同县林科所,418307)EfectsofReplantSoilontheGrowthofC.lanceolataSedl... 相似文献
8.
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土壤有机质在养分循环、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对全球碳素循环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杉木林地土壤有机质的性质与组成。杉木连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以及林分发育过程中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炼山、整地、施肥等经营活动对杉木林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杉木纯林有机质含量和质量均低于混交林,且随栽植代数的增加有机质含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林地土壤肥力下降.最后提出应加强对土壤有机质周转模型、有机质组分,尤其是活性有机质以及有机质与全球碳循环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一株高效降酚菌的质粒特性及柠檬酸细菌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焦化废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的降酚效果较好的菌株H,研究其质粒特性并提取其降解质粒将其转入柠檬酸细菌进行表达。结果表明H菌株具有质粒,且质粒片段较大最大的超过10 kb,最小的2 kb左右。通过SDS和原生质体再生法分别对H菌进行质粒消除,结果发现质粒去除的菌株降酚能力也随之消失。说明H菌株的质粒上有控制酚降解基因存在;提取H菌的质粒将其转入柠檬酸细菌进行表达,获得了转化子。转化子具有较好的降酚效果12 h可达77.34%,但转化子的降解速率较小。另证明了转化子内含有与H菌株相同特性的质粒得到具有降酚能力的柠檬酸细菌表达体系。 相似文献
11.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连栽地力退化和杉阔混交林的土壤改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有关杉木连栽的地力退化和连栽杉阔混交林的对比研究文献,并进行分析表明,杉阔混交林土壤容重平均比杉木纯林降低5%;连栽杉木人工林随代数的增加呈现容重变大的趋势,2代比1代平均增加6%,3代比2代平均增加9%。这种容重的变化使看似具有可比性的对比样地之间失去了可比性,可能导致对杉木连栽人工林地力退化和杉阔混交林的土壤改良作用的评价产生偏差。通过对这种容重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行校正,对杉木连栽人工林地力退化和杉阔混交林的土壤改良作用进行了重新评估。结果表明,采用固定深度采样的杉阔混交林与对照的杉木纯林、多代连栽杉木人工林不同代次问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贮量的相对变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估现象。固定深度采样时,与对照的纯林相比,杉阔混交林对土壤的改良作用被低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贮量的相对变化平均低估6%和5%;杉木连栽引起的地力退化也被低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贮量从1代到2代分别低估5%和7%,从2代到3代分别低估7%和8%。经t-检验表明,杉阔混交林与对照的杉木纯林、多代连栽杉木人工林不同代次间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贮量的相对变化在土壤容重影响校正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模拟酸雨对杉木幼苗-土壤复合体系土壤呼吸的短期效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解酸雨对土壤碳释放的作用,选取对酸沉降敏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土壤复合系统,分成重度酸雨(pH值2.5)、中度酸雨(pH值4.0)和对照(pH值5.6)3个处理区组,进行了2a模拟酸雨胁迫盆栽实验。通过分析酸雨短期作用下土壤酸化的状况以及土壤呼吸的变动,发现:(1)对照组土壤pH值虽有下降,但土壤缓冲体系无显著变化。重度酸雨组土壤pH值持续下降至3.71,土壤残留交换性Ca2+和Mg2+含量明显降低,土壤缓冲体系转成铝缓冲体系,土壤明显酸化。中度酸雨组土壤pH值略低于对照,土壤残留交换性Ca2+含量维持在40.15-42.76μg·g-1(烘干土),而交换性Mg2+含量下降,土壤缓冲体系无显著变化。(2)非模拟酸雨胁迫状况下(对照组),2007年和2008年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1.41μmol·m-2·s-1和1.42μmol·m-2·s-1,土壤呼吸作用稳定。模拟酸雨短期内以抑制土壤呼吸为主。重度酸雨使土壤呼吸作用持续减弱,2007年和2008年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下降了14%和28%;中度酸雨虽未造成土壤的显著酸化,但该处理组年均土壤呼吸速率2007年增加了8%,2008年则降低了15%。模拟酸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随着酸雨的持续而加强。 相似文献
13.
Effects of understory removal on soil respira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structure in a Chinese fir plant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生态学报》2015,39(8):797
Aims Soil respiration (Rs) is the largest fraction of carbon flux in forest ecosystems, but the effects of forest understory removal on Rs in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e) plantations is poorly understood. In order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forest understory removal on R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a subtropical Chinese fir plantation. Methods Forest understory was removed manually in June 2012. Rs was measured monthly using a LI-COR 8100 infrared gas analyzer from July 2012 through July 2014.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were also measured at 5 cm depth at the time of Rs measurements. Surface soil (0-10 c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July 2013 and 2014, respectively, and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phospholipid fatty acids (PLFAs) analysis. Important findings Rs decreased by 32.8% over a two-year period following understory removal (UR), with a greater rate of decrease in the first year (42.9%) than in the second year (22.2%).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Rs was affected by UR, and was 2.10 and 1.87 in the control and UR plots, respectively. UR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concentration of fungal PLFAs by 18.3%, but did not affect the concentration of bacterial PLFAs,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in the fungal:bacterial ratio; i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l PLFAs by 24.5%, and the ratio of gram-positive to gram-negative bacterial PLFAs after one year of treatment, but de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l PLFAs by 9.4% and the ratio of gram-positive to gram-negative bacterial PLFAs after two years of treatment.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R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were both affected by UR in Chinese fir plantation, and the effects were dependent of the duration following the U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4.
Respons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sorption from leaves and branches to long-term nitrogen deposition in a Chinese fir plantation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9):926
为了解森林养分内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基于长期模拟氮沉降试验, 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不同龄级(一年生、二年生和衰老)叶和枝的氮(N)、磷(P)养分分配及其再吸收特征, 并分析了不同模拟N沉降处理时间(7年和14年)杉木叶N、P养分再吸收差异。在12年生杉木中开展模拟N沉降试验, 以尿素(CO(NH2)2)为N源, 设N0、N1、N2和N3 4个处理水平, 施氮量分别为0、60、120和240 kg·hm -2·a -1, 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表明: (1)叶和枝在衰老过程中碳(C)、N和P含量逐渐降低, 且叶的C、N和P含量比枝高; N含量大小依次为一年生叶>二年生叶>衰老叶>一年生枝>二年生枝>衰老枝, 且N3 > N2 > N1 > N0, 而C:N则呈现相反的趋势; 衰老器官的C:N、C:P、N:P比新鲜器官高; N沉降增加了不同龄级叶和枝(除二年生叶外)的N、N:P和C:P, 但降低了P和C:N。(2)叶和枝的N、P养分再吸收率(REN、REP)随龄级的增加至衰老有规律地递减, 且REP > REN; 受长期N沉降的影响, REN叶(28.12%) <枝(30.00%), 而REP则为叶(45.82%) >枝(30.42%); 杉木叶和枝N:P与REN:REP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3)随N沉降处理时间的增加, 叶REN呈降低态势, 各处理(N1、N2和N3)分别降低了9.85%、3.17%和11.71%; 而REP则明显上升, 分别增加了71.98%、42.25%和9.60%。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器官、不同龄级的养分再吸收率随氮沉降处理的水平、处理时间而所有不同; REN:REP与N:P之间存在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湖南会同地区26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探讨剔除林下植被对土壤呼吸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12年6月将林下植被剔除后, 2012年7月-2014年7月每月测定一次土壤呼吸速率、5 cm土壤温度和含水量, 并分别于2013年7月和2014年7月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 且与5 cm深处的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林下植被剔除两年内土壤呼吸平均下降了32.8%, 2012年7月-2013年6月下降了42.9%, 2013年7月-2014年7月下降了22.2%。根据土壤呼吸与温度拟合的指数方程所计算出的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值在对照区为2.10, 林下植被剔除区为1.87, 说明在杉木人工林系统中林下植被剔除2年降低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此外, 林下植被剔除也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林下植被剔除1年后, 土壤细菌的浓度没有发生改变, 但真菌的浓度降低, 导致真菌与细菌的浓度比值下降。此外, 革兰氏阳性细菌(G+)的浓度及其与革兰氏阴性菌(G-)的比值升高。林下植被剔除2年后, G+浓度和G+与G-的浓度比值降低。该研究表明林下植被剔除可以降低土壤呼吸, 从而减少土壤向大气中释放碳; 同时可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而且其效应受作用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杉木人工林剔除林下植被对凋落层养分循环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3个试验地点的林下植被去除试验,研究了林下植被剔除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未分解凋落层、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的凋落物现存量分别为(123.7±46.3)、(204.2±79.1)和(187.1±94.8)g·m-2,相应的C浓度为(447.51±16.75)、(418.89±35.75)和(376.11±47.33) g· kg-1,N浓度为(4.87±1.24)、(6.4±2.38)和(4.66±2.64)g·kg-1,P浓度为(0.14±0.01)、(0.16±0.03)和(0.16±0.02)g·kg-1.在试验点DL87和MS90中,林下植被剔除对半分解层凋落物的现存量和养分储量有显著影响,且不同试验地点的结果不一致,DL87的C、N、P储量降低55%以上,而MS90则上升约1倍,但对未分解层和已分解层的现存量和养分储量基本没有影响.林下植被剔除对凋落物分解早期阶段没有显著影响,处理150 d后则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剔除组分解速率下降了20.8%.因此,林下植被对凋落物养分循环的短期效应受其所处环境条件和作用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森林养分内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基于长期模拟氮沉降试验, 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不同龄级(一年生、二年生和衰老)叶和枝的氮(N)、磷(P)养分分配及其再吸收特征, 并分析了不同模拟N沉降处理时间(7年和14年)杉木叶N、P养分再吸收差异。在12年生杉木中开展模拟N沉降试验, 以尿素(CO(NH2)2)为N源, 设N0、N1、N2和N3 4个处理水平, 施氮量分别为0、60、120和240 kg·hm -2·a -1, 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表明: (1)叶和枝在衰老过程中碳(C)、N和P含量逐渐降低, 且叶的C、N和P含量比枝高; N含量大小依次为一年生叶>二年生叶>衰老叶>一年生枝>二年生枝>衰老枝, 且N3 > N2 > N1 > N0, 而C:N则呈现相反的趋势; 衰老器官的C:N、C:P、N:P比新鲜器官高; N沉降增加了不同龄级叶和枝(除二年生叶外)的N、N:P和C:P, 但降低了P和C:N。(2)叶和枝的N、P养分再吸收率(REN、REP)随龄级的增加至衰老有规律地递减, 且REP > REN; 受长期N沉降的影响, REN叶(28.12%) <枝(30.00%), 而REP则为叶(45.82%) >枝(30.42%); 杉木叶和枝N:P与REN:REP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3)随N沉降处理时间的增加, 叶REN呈降低态势, 各处理(N1、N2和N3)分别降低了9.85%、3.17%和11.71%; 而REP则明显上升, 分别增加了71.98%、42.25%和9.60%。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器官、不同龄级的养分再吸收率随氮沉降处理的水平、处理时间而所有不同; REN:REP与N:P之间存在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氯仿熏蒸法、稀释平板法和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方法,分析了常绿阔叶林转变成杉木人工林后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转变为杉木人工林后,林地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降低.杉木人工林地总PLFAs、细菌PLFAs、真菌PLFAs比常绿阔叶林分别降低了49.4%、52.4%和46.6%,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PLFAs远低于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根际土壤中总PLFAs、细菌PLFAs、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PLFAs的含量也高于林地土壤,但真菌PLFAs和细菌PLFAs之比却低于林地土壤.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共解释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异的78.2%.表明常绿阔叶林与杉木人工林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