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是研究东亚飞蝗二型生物学特性的一部分报导,目的在于通过二型生物学特性的比较,阐明二型在种群数量变动上的某些特点。实验结果指出:1.散居型飞蝗的发育速度大于群居型。低密度虫群的成活率亦高于高密度虫群。2.散居型成虫产卵量高于群居型,其卵小管数目也比后者稍多。3.若以食物吸收量与取食量的干重比例为指标,则散居型食物利用系数低于群居型。4.群居型体内水分含量比散居型低,但脂肪含量则比散居型高,实测结果前者的耐寒性比后者略强。此外,本文还简单讨论了二型的上述特性差异在飞蝗猖獗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的生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郛 《昆虫学报》1956,(2):145-168
飞蝗是古今中外农业上严重害虫之一,因为它有:(1)巨大的损耗植物的能力,取食人类生活所依赖的禾本科经济作物;(2)显著的成群习性,能聚集成群生活,集中为害或成群迁移;(3)巨大的飞翔能力,在短时期内大量迁飞到远近各处,扩大分布地区,增加为害面积;(4)巨大的生殖能力,一年内发生一代或两三代,每代产卵数量甚大。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飞蝗在分类学上分为两个亚种,即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和L.m.migratoria L.。这两个亚种的染色体基数均为2n=22+X((?))。在这两个亚种的许多个体中常有超数染色体存在。这些超数染色体在成熟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已加以描述。 两个飞蝗亚种的杂种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杂种精巢的成熟分裂曾进行观察分析,其分裂过程大多正常进行。杂种个体亦含有超数染色体,这是由于含有超数染色体的配子结合的结果,所以证明至少一部分含有超数染色体的配子是有机能的。杂种的超数染色体在成熟分裂時的行为与亲本的相似。 根据我们所观察的几个杂种个体的成熟分裂,在杂种的染色体结构差別中可能有一逆位区存在。由于逆位双价体发生交換,可以在后期Ⅰ看到形成染色质桥和断片或断片,在后期Ⅱ形成染色质桥等图象。 认为这两个亚种隔离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子之一可能是地理隔离。  相似文献   

4.
有关蝗虫感觉器官的研究报告不很多,其中值得指出的有Slifer(1935,1936,1938,1950,1951,1954)对于几种蝗虫的弦音器、勃氏器、具橛感器等研究,McFarlane(1953)对于小迁移蝗的弦音器研究,Marshall(1945)对于红腿蝗上唇感觉器的研究,其他尚有Fulton(1928)对于直翅目听器的研究,Friedrich(1930)对于直翅目胫节上具橛感器的比较研究,和徐凤早等(1952)对于几种蝗科昆虫的腹昕器和蟋蟀科与螽蟖科昆虫的足听器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接着东亚飞蝗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之后,现在把循环系统的解剖和组织构造整理出来以供参考,由于排泄器官相当分散,与循环系统又有一定的连系,所以也附带在本文中叙述。 前人对于昆虫的循环系统研究工作可以参考的有 Albrecht(1953)所著飞蝗解剖一书;Snodgrass(1903)作过 Dissosteria carolina 的内部解剖;Hodge(1936、1939、1940)对  相似文献   

6.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的生活习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绪言 东亚飞蝗是东亚和东南亚的重要农业害虫之一,据我国文献记载,自公元前707年至1956年的2663年间曾发生过蝗灾在800次以上。防治飞蝗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首先要掌握其生活习性,换句话说,就是必须在了解飞蝗的孵化、取食、产卵、迁飞等习性的基础上,方能掌握有利时机,给以有效的消灭。正如十七世纪我国有名的农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所说:“故详其所自生,与其所自灭,故得殄灭之法矣”。  相似文献   

7.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在中国的发生动态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东亚飞蝗系相当典型的草原型昆虫,它具有草原型昆虫的生活特征,如对温湿度有较大的适应范围,喜光,运动器官发达,能作远距离迁移,有群集习性等。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农业区边缘的草原地带,故易于造成农业大灾害,为中国历代著名大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8.
东亚飞蝗的内部解剖和组织构造是作者等近年来工作的一部分,在1955年曾发表了消化系统的部分,现在把生殖系统部分赓续刊出,以供有关方面参考。本文承梁静莲同志绘图,谨此志谢。 蝗科的生殖系统解剖在文献中有很多资料,其中值得特别提出的如Snodgtass(1935)曾研究了 Dissosteira carolina L.的内部解剖;Fedorov(1927)对Anacridium aegyptium L.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东亚飞蝗骨骼肌肉系统研究的第二部分,详细记述和讨论胸部的骨骼及肌肉,包括足及翅;并且与非洲飞蝗( 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oides (Reiche et Fairmaire))、卡罗来纳蝗( Dissosteiracarolina (Linnaeus))及沙漠蝗( Schistocera gregaria (Forskal))等作了比较。根据第五龄蝗蝻翅芽的气管分布及成虫翅脉基端与翅关节片的关联,我们对于前、后翅的肘脉及臀脉等作了探讨。我们看到有六对肌肉为以往有关蝗虫解剖的文献中所没有报导过。它们是:前足基节前旋肌(77)、前足转节腹提肌(83)、中足转节第二背提肌(117)、中足转节前腹提肌(118)、中足转节后腹提肌(119)、后足转节背缘后提肌(150)。我俩认为前足基节前旋肌的发现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这一肌肉对于前足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胸部肌肉的总数是103对,其中38对属于前胸,35对属于中胸,和30对属于后胸。文章的最后部分讨论了16对肌肉,其中9对属于中胸和7对属于后胸。作者将这些肌肉统称为初羽肌,因为这些肌肉仅出现于各龄蝗蝻及初羽化的成虫,而在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很快消失。  相似文献   

10.
胸部的肌肉除包括胸节内及胸节之间的肌肉外,还包括活动头部、颈部以及附肢的肌肉,活动头部及颈部的肌肉位于前胸,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头部中已经记述(55—66),这里须补充三对位于颈部腹面的肌肉(67、68、69)。  相似文献   

11.
郭郛 《昆虫学报》1958,(4):355-360
昆虫咽侧体(corpora allata)虽然早在1828年为J.Muller解剖东方(虫非)蠊 Blatta orien-talis时发现,但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才经Wigglesworth在吸血蝽蟓Rhodnius 中证实它是昆虫内分泌器官之一,对昆虫的蜕皮、变态、生殖等有密切的关系。 Heymons(1899)记载 Bacillus rossi(螳螂科)的咽侧体组织构造是呈同心层状的腺  相似文献   

12.
东亚飞蝗飞翔时的体温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般情况下,昆虫在静止时期的体温,大致接近于环境温度;在飞翔时,由于虫体新陈代谢速率增大(如 Krogh and Weis-Fogh测定沙漠蝗飞翔时的代谢速率约相当于静止时的15至50倍),体温与环境温度有明显的区别。一些昆虫学工作者如 Oosthuizen、Krogh& Zeuthen、Sotavalta、Weis-Fogh、Church等曾对天蚕蛾、熊蜂、蛱蝶、沙漠蝗飞翔时的体温进行过测定。  相似文献   

13.
自1921年勿万洛夫氏B.P.Uvarov发表了蝗虫变型学说以来,昆虫学者们针对两型的差异,在形态上,蝗蝻的生活习性及成虫生殖力等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飞蝗变型的知识已逐渐丰富起来。但关於飞蝗成虫习性的认识,过去尚不够十分明确,因而有些学者误认为散栖型飞蝗的习性是离群散棲,不群聚亦不高飞远扬,甚至以此习性作为区分两型的论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蝗虫微孢子虫对东亚飞蝗的实验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英  严毓骅 《昆虫学报》1990,33(1):121-123
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 Canning)系Canning(1953,1962)从非洲飞蝗(Locustamigratoria migratorioides)体内分离并命名。Henry(1971、1973)用双带蚱蜢(Melanoplus bivittatus)做替代寄主增殖孢子,用来防治草原蝗虫取得显著成效,后来发展成为第一个商品化的微孢子杀虫剂。 1985年我们从美国John.S.Evans博士处得到蝗虫微孢子虫浓缩液,并成功地在东亚飞蝗体内增殖,从而获得大量孢子。本文报道经东亚飞蝗体内增殖后的孢子超微形态结构、发育过程及孢子产生等方面的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5.
亚洲飞蝗是中国农业上主要害虫之—,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年来对此虫进行生理、生态、形态等各方面的研究,在组织学工作方面我们担任了不同饲料对於亚洲飞蝗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组织构造的影响。当我们研究不同饲料对这两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