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一种辐射过的植物原生质体(其中核已失活)与另一种未经辐射的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可产生由两种不同植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组合的细胞质杂种(胞质杂种)。然而,核与细胞质基因间的不亲合性使一些胞质杂种失去活性,因而无益于植物育种。最近,越南国立科学研究中心的N.D.Thanh和匈牙利科学院的P.Medgyesy报道,他们通过对发生了胞质重组的烟草-马铃薯胞质杂种的选择,形成一“Potacco”原质体系从而克服了这种原质体系——基因的不亲合性。这种马铃薯-烟草重组体原质体系是稳定  相似文献   

2.
在秦岭链霉菌(Streptomyces qinlingensis sp.nov.)的菌种改良中,应用原生质体再生并结合物理化学诱变能够得到产量较高、稳定性较好的菌株.筛选实验表明:秦岭链霉菌原生质体再生菌株R-72、诱变菌株NTG-1和H30-7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均提高了20%以上,并且连续培养10代,其遗传性状均比较稳定.进一步的生测实验表明菌株R-72,NTG-1和H30-7对5种病原细菌和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相比原始菌株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秦岭链霉菌(Streptomyces qinlingensis sp. nov.)的菌种改良中, 应用原生质体再生并结合物理化学诱变能够得到产量较高、稳定性较好的菌株。筛选实验表明:秦岭链霉菌原生质体再生菌株R-72、诱变菌株NTG-1和H30-7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均提高了20%以上, 并且连续培养10代, 其遗传性状均比较稳定。进一步的生测实验表明菌株R-72、NTG-1和H30-7对5种病原细菌和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相比原始菌株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基因组对芸苔属作物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世君  孟征 《遗传学报》1994,21(3):222-226
本文以包心菜、芜菁油菜、浙油601的无菌苗叶肉原生质体为材料,经不同液体培养基浅层培养,细胞分裂并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增殖后,转到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分化,均获得了再生植株。本文着重研究了植物基因组对原生质体分裂频率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基因组对原生质体分裂频率的影响随原生质体培养基的不同而异;(2)植物基因组对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影响显著,芜菁油菜的A基因组不利于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菊科植物原生质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目前菊科植物原生质体研究进展,重点对菊科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变异、原生质体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叶肉细胞再生植株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育礼 《遗传》1983,5(2):13-14
早在五十年代,人们就以消除病毒为目的 进行马铃薯茎尖培养。六十年代,花药培养技 术应用于作物育种,七十年代Y. Irikura等从野 生马铃薯花药获得(2,一12)单倍体植株[7] J. F. Shapard, R. E. Totter等人通过马铃薯叶 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8], P.Γ。 БyTeJKO , A. A. KyИKO。最近报道栽培马铃薯和 野生种叶肉细胞原生质体融合〔[9]。我国黑龙江 克山农科所报道了马铃薯茎尖培养种薯[2],最 近甘肃省农科院王玉娟等人获得栽培马铃薯花 药再生植株[1],关于叶肉细胞培养再生植株的 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物技术讲座(二)──原生质体培养与作物改良秦明波(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00875)云月(北京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100081)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可广泛应用于胞壁再生、细胞膜的离子运转、病毒侵染机理、收集细胞器和大分子等基础研究。本文仅就原生质...  相似文献   

8.
几种植物原生质体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若天  吴丹红  李景植   《广西植物》1990,10(1):39-44+101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分离自马铃薯、萱草。甘蔗、木薯和落花生等不同植物和组织的原生质体表面呈现不同程度的凹凸不平。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表面较粗糙,其余四种植物叶肉、幼茎或子叶原生质体稍光滑。有的原生质体显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现象。有的原生质体表面尚残留有未完全水解的胞壁碎片。在木薯幼茎原生质体制备物中见有呈“裂片”状的球形结构。原生质体表面扫描图象的差异似与不同种植物有关,与组织源不同更有密切关系。 原生质体镀膜前,涂布于已镀膜的盖玻片支持物上的原生质体很少或无凹陷现象,涂布于已镀膜的双面胶支持物上的原生质体凹陷严重。  相似文献   

9.
禾谷类原生质体培养研究是植物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也是重要基础之一。许多种遗传操作(体细胞杂交、细胞质重组、DNA直接摄入和转基因植株形成等)都依赖于原生质体的培养与再生。禾谷类植物是世界粮食作物的最主要来源,因而禾谷类原生质体培养也成为当今植物生物工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利用原生质体进行外源基因转移是禾谷类作物中少数几种能产生转基因植株的途径之一。遗憾的是,禾谷类原生质体特别难以培养,这方面进展很慢。最近三,四年来,通过利用胚性愈伤组织或胚性悬浮细胞系来分离原生质体这一方法,研究者们才相继在珍珠谷、羊草、紫狼尾草、水稻、玉米、小麦、大麦、甘蔗、谷子、高粱、小偃麦、鸭茅、羊茅、黑麦草和棒头草植物上获得了再生植株。但是,成功的培养方法仍是一  相似文献   

10.
禾谷类植物的细胞培养和体细胞胚胎发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于农作物的改良已引起广泛注意,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从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是应用此技术的一个重要前提。虽然双子叶植物的细胞培养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对单子叶植物,尤其是具有重要农业价值的禾谷类植物(Graminaceae),几年前  相似文献   

11.
原生质体培养在体细胞杂交、遗传转化、细胞壁再生、细胞分裂及细胞的许多生理生化研究和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组织和细胞培养相比,松柏类植物的原生质体培养研究难度更  相似文献   

12.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简史植物细胞原生质体 ,在植物学上指植物细胞通过质壁分离后 ,可以和细胞壁分开的那部分细胞物质。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后 ,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应用适当的培养方法 ,才能再生细胞壁 ,并启动细胞持续分裂 ,直至形成细胞团、长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分化和发育成苗 ,最终再生完整植株。其中 ,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始终是原生质体培养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方法起源于植物单细胞培养方法。早在 190 2年 ,Haberlant通过实验就预言 :体外培养单个细胞可通过其分裂得到培养组织。直到 1954年 ,植物单细胞培…  相似文献   

13.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Cocking(196 0 )用酶法首次分离出有活性的原生质体 ,1971年Takebe等首次从烟草叶片分离原生质体 ,经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原生质体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 原生质体培养影响因子的研究1 1 培养基种类及成分不同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不尽相同。培养基种类影响到原生质体的分裂频率、植板率以及小愈伤组织的出现等[1,2 ] 。潘增光[3 ] 等比较了 4种培养基 (MS、MT、改良MT、BH3)对苹果叶肉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只有在改良MT培养基中能观察到多细胞团形成 ,而在MS、MT、BH3作为…  相似文献   

14.
<正> 自1968年大量分离和培养烟草原生质体成功以来,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也试验了原生质体培养,但据说再分化是非常困难的。可是,随着培养技术有了新进展和认识到马铃薯是欧美的重要作物而加强研究,再分化已成为可能。1977年以来,从马铃薯原生质体再生植物体的成功例子已不断有所报道。1978年Melchers等报道了不可能有性杂交的马  相似文献   

15.
提高枯草杆菌原生质体再生率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提高细菌原生质体再生率是研究细菌细胞融合的前提,目前国内报导的原生质体再生率均不高,且不稳定。为了更有效地获得高产融合株,必须探求再生的最适条件,前报已较系统地研究了有关诸因素对供试菌株原生质体化及其活性的影响,以及提高再生率的措施,使再生率达44.47%;但仍有大幅度提高的必要。本文旨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原生质体再生率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疣粒野生稻体细胞超低温保藏与原生质体培养体系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疣粒野生稻是原产于我国的 3种野生稻之一 .疣粒野生稻具有优异特性但极难培养 .从疣粒野生稻的幼穗诱导出无再生能力的愈伤组织 ,经过继代培养和超低温保藏后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 ,建立了悬浮细胞系 ,分离出原生质体并再生出植株 .人工接种鉴定表明 ,再生植株的强抗病性没有改变 ,但获得了培养力高的特性 .研究结果证明了植物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藏可能是获得胚性细胞系的一种新途径 .原生质体再生体系的确立是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转移疣粒野生稻有用基因的重要一步 .  相似文献   

17.
李文彬  孙勇如  李向辉 《遗传》1980,2(1):34-35
原生质体培养成再生植株是植物休细胞杂 交的关键环节。烟草是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 杂交的常用材料。烟草属的几个种已能成功地 由原生质体培养成再生植株。野生的粉兰烟草 (N. glazsca)由于具有染色体数目(2n一24)比 普通烟草(2n=48)少的优点,并已成功地被 用车体细胞杂交的亲木之一[3,4]。本文介绍粉兰 烟草从原生质体游离到植株再生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近二十年来由于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理论及技术的进展,促使植物细胞生物学中某些研究和应用方面有所突破。其中比较主要的一个方面是: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融合、再生完正植株。这一方面已有不少综述和评论。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原生质体融合和细胞杂交研究的进展,并讨论有关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是高等植物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重要基础之一。许多遗传操作,如体细胞杂交、细胞质重组和直接的 DNA 摄入等,都依赖于原生质体的再生。这种再生在双子叶植物中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然而,多年来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一直被认为是个十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植物生理学会六月会议上,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改进原生质体培养条件的建议。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作物的遗传重组目前还只限于很少的几个物种,主要原因是难以从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和完整植株。难以生长的原因之一是,分离的原生质体有迅速退化变质的趋向,造成这种趋向的因素还不十分了解。明尼苏达大学的 O.Lee-Stadel-mann 提请注意在分离和培养植物原生质体过程中所用的甘露醇,他所做的研究表明,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