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小灵猫体重对其泌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体重对小灵猫的泌香量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P>005)。但接近野生小灵猫体重的个体组泌香量稍高,随着体重的增加,小灵猫的泌香量有所减少。因此,控制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小灵猫体重对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产香量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曾伟才 《蛇志》2004,16(1):76-77
蛇类在药用、食用及化工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市场需求量大,价值高.然而,我国野生蛇类资源已逐年减少,野生蛇的规格、质量也逐年下降,人类利用蛇类资源必须靠人工驯养繁殖,把野生变为家养,才能满足人类对蛇类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小灵猫的泌香规律与增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野生小灵猫经笼养驯化,使其自动定点泌香,已获初步成功(王培潮、陆厚基,1975年)。为了提高灵猫香的产量,还要搞清楚小灵猫泌香规律,运用泌香规律,创造条件,提出措施,才能达到增产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野生毛皮动物资源极其丰富,家养牲畜也不少,所以每年来自狩猎和家养的毛皮产量很大;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出口贸易的扩大,对毛皮(特别是细毛皮)的需要量与日俱增,就目前我国毛皮的产量,尤其是野生细杂皮,还远不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解决这个矛盾的途径很多,根据国际经验,比较行得通、见效又快的方法,是大力发展麝鼠散放和水貂饲养事业。麝鼠的散放麝鼠原产于北美洲,早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对它加以利用,但只有当人们充分了解这种动物的特性和经济价值之后,才采取人工措施加速它的繁殖和发展。美国和加拿大一些大企业主,为了谋图厚利,竞购大片沼泽地来散放麝鼠。由于自然扩散和人工散放  相似文献   

5.
金平周期性集市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木材林产品的采集和利用,既关系到当地群众生活状况,也与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运用关键人物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境内的6个主要周期性集市中一类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地区集市中常见野生食用植物35种,分属于27科,其中苏木科(8.57%)和桑科'(8.57%)等植物比例较大;主要包括野生蔬菜(82.85%)、野生水果(14.29%)和野生食用染料(2.86%);蔬菜以乔木的幼嫩枝叶(34.29%)和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25.71%)为主;表现出种类与周边地区高度的相似性、使用部位和用途类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单位摊位种类数量和市场价格较低等特点.女性在野生食用植物的采集与销售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市场的地理位置对当地群众的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利用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民族对野生食用植物的利用强度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野生食用植物在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中占有比较小的地位.从目前研究地区对野生食用植物的利用情况看,采集和销售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并未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群体遗传学下动物驯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子龙  赵毅强 《遗传》2021,(3):226-239
动物驯化是将野生动物改变为能够长期稳定饲养的家养动物的过程.作为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的内容,驯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和人类的密切关系,驯化不仅改变了动物的野生状态,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性和文明进程.动物驯化研究的关键问题包含驯化祖先是谁、驯化所产生的改变及驯化时间地点等.随着高通量基因组技术和对应分析方...  相似文献   

7.
蛤蚧标记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蛤蚧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药用动物,为了使其变野生为家养,以求达到增加产量。近几年来,广西许多单位已开始进行人工养殖试验。但蛤蚧多生活在悬岩峭壁上,对它的生活习性还没有充分的了解,需要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观察,用标记法对蛤蚧的形态、生态、生理等  相似文献   

8.
草鱼种质相关SRAP及SCAR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al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RAP)技术分析野生草鱼和家养草鱼,筛选与草鱼种质退化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共进行88对引物组合的检测, 产生标记数目共计905个.依据标记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和变化规律,共筛选出2 1个可能与种质相关的特异性标记,对这些特异性标记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 .发现测得片段中有8个片段在GenBank中找到同源性较高的序列,而其他片段与数据库中序列的相似性较低.根据序列信息分别设计了3对引物.用这3对引物分别对草鱼三个群体进行 PCR扩增,分别产生了SCAR1(308 bp)、SCAR2(66 bp)、SCAR3(114 bp)3个扩增带.采用大样本对这3个标记进行验证,发现其中SCAR1在家养群体中呈现阳性,在野生群体中为阴性,可区分出这两种群体.以SCAR3为引物在174条家养群体中得到目的片段,在26个家养群体没有扩增出条带,分布频率为87%;在100个野生群体中有6个个体检测到该条带,分布频率为6%.以SCAR2为引物在野生群体中完全扩增出目的条带,淡水中心群体中有7条扩增到条带,前洲群体中没有扩增出条带,标记在家养种群中的分布频率为96.50%.因此SCAR1可作为草鱼家养群体的一个重要的分子遗传特征指标,为进一步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动物学报 54(3):475-481,2008].  相似文献   

9.
孔令禄  汤纯香 《兽类学报》1998,18(2):150-151
家养黑熊的繁殖行为STUDIESONREPRODUCTIVEBEHAVIOROFDOMESTICBLACKBEAR黑熊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熊胆是传统常用名贵中药。为了解决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研究黑熊的人工饲养及繁殖是非常重要的。有关繁殖生态资...  相似文献   

10.
<正>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所体现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是在亿万年的地质历史中适应进化产生的,是现有农作物、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和人工培养微生物的资源宝库,是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的遗传物质基础。这些资源一旦消失,将不可逆转,并有可能在根本上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通过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藏体系的建立,抢救性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应对全球变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野生悬钩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钩子属植物(Rubus sp.)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已作为大宗水果(树莓)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我国东北地区也有零星栽培,但栽培品种均引自于国外,而极少利用当地的野生种类。我国野生悬钩子种类繁多,资源极其丰富,其中有很多种类可直接引种家养作为栽培果树,为人们提供高营养、高抗性、无污染的“第三代水果”,也有不少种类可以作为树莓育种的优良性状的种质来源和现有品种的抗性、矮化砧木等,改良现有品种组合。因此开发利用我国的野生悬钩子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水鹿(Cervus unicolor Kerr)是我国珍贵的保护动物,药用价值很高。为了全面落实野生动物“护、养、猎”并举的方针,合理地利用水鹿资源,1972年以来,我们在乳源县委的领导和林业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大桥公社与青溪洞大队相结合,开展了水鹿捕捉与驯养的科研工作。共捕捉水鹿8头,办起一个立足于本地资源,把野生变家养,“自捕、自养、自繁”的小型养鹿场。现将捕捉方法与驯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天然草地野生中草药材,是草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草药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医疗保健、发展医药卫生事业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通过对内蒙古巴林左旗天然草地野生中草药资源分布、蕴藏量及生产利用等状况综合分析,提出了天然草地野生中草药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具体措施,对做好当地野生中药材管理与生产,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粤东野生壳斗科果树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粤东地区壳斗科野生果树资源的调查结果,记录到该地区壳斗科野生果树资源有4属、17种,分别占全国野生壳斗科果树4属、48种的100%、35.4%,同时分析了部分壳斗科果树的利用价值,并提出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鵏)生态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向大自然索取更多的财富——开发野生鸟类资源,把更多有经济价值的野生鸟类加以利用和控制,以增加国民经济的收入,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资料,我俩在1958年5月末到7月中,到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对地鵏进行了50天的调查工作。目的在寻找地鵏的繁殖区,了解其生态和人工饲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古老而珍稀的爬行动物,现阶段野生扬子鳄的分布区域进一步萎缩,成为彼此孤立的点状,残存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野生鳄数量估计为120 ~150条,老年化程度高.扬子鳄的保护管理依据现实状况及时加以调整,加大了野外保护力度,逐步改善野生鳄的栖息生境,实施野外放归工程,初步遏制了野生鳄数量迅速下滑的局面.人工饲养种群数量已逾10 000条,当前人工饲养繁殖的重点是管理好有限的遗传多样性资源.扬子鳄的研究主要涉及形态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态学、生理生化、细胞及分子生物学,人工饲养繁殖技术等方面.营养生理和保护遗传学的应用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其在城市环境下分布和栖息地的研究存在显著空缺。本研究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在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调查了上海新江湾区域25个位点,累计总有效红外相机工作日1,581 d,在9个位点独立探测到小灵猫65次。基于红外相机影像完成了对小灵猫初步的个体识别,探明了上海市新江湾区域存在一个至少包含5只小灵猫个体的极小种群。研究发现,小灵猫的活动节律呈严格夜行性,日活动曲线呈双峰分布,活动高峰分别出现在夜间21:00和凌晨02:00前后。小灵猫对于人类活动和流浪猫呈现不同程度的时间和空间回避,与人类活动时间重叠度指数低(?=0.15),并显著回避人类相对活动高的区域;与流浪猫活动空间回避不显著,但在时间上显著回避。在栖息地利用上,小灵猫多分布在新江湾区域靠近水域的林灌丛生境中,其适宜生境在城市环境中很可能处于快速退缩中,具有独特的研究和保护价值。研究结果初步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空缺,能够为推动以小灵猫为代表的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8.
曾伟才 《蛇志》2002,14(4):77-78
眼镜蛇 ,别名饭铲头 ,吹风蛇、万蛇、扁头风、白颈乌等。国内分布在安徽以南各省区 ,国外分布孟加拉、泰国、越南等国家。眼镜蛇适应能力强 ,生活在山林地带、平原、丘陵坟场、沟谷、石堆和阴暗处的杂物堆中 ,昼行性 ,喜在晴天活动 ,主要取食老鼠 ,是老鼠的天敌。  眼镜蛇全身是宝 ,蛇毒、蛇血、蛇胆、蛇皮都有广泛的用途。然而 ,目前我国野生资源有限 ,人类利用蛇类资源必须走驯养繁殖之路 ,变野生为家养 ,满足人们对蛇类资源的需求。  我场自 1 996年以来在室内模拟自然环境繁养眼镜蛇仔蛇 ,成活率逐年提高。现将我们在养殖过程中总结…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有的金鱼品种的分类及其系统发育的探讨1)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 金鱼是我国广大人民乐于饲养的一种家养观赏鱼类。它是由野生红黄色鲫鱼演变而来的。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金鱼“述异记载晋桓冲游庐山,见湖中有赤鳞鱼,即此也。”他还写道:“自宋始有畜者,今则处处家养玩矣。”因此可以认为金鱼起源于我国晋朝(公元265—420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李璞(1959)报道了我国的金鱼品种已有二十余个。徐金声等(1980)报道有143个之多。耶么迄今为止我国的金鱼品种究竟有多少呢?为了弄清我国的金鱼品种资源,作者曾在北京等十七个省市的各大公园和花木公司所属鱼场作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  相似文献   

20.
发情期小灵猫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宏发  朱兵 《动物学研究》1995,16(4):359-364
本文对笼养小灵猫发情期的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小灵猫一年有两次发情期,绝大部分的小灵猫在春季(2-4月)发情,少数个体在秋季(8月底至9月)出现第2次发情。发情期雄性小灵猫频繁地发出求偶叫声和增加擦香次数。雄猫的擦香行为和求偶叫声可促使雌猫的发情,发情期一系列性行为对雌雄交配的成功与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