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当细胞活性下降或死亡,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利用台盼蓝染料不能透过活细胞膜的特性,以骨肉瘤培养细胞为材料,简易直观地验证了活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功能,为中学相关实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细胞膜的功能"一节课教学中,教师设计多个具有探究性的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并借助数码显微镜、平板电脑等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实证、分析、概括提炼等高阶思维活动,逐步剖析,最终帮助学生精准地形成了有关细胞膜功能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3.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生物学通报》2006,41(4):26-27
1 教学目标“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具体内容标准。要求学生通过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学习,理解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物质的跨膜运输打下基础。其中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能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因此,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相似文献   

4.
胆固醇在细胞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中生物学教材对胆固醇在细胞膜中功能的认知,将细胞中非极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与温度影响脂质体膜流动性的实验结果相结合进行分析,提出胆固醇并非细胞膜中单纯的"刚性"结构,而是对细胞膜的流动性起重要调节作用的分子。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我国在克山病、大骨节病的研究中,发现病儿心肌、红细胞膜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异常,在以模拟克山病区居民生活特点、控制磷脂和硒的动物模型实验中,出现了类似克山病心肌损伤的一系列病变(如心电图、病理形态、代谢及心肌磷脂组成的改变),表明控制磷脂代谢可以改变某些组织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这对研究心血管病等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及其防治将有重要意义,即修饰改善活体的细胞膜将是可能的。本文是我们通过一种控制磷脂代谢的基础饲料喂养动物,观察其对心肌细胞膜组分、膜结合酶活性乃至心肌功能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同时对补充磷脂的效应进行了平行观察。  相似文献   

6.
细胞膜是细胞的物理屏障,也是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复杂功能的重要结构.细胞膜把细胞包裹起来,使细胞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保证必需养分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出等.细胞膜结构具有共同特征:镶嵌性,蛋白质极性及流动性等.笔者使用同种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用同种膜蛋白的抗体进行免疫,然后用带有不同荧光的二抗标记,最后对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证明细胞膜是具有流动性的.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对细胞生物学经典教学实验"细胞膜渗透性实验"进行重新设计.通过比较兔红细胞和盘基网柄菌细胞的"细胞膜渗透性"实验结果,配合细胞生物学"细胞质膜结构与功能"一章的教学,引导学生初步探究盘基网柄菌水孔蛋白(aquaporins,AQPs)在细胞抗低渗环境中的作用,加深理解细胞质膜中的功能蛋白对于细胞生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细胞膜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细胞膜磷脂的重要组成成份,影响细胞膜的稳定性.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包括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的调控等.主要从细胞膜脂质的组成,细胞膜的流动性及膜脂质过氧化等方面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细胞膜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1案例背景重体验、重探究、重过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生物科学史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有利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顺利实现。2案例描述在高二生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节的教学中,我改变以往先讲授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及结构、再讲授细胞膜的功能的传统教学方式,依次展示细胞膜结构的发现过程中的五个典型实验,层层引导学生通过周密的思考和探索,自己发现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过程如下:师…  相似文献   

10.
Connexin31 相互作用蛋白筛选、证实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间隙连接蛋白 31 (connexin31 , Cx31) 相互作用蛋白并研究其在 Cx31 运输中的功能 . 运用制备的抗 Cx31 多克隆抗体免疫沉淀,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条带回收,蛋白质胶块酶解,电喷雾 - 四极杆 - 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数据库扫描筛选可能相互作用蛋白,可能互作蛋白经免疫共沉淀、细胞免疫共定位等证实,确定 actin 为 Cx31 相互作用蛋白 . 用药物处理细胞,抑制 actin 的功能,观察 Cx31 定位与间隙连接通道的通透性,确定 actin 在 Cx31 运输中的功能 . 当药物抑制 actin 的功能时, Cx31 很少能到达细胞膜上形成间隙连接通道, Cx31 主要分布在胞质中;当药物抑制 tublin 的功能时, Cx31 能到达细胞膜上形成间隙连接通道,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显示间隙连接斑有增多的现象,但染料转移实验表明细胞膜上间隙连接通道并没有增加 . Actin 在 Cx31 运输至细胞膜上形成间隙连接通道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氧化应激时peroxiredoxinⅡ(PrxⅡ)膜质转移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检测了H_2O_2处理后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变化,并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了红细胞内PrxⅡ膜质转移情况,以及红细胞膜蛋白——带3蛋白(band 3)和血影蛋白(spectrin)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氧化应激时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红细胞内PrxⅡ从细胞膜转移至细胞质中,同时维持红细胞膜稳定、细胞骨架结构功能完整的相关蛋白质——band 3和spectrin在红细胞膜上表达量减少。实验结果证明氧化应激时红细胞内PrxⅡ发生膜质转移,引起维持红细胞膜稳定、细胞骨架结构功能完整的相关蛋白质band 3和spectrin表达量降低,导致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红细胞膜蛋白与膜骨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多年红细胞膜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进展,在红细胞膜蛋白的结构-功能相关和相互作用以及红细胞膜障碍多方面都有新的发现和开拓.现主要就国内外有关报道作一扼要综述,涉及红细胞膜蛋白的组成、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红细胞膜骨架和红细胞膜蛋白疾病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缺锌对大鼠红细胞膜生物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法,ESR等牲物理技术和缺锌大鼠模型,研究缺锌对大鼠红细胞膜生物物理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缺锌使大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增大,稳定性降低,红细胞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运动性增加,支持了锌具有维持膜结构和功能和生理作用的理论;为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缺锌病理变化主要原因的假说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膜周蛋白PICK1(protein interactingC-kinase-1)参与多种膜受体与膜上蛋白的运输并影响细胞的功能。本研究旨在探索小胶质细胞PICK1与P2Y6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可改变P2Y6受体在细胞膜上的表达,以及对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小鼠脑内皮层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揭示,与PICK1敲除小鼠比较,野生小鼠皮层小胶质细胞内存在PICK1-P2Y6受体相互作用。生物素化、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蛋白质印迹实验证明,PICK1基因敲除小鼠的小胶质细胞膜表面P2Y6受体表达水平降低。荧光胶珠吞噬实验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PICK1基因敲除小鼠的小胶质细胞对UDP(刺激)引起的荧光胶珠吞噬作用减弱。蛋白质印迹实验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PICK1基因敲除小鼠小胶质细胞中的Akt 308T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使用Akt抑制剂API-2能有效抑制Akt 在小胶质细胞内的(磷酸化)激活及UDP刺激引起的吞噬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敲除PICK1能下调小胶质细胞膜上P2Y6受体的表达,并降低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且这一过程依赖Akt磷酸化修饰。总之,PICK1可促进P2Y6受体在细胞膜上的表达,是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的重要调节子|敲除PICK1可下调P2Y6膜受体表达,并降低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这一结果可加深对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及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应用超微电极技术在体测定骨骼肌细胞膜电位(Skeletal Muscle Cellular Membrane Potential 简称SMCMP)可以直接反映和监测休克状态下细胞膜和细胞功能的改变,但是有关休克时SMCMP下降的机制尚有争议。本实验应用“半浮置”式玻璃超微电极技术在体测定SMCMP的实验方法,同时观测家兔失血性休克不同时相中SMCMP和血乳酸、SMCMP和骨骼肌组织ATP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探讨休克时SMCMP的变化及其可能机  相似文献   

16.
红细胞膜的磷脂代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人红细胞膜脂类的组成和更新,并对磷脂不对称性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简介了磷脂与红细胞膜某些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量研究证明,细胞膜仿生修饰通过将不同细胞膜包被于纳米粒表面,赋予纳米粒新的生物学功能.纳米粒被细胞膜仿生修饰后,获得了细胞膜表面丰富的蛋白质并保留了纳米粒的高载药能力,延长体内循环时间,使纳米粒具有逃避免疫系统,跨越各种生理屏障的能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细胞膜仿生修饰纳米粒用于肿瘤治疗的最新进展,讨论了细胞膜仿生修饰纳...  相似文献   

18.
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是一种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具引产、抗肿瘤、抗HIV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天花粉蛋白专一性杀伤敏感细胞的机制一直未被研究清楚。本文首次以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BIA)证明在天花粉蛋白敏感的细胞膜上存在着能与天花粉蛋白专一结合的组分。我们进一步利用[~(35)S]GTPγS结合实验发现天花粉蛋白能够激活敏感细胞膜上的G蛋白,而对不敏感细胞没有相应的G蛋白激活。这些结果表明了在敏感细胞膜上天花粉蛋白特异受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I型毒素-抗毒素(TA)系统在细菌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在细菌的生长、生存中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抗菌、红细胞毒性、促进持留菌形成、抑制细菌生长或导致细菌休眠等。绝大部分I型毒素蛋白以细胞膜作为靶标,目前已知的一种作用机制是在细胞膜上形成孔洞结构,造成膜电位的下降或细胞膜的破坏,从而抑制ATP的合成或导致细菌死亡;另一种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毒素蛋白作用在细胞膜上,改变细胞的形状,导致细胞进入休眠状态。I型毒素蛋白-细胞膜作用机制的复杂性和生物功能的多样性远超预期。因此,解析I型毒素蛋白在不同细胞膜中的组装机制及其所形成结构特征就变得非常重要,这也是揭示其结构-功能关系的关键。本文通过综述已报道的I型TA系统的结构特征与生物学功能,结合对其跨膜结构域的预测,探讨了其可能在细胞膜中形成的不同结构及其对功能的影响,分析了影响作用机制的关键因素。这些研究既给耐药细菌的治疗带来机遇,又为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带来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鱼腥藻为材料,研究了外源Ca^2 对模拟微重力环境中微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培养基中的Ca^2 浓度可减轻由模拟微重力造成的膜透性增大,有助于稳定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同时,外源Ca^2 降低了藻细胞光系统Ⅱ(PSⅡ)的光化学效率(以荧光参数Fv/Fm 表示)下降的由度,表明外源Ca^2 对模拟微生重力环境下鱼腥藻细胞光合作用的损伤,有良好的防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