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球木本植物叶片硅钙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全球803种木本植物叶片硅(Si)、钙(Ca)数据,研究不同木本植物生活型(常绿植物以及落叶植物、针叶植物以及阔叶植物)叶片Si、Ca元素的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与纬度、气候因子(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全球尺度上木本植物叶片Si、Ca含量存在较大变异性,且含量均低于中国境内的研究结果;(2)不同生活型树种间存在差异,针叶树叶片Si含量及Ca/Si显著高于阔叶树,落叶树叶片Si、Ca含量及Ca/Si均显著高于常绿树种;(3)随着纬度升高、年平均温度及年平均降水量的下降,全球尺度木本植物叶片Si、Ca含量显著升高,而Ca/Si显著下降;(4)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不同,除针叶及落叶树种的Ca含量外,其余各生活型树种Si、Ca含量与纬度及气候因子显著相关,随着纬度升高而升高,随年平均温度及年平均降水量的升高而降低,且随着年平均温度的降低,常绿及阔叶树种叶片Si含量下降速度显著高于落叶及针叶树种。研究结果能够为全球尺度生态化学计量学模型的发展提供数据基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模拟区域乃至全球尺度上纬度和气候因子对植物叶片Si、Ca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江西木本植物区系成分及其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国文 《植物研究》1991,11(1):91-99
江西位于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史悠久,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相当丰富。本文根据笔者历年的调查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探讨了江西木本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该区系主要起源于中生代的古热带植物区系和泛北极植物区系。并对该区系各类地理成分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江西的野生木本植物计有102科430属约2000种(含种下单位),木本植物以热带亚洲、泛热带、东亚和北温带分布型成分为主体。将该区系的特征初步归结为如下几点:(1)地理成分复杂,区系联系广泛;(2)区系起源古老,子遗树种众多;(3)热带成分占优势,特有现象较显著;(4)南北区系交汇过渡,具明显的中亚热带华东区系特点;(5)珍稀濒危树种繁多,森林区系急待保护。  相似文献   

3.
刘贵峰  梁曼  刘玉平 《生态科学》2013,32(5):642-647
为了研究通辽市公园木本植物群落结构特征,通过对其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了乔灌木的树种组成、观赏习性、应用频率,乔木的重要值及其灌木的相对盖度等特征。结果表明,通辽市公园木本植物种类不是特别丰富,共有49 种,隶属于20 科35 属,其中以乔木的种类居多,应用较多且较为集中。在通辽市公园中运用蔷薇科、杨柳科、木犀科等植物种数较多,而柽柳科、银杏科、无患子科等都相对较少。应用频率较高的木本植物种类有油松、垂榆、山桃、云杉和榆叶梅等。重要值较高的木本植物种类有油松、圆柏、山桃等。灌木相对盖度较高的只有榆叶梅。最后提出应加强乡土树种和芳香植物的利用及增加木本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木本植物是园林植物造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连云港云台山是苏北地区重要的植物种质资源库,拥有丰富的野生木本植物资源,大多具备较好的观赏价值,且至今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对云台山进行线路和样方调查,将结果予以鉴定、分类和评价,筛选出92种观赏价值和应用前景较好的木本植物,按乔木、灌木和藤木分类讨论其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以期为苏北、皖北、豫南等气候型相近地区,在开发利用乡土野生树种资源上提供参考.该92种木本植物中,多含有云台山当地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树种或其他类别的关键树种,故对结合园林开发利用予以保护珍稀濒危树种的方式,也一并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多年生植物模式物种基因组研究的历史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木本植物有许多不同于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家提出将木本植物 作为研究多年生植物的模式体系。杨属Populus树种由于研究基础较好且基因组较小,目前已 被广泛地接受作为多年生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物种。随着杨属树种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杨属树种在多年生植物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及一些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 文综述了杨属树种基因组研究的历史、进展及将来的研究热点,旨在为我国多年生植物基因 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杨属树种开展的细胞 遗传学研究;(2)在分子水平上对杨属树种进行的基因组研究,内容包括遗传作图、基因组 测序、物理图谱构建、基因芯片及连锁不平衡分析;(3)杨属树种基因组信息在探讨一些基 础科学问题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6.
茂兰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窗下木本植物更新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茂兰喀斯特森林中不同特征林窗内木本植物更新进行调查,计算不同特征林窗内木本植物的重要值、密度和丰富度,分析不同林窗大小、年龄和形成原因与木本植物更新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林窗大小对木本植物密度和丰富度有显著影响,耐荫树种密度和丰富度在大林窗(>200 m2)分别为0.32株·m-2和3.26,中性树种密度和丰富度分别为0.40株·m-2和2.54,均比在小林窗(≤200 m2)中显著增大,表明大林窗(>200 m2)能为耐荫树种和中性树种提供适宜光照条件和生长环境。幼年期林窗中以耐荫树种为优势种,重要值为0.377;中年期林窗以中性树种为优势种,重要值为0.400;老年期林窗以喜光树种为优势种,重要值为0.325,表明随着林窗年龄的增加,林窗内喜光树种逐渐占据优势。林窗形成原因对木本植物密度有显著影响,中性树种和喜光树种的密度在藤本绞杀形成的林窗均为0.43株·m-2,比在人为伐倒和病虫害形成的林窗中显著增大,表明藤本绞杀可为喜光树种和中性树...  相似文献   

7.
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区的甘肃小陇山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之一。以甘肃小陇山建立的6 hm2暖温带针阔混交林森林动态样地为基础,以样地中所有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为对象,分析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探讨物种对不同生境的选择偏好。结果表明: 样地内共有木本植物41735株,除去分枝和萌生的独立个体有29251株,共计124种,包含33科65属,其中重要值≥1的树种有28个,占总多度的82.9%。样地中重要值最大的前4个种依次是锐齿槲栎、白桦、小叶乌药和榛,也是该群落乔木层与灌木层的优势树种。样地内所有植株的径级分布整体表现为倒“J”型,群落自我更新良好。指示种分析发现,样地中有11个物种对不同生境表现出一定的偏好,其中2个物种(铁木和四蕊枫)表现出明显的生境偏好。冗余分析和偏分析表明,样地内的物种多度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  相似文献   

8.
白龙江流域木本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白龙江流域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秦巴山地等3个自然地理区域的交接地带,生长着相当丰富的木本植物种类,计有木本植物907种(含种下等级),分别隶属于103科,281属。其中中国植物特有属20属,白龙江土著特有种25个。根据这些种的地理分布,提出白龙江流域木本植物区系的5个基本特征:1.种类丰富;2.起源古老;3.温带性质;4.南北交汇,东西兼容的过渡特征;5.特有植物繁多。  相似文献   

9.
陕西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张文辉  康永祥 《植物研究》1999,19(4):374-384
陕西省位于黄土高原、秦巴山地二个自然地理区域的交接地带,生长着相当丰富的木一植物种类,计有木本植物1260种,分别隶属于101科,324属。其中中国木本植物特有属27个,陕西土著特有种25个。本文在主要区系晟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陕西木本植物区系的5个基本特征:1,种类丰富;2.历史起源古老;3.南北区系差异明显;4.陕西土著特有成分繁多;5.珍稀濒危植物聚集。  相似文献   

10.
香果树叶外植体诱导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木本植物的组织培养,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但研究珍贵稀有木本植物者甚少。我们选用国家列入一级或二级保护对象的树种进行组织培养,目的在于研究快速繁殖技术,以挽救这些植物。香果树(Emmenopteryshenryi)是茜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地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汤萃文  孙学刚  肖笃宁 《生态学杂志》2005,24(10):1127-1133
以甘肃省境内11个主要天然林区作为基本的地理单元,选择天然分布在各林区的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物种丰富度、相对特有性和等级性作为评价指标,对各林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物种多样性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甘肃省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林区,并且运用互补性原理设计出最低保护区域组合及其优先序。分析得出关键保护林区为白龙江下游(白水江)林区、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和小陇山林区;最低保护区域组合按其优先序依次为白龙江下游(白水江)林区、白龙江中上游林区、东祁连山林区、小陇山林区和太子山,大夏河林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甘肃省杓兰属植物进行系统的调查和资料整理,共发现甘肃省杓兰属植物15种,占中国杓兰属植物种类的39.47%,其中9种为中国特有种.调查发现2种甘肃省杓兰属植物分布新记录种——巴郎山杓兰(Cypripedium palangshanense T.Tang et F.T.Wang)和离萼杓兰(Cypripedium ...  相似文献   

13.
环境因子对大石鸡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卫明  侯鹏  黄族豪  刘迺发 《生态学报》2002,22(4):528-534
大石鸡是我国特有种 ,仅分布于青海东部 ,甘肃中部 ,宁夏六盘山以西 ,是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荒漠环境指示鸟类。研究其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不仅是生态遗传学的前沿领域 ,而且在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领域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 ,测定了甘肃境内由北向南的 5个大石鸡 ( Alectorismagna)种群 (兰州、榆中、定西、武山和礼县 )的线粒体 DNA( mt DNA)控制区 ( D-loop) 4 5 7~ 4 5 8个碱基长度的基因序列。结果表明兰州、榆中、定西、武山和礼县种群的平均碱基含量中 A( F=0 .30 F0 .0 1( 4 ,32 ) =3.97)、T( F=6 .4 4>F0 .0 1( 4 ,32 ) =3.97)差异极显著。 5个种群的基因变异率分别为 0 .32± 0 .2 7%、0 .4 8± 0 .4 5 %、0 .6 2± 0 .4 3%、0 .4 4± 0 .2 4 %、0 .1 7± 0 .1 4 % ,种群内的平均基因变异率为 0 .4 1± 0 .1 7% ,种群间的平均基因变异率为 0 .4 6± 0 .1 0 % ,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平均基因变异率差异不明显( F=2 .5 90 .0 5 )和无霜期 ( r=-0 .81 0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裸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面系统的查阅、鉴定、登记标本的基础上,依据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划分方案和廉永善中国特有类群分布亚型的划分方案,对甘肃省裸子植物区系进行了数量统计和区系特征分析,绘制了甘肃省裸子植物种、属地理分布图,种、属数量随海拔变化的关系图和各分布区类型、亚型随海拔变化的关系图.结果表明,甘肃省裸子植物植物区系组成属温带性质,而且甘肃省裸子植物区系具有显著的交汇过渡性质和主体成分二元化结构的特点.并讨论了甘肃省裸子植物种、属分布多度中心变化的状况和青藏高原隆升对甘肃省裸子植物区系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琼  龚大洁  张可荣  许颖 《四川动物》2007,26(2):329-332
2006年7~8月对甘肃白水江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本次调查共采得两栖爬行动物标本49种,隶属于13科4目。结合文献资料,该保护区现已知有两栖爬行动物65种,其中两栖动物28种,隶属于8科2目;爬行动物37种,隶属于11科3目。其区系组成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79.63%,古北界成分占14.28%。特有种所占比例较高。根据资源特点,提出了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可持续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The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endemic species of birds inChina have been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the distribution database of specimencollections and published references. One hundred and two endemic species ofbirds in China, belonging to 53 genera, 16 families and 8 orders are recognized.They account for 8.1% of the total species of China.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were studied and three centers of endemism were found, includingHengduanshan Mountains, mountain areas of western Qinling, north Sichuan Province andSouth Gansu Province, as well as Taiwan Island, which are suggested as conservationpriorities based on endemism. Twenty-four endemics are rare and endangered, listedin the China Red Data Book of Endangered Animals. Among them, 15 species are in rankI and 9 species are in rank II. The study results are to be beneficial tofurther study on both the processing mechanism of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on the priority of the diversity and endemism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17.
卷叶木灵藓(Orthotrichum revolutum)是一种中国特有藓类植物,自从123年前的首次采集之后再也没有被发现过。本文增加了一个新地点,即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这份标本在形态上与模式十分一致。本文第一次提供了卷叶木灵藓的详细的形态照片和地理分布图。四个来自中国甘肃、新疆以及境外日本和吉尔吉斯斯坦的记录都被证实是错误鉴定。我们还讨论了该种和邻近种的区别,以及野外濒危等级的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scribes one new species of smut fungi from Gansu Province, Northwestern China, Anthracoidea maquensis on the host plant Kobresia maquensis, an endemic Chinese species, it was compared with the five known species on the host plant section elyna of Kobresia and the differences of each species were given in the key.  相似文献   

19.
20.
甘肃风毛菊属植物区系地理研究及与邻近地区区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对风毛菊属植物野外调查,标本的收集、整理和系统鉴定,该地区风毛菊属植物共有57种1变种,隶属于4亚属,在甘肃省有2个分布丰富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南地区和祁连山地。分析表明,风毛菊属植物是一个北温带分布的属,可划为5个分布型和2个变型,其中以中国特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分布最多(分别占36%和29.5%),特有属为新特有属,说明该区系属于一个年轻的、以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分布为主的温带性质,并与青藏高原、中亚地区有密切联系;喜马拉雅、横断山区是风毛菊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华北、华中地区是一个次生分布中心;菊科在古地中海地区于第三纪的早、中期得到分化与发展,其中原始的帚木菊族向西南亚迁移时分化、衍生出原始的菜蓟族的祖先种,该族在大约第三纪从起源中心向中亚干旱地区分化出风毛菊属植物,因此,该区系起源于第三纪的中亚至喜马拉雅一带;青藏高原的隆起、海浸海退,使属内种类剧烈分化,第三纪、第四纪北半球冰期、间冰期交替作用,使本区系向亚洲温暖地区迁移,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现今的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