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遗传背景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对盐度的适应能力上具有明显的差异的机理, 比较了30个凡纳滨对虾家系在3个不同盐度水体(5‰、20‰和30‰)中饲养30d后的生长性状。研究结果证实了不同家系对虾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生长性能和适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各盐度条件下不同家系间生理代谢、ATP含量及ATP合成关键酶酶活力的差异, 并检测了不同家系凡纳滨对虾鳃Na+/K+-ATPase、Ca2+-ATPase酶活水平。结果发现盐度适应力差的对虾家系的Na+/K+-ATPase、Ca2+-ATPase酶活力较弱, 这可能是由于其机体能量供给不足所导致。此外, 研究以血浆中皮质醇浓度为指标, 对比了不同盐度下不同对虾家系的机体应激水平, 结果显示盐度适应力差的对虾家系在经30d饲养后仍处于应激状态。综合研究结果得出, 不同遗传背景的对虾对盐度的适应能力不同, 可能是由其机体代谢、离子转运及能量合成能力所决定。 相似文献
2.
3.
水生维管束植物受镉污染后的生理变化及受害机制初探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镉污染后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其叶绿素a/b值随水体镉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叶绿素含量与镉浓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叶细胞膜透性与镉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不同抗性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随镉浓度增加而升高,但抗性种的增加率要小得多。镉对根系脱氢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且随镉浓度升高,活性相应下降。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也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些在环境监测中可作为生理指标。凝胶层析表明,具有抗性的凤眼莲的可溶性成分中,存在着高分子镉复合物(>70,000)、分子量为13,300的镉复合物和低分子量镉螯合物及游离态镉。不抗种的紫背萍缺乏第二种镉复合物。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境下蓝桉的木材解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不同生境下的蓝桉(Eucalyptusglobulus Labill.)木材结构进行了解剖学观察,描述了木材结构特征。以蓝桉木材的11 个主要特征——导管频率、单孔率、导管直径、导管分子长度、管胞长度和直径、纤维管胞长度和直径、纤维长度、射线频率和高度为指标,对生长在不同生境下的蓝桉进行比较发现:随着纬度的增加,生长轮变化不明显;木材中大部分组成分子的数量特征,除导管频率有降低趋势外均与纬度成正相关。评述了年降雨量对蓝桉木材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海拔梯度的高山红景天种群适应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采用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分析分布于吉林省长白山北坡的高山红景天在4个海拔梯度的遗传变异,并结合形态指标和态因子探讨高山红主天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研究了新农药灭幼脲Ⅲ号在好气水环境中的降解与代谢。在避光条件下,观察了灭菌组与实验组中灭幼脲Ⅲ号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的消长过程,比较了它的化学水解与微生物降解的差异。在室内模拟好气系统中,研究了母体化合物在水体中的残留动态和生物降解半衰期,及其初期主要代谢途径的转化产物,同时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扫描,以及特征有机质谱图,对灭幼脲Ⅲ号的两种主要代谢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在室内好气环境中较易水解,而且水中微生物的存在能加速它的降解,母体化合物在水体中初期代谢主要途径为分子中的苯甲酰碳与脲氮键首先开裂,生成邻氯苯甲酸(CBA)和对氯苯基脲素(CPU)。 相似文献
8.
不同灌溉条件下小麦冠层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其模糊聚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傅立叶滤波和导数法等信号处理技术对获得的不同灌溉条件小麦冠层的反射光谱进行处理,选出最能有效区分小麦不同灌溉条件的波长,用这些波长对应的反射率为指标,用模糊聚类(FCA)方法对不同灌溉条件的小麦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9.
真水狼蛛对褐飞虱捕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的设计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的天敌密度、害虫密度、温度和光照时间的动态系统中,真水狼蛛对稻田主要害虫褐飞虱的捕食作用。得出其控制作用的数学模型为:y=27.4087 3.1667 x_1 6.8333 x_2-1.1667 x_3 0.5000 x_4-0.4258 x_1~2-0.9258 x_2~2-3.1758 x_3~2 .2500 x_1x_2 0.5000 x_1x3-1.5000 x_3x_4通过模型的主效应分析.得出了各环境因子对天敌捕食作用的影响。真水狼蛛对褐飞虱的日捕食量为19.372头。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态箱法 ,于 1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2月对放牧条件下锡林河流域冷蒿 (Artemisia frigida) -小禾草草原甲烷地 -气交换通量进行了野外原位测定。研究结果表明 :锡林河流域草原是甲烷的弱汇 ,其吸收通量变幅较大 ,在0~ 499.6 8μg.m- 2 .h- 1之间 ,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表现为甲烷通量随温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分析揭示了甲烷通量与温度和降水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与地温之间的定量关系。两年的研究结果还表明 ,不同放牧率处理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上对土壤 -植被系统吸收甲烷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腔阔盘吸虫尾蚴及后蚴穿刺腺等腺体的组织化学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应用组织化学反应方法初步观察了腔阔盘吸虫(Eurytrema coelomaticum)尾蚴及后蚴体中单细胞腺的组织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尾蚴的5对大单细胞腺主要分泌粘蛋白、酸性粘多糖及微量碱性蛋白质,当子胞蚴被排到外界时,此腺体物质分泌出充满子胞蚴内囊腔并包被着各尾蚴。尾蚴在此腺体分泌物保护下渡过其在外界生存的时间。尾蚴的4对小单细胞腺主要包含中性糖蛋白及结合氨基的蛋白质(可能是含酶物质),此腺体物质可能是在尾蚴进入昆虫宿主(草螽)体内穿钻其胃壁进入血腔时分泌出能溶解胃壁组织帮助尾蚴的穿钻行为。成熟后蚴的穿刺腺对PAS反应呈强阳性,其分泌物可以溶解囊蚴的囊壁,使后蚴迅速脱囊。各幼虫期其他器官组织的组化成分也经观察。 相似文献
12.
正常妇女不同卵巢激素状态离体输卵管平滑肌自发收缩活动及其对NE反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离体实验方法观察58例22—40岁中国育龄正常妇女周期的不同阶段、妊娠期(1—2个月)及哺乳期(2—10个月)输卵管峡部平滑肌收缩频率、波型及对外源性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反应。实验观察到增生期、行经期及哺乳期峡部收缩活动比分泌期、妊娠期强,前者收缩频率高,多数呈现阵发性收缩,而后者收缩频率低,呈现单个收缩。增生期、行经期、分泌期及哺乳期峡部对NE呈兴奋性反应,只有妊娠期峡部对NE呈抑制反应。峡部环层肌比纵层肌收缩力强,但收缩波型相似。结果表明人输卵管自发收缩活动及对NE反应与卵巢激素状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Injection of triiodothyronine into adult frogs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the mitotic index of a number of tissues. The work reported here shows that in one such tissue, lens epithelium, the mitogenic effect is chiefly due to an increase in growth fraction. Practically all of the cells in the population enter DNA synthesis (although not simultaneously) as a consequence of treatment. The administration of hormone also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intranuclear 3H actinomycin D binding. In addition 3H uridine and 3H amino acid incorporation rates rise as does microphotometrically detectable RNA and protein cont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