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84年,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送来寄生于一麻鸭肌胃角质层下结缔组织内的畸形绦虫标本。经鉴定,认为是膜壳属(Hymenolepis)的一种绦虫,由于异位寄生而发生畸形。因尚未见报道过,特记述并附图于后。虫体共5条,缠结于鸭肌胃角质层下形成的结缔组织囊内。虫体白色,带状、很小,全长6.3—8.1毫米,最宽在体后部链体处0.265—0.398毫米。头节椭圆形,大小为0.234—0.336×0.125—0.188毫米,其上具有一个突出的吻突,长约0.148毫米,有10个钩,钩长0.0387毫米,刃长0.0172毫米,柄长0.0215毫米,刃护尖锐略短于刃,长0.0107毫米。头节上无吸盘,只有数条沟纹。…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整理鉴定采自新疆的蚋科幼虫和蛹标本中,发现克蚋属2个国内新纪录。兹将形态简述于下。1奥氏克蚋Cnephia ovtshinnikovi(Rubzov,1940)成熟幼虫体长6—7毫米。体淡黄色。上颚梳齿5个。亚颏齿9个,中央的一个齿发达,凸出前缘鳞外。蛹体长(呼吸丝除外)约4毫米。茧呈靴形,有颈领,无窗孔。蛹体藏于茧内。呼吸丝10条。1981年7月采自昭苏县,3蛹,剥出成虫1♀。2头幼虫。孳生在山间小河流水中石块上。国外:苏联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2吉尔雅诺瓦克蚋Cnephia kirjanovae Rubzov,1956成熟幼虫体长7—8毫米。体色灰褐色,上颚梳齿11个。亚颏齿9个…  相似文献   

3.
现将在山东济南采得的淡水鱼类寄生单殖吸虫指环属的二个新种记述如下: 1.管形指环虫,新种Dactylogyrus tubatus sp.nov.(图1) 中型蠕虫,体长0.44—0.55毫米,体宽0.10—0.13毫米。 固着盘上的中央大钩二枚,边缘小钩14枚。中央大钩呈D.wunderi Bycb.型。全长  相似文献   

4.
1981年12月19日,我们检查了北京水产研究所饲养的虹鳟Salmo gairdneri Richardson 7尾,从盲肠内获得绦虫45条,经鉴定为:鲑原头绦虫Proteocephalus pollanicola Gresson,1952 虫体全长63—92毫米(以下量度单位均为毫米),体最大宽度1.2—1.3。头结及部分链体外被小棘。头结方圆形,宽0.2818—0.4697;具四个圆形吸盘,吸盘直径0.111—6.2135,壁厚0.02496—0.03416;顶吸盘圆形,大小为0.05124—0.0854。颈与头结几乎等宽,长3.26—6.54。睾丸数目一般为63—75个,偶可达90—98个,单层分布于中央髓质的背部,大小为0.0832—0.0915×0.0499—  相似文献   

5.
1973—1974年我们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考察队,在西藏东南部采得不少白蚁标本。已确定的种类共10种。在这些种类中,除过去已经描述的新种外,还有以下新纪录。 1.阿萨姆土白蚁Odontotermes assamensis Holmgren 1913 分布 西藏(墨脱700—800米);印度(阿萨姆:萨地亚)。 头长(至上颚端)4.64—5.35毫米,平均4.79毫米,头长(至上颚基)1.14—1.36毫米,平均1.26毫米,头最宽1.11—1.21毫米,平均1.19毫米。触角一般16节,第1节圆柱形,最长,第4节最短。左  相似文献   

6.
油菜筒喙象~(**)Lixus ochraceus Boheman是一种蛀茎害虫,近年来在我区成了油菜主要害虫。 一、形态特征 成虫 长纺锤形,体长10—13毫米,体宽2.5—3.0毫米。初羽化,全体棕红色,有白毛,交配、产卵期生灰白短毛。头和前胸背板褐色,有不规则刻点,中央有一条深褐色纵线。喙向前下方斜伸,稍弯曲。触角膝状,11节。前翅  相似文献   

7.
在整理鉴定蚋科幼虫和蛹标本中,发现真蚋属3个国内新纪录。形态简述于下。1 溪流真蚋Eusimulium fluviatile(Radz.1948) 幼虫体长约7毫米。体青灰色,腹节3—8节背板有暗色斑。头浅棕黄色。亚颏齿9个。上顎梳齿6个。锯齿2个。后环钩60—62排,每排10—12个小钩。蛹体长(呼吸丝除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四川省的指环虫二新种。量度毫米。模式标本保存于重庆师范学院生物系。1.伞形指环虫Dactylogyrus umbelliformis,新种(见封二图1)小型蠕虫,体长0.328—0.491,体宽0.069—0.096。边缘小钩发育完全,第二对较大,全长0.019—0.026,钩尖0.006—0.007。中央大钩粗壮,全长0.0  相似文献   

9.
<正> 梨铁象Styanax apicatus Heller属象虫科,是梨树的一大害虫。现将几年来初步观察的结果报道如下。 一、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9—12毫米,初羽化时,头黑褐色,其余部分黑色,微带金属光泽,头向前倾斜,约为体长的1/6;喙短,端部稍阔,背面有三条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75—1976年夏,1977年夏、秋,1978年春,先后在四川重庆、长寿、渠县、江津、乐山、马边、合江等地搜集单殖吸虫标本一批,经鉴定后,发现指环虫六个新种,现报道于后。量度以毫米为单位。模式标本保存于重庆师范学院生物系。1.铜鱼指环虫 Dactylogyrus coreiusi,新种(图1) 虫体小,体长0.348—0.438,体宽0.123—0.124。咽椭圆形,0.032×0.036。固着盘发达,联结片单一。边缘小钩全长0.022—0.023,钩尖0.006。中央大钩全长0.052—0.054,内外突分化明显,内突长0.017—0.019,外突长0.006,钩柄0.042,钩尖部长0.022。联结  相似文献   

11.
榆树是一种速生耐盐碱的优良树种。近年来,被榆赤胸叶蜂Arge vulnerata Mocsary为害日趋严重,受害面积逐年扩大。现将我们几年来对榆赤胸叶蜂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形态特征 成虫 雌蜂体长11—12毫米,翅展21—23毫米;雄蜂体长8—9毫米,翅展14—16毫米。体黑蓝色,有光泽,头黑色,胸部桔红色,触角黑  相似文献   

12.
天津鲺是寄生于天津黄颡鱼体外的一种新鲺。雌鲺全长2.58—5.52毫米。背甲略呈圆形,长2.46—4.56毫米,阔2.10—4.74毫米,长度大于宽度。侧叶中央,向两侧各见有一条树枝状的色素条。呼吸区的外围无色素。后窦梯形。吸盘的直径为背甲宽度的1/6,几丁质条有43—49。腹部长0.63—1.13毫米,阔0.36—0.94毫米,长度大于宽度。尾叉基位。肛窦为腹长的1/2。一般雄性小于雌性,全长3.00—4.32毫米。背甲长1.96—3.48毫米,阔1.98—3.18毫米,无色素。腹部长0.68—1.01毫米,阔0.57—0.93毫米。第2对游泳足的底节后缘有一个僧帽状突起。第3对游泳足的底节与基节的后面有一个半圆形的囊状突起。第4对游泳足的基部顶上,有一个凹形的栓。 三个不同时期的幼体,叙述了小颚变态的过程,从小颚的变态,也证明了胡氏鲺属是鲺属的一个幼体期。 本新种寄生在黄颡鱼的侧线、腹壁、口腔黏膜与鳃等部,寄生于口腔黏膜上,在以前 的文献中,尚无记载。  相似文献   

13.
胸纹粗腿豆象Caryedon lineatonota Arora(图1) 雄虫:体长4.6—4.8毫米,宽2.3—2.5毫米.触角第五至十节锯齿状,除第三至四节端部边缘黄褐色外皆为黑色;头黑色,两复眼间呈网状结构,疏被金黄色毛;额中脊明显,与唇基相连;复眼大而突出,在触角着生处稍呈凹缘。前胸背板被全黄色毛,亚圆锥形,后缘中央稍向后突出,侧角尖;表皮底色黄褐,中央有一条黑色纵纹,中纵纹每侧还有2—3条黑色纵纹。小盾片密被淡黄色毛,略呈三角形。  相似文献   

14.
<正> 白缘苇野螟Sclerocona acutella(Eversmann)属鳞翅目螟蛾科野螟亚科,是微山湖芦苇上新发现的一种食叶害虫,国内未见报道。1980年始进行了观察,整理如下。 一、形态特征(图1) 卵 初产时白色有光泽,逐渐变为黄褐色,孵化前变为棕黄色。椭圆形,扁平,长1.2—1.3毫米,宽0.7—0.8毫米,边缘扁平,中央隆起。 幼虫 初孵体长2毫米,头大体细,头棕色,体黄白色。成长的幼虫头黑褐色,体绿色,  相似文献   

15.
从条纹二须鳃Capoeta Semifasciolata(Gunther)的鳃片上,发现两种枝环虫,一种为Dactylogyrus anchoratus Dujardin,1845,另一种为新种,描述于下。 文内量度以毫米为单位。模式标本分存于昆明师范学院及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条纹枝环虫Dactylogyrus lineatus新种(图1、图2) 小型蠕虫。长0.332—0.464,宽0.086—0.112,咽圆形,直径为0.020—0.028。 后吸器仅见一联结片,边缘小钩长0.014—0.022,第3对钩最长,第7对钩最短。中  相似文献   

16.
1989年9月10日,在安徽省歙县昌溪乡昌溪村公路旁,采到一号蛇标本,经鉴定是白头蝰(Azemiops feae Boulenger)。标本号89091,保存于我所标本室。为安徽蛇类新纪录。同年10月2日上午11时30分,在歙县深度公路下,汽车压死一条白头蝰。现就89091号标本的形态特征描述如下:体长470毫米,尾长90毫米,重50克,雄性,头椭圆形,头背白色,有浅褐色斑纹,中间有一白中线。躯干背面紫褐色,背尾有朱红色黄斑16对。鳞被情况是:背鳞17—17—15行,腹鳞178,尾下鳞40对,眶前鳞3,眶后鳞2,顳鳞2+3,上唇鳞6,2—1—3式;下唇鳞8枚,前3枚切前颔片。生态习性栖息于300米左…  相似文献   

17.
1985年8月21日,我们在青海果洛州2只大鵟(Buteo hemilasius)小肠检得带科Taeniidae(虫条)虫7条,经鉴定为兀鹰支带(虫条)虫。测量单位mm。 兀鹰支带(虫条)虫Cladotaenia (Cladotaenia) vulturi Ortlepp,1938。 虫体呈带状,全长125—140,宽1.995—2.100。头节小,大小为0.42;有两排钩和四个圆形吸盘,吸盘直径为0.21。未成熟节片长度大于宽度,长0.6480—2.2050,宽0.0972。成熟节片宽度大于  相似文献   

18.
植株高7—10厘米,无毛。鳞茎狭卵形,长5毫米,宽4毫米,鳞茎皮暗褐色,外面的长1—2厘米,撕裂成纤维状,向上呈颈部,里面的膜质;根纤细。基生叶1—2枚,长4—9厘米,宽0.5—1毫米;茎生叶3,互生,狭条形,长4—7毫米,宽0.5—0.8毫米。花单生,淡黄色带红色,长10—12毫米;花被片6,离生,脉5—7条,外花被片短圆形,宽3—3.5  相似文献   

19.
<正> 瓜蒌透翅蛾俗称粗腿透翅蛾Melittia bom-byliformis Cramer属鳞翅目、透翅蛾科。是药用植物瓜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和双边瓜萎T.uniflora Hao的重要害虫。为此,从1978年9月开始,我们对其生活史及其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雌20—22毫米,雄18—20毫米,翅展雌38毫米,雄36毫米。头部暗褐色,混杂有黄毛,复眼的前缘有黄白色毛,触角球杆形,末端有钩,并具有一毛束,口喙发达。后足生有丛毛这是此种显著的特点。翅透明、翅脉、翅缘、前翅的横脉附近及翅顶部黑色,并翅面散  相似文献   

20.
黄杉属一新种和梣属一新亚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木,高达12米,胸径30厘米;树皮深灰色,下部不规则片状开裂;一年生枝淡黄色(干时红褐色),主枝无毛或有疏毛,侧枝有褐色密毛,老枝灰色,无毛,叶条形,螺旋状着生,在枝下部排成二列,长1.5—2.5厘米,宽约2毫米,先端微凹,上面深绿色,下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球果圆锥状卵形,基部宽,上部较窄,长4.5—8.0厘米,径4—5厘米;中部种鳞肾形或横椭圆状肾形,长2厘米,宽3.2厘米,鳞背露出部分密生褐色短毛;苞鳞露出部分向后反伸,中裂窄三角形,长2—3毫米,侧裂三角状,先端凸尖,长1—2毫米.种子三角状卵圆形,长9毫米,上面密生褐色短毛,种翅较种子长。花期5月,球果10—11月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