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植保植检工作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工作思路,不断提高植保植检工作水平与效率,是现代植保人必须面对与解决的现实而迫切的课题.本文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分析了植保植检技术人员年龄老化、队伍能力整体弱化以及经费保障问题、体制问题、管理问题等植保植检工作面临的困局和问题;提出了植保植检法制化、队伍稳定化、职能专业化、技术研究前沿化、技术应用推广适用化与集成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协作化、装备现代化、投入多元化、宣传培训常态化等植保植检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具有种类多、危害重、发生规律复杂、防控难度大等特点,相关理论和技术创新、防控体系构建与应用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植物保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就,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从单一的人为干预起步,经历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再到绿色防控综合治理的发展阶段,其中较为突出的成就包括:掌握了农作物重大病虫流行灾变规律;揭示了重要农业有害生物的致害机理;研发了一批防控产品;建立了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体系.随着产业变革与科技进步,我国植保科技领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未来的植保理论和技术研究应围绕下列3方面展开:新型生产模式及气候变化下的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全球化趋势下的有害生物检测预警技术,绿色可持续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新模式.建立现代植保技术体系将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生物工程技术认识植物保护研究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西儒   《广西植物》1997,17(3):270-275
本文从生物工程技术研究角度讨论了植物保护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应多样化,完善、充实植物保护系统工程。认识到植保工作与植物遗传、生理、生化相结合,特别是对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开拓和利用,多元化的研究。开僻经济、有效、无公害的病虫害管理途径,为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以生物生产为基础的产业 ,对资源具有高度依靠性。面对短缺的自然资源和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 ,我国植保科技界提出“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植保方针 ,推广农作物病虫综防技术防治主要病虫害。农业部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针对农业对资源的浪费 ,及农产品对消费者安全放在首位的观念 ,提出生态农业建设任务。生态农业建设将有力推动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 ,本文就福建省连城县综防技术浅析两者间的同一性。1 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目标1 .1 综合防治的主体技术综防的主体技术主要有农业生态防治、生物技术防…  相似文献   

5.
辐射诱变技术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与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辐射诱变育种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中子、质子或者射线等物理辐射诱变因素对种子进行辐照,诱发其染色体的数量、结构和行为变异,从而得到可供利用的突变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新的种质资源的一种新兴的育种技术.本文以水稻、小麦、大豆、花卉和林木等材料所做的辐照试验为依托,综述了国内外在辐射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其主旨在于提高人们对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价值、意义及其前景的认识,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期促进现代化物理农业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的实施,对我国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的影响深远,既给动植物检疫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对迁飞性害虫的预测预报要求更加准确、顺畅,防控更加高效,新型害虫防控剂的研究与开发面临更多机遇,农药、植保器械的市场需求加大。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属于植物保护学科,本文以植物保护专业为例,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植保学科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关教学改革建议和措施。建议从课程设置、小语种复合人才培养、植保国际班、跨文化交际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培养适合“一带一路”发展需要的植保类新型人才,促进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植保领域的共同繁荣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丛枝菌根真菌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保冬  于萌  郝志鹏  谢伟  张莘 《生态学杂志》2019,30(3):1035-1046
丛枝菌根(AM)共生体系能够改善植物营养状况,增强植物对各种逆境胁迫的耐受性,其在农业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应用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在AM真菌(AMF)应用技术和田间试验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本文在介绍AMF种质资源库、商业化菌剂生产及相关专利申报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例从菌剂生产、接种技术、接种效应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AMF应用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包括国内外近年来菌根技术在农业、园艺、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尚待系统深入研究的 AMF应用领域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旨在为菌根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作物抗性品种、布局、耕作制度以及栽培管理等农业措施可以有效地调节害虫的种群数量,合理和综合运用这些措施,可以实现害虫生态调控的目的,从而为农作物的无公害生产提供新的植保技术。本文从农业措施在害虫控制中的直接作用、对天敌昆虫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利用农业措施控制害虫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合理利用和正确评价农业措施控制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植保污染是植物实施保护的过程中产生的,使农业生态环境发生劣变。为了保护环境,降低农业污染,需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农业植保建设。本文分析植保污染的主要因素及其原因、农业污染减排途径,期望切实落实植保减排,减少农业污染,维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民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不断加重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导致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度超出规定、同时也致使环境污染、操作人员中毒等其他现象的不断出现。食品、环境、人员全部因此而处于危险中。本文对农药的危害做了简要分析,同时对农业病虫害的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绿色植保措施展开探讨,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1.
ASP(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服务器网页)是Microsoft公司1997年推出的,WINDOWS面向WEB特征的,功能强大而成熟一种技术。2000年以来,笔对其应用于植保网络化、可视化与自动化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与开发,建立了我省第一个植保专业网站,网址www.fizb.com。阐述了植保在互联网上的初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L-谷氨酸是目前产量最大的氨基酸品种,也是我国生产规模最大的生物发酵产品。随着合成生物技术以及新型生产装备和技术的发展,国内L-谷氨酸菌种和生产技术近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提升。本文从L-谷氨酸产业的现状分析和关键技术创新需求的角度出发,概述了L-谷氨酸菌种和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L-谷氨酸生产关键技术的创新开发和产业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BP神经网络在农产品生产与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工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发展迅速的信息处理技术之一,充分发挥人工神经网络的技术优势,是在农业领域内实现生产劳动自动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对BP网络模型及其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农产品的外观评判、生产预测建模和分类分级鉴定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卫生装备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开展卫生防护防疫技术与装备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本文介绍了军事医学科学院在机动医疗平台技术与装备、急救器材与包装工程、血/液/氧保障技术与装备、生物侦检防护技术与装备、生物医学材料与装备、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医用电子技术与装备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卫生装备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是世界著名的严重危害苹果的重要入侵害虫,常造成20%~30%的产量损失,现已传入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黑龙江和吉林等省区,对我国全国苹果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2009年农业部科教司批准设立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入侵生物苹果蠹蛾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主持,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和郑州果树所、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以及相关省区植保部门等16单位参加。本文对该项目执行3年中在苹果蠹蛾关键生物学特性、实用监测和防治技术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总结,详细情况可通过苹果蠹蛾信息网(www.codlingmoth.net)获得。  相似文献   

16.
甘薯小象虫是莆田市甘薯最主要害虫,近年来发生为害日趋严重.本文分析了甘薯小象虫在我市严重发生原因和为害特点,并提出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生物、药剂防治等的综合治理技术和办法,提供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7.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在林木培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在光合作用机理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快速、简便、精确且整体无损伤检测植物光合作用生理状况的新技术.叶绿素荧光信号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光合作用过程变化的信息,因而被视为植物光合作用与环境关系的内在探针.该项技术在农业、园艺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而在林木培育中的应用较少.本文介绍了叶绿素荧光分析相关参数及其生物学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在林木栽培、林木逆境生理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林木培育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8.
昆虫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农业生产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基因组学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昆虫功能基因学。本文综述了农业昆虫功能基因组学在生长发育、多型现象、抗药性、化学信号感受机制、代谢组学以及肠道微生物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农业昆虫在未来研究中新思路和新技术的应用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保障蔬菜供给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基于北京市郊区涉农经营主体设施蔬菜科技发展情况的调研,对设施生产技术和装备应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设施蔬菜产业在重点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等科研项目为带动下实施,近年来已经在许多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展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体来看,北京设施蔬菜发展水平较高,并向高效、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生产水平和资源利用率低、规模化作业程度低、采后处理和加工落后、设施装备与栽培技术的结合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需求导向、优势实破、创新驱动、四化同步等策略来提高设施蔬菜的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工厂化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农业是社会和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农业生产形式,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厂化农业突破了种植业生产中的传统观念,具有全新的、科学的、现代的涵义:工厂化农业最大限度地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运用现代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管理技术武装农业,以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工厂化农业的特征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现代管理经营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