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处于性休止期的雄性高原鼠兔在不同光周期饲养后体重和性腺重量的变化,同时 对其血浆睾酮水平和松果腺褪黑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1)无论在长日照、自然光照、或是短 日照条件,高原鼠兔的体重无明显差异(P>0. 05);2)长日照组鼠兔的睾丸、附睾、输精管和精 囊腺远重于自然光照组(P<0.001)和短日照组(P<0.001);3)长日照组鼠兔血浆睾酮的含量 明显高于自然光照组(P<0.001)和短日照组(P<0.001);4)长日照组鼠兔松果腺褪黑激素含 量远低于自然光照组(P<0.001)和短日照组(P<0.001)。结果表明:高原鼠兔是长日照动物。  相似文献   

2.
日本紫花牵牛子叶完全展开后,短日照诱导前、诱导后和两个短日照间的长日照处理对植株的花芽分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双向凝胶电泳分析表明,长日照处理的牵牛子叶内存在着短日照处理子叶内没有的两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与长日照抑制牵牛植株的花芽分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光周期对春石斛开花及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春石斛为试材,研究光周期对其开花及多胺(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的影响,以期了解春石斛开花的光周期特性以及期间能源物质多胺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春石斛短日照处理植株开花较长日照处理的提前约18d,为称量性短日照植物;同时,短日照处理植株的花芽多,开花量犬,花径较长日照大。不同光周期诱导开花过程中,春石斛叶片内腐胺含量最高,波动较大,短日照处理下基本维持比长日照高的水平。亚精胺含量其次,且随生长发育逐渐升高,短日照处理下一直保持比长日照高的水平。精胺含量最低,变化不大,短日照下保持与长日照相同或略高的水平。由此推测,春石斛为称量性短日照植物,高水平的腐胺和亚精胺可能与春石斛花芽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每日8~13小时日照可以诱导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开花和块茎的形成,每日14小时以上的日照则抑制其开花和块茎的形成。生长在短日照(每日8小时日照)和自然日照下的菊芋,在花芽刚一出现时匍匐茎即开始膨大,CTK含量也随之增加,块茎膨大最快时,CTK含量最高。生长在长日照(每日18小时日照)下的菊芋,匍匐茎始终不膨大,其中CTK含量一直保持较低水乎。诱导前菊芋匍匐茎中含有一定数量的GA,短日照诱导25天后的第5天,GA含量减少,低水平的GA一直维持到最后。在长日照下生长30天后的匍匐茎GA含量增长1倍多,GA含量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自然日照下匍匐茎膨大前GA含量变化不大,膨大开始后则显著减少。在短日照诱导中喷施GA_3溶液,匍匐茎膨大也被抑制。在短日照稻自然日照下菊芋块茎形成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强度和酶带数随匍匐茎的膨大而增大,生长在长日照下的菊芋,匍匐茎不膨大,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也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日本紫花牵牛(Pharbilisnilcv.Violet)子叶完全展开后,短日照诱导前、诱导后和两个短日照间的长日照处理对植株的花芽分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双向凝胶电泳分析表明,长日照处理的牵牛子叶内存在着短日照处理子叶内没有的两种蛋白质(pI4.1,MW16.5kD;pI4.2,MW16.5kD)。这些蛋白质可能与长日照抑制牵牛植株的花芽分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遮荫对短梗大参苗木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盆栽短梗大参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遮荫处理(全光日照、70%光日照及40%光日照)对短梗大参苗木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为耐阴植物引种栽培及在园林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遮荫处理下短梗大参生长良好,叶色浓绿,植株的冠幅和复叶数显著高于全光日照(P0.05);遮荫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全光日照(P0.05),且随着遮荫程度增强而增加,而叶绿素a/b则呈下降趋势。与全光日照相比,遮荫处理提高了短梗大参表观量子效率(AQY)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同时明显降低了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遮荫处理提高了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0/Fm),尤其是40%光日照下Fv/Fm和F0/Fm均显著高于全光日照(P0.05)。遮荫处理下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低于全光日照(P0.05),并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进一步降低,以减少热耗散等途径来提高PSⅡ光能转化效率,但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受遮荫处理影响不大。因此,作为喜阴植物,短梗大参具有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适宜生长于适度荫蔽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开花期是水稻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水稻的花期决定着水稻的地区适应性和最终产量。人工选择使水稻从短日照向长日照、低纬度向高纬度扩张,因此水稻已逐渐进化出适应长日照条件下的开花调控机制。目前,虽然鉴定了一些影响水稻长日照的开花基因如SDG724、RFT1、EHD4、DTH2,但是挖掘水稻长日照开花基因还十分有限。本研究通过筛选水稻突变体库,获得一批在长日照下花期有显著差异的突变体材料,其中一份突变体lfm1(late-flowering mutant1),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延迟,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时间正常。通过图位克隆,将Lfm1基因初定位至第8染色体端粒附近。进一步的精细定位将Lfm1基因定位于分子标记8-0.269和与8-0.283之间,范围为12 kb,该区域包括3个候选基因。经测序分析发现,在突变体lfm1中,LOC_Os08g01420基因的第六外显子2800处缺失9个碱基,突变体lfm1等位于已报道的突变体ehd3。在适度(中日照条件下,~12 h/12 h)的光照条件下,突变体lfm1表现为穗粒数增多,生育期略延长,具有应用于生产的潜力。Lfm1基因的克隆为培育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的水稻材料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8.
李子巍  孙儒泳 《动物学报》1994,40(4):370-376
本文研究了处于性休止期的雄性高原鼠兔在不同光周期饲养后体重和性腺重量的变化,同时对其血浆睾酮水平和松果腺褪黑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1)无论在长日照、自然光照、或是短日照条件,高原鼠兔的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2)长日照组鼠兔的睾丸,附睾,输精管和精囊腺远重于自然光照组(P<0.001)和短日照组(P<0.001);3)长日照组鼠兔血浆睾酮的含量明显高于自然光照组(P>0.001)和短日照  相似文献   

9.
对毕氏海蓬子分别进行了不同日照长度处理及不同光周期数的短日照处理,发现:(1)毕氏海蓬子开花的临界日长为15 h;(2)在光照8 h/d处理条件下,毕氏海蓬子开花所需最少光周期数为13;(3)经过13~18个短日照(8 h光照/d)光周期数处理,再移至长日照(17 h光照/d)条件下,有成花逆转现象.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取贵阳市高层高密度、高层低密度、中层高密度、中层低密度、低层高密度和低层低密度6种不同形态的住区为对象,通过构建日照合规率和建筑日照时数比,对比分析6种不同形态住区的日照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贵阳市6种不同形态住区的日照合规率平均值分别为36.9%、61.9%、20.6%、69.6%、26.5%、45.0%,低密度形态住区的日照合规率比同类型高密度形态住区平均高2.25倍,低密度形态住区的日照环境较好。不同类型低密度形态住区的日照环境不同,高层低密度和中层低密度形态的日照时数集中在5~6 h,建筑日照时数比分别为0.24和0.32;低层低密度形态的日照时数以6~7 h为主,建筑日照时数比为0.28。相对于其他形态住区,低层低密度住区的日照环境最好。容积率与住区0~1 h日照时数的建筑日照时数比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光周期对西葫芦185品系顶芽和叶片衰老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短日照下 ,西葫芦 (CucurbitapepoLinn .) 185品系的植株发生衰老。结构学、基因表达与系列生化分析证实 :短日照启动了顶端分生组织由营养生长锥向花芽的转化 ,进而其组成细胞发生编程性死亡 (PCD) ,导致顶端生长势的丧失 ;与长日照处理相比 ,短日照处理在发育晚期也引起大量叶肉细胞发生PCD ,进而叶片出现衰老。核酸酶活性的高度表达是PCD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子事件。实验证实 ,西葫芦 185品系植株衰老进程的发生与顶端分生组织和叶肉细胞中发生PC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利用长日照和短日照环境调控绍鸭的性成熟时间,并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 检测两种日照组(n=6)鸭性成熟过程中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Ⅰ(GnRH-Ⅰ)、阿片促黑激素皮质素 原(POMC)和神经肽Y(NPY)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日龄间差异。结果表明,长日照组性成熟时间较短 日照组提前30d。RT-PCR结果显示,两组鸭下丘脑GnRH-Ⅰ mRNA的发育性表达模式相似,从出雏至性成熟 过程中,其表达水平呈逐渐增加趋势;长日照组下丘脑GnRH-Ⅰ mRNA表达丰度均高于同日龄短日照组,并于 120日龄时其差异达显著水平。两组POMC mRNA的表达丰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于性成熟前后显著下降; 日照长度对其基因表达具有显著影响。两组NPY mRNA表达水平分别于60和90日龄时显著升高,于性成熟时 显著下降,但光照对其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下丘脑GnRH-Ⅰ基因表达的显著上调可能是禽类性成熟启动的关 键因素,也是长日照条件下绍鸭性早熟的主要原因;GnRH-Ⅰ表达的上调与下丘脑POMC和NPY mRNA表达变 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利用长日照和短日照环境调控绍鸭的性成熟时间,并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两种日照组(n=6)鸭性成熟过程中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Ⅰ(GnRH-Ⅰ)、阿片促黑激素皮质素原(POMC)和神经肽Y(NPY)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日龄间差异。结果表明,长日照组性成熟时间较短日照组提前30d。RT-PCR结果显示,两组鸭下丘脑GnRH-Ⅰ mRNA的发育性表达模式相似,从出雏至性成熟过程中,其表达水平呈逐渐增加趋势;长日照组下丘脑GnRH.ImRNA表达丰度均高于同日龄短日照组,并于120日龄时其差异达显著水平。两组POMC mRNA的表达丰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于性成熟前后显著下降;日照长度对其基因表达具有显著影响。两组NPYmRNA表达水平分别于60和90日龄时显著升高,于性成熟时显著下降,但光照对其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下丘脑GnRH-Ⅰ基因表达的显著上调可能是禽类性成熟启动的关键因素,也是长日照条件下绍鸭性早熟的主要原因;GnRH-Ⅰ表达的上调与下丘脑POMC和NPY mRNA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6年生“春捷”桃树为试材,以自然生长的桃树为对照,研究了长日照和短日照的休眠诱导效应和休眠诱导进程中叶片抗冷性对光周期的响应.结果表明: 在逐渐降低的自然环境温度下,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树体均能进入休眠诱导期,其中长日照处理延后1周而短日照处理提前1周进入.随着休眠程度的加深,各处理叶片的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降低,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休眠诱导期内均呈单峰曲线,高峰值出现在休眠诱导期的后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入休眠诱导期后迅速下降,后期回升形成小高峰.休眠诱导期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稳步下降,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持续升高,伤害率逐渐增大.长日照可显著提高SOD、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减缓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幅,降低MDA和伤害率的增幅.这表明长日照处理叶片受伤害程度更轻,而短日照处理相应指标的变化则不同,尤其诱导期后期叶片的伤害率显著高于对照,表现出较低的抗冷性.如果环境温度允许,实际生产中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叶片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在育性转换敏感期光周期处理对湖北光敏核雄性不育水稻(农垦58s)最新全展叶叶绿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短日照(SD)相比,长日照(LD)处理的农垦58s水稻叶绿体只有较低的PSⅡ光化活性和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其PSⅡ和全链的电子传递速率低,叶绿体中叶绿素b的含量较少,叶绿素a/b值比短日照处理的高约10%。长日照处理使农垦58s叶绿体的光化活性普遍下降,这可能是导致农垦58s败育的初始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利用屋顶绿化隔热,对降低夏季空调耗能尤为重要。目前中国还缺少针对其日照环境差异下夏季昼夜热效应的全面考察研究。借助建筑日照分析将试验屋顶划分为4个日照区间,利用HOBO小气象站测取环境温度数据、热电偶昼夜连续测取不同日照区间多点温度数据,综合分析上海佛甲草模块式屋顶绿化的昼夜隔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屋顶绿化在夏季白天的隔热效果明显,最大屋面降温值可达28℃以上,日照越强隔热效果越明显;夜间的散热效果不及裸屋面;且存在最高温度时滞效应。其对建筑节能的昼夜综合效应,需要结合建筑屋顶构造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屋面日照条件以及建筑的昼夜使用节律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期达到屋顶绿化经济价值与节能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光敏感自交系CML288和不敏感自交系黄早4为实验材料,采用长日照15 h、短日照9 h的不同光周期处理,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LCSM)观察了不同叶龄期玉米茎尖分生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短日照能促进玉米开花,促进茎端分生组织向生殖生长转化,黄早4和CML288分别在6叶期和7叶期完成茎尖分生组织的生殖转化;而长日照则明显延迟开花,延迟茎尖分生组织向生殖生长转化,黄早4和CML288分别在8叶期和11叶期完成茎尖分生组织的生殖转化;因此光周期诱导玉米开花因光照条件和品种有一定差异,短日照条件下,光敏感和不敏感的玉米自交系开花提前,花期更接近,而长日照条件下光敏感玉米自交系开花延迟要比不敏感自交系明显得多.  相似文献   

18.
以德国鸢尾‘Royal touch’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光周期对其花芽分化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短日照加速了植株花芽分化的进程,而长日照促进了单花序上花芽数目的增加;(2)长日照下植株单位叶面积的光合能力较强(;3)植株的花芽分化与其叶面积、叶干重、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干重比值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些结果说明了光周期对德国鸢尾‘Royal touch’花芽分化时间和数量的影响与光周期对其植株生物量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在计算机控制模拟的温带地区秋末冬初自然温度与光周期组合条件下,作者对新蚜虫疠霉Pandoraneoaphidis)与豌蚜(Acyrthosiphon pisum)的互作关系进行了研究,试图探索该菌有无与越冬行为有关的前兆反应。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显示,恒温20℃下长日照(光照16h/d)和短日照(光照11h/d)对该菌作用于试虫的时间-剂量效应无明显影响,但显著区别于变温(日变幅为5.4-18.9℃,温变速率0.56℃/30min)下相同长短日照处理,变温下长短日照处理之间亦有较显著差异。相同变温下日照长短主要影响试菌对试虫的潜伏期(致死时间)。在变温日照8.0h、9.5h、11.0h、11.5h、12.0h和16.0h下,试菌平均潜伏期分别为15.14d、15.19d、11.79d、13.33d、11.73d和9.21d,明显呈随日照时数增加而递减的趋势即负相关性(a=15.58,b=-0.93,r2=0.78,p<0.01),而恒温日照11 h和16h的平均潜伏期为5.85d和5.97d。镜检所有蚜尸,未发现虫菌体的任何异常现象。结果表明,虽然短日照可延长试菌的潜伏期,但试菌在所有温光组合下均保持着对寄主的有效侵染力,并无越冬的前兆行为反应。作者最后讨论了该菌随寄主迁飞而转移至可生存环境并且无法长期在寄主体外生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离体培养下黄瓜顶芽性别分化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在无菌条件下,利用黄瓜顶芽的离体培养来研究性别的分化,作为一个方法已获得成功。这一方法具有预期的优越性。 2.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观察到温度和日照长度对花芽分化的明显影响:相对低的温度和短日照明显地促进雌花分化,反之,促进雄花分化。在相同的温度和日照下,不论是否加β-1AA或赤霉素,也不论去子叶或不去子叶,黄瓜花性的分化都表现出相同的结果,这说明温度和日照的影响占了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