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鲤鱼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鲤动脉球内灌注0.1%胶原酶消化,分离到大量内皮细胞及少量成纤细胞,28℃,在加入蛋白含量为:350μg/mL鲤下丘脑粗提液的1640+20%小牛血汪培养液中,细胞生长良好,7d后,接近单层。原代经三次0.5%柠檬酸胰酶消化逐步淘汰少量成纤维细胞,10d后,得纯内皮细胞,并顺利传至二代,第二代细胞经血凝ⅧR因子酶标检测发现,培养细胞存在血凝ⅧR因子相同抗原,具有内皮细胞的一般特征,从而得到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2.
肺动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新生小牛肺动脉为材料,采用灌流抽洗-0.1%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出小牛肺动脉内皮细胞。以199培养液培养并巳传6代,生长率、分裂指数、对数生长期群体倍增时间均与国外报道近似,冻存后复苏率为84.2±8.3%。通过形态学特征和凝血Ⅷ因子相关抗原检测证实是内皮细胞。纤维连接蛋白或鼠尾胶原作培养基质可显著提高该细胞的贴壁率。牛下丘脑和牛视网膜来源的促生长物有显著促内皮细胞生长作用。该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为体外研究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代谢及病理变化提供了可靠模型。  相似文献   

3.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取大鼠周边肺组织进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将肺组织切成小块,用含有20%新生牛血清、肝素90μg/ml、L-谷胺酰胺4mmol、青霉素100U/ml和链霉素100μg/ml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血细胞立即从肺组织周围游出。继而是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其他细胞72h才游出。培养60h后取出肺组织块,培养瓶中只有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细胞。后者可通过传代除去。获得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规律的鹅卵石样形态和对异植物血凝素结合试验及八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染色均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 选取6~8周龄SD大鼠5只,摘取眼球,挤压球壁后,人工剥离视网膜.将大鼠视网膜剪碎,依次经过200μm、75μm不锈钢筛网;收集滤液,离心,弃上清,予0.1%II型胶原酶消化15~20min;再次将消化液通过45μm尼龙筛网,反复冲洗筛网,收集网上物;添加培养...  相似文献   

5.
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与原代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建立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探索纯度较高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的方法并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2~3周龄的SD大鼠,解剖得到大脑皮质,两次酶消化及牛血清白蛋白或葡聚糖和Percoll梯度离心获得较纯的脑微血管段后,接种于涂布基质的培养皿进行原代培养;培养的细胞采用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及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检测鉴定。结果发现,培养12h即可见细胞从贴壁的脑微血管段周围长出,细胞呈短梭形,区域性单层生长,5~7天内皮细胞融合,内皮细胞纯度达90%以上;内皮细胞的贴壁和生长有赖于所涂布的基质,纤连蛋白/Ⅳ型胶原优于鼠尾胶和明胶;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检测内皮细胞表达阳性,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相邻内皮细胞间存在紧密连接结构。提示该方法能成功进行纯度较高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可用于脑微血管内皮的生理、生化及药理学研究,亦可用于构建大鼠血脑屏障模型。  相似文献   

6.
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CULTUREANDCHARACTERIZATIONOFBOVINERETINALCAPILLARYENDOTHELIALCELL关键词内皮细胞微血管视网膜体外培养牛KeywordsEndothelialcels,...  相似文献   

7.
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基因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胶原酶消化,梯度离心,LDL-FACS法分离及纯化小鼠肺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MLMEC),并根据细胞形态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加以鉴定。纯化后的MLMEC形态为多边形、短梭形,呈鹅卵石样排列;它能摄取RB-DiL-Ac-LDL,从而胞浆内出现亮红色颗粒;用抗PECAM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后细胞接触处呈亮绿色,细胞轮廓清晰可见。用感染法将HSV-TK基因转入MLMEC细胞内,用XTT法显示携带有HSV-TK基因的MLMEC/TK化及基因转移方法的建立将为研究MLMEC在各种病理状况下的作用及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提供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iR-31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t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RAECs)增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RAECs,鉴定为目的细胞后,观察miR-31激动剂(miR-31 agomir)和抑制剂(miR-31 antagomir)对RAECs增殖以及缺氧诱导因子抑制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inhibitor, FI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VEGF-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VEGFR-2)水平的影响。通过CCK-8实验测定miR-31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qRT-PCR检测细胞中miR-31的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FIH、VEGF-A和VEGFR-2水平。结果 在无特殊器械、不添加营养因子的情况下成功培养出RAECs;转染miR-31 agomir显著促进RAEC的细胞增殖,降低FIH水平,上调VEGF-...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分离培养小鼠原代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方法并检测其生长特性。方法:剥离小鼠主动脉中膜层,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及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小鼠主动脉来源的原代VSMC,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的纯度和分化状态;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测定小鼠主动脉VSMC传代细胞的生长、增殖特性。结果:组织块培养法培养组织块8d后,细胞从组织块边缘爬出,18 d后细胞汇合度达到80%以上后传代;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细胞生长7 d后,汇合度可达80%,此时进行传代;2种方法获得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细胞传至第3代时纯度在95%以上,传至第8代时分化状态并没有改变;MTT法显示细胞生长3~5 d时处于指数生长期。结论:本研究建立了2种可靠稳定的分离和培养小鼠主动脉VSMC的方法,VSMC纯度高,多次传代后细胞特征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大鼠膀胱Cajal间质细胞(ICC)的分离和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膀胱中的作用提供条件.方法:取大鼠的膀胱组织,采用Ⅱ型胶原酶酶解法分离细胞,将细胞悬液接种于含50ng/ml SCF、15%(v/v)FBS的DME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用c-kit特异性杭体标记细胞,免疫荧光鉴定ICC细胞.结果:培养8小时后的ICC贴壁良好,并保持其固有特征:两个长的突起,多个短的侧突.胞体小,核大,c-kit抗体荧光染色阳性.结论:酶解法分离大鼠膀胱ICC并培养成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分离培养鉴定的方法.方法 Percoll(1.077 g/ml)分离液分离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bFGF),对其进行诱导培养,光镜观察EPCs形态,免疫荧光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CD31)、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CD144)、荆豆凝集素-1(FITC-UEA-1)的表达和摄取Dil荧光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结果 诱导培养7 d后,可见集落和铺路石样结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LSCM)显示表型为CD31+VE-cadherin+双阳性细胞以及具有内皮细胞功能的Dil-ac-LDL和FITC-UEA-1双染色细胞.结论 采用Percoll(1.077 g/ml)密度梯度离心结合VEGF、bFGF诱导培养可以获得EPCs,说明该培养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建立稳定有效的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用0.1%I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人脐静脉肉皮细胞,加入含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M199完全培养液中培养,用胰蛋白酶-EDTA进行消化传代培养,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方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观察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的内皮细胞在接种后24h后完全贴壁生长,第445天后融合呈铺路石样镶嵌排列,免疫组化可见胞浆中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反应,证实培养的细胞为内皮细胞。结论:脐静脉灌注II型胶原酶消化法配合M199完全培养液可获得高纯度的内皮细胞,细胞可传代5—6次,但细胞产出量不高,不能传10代以上,5代以后细胞形态变化较大,对于复杂的基础研究应用受限。  相似文献   

13.
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皮祖细胞的分离方法有免疫磁珠分离法、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法(1.077)和差速贴壁法,这3种方法已被人们广泛使用,均可分离到一定的目的细胞。分离到的目的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逐渐分化、成熟、发育为内皮细胞。在内皮细胞和内皮祖细胞的鉴别区分,使用CD34+/CD133+/KDR+鉴定为内皮祖细胞,同时使用内皮祖细胞吞噬D il-ac-LDLFITC-UEA双阳性的方法也可鉴定为内皮祖细胞。  相似文献   

14.
猪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猪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置于EGM-2培养基中培养,通过挑选细胞集落并对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染色来鉴定内皮祖细胞。结果显示猪的内皮祖细胞为长梭形或纺锤形并呈集落生长,能够吞噬已酰化低密度脂蛋(ac-LDL)并结合凝结素BS-1,同时具有内皮细胞标志CD31、flk-1和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这些结果表明能够从猪的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出内皮祖细胞,为自体内皮祖细胞移植促进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Freshly isolated tumor-specific endothelial cells (TEC) can be used to explor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umor angiogenesis and serve as an in vitro model for developing new angiogenesis inhibitors for cancer. However, long-term in vitro expansion of murine endothelial cells (EC) is challenging due to phenotypic drift in culture (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contamination with non-EC.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TEC which are readily outcompeted by co-purified fibroblasts or tumor cells in culture. Here, a high fidelity isolation method that takes advantage of immunomagnetic enrichment coupled with colony selection and in vitro expansion is described. This approach generates pure EC fractions that are entirely free of contaminating stromal or tumor cells. It is also shown that lineage-traced Cdh5cre:ZsGreenl/s/l reporter mice, used with the protocol described herein, are a valuable tool to verify cell purity as the isolated EC colonies from these mice show durable and brilliant ZsGreen fluorescence in culture.  相似文献   

16.
运用植块法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简易可行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培)养方法,为研究BMECs细胞在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提供技术支持。分离出生后1~7天内的SD乳鼠大脑皮质区,植块法培养BMECs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BMECs细胞的形态以及从皮质块迁出的过程;MTT比色法检测BMECs细胞的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III因子相关抗原和CD34抗原,以鉴定内皮细胞。结果发现,大脑皮质块植块法培养的大鼠BMECs细胞呈单层贴壁生长,细胞形态以长梭形、多角形三角形、四边形为主,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征象,经鉴定为内皮细胞,第三代纯度达95%以上。提示该方法具有经济、简便、要求条件不高,易于纯化的优点,可作为大鼠BMECs细胞体外培养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bovine reti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BRE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为研究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出视网膜并剪碎,经筛网过滤、胶原酶消化获取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接种于明胶包被的培养瓶中,原代培养时用不同的培养基筛选细胞,并在传代时利用差速黏附法以获得较纯BRECs,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方法鉴定BRECs。结果:用此法原代培养BRECs纯度达98%,混有的血细胞及神经组织细胞碎片在换液和传代过程中逐渐被去除,成纤维细胞和周细胞的污染可分别用不同的培养基和差速黏附法纯化去除。结论:该方法简单有效,获得的BRECs纯度高,生长状态良好,为研究眼部血管性疾病提供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8.
神经干细胞用于神经学临床修复和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提是首先完成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并大量扩增。鼠、人、猪中都已成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并已尝试用于动物神经系统损伤等疾病的治疗,尽管在鼠和人上的研究很多,相对于鼠神经干细胞在神经学临床应用上的局限和人神经干细胞在材料来源上的不便,猪作为神经干细胞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的模式动物有很大的潜力。但关于猪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研究非常少,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贴块法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生长及形态,Ⅷ因子相关抗原、CD34免疫细胞化学联合鉴定细胞并确定纯度。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药物转运体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亚型2(Oatp2)及P-糖蛋白(P-gp)在培养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结果显示,获得的BMECs呈多角形或铺路石形,单层贴壁生长;培养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CD34免疫荧光染色均为阳性,细胞纯度90%;培养细胞有Oatp2及P-gp表达,且二者均主要表达于BMECs细胞膜。提示贴块法可获得原代培养BMECs,方法简便易行,细胞纯度较高。原代培养的BMECs上有药物转运体Oatp2及P-gp的表达,为血脑屏障上药物转运体的体外研究提供了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