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棕色固氮菌固氮酶铁铝蛋白与邻菲啰啉混合后,生成一种红色的亚铁一邻菲哕啉螯合物。处理蛋白的M。含量几乎不变,但Fe/Mo比降低;处理蛋白的乙炔还原活性、克分子消光系数870com。和圆二色性克分子消光系数△S45unm。随着失去的Fe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几乎成比例降低;失去的活性可为轻度氧钝化的铁钼蛋白恢复。结果表明,邻菲哕啉可能通过专一螯合P—cluster中的Fe原子而使其结构受到破坏,从而使铁钼蛋白失去活性。 由此可推论出,P—clustcr在铁钼蛋白还原底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从产卵期北京鸭输卵管中提取总RNA,经Olilo(dT)-纤维素柱层析,再经sepharose 4B柱层析步骤,得到了纯化的鸭卵清蛋白mRNA。我们建立了麦胚无细胞体系并探索了鸭卵清蛋白mRNA在此体系中翻译的最适条件。在此条件下测定了各纯化步骤的总mRNA翻译活性,并用免疫沉淀法测定其中卵清蛋白mRNA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我们从mRNA中分离得到了纯鸭卵清蛋白mRNA。用变性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各纯化步骤的核酸样品进行组成分析,确定出鸭卵清蛋白mRNA的大小约为21S。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中国希瓦氏菌D14 T 的Fe(Ⅲ)还原特性,研究了溶氧浓度、光照强度、温度、pH等条件对菌株Fe(Ⅲ)还原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培养基中Fe(Ⅲ)浓度的提高,菌株D14 T 的Fe(Ⅲ)还原速率相应降低;氧气和光照对Fe(Ⅲ)还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菌株还原Fe(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在反应起始pH6 0 - 10 0的条件下菌株可进行Fe(Ⅲ)还原。对不同形态Fe(Ⅲ)还原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Fe(Ⅲ)的溶解度越高越有利于还原反应的进行。采用SDS和OGP这两种蛋白变性剂对Fe(Ⅲ)还原蛋白进行初步定位的结果表明,参与Fe(Ⅲ)还原的蛋白主要位于细胞可溶性外周蛋白。在同时含有偶氮染料和Fe(Ⅲ)的条件下,菌株D14 T 的偶氮染料脱色率和Fe(Ⅲ)还原率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温度、pH条件下,测定了藻胆蛋白短肽中天然色素基团的稳定性,确定了最适保存条件。研究了样品中乙醇含量、微量元素及稳定剂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对藻胆蛋白短肽的影响。找出了可使其更稳定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表面S蛋白的受体结合功能域及其在宿主细胞上的作用受体,应用PCR技术从SARS—CoV cDNA中克隆到S蛋白的全长基因,并构建了S蛋白与疱疹性口腔炎病毒胞膜蛋白(VSV—G)融合表达载体pVSV—G‘-SG,进而为制备含有SARS—CoVS蛋白膜外区的逆转录病毒假毒粒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希瓦氏菌D14T的Fe(Ⅲ)还原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中国希瓦氏菌D14T的Fe(Ⅲ)还原特性,研究了溶氧浓度、光照强度、温度、pH等条件对菌株Fe(Ⅲ)还原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培养基中Fe(Ⅲ)浓度的提高,菌株D14T的Fe(Ⅲ)还原速率相应降低;氧气和光照对Fe(Ⅲ)还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菌株还原Fe(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在反应起始pH60-100的条件下菌株可进行Fe(Ⅲ)还原。对不同形态Fe(Ⅲ)还原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Fe(Ⅲ)的溶解度越高越有利于还原反应的进行。采用SDS和OGP这两种蛋白变性剂对Fe(Ⅲ)还原蛋白进行初步定位的结果表明,参与Fe(Ⅲ)还原的蛋白主要位于细胞可溶性外周蛋白。在同时含有偶氮染料和Fe(Ⅲ)的条件下,菌株D14T的偶氮染料脱色率和Fe(Ⅲ)还原率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藻蓝蛋白亚基细胞渗透性及对肿瘤细胞光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藻蓝蛋白亚基对SP2/0、S180、COS7、C6的最佳渗透条件及由其介导的PDT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柱层析方法从藻蓝蛋白样品中分离得到藻蓝蛋白亚基,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在细胞内的渗透特性,并以He-Ne激光器为激发光源,MTT法检测藻蓝蛋白亚基光敏作用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藻蓝蛋白α、α/β亚基在75μg/mL浓度下可以在4 h时充分地进入细胞,并可以在细胞内稳定2 h以上;藻蓝蛋白中的α,β亚基稳定性和作用不相同,β亚基荧光性强但易于降解,由α亚基介导的PDT作用比α/βPDT作用强;100μg/mLα亚基介导的PDT对SP2/0和S180两种悬浮细胞的抑制率可分别达到78.6%和39.8%,强于贴壁细胞C6和COS7的29.2%和17.8%。结论:藻蓝蛋白α亚基在合适的渗透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光动力学抗肿瘤效果,且PDT效果与光敏剂浓度、照射剂量及细胞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8.
S100B蛋白是主要由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的一种钙结合蛋白,在生理浓度下,S100B蛋白具有旁分泌或自分泌神经营养作用,高浓度时则具有神经毒害作用。脑脊液、血液、尿液、唾液、羊水等体液中S100B蛋白水平的升高被认为是多种疾病的生物学指标,如急性脑损伤、围产期脑损伤、脑肿瘤、神经系统炎症性或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等。S100B蛋白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指标,也可作为疾病治疗的靶向目标。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S100B蛋白主要由受损细胞渗漏,还是病理生理条件下分泌的S100B蛋白造成了细胞损伤。本文就S100B蛋白在神经科疾病中的诊断、治疗及新进展做一综述,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细菌的异化Fe(Ⅲ)还原指以Fe(Ⅲ)为末端电子受体在无氧条件下氧化有机物的产能过程,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系统综述了异化Fe(Ⅲ)还原细菌与多种代谢反应相耦联的Fe(Ⅲ)还原过程、还原不溶性Fe(Ⅲ)氧化物的机制,及其与Fe(Ⅲ)还原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有关Fe(Ⅲ)还原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异化Fe(Ⅲ)还原及其在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的异化Fe(Ⅲ)还原指以Fe(Ⅲ)为末端电子受体在无氧条件下氧化有机物的产能过程,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系统综述了异化Fe(Ⅲ)还原细菌与多种代谢反应相耦联的Fe(Ⅲ)还原过程、还原不溶性Fe(Ⅲ)氧化物的机制,及其与Fe(Ⅲ)还原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有关Fe(Ⅲ)还原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作者报导了(朱长喜等1980)从紫色非硫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 N-3菌株中,分离纯化获得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的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通过对其生物活性、分子量的测定,铁、硫含量的化学分析以及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PR)的研究,确认它是具有8Fe—8S簇活性中心结构的铁—硫蛋白。已知铁氧还蛋白的生物化学特性随它的来源有变化,因而表现它作为电子传递载体,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氢代谢等方面的电子传递过程中,行使的功能也有差异(Rao和Hall 1977),为了进一步研究Rps.capsulata铁氧还蛋白的生理功能,我们测定了它的氨基酸组份,克分子消光系数以及与细菌载色体光合膜的结合状态等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12.
14-3-3是一个在真核细胞中广泛表达、功能复杂的蛋白家族,主要通过磷酸化依赖的方式与靶蛋白结合,从而发挥其调控作用。细胞周期的调节对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14-3—3蛋白可以和越来越多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相互作用,调节G2/M期和G1/S期转换,从而对细胞周期起调控作用。简要综述了14—3—3蛋白在细胞周期调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同位素标记和双向电泳方法,分析了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敏感期的叶蛋白变化,共得到200个左右的蛋白质(肽)点,分布在PI4.1—7.2,MW10—95KD之间。其中,有4个蛋白质点(点1—4)的浓度明显受光周期影响而发生量的变化,而点5—8则是在长日照诱导下出现的新蛋白点。另外,在短日条件下稳定存在的点9,在长日照下却完全检测不到。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转换,可能与这些蛋白质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异化Fe(Ⅲ)还原酶促反应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化Fe(Ⅲ)还原菌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它具有系统发育及环境来源多样性的特点。与其他大多数的电子受体不同,在近中性pH值条件下,Fe(Ⅲ)的溶解度很低,通常以不溶性的Fe(Ⅲ)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目前,对微生物如何获得和还原不溶性Fe(Ⅲ)的机理仍缺乏系统的了解。以希瓦氏菌和地杆菌为例,本文综述了3种异化Fe(Ⅲ)还原的酶促反应机制及其分子调控机理:异化Fe(Ⅲ)还原菌与Fe(Ⅲ)氧化物直接接触机制、电子穿梭体的作用机制、铁载体作用机制,多种膜蛋白特别是多血红素的细胞色素蛋白参与微生物的异化Fe(Ⅲ)还原过程,并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此外,本文也对异化Fe(Ⅲ)还原酶促反应及其分子调控机理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这一重要的生化过程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由钼铁(MoFe)蛋白和铁(Fe)蛋白组成的固氮酶可还原N_2、C_2H_2等不饱和的小分子。由还原剂提供的电子经Fe蛋白传递给MoFe蛋白,在MoFe蛋白的活性中心进行多种底物还原。由两种不同亚基组成四聚体(α_2β_2)的MoFe蛋白,每分子含有2个Mo原子、30个左右的Fe原子及数目与Fe原子大致相同的酸不稳定性硫(S~*)原子,由它们组成2个M簇(FeMoco)、3—4个P簇(P-cluster)及1—2个S(2Fe)簇。FeMoco  相似文献   

16.
Cd、Fe及其复合污染对烟草叶片几项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3,自引:3,他引:70  
李元  王焕校  吴玉树 《生态学报》1992,12(2):147-154
本文通过盆栽和大田模拟试验,研究了Cd,Fe,Cd+Fe,Fe+Cd处理下烟草红花大金元(Nicotiana tabacurm L.)叶片的几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烟草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均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随Fe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上升。总烟碱含量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0—100ppm)而下降,Cd 150ppm时略有上升,随Fe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蛋白质含量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上升,随Fe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烟草的3个生理指标表明,Cd抑制Fe对生理指标的作用,Fe抑制Cd对它们的作用,Cd与Fe相互拮抗。Cd处理的烟草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细胞膜透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细胞膜透性均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17.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蛋白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93细胞对SARS病人样品进行病毒扩增,培养上清中病毒颗粒经过纯化后,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纯化得到的SARS冠状病毒颗粒蛋白进行初步分离与鉴定。其中质谱分析结果最终表明,分子量约150kD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SARS—CoV基因组所预测S蛋白质序列高度吻合,从而首次从蛋白质水平对SARS冠状病毒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证实。  相似文献   

18.
延蛋白(elongator)是具有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活性的六亚基复合体,目前已在几种真核生物中发现其同源物,延蛋白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延蛋白与基因转录延伸、胞外分泌以及tRNA修饰等生物学功能相关.新近发现延蛋白还有一个Fe4S4活性中心,预示延蛋白还有一些其他的未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在大鼠组织中存在有促使肝蛋白—S—S—还原为蛋白—SH的酶活力,而以再生肝、肝癌、小鼠胚胎等组织的活力为高。利用硫酸铵分步沉淀及DEAE-纤维素吸附等法,可将再生肝中酶活力提纯约200倍,并可与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完全分开。酶活力需要NADPH或NADH作为供氢体。最适pH为7.5。受Cu~(++)、Zn~(++)、Hg~(++)、对氯汞苯甲酸、一代碘乙酸等物质抑制。谷胱甘肽对酶活力无激活作用。提纯酶制剂不含有还原小分子—S—S—化合物的活力,对一些含—S—S—链的结晶蛋白质也无活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的细胞内表达重组乳酸乳球菌,确定其最佳表达条件,为重组乳酸菌作为口服疫苗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S)蛋白的全基因序列及表达载体质粒的基因融合特点,设计一对引物,进行PCR,获得含有TGEV S基因4个主要抗原位点的约2000bp目的片段,将其与表达载体质粒pNZ8048进行连接,通过电转化进入宿主菌乳酸乳球菌NZ9000细胞内,在乳链菌肽(Nisin)的诱导下进行表达,确定最佳表达条件;并通过SDS-PAGE进行检测和Western-blot分析表达蛋白活性。结果:成功获得了TGEV S蛋白在乳酸乳球菌细胞内的表达并且表达的蛋白具有TGE全病毒的抗原性。确定了乳酸乳球菌表达TGEV S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为在以1ng/ml的乳链杆菌肽nisin诱导下,诱导后3h,重组蛋白表达效率达最高,重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含量的8.7%。结论:在乳酸乳球菌细胞内表达的重组TGEV S蛋白获得了理想表达,为进一步研制开发防治TGE口服疫苗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