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内儿茶酚胺、5-羟色胺和乙酰胆硷等神经递质可控制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释放,调节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影响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机能。本文重点介绍蓝斑和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作用和作用途径,并介绍其它脑神经递质对CRF分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下丘脑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可强烈刺激在体垂体前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最近,用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在垂体柄和垂体后部存在CRF免疫反应阳性纤维。还有实验表明,CRF也影响垂体中叶肽类物质的释放。这些结果提示:CRF可能对垂体后部及中间部均起一定的作用。Saavedra等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完全切断垂体柄对大鼠垂体中间部及后部CRF样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假手术组大鼠垂体中叶及后叶的CRF含量分别为591±78和487±34ng/mg蛋白,而切断垂体  相似文献   

3.
现在已清楚许多激素,包括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雄激素、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在增加器官重量、RNA和蛋白质合成、DNA合成和有丝分裂活性以及鸟氨酸脱羧酶活性方面能促进肾生长。除了这些促进肾生长的激素以外,Nicholson等证明,还有一种绵羊垂体分泌的多肽片断能促肾增大,其依据是这一因子能增加经阉割并切除垂体的大鼠肾重量。经生化分析这一多肽片断主要由LH组成,不含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γ-促脂解激素、加压素和催乳素,而仅含少量的TSH和FSH。每天给切除垂体的大鼠注射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催乳素、TSH和FSH都不能刺激肾生长。为了解答垂体分泌的促肾素(renotropin)活性是否归因于LH内在活性的疑问,Nicholson等检测了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脑垂体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切片和超薄切片对性成熟雌黄颡鱼的脑垂体进行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黄颡鱼的脑垂体由垂体神经部和垂体腺部组成,垂体腺部又由前叶、间叶和后叶三部分构成.舍有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催乳激素细胞组成腺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促生长激素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细胞组成腺垂体间叶,腺垂体后叶由促黑色素激素细胞构成.  相似文献   

5.
内源性鸦片样物质(endogenous opiate like substance)亦称内啡素(endorphins),主要分布在脑、垂体和胃肠道等处。在脑内,内啡素具有选择性的分布。在下丘脑正中隆起区域含量较高,提示它可能对垂体激素的分泌具有重要作用。许多作者报告,给动物脑室注射微量的β-内啡肽或脑啡肽,即可明显地促进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同时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亦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内啡素是体内调制生殖内分泌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分泌讲座(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1948年,哈里斯(Harris)就提出下丘脑含有调节垂体功能的化学递质。1955年,萨夫兰(Safran)和吉尔曼(Guilemin)等发现下丘脑提取物中存在着刺激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物质,被命名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相似文献   

7.
乌龟脑垂体显微及其腺垂体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乌龟脑垂体由柄形神经垂体和椭圆形腺垂体两部分组成,神经垂体位于腺垂体后部上方呈背腹型排列。神经垂体中神经叶不发达,腺垂体分为远侧部和中间部,特殊空泡结构成为垂体门脉系统的特征。远侧部细胞分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3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腺垂体远侧部主要有5种分泌激素细胞:即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催乳激素(PRL)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和非分泌类型滤泡-星形细胞(FS)。生长激素分泌细胞核大、分泌颗粒少的特征成为乌龟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可能与乌龟具有生长慢、寿命长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乌脑龟垂体显微及其腺垂体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龟脑垂体由柄形神经垂体和椭圆形腺垂体两部分组成,神经垂体位于腺垂体后部上方呈背腹型排列。神经垂体中神经叶不发达,腺垂体分为远侧部和中间部,特殊空泡结构成为垂体门脉系统的特征。远侧部细胞分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3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腺垂体远侧部主要有5种分泌激素细胞:即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催乳激素(PRL)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和非分泌类型滤泡.星形细胞(Fs)。生长激素分泌细胞核大、分泌颗粒少的特征成为乌龟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可能与乌龟具有生长慢、寿命长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应用离体温育大鼠垂体前叶组织块结合电场刺激及放射免疫测定方法,观察了垂体前叶内的神经纤维兴奋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的影响以及其它因素的作用。结果表明,一定参数的电场刺激使温育的大鼠四分之一垂体前叶组织块ACTH分泌增加,能被河豚毒素(TTX)和藜芦碱部分阻断,此效应也可被地塞米松显著抑制,而同一参数的电场刺激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诱发的ACTH分泌没有相互作用。经典神经递质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心得安、酚妥拉明对电场刺激诱发的ACTH分泌没有显著影响;GAEA_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明显促进此效应。该作用不受P物质拮抗剂spantide的影响,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拮抗剂CGRP片段8-37能部分阻断这一作用。上述结果提示电场刺激所诱发的ACTH分泌可能部分由垂体前叶内CGRP能神经纤维介导。  相似文献   

10.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是第一个被提出来的释放因子,长时间得不到提纯和鉴定。1981年以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迅猛发展,研究报道也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CRF 的化学结构早期研究发现,牛下丘脑提取物注入大鼠体内,可使大鼠垂体ACTH 分泌增加。1955年,Saffran 等将能够刺激垂体分泌ACTH 的体液物质命名为促肾上腺皮质释放因子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刚 《生理科学进展》1995,26(3):270-272
妊娠中、晚期,胎盘分泌大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进入母体和胎儿循环。胎盘分泌的CRH除参与胎盘、垂体POMC肽类释放外,还与异常妊娠有关。调节胎盘CRH分泌的因子与下丘脑各有异同,糖皮质激素对胎盘CRH分泌起正反馈作用,一氧化氮也对胎盘CRH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神经垂体主要由神经分泌纤维、脑垂体细胞和微血管组成。神经分泌纤维主要是无髓鞘神经纤维,也有一些是有髓鞘神经纤维。神经垂体中还有一些多层体构造。神经分泌纤维有两个基本类型:A型纤维含有直径为1250—1750Å的神经分泌颗粒;B型纤维含有直径为450—1000Å的颗粒状囊泡。腺垂体的分泌细胞按其超显微构造的特点和所含的分泌颗粒大小不同可以区分为六个类型:催乳激素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细胞、促生长激素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和后腺垂体的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13.
吗啡和内啡素对生殖内分泌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源性鸦片样物质(endogenous opiate 1ike substance)亦称内啡素(endorphins),主要分布在脑、垂体和胃肠道等处。在脑内,内啡素具有选择性的分布。在下丘脑正中隆起区域含量较高,提示它可能对垂体激素的分泌具有重要作用。许多作者报告,给动物脑室注射微量的β-内啡肽或脑啡肽,即可明显地促进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  相似文献   

14.
垂体前叶内神经纤维可能参与ACTH分泌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超  孙建国 《生理学报》1996,48(2):179-184
我们建立了垂体组织块短时温育并施加电场刺激的离体实验体系,运用此方法并结合放射免疫测定激素含量,观察了大鼠垂体前叶内神经纤维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刺激能够促使垂体前叶ACTH释放显著增加,刺激参数为强度30mA,波宽0.5ms,频率10Hz。这个效应可为温育液中加入河豚毒素(TTX)和藜芦碱所阻断,但TTX不能阻断精氨酸加压素(AVP)诱发的ACTH分泌。同样参数的电场刺激对分散培养的大鼠垂体前叶细胞ACTH的分泌没有显著作用。以上结果说明,我们所用参数的电场刺激产生的效应是兴奋了垂体前叶内的神经纤维,而非直接刺激腺细胞所致。上述结果提示: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的调节除了传统的体液途径之外,还可能存在直接的神经控制。  相似文献   

15.
氯丙嗪为苯駢噻嗪的衍生物,近几年来已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它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对中樞神經系統、植物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胃腸道机能均有抑制作用。苯駢噻嗪类药物抑制唾液分泌已早有报导,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通常认为是由于它們的抗胆硷作用所致。近来有人报导氯丙嗪抑制胃液分泌与其中樞抑制作用有关。为了研究它对唾液分泌的抑制是否也有中樞作用的参与,我們利用唾液管瘻的犬  相似文献   

16.
人及动物受到急性放射损伤以后,胃肠道机能的变化是明显而严重的,表现在(口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或消失,腹泻、血便及全身消瘦等。因此研究胃肠机能的变化,对放射病的诊断与治疗都有重大的意义。最近数十年来,放射线对胃分泌机能的影响,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注意与研究。Ivy 等用具有巴甫洛夫小胃的狗研究 X 线照射后胃液分泌的变化,他们观察到当胸部受到大剂量 X 线照射时,小胃的分泌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如以相同的  相似文献   

17.
胞吐作用(excocytosis)是与胞吞作用(endo-Cytosis)方向相反的细胞活动过程,前者是细胞将某种要释放或分泌的物质排到细胞外面,后者是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胞吐作用是真核细胞一种极复杂的机能活动,是某些物质从细胞中释放或分泌的共同途径。例如:胰腺消化酶原的分泌,胰岛素从β-细胞的分泌、多肽激素从垂体细胞的分泌以及神经递质从神经末梢的释  相似文献   

18.
垂体促性腺激素是控制生殖机能的重要环节。对促性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虽然已有一般的概念,但是受到学科发展的限制,有关促性腺激素的很多方面还是不够清楚的。即使垂体具有两种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说法,看来也要作些补充,通过大白鼠和小白鼠的实验说明催乳激素具有促  相似文献   

19.
唇针镇痛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和针刺镇痛的关系已有一些报道。脑内埋藏皮质激素后,在大白鼠肾上腺皮质发生萎缩的同时,针刺镇痛效应明显下降(中山大学生物系,1977)。给大白鼠摘除垂体后,针刺镇痛效应也明显减弱;但摘除垂体后补给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动物,其针刺镇痛效应并不减弱(苏州医学院,1976)。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认为糖类皮质激素并不参与针刺镇痛作用(1978)。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系以6只不同慢性胃手术狗(巴氏小胃、胃瘘、海氏小胃)为实验对象,連续注射组织胺于皮下,在引起恆定胃液分泌的背景下,观察针刺“足三里”或非穴位点,疼痛刺激,戊巴比妥纳麻醉后针刺“足三里”等情况对胃液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 (1) 针刺“足三里”可使各种不同慢性胃手术狗的组织胺胃液分泌量和胃蛋白酶增多,胃酸(游离酸和总酸)则无明显变化。针刺非穴位对胃液分泌量、酶和酸度均无显著影响。 (2) 强烈针刺狗前腿皮肤使产生防御反射,使组织胺胃液分泌受到显著抑制,可见足三里对胃液分泌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3) 用戊巴比妥纳麻醉动物后,则上述针刺“足三里”的效应消失,而且此时由组织胺所引起的持续性胃液分泌水平较不麻醉时低。故推测针刺“足三里”的效应可能与神经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