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宫颈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行因宫颈癌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3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行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35.9±3.4)h及(39.6±3.0)h,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50.7±2.7)h及(54.8±3.2)h,下床行走时间分别为(49.9±2.6)h及(53.6±3.2)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6±1.7)d及(9.2±1.8)d,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0.11%及23.44%,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可有效加速患者的康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蛇志》2018,(1)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肝胆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9月普外科收治的86例肝胆疾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疾病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放手术,能显著改善手术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腹腔镜微创技术联合频谱照射治疗小儿阑尾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lCAM-1)、降钙素(Calcitonin,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7例小儿阑尾炎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联合频谱照射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后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治疗前后血清slCAM-1、PCT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47.82±8.33)min vs (56.97±10.46)min,(46.97±9.75)mL vs (90.72±13.86)mL,(7.02±2.41)d vs(11.84±3.58)d](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19.38±4.32)h vs (25.82±6.18)h,(16.98±4.59)h vs (36.83±7.29)h,(32.02±5.82)h vs (40.17±7.60)h](P0.05);血清slCAM-1、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80.27±23.75)ng/L vs (197.06±27.30)ng/L (0.92±0.20)ng/L vs (3.87±1.03)ng/L](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14%(3/42) vs 22.22%(10/45)](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联合频谱照射治疗小儿阑尾炎疗效显著,可改善微循环,促进肠功能恢复,降低血清slCAM-1、PCT水平,并发症少,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科外科联合进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因妇科疾病合并普外科疾病而需行联合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因单一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例1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也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30 92)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0±8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日分别为(20±10)h、(3.7±1.5)d,对照组分别为(19±10)h、(3.5±1.3) 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普外科联合进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严重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接诊的96例严重胸腹联合伤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行确定性手术,观察组行损伤控制性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进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严重胸腹联合伤患者中实施损伤控制手术效果显著,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旋切器配合腹腔镜辅助阴式切除巨大子宫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旋切器配合腹腔镜辅助阴式巨大子宫全切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6例子宫肌瘤超过妊娠12w大小的患者,同时选择同期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16例进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开始下床活动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也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40min,观察组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4h及9.4d,对照组分别为50h及41.3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1)。术后3天内最高体温观察组为37.6℃,对照组为38.8℃,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出血量50-100ml,平均77.3ml,对照组出血量100-150ml,平均开腹手术组均123.4ml。两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旋切器配合腹腔镜辅助阴式巨大子宫全切术扩大了手术适应症,临床是可行及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波理疗对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换药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微波理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腹胀、切口疼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19±3.57)h、(7.12±1.03)d、(21.42±3.54)h、(12.17±4.03)d,均短于对照组的(21.36±4.26)h、(8.09±1.36)d、(23.19±4.63)h、(14.39±4.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VAS评分为(3.56±1.05)分,低于对照组的(4.78±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腹胀、切口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3%、8.33%、10.00%、16.67%,均低于对照组的16.67%、28.33%、23.33%、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的得分以及总分为(48.31±5.03)分、(46.39±4.87)分、(49.33±4.42)分、(187.97±12.2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4.15±4.26)分、(42.17±5.02)分、(45.02±3.94)分、(174.02±1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波理疗可有效促进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肛肠术后排尿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行肛肠手术患者86例,按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排尿障碍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后排尿障碍恢复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医学护理在肛肠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纳洛酮硬膜外应用对胃癌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1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术后采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试验组于术后硬膜外注入小剂量纳洛酮,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对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4 h、8 h、12 h、24 h)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对比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胃动力恢复时间,镇痛泵药物消耗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4 h,试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8 h、12 h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有显著上升(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远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4 h,试验组与术后1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与术后12 h分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试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胃动力恢复时间、镇痛泵药物消耗量、芬太尼用量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27%)远远低于对照组(2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纳洛酮硬膜外应用方法辅助术后镇痛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颜少芳 《蛇志》2014,(1):62-63
目的总结电针穴位刺激治疗腹部术后肠麻痹的护理措施。方法将72例腹部术后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结合电针穴位刺激,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穴位刺激治疗术后肠麻痹,可缩短排气、排便时间,促进胃动力,改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AO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在断指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断指患者52例,其中26例(34指)断指采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另26例(37指)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对照组),术后均辅以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断指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断指再植平均耗时分别为(83.5±10.2)min、(62.7±8.3)min(P<0.01),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8±0.9)周、(8.4±1.7)周(P<0.01),断指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1.2%、62.2%(P<0.01)。结论:在断指再植术中应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比较,虽手术耗时较长,但骨折愈合时间短,断指功能恢复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腹部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70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胃肠减压、灌肠、补液及抗感染治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生长抑素类似物)0.1 mg皮下注射,每8h一次,治疗72 h。观察两组患者腹痛评分、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立卧位腹部平片、临床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34例(97.1%)临床缓解,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例(80.0%)(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第1、2天后腹痛评分明显下降(均为P<0.01),腹痛缓解时间显著缩短(P<0.01),治疗第1、2、3天的胃肠减压量均显著减少(均为P<0.01),恢复排气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结论: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硬质胆道镜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复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硬质胆道镜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胆红素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抗生素应用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胆漏、出血、结石残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3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例(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硬质胆道镜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对患者损伤小、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少、结石取出率高、残留可能性小、结石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其可行性和安全性高,适应范围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到2017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进行急诊治疗的11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接受脾脏切除手术,观察组给予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便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与治疗前后CD4~+/CD8~+、CD8~+、CD4~+、CD3~+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并抢救成功,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便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都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间的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7.8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天,两组白细胞与血小板含量均显著高于术前1天(P0.05),而观察组血小板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白细胞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天与术后1个月的CD4+/CD8+、CD4+、CD3+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能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胃肠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2年6月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36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1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通过术中放置空肠造瘘管给予能全力。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流质饮食时间、半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总天数及术后并发症;于术前1d及术后第7d采集静脉血检测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的含量。结果: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排气时间分别为(3.14±1.12)d和(4.68±1.20)d、排便时间分别为(4.41±1.23)d和(5.67±1.41)d、流质饮食时间分别为(5.23±1.41)d和(6.21±1.54)d、半流质饮食时间分别为(8.12±1.65)d和(9.65±1.45)d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4.0±2.21)d和(16.0±3.14)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术后7d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的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并发症发病率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促进胃癌根治术术后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还可显著改善术后患者营养状况,是一种胃癌患者术后有效、安全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下有限清理与广泛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行膝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对照组行广泛清理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手术前及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0.00%(32/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0.4±14.8)h及(8.9±4.3)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6±16.9)h及(15.6±6.8)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术后Lysholm评分为(73.2±12.3)分,与对照组的(73.7±11.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对照组2例出现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研究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与广泛清理术疗效相当,但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入2011年6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术后营养方式不同分为EEN组和全肠外营养支持(TPN)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情况。术后随访3年,观察并记录两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EEN组术后排气时间[(2.46±0.78)d vs(3.85±1.03)d]、排便时间[(4.03±1.17)d vs(5.67±1.23)d]、进流质时间[(5.88±1.30)d vs(7.26±1.59)d]、进半流食时间[(7.94±1.85)d vs(11.01±2.36)d]和住院天数[(14.87±2.56)d vs(17.54±3.30)d]均显著短于T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两组各项体液免疫指标(Ig A、Ig G、Ig M浓度)和细胞免疫指标(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营养支持后逐渐恢复,而EEN组恢复幅度较TPN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13.33%vs 36.67%,P0.05)。EEN组患者1年、2年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稍高于T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N可有效促进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8.
林仁杰 《蛇志》2022,(1):31-33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血液灌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呼吸肌麻痹发生率以及治疗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无病例出现呼吸肌麻痹,对照组的呼吸肌麻痹发生率为26.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5,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为(1.17±0.58)d、通气改善时间为(3.17±0.68)d、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为(3.91±0.63)d,对照组分别为(1.84±0.74)d、(4.45±0.92)d和(5.85±1.09)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393、 6.897、 9.499,均P<0.05)。结论 血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措施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改善作用,为减少术后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实施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强化护理组23例胃癌患者给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为53±7.4 h,经过5±2.1 d的肠内营养后,术后体重增加1.2±0.4 kg,无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肠外营养支持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本研究显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具有迅速改善胃癌病人营养不良状态,减少营养不良相关并发症发生,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何娟 《蛇志》2013,25(2):155-156
目的 观察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四磨汤口服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剖宫产后的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于患者术后过床即予维生素B1100 mg肌肉注射,每天2次;观察组于患者过床时即予维生素B1100 mg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天2次,术后6 h给予四磨汤口服,每天3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首次出现的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有无腹胀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首次出现的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减轻腹胀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四磨汤口服对促进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