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树的产量与果实的品质,除决定于各种栽培管理措施外,是否有良好的授粉树,能否顺利完成授粉、受精过程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大多数果树,特别是仁果类的果树通常是自花不实或微量结实的,即栽植单一品种的果树是不会有经济产量的。但自花结实的树种配置不同品种的授粉树后,也可显著增产。影响授粉受精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亲和力首先要考虑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要有良好的亲和力。花粉落到柱头上后,要经过二者的互相识别和选择,并非落到柱头上的花粉都能萌发。如果二者亲合,花粉吸水膨  相似文献   

2.
<正> 清水江流域雨量充沛,林木葱郁,野生植物繁茂,适宜于多种果树生长。柑桔、梨、李、桃、樱桃、葡萄、梅、杏、枇杷、猕猴桃、杨梅等多种栽植和野生果树均有分布。因此,有利于多种吸果夜蛾的发生和危害。为了抓住有利季节防治吸果夜蛾,减少水果损失,作者自1979~1990年对其种类,危害规律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和试验,现将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3.
要提高栽植果树和林木的成活率,除了做好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适时栽植和及时抚育等基本措施外,还必须在增加树苗的水吸收(供应)和减少水分消耗(蒸腾)的具体措施上下功夫。一、流水浸根栽植前将苗木根都浸入流水中,阔叶树苗浸2-3天,针叶树苗浸1-2天;容器苗连同容器浸入水中片刻,待其营养土湿润后取出。这样可使苗木吸足水分,栽植后有利于苗木成活。二、磷浆蘸报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黄心主、水以1:10:35的重量比搅拌成浆,用于蘸苗根,或浸苗根0、5-1小时,然后栽种。这样能增强苗木根系生长点活力,有利于成活…  相似文献   

4.
“峄县石榴”,栽培历史悠久,数量多而集中,多生长在山坡中下部,比平原栽植有更广阔的发展前途,适应性强,既是稀有果树,又是绿化树种,兼有鲜食、药用、观赏和保持水土之多种用途。研究该石榴立地条件,充分利用山地资源,进一步扩大石榴栽培面积,将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由世界实验室提供,1991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欧洲引进梨12个品种1200株,栽植面积15亩,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美味红巴梨(Red sensation)和红玫瑰巴梨(Rosired Ba-rtelt)两个红色品种,它们定植在山东省临朐果树实验站,表现结果早、丰产稳产、适应性强。这两个品种都是用榅桲作砧木两个品种的枝条棕  相似文献   

6.
河南农学院郑州果园,在1957年栽植果树的同时,四周营造了石榴树围墙,形成了天然的绿篱,每年结出大量的石榴。近几年来,由于蛀茎害虫的为害,枝条枯死,产量下降。据1973年的调查,枝条被害率达95%以上。 为害石榴茎的蛀虫,根据在河南各地调查有两种:石榴茎窗蛾和豹纹木蠹蛾,以前种的发生量较多,为害性大。  相似文献   

7.
营养繁殖果树品种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产量与果实品质一致。为了保证理想的品质,有必要对繁殖材料进行正确的鉴定。 在果树的一些种中,不同的品种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如叶形、枝条颜色或果形。幼龄植株中的营养差异尚可分辨,而生殖器官的差异则要在若干年后才能辨明。虽然形态特征有时对品种鉴定可能有用,但凭这些特征鉴定也有不尽理想之处。形态特征通常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这就会引起表型变异。在一些果树中,品种之间的形态差异不明显会导致繁殖材料鉴定上的错误。因此,借助品种的可靠特征进行正确的鉴定就显得十分重要。已经有人成功地把同功酶作为遗传标志应用于多种果树的品种鉴定上。 本文说明应用酶的多形性,对栽植在以色列的两个主要枇杷品种“Akkol”和"Akko 13”以及"Zikim”品种进行鉴定。 采用Sigma的12%水解马铃薯淀粉,以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测定叶片同功酶系。在  相似文献   

8.
2012 年 7 月, 对粤东地区柑橘园、番石榴园、荔枝园和芒果园 4 种不同果园土壤线虫群落进行调查, 应用土壤线虫群落生态学指数、土壤线虫各食性类群组成、 cp 类群结构及营养结构特征指数, 分析 4 种不同果园土壤线虫群落的功能结构特征, 探讨果树栽植年限、果园管理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功能结构的影响。共分离获得土壤线虫 53551 条, 隶属 2 纲 11 目 20 科 28 属。对不同果园土壤线虫的生态指数分析表明, 4 种果园的 Shannon 指数(H′)、Pielou 均匀性指数(J)、 Simpson 指数(D)、 Margalef 丰富度指数(SR)和密度类群指数(DG)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Gower 系数表明, 种植年限短的果园土壤线虫群落结构与种植年限长的果园之间具有显著相异性。食细菌线虫的H′、 J、 SR 指数排序为柑橘园>番石榴园>芒果园>荔枝园, 植食性线虫的 H′、 J、 SR 指数排序为荔枝园>芒果园>番石榴园>柑橘园。 cp 类群组成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 4 种果园的 cp1-cp2 类群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 cp3-cp5类群(P<0.05), 土壤线虫生活策略组成以 cp2 类群占优势。 PPI 指数表明: 荔枝园和芒果园受扰动程度大于柑橘园和番石榴园, MI、 PPI/MI 值则表明: 柑橘园和番石榴园土壤线虫群落的稳定性较高, 受到的干扰程度小。 NCR 值均说明了 4 种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分解主要依靠细菌分解途径。综合线虫功能类群的指数分析结果显示, 果树的栽植年限对果园土壤线虫的 PPI/MI 值有很大影响, 随着果树栽植年限的增加, PPI/MI 值呈上升趋势。土壤线虫各营养类群统计结果表明, 荔枝园和芒果园植食性线虫数量增加虽未达到对果树的伤害阈值, 但种植年限较长的果园土壤环境受到的扰动较大。  相似文献   

9.
西番莲的扦插快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的热带水果西番莲(Passiflora coerulea),别名时计草,属于西番莲科的多年生攀缘藤本植物。由于该植物喜温暖、潮湿和充足的阳光,在我国华南地区可露天种植,而北方仅夏季可露地栽种,到了冬季则要移入温室内,越冬温度6—8℃。2001年12月我们从福建农科院引进黄果西番莲,栽植在本所试验农场塑料大棚内。一年来,长势良好,现已结果。为了尽快实现热带果树西番莲能在北方地区快速繁殖,我们进行了绿枝扦插试验。其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西北干旱地区深畦栽植模式对葡萄光合效率的影响,试验以鲜食葡萄品种‘京亚’和‘红地球’为材料,以葡萄生产中常用的平畦栽植模式为对照,研究了深畦栽植模式对葡萄根际土壤湿度及光合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干旱胁迫过程中,2种栽植模式的葡萄根际土壤相对含水量、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均持续下降,但深畦栽植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和WUE较平畦栽植下降缓慢,且在胁迫后期严重干旱时两者均明显高于平畦栽植。(2)根据Logistic模型对土壤相对含水量与Pn、Gs、Ci、Tr的关系的曲线拟合结果,发现深畦栽植和平畦栽植下土壤相对含水量区间分别为30%~50%和40%~60%时显著影响葡萄的光合水分效率。(3)以Logistic方程的拐点为根际土壤湿度阀值,发现深畦栽植和平畦栽植葡萄的根际土壤湿度阀值分别为41.76%和52.60%,且此时葡萄光合水分效率最高。研究表明,在干旱逆境下,与平畦栽植相比,深畦栽植下能够有效减缓根际土壤水分散失,保持较高的根际土壤含水量,而且能够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条件下实现更高的光合水分效率,深畦栽植是干旱地区理想的葡萄抗旱节水栽植模式;深畦栽植下,葡萄品种‘京亚’和‘红地球’的根际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在40.19%和43.32%时叶片光合水分效率最高,且两葡萄品种光合作用的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范围分别是40.19%~50%和43.32%~50%。  相似文献   

11.
根据众多的资料表明,在进行园林绿化工作时,栽植和养护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栽植和养护双管齐下,双重重视才能更好的发展园林绿化工作。本文通过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园林绿化植物的栽植与养护的定义和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对栽植与养护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植物成花转变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过程,木本果树过长的童期严重制约了育种的进程.相对于模式植物,目前对果树成花转变与调控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了解并掌握果树成花转变的途径及调控方法,对于缩短果树童期、调控开花,加速果树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系统总结了果树的成花途径,阐述了果树栽培措施、植物...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第三果树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果树带的新概念,即根据果树栽培的高效优质及其自然分布情况,提出在长江以南(北纬18─32°)柑桔为主的第一果树带和长江以北(北纬32─43°)苹果为主的第二果树带之间,即北纬25─35°建立和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第三果树带的新论点。同时,因海拔高度的变化以及在两带的边缘地域,表现出部分过度交互型特征。本文还进一步阐述了以猕猴桃为代表的第三果树带形成和发展的可能与条件,指出提高果树种植效益与不同果树相应气候带的关系,分析说明了中国第三果树带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此外,还对第三果树带的果树组成、发展方向和途径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讨论,为中国第三果树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选取湖南大围山和八面山3处典型的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群落,通过分析香果树种群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年龄结构,绘制生命表和生存曲线图,并与其他不同地区3处香果树群落进行比较,探讨不同纬度、不同立地生境对香果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演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围山上游香果树群落的优势种群为多脉榆(Ulmus castaneifolia)、香果树和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大围山下游香果树群落的优势种群为黄檀(Dalbergia hupeana)、香果树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八面山香果树群落的优势种群为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香果树和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2)大围山上游香果树群落共有维管植物60科96属118种,大围山下游香果树群落共有维管植物76科120属163种,大围山上游和下游香果树群落地理成分均表现为温带成分高于热带成分;八面山香果树群落共有维管植物61科95属108种,地理成分表明热带成分高于温带成分。(3)根据年龄结构和生存分析,香果树种群在不同的群落中所处演替阶段不同,大围山上游为衰退型种群,大围山下游为稳定型种群,八面山为增长型种群,均具有代表性。(4)经分析对比,纬度位置、岩石裸露度、郁闭度、群落内优势种群的生长状况和人为破坏程度等是影响香果树种群生长趋势的因素,建议对大围山的2个香果树群落应加强后续监测,并参照八面山的香果树种群生存状况针对岩石裸露度、郁闭度等进行适当人工干扰和管理,以保障香果树种群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5.
生物防治对人、畜、果树不会有损害作用,但对害虫就有长期抑制作用,是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文章对果树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果树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果树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之后又一新兴的组学技术,主要是从代谢水平研究果树整体或局部代谢物变化差异,帮助发现新功能基因和了解代谢网络。目前果树代谢组学研究刚刚起步,相关研究相对较少,该文介绍了果树代谢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在果树上的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7.
RAPD技术在果树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RAPD技术在果树研究中的应用刘继红胡春根(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关键词RAPD果树遗传图谱品种鉴别培育优质、丰产、高抗的果树品种是当前果树育种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果树育种周期长,树体高大,大多数重要的经济性状是受多...  相似文献   

18.
果树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果树组织培养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几乎涉及所有重要的果树(表1)。在柑桔、草莓等果树中进展尤为迅速。虽然还没有关于果树组织培养的专门评述,但已有一些关于木本植物和园艺植物组织培养的评述文献涉及到果树组织培养。果树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生产上和  相似文献   

19.
试验目的是研究栽植前和栽植后干旱致使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针叶的生理特性的改变,了解白皮松造林前后能够适应的干旱范围,为白皮松科学造林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中模拟白皮松容器苗造林前后可能遇到的干旱胁迫,研究栽植前容器苗分别为B1:75%~80%(正常浇水)、B2:55%~60%(轻度干旱)、B3:35%~40%(严重干旱)和栽植后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A1:75%~80%、A2:55%~60%、A3:35%~40%、A4:15%~20%(极严重干旱)对白皮松针叶的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前白皮松容器苗经B3处理后,针叶电解质渗透率增加,叶绿素含量和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降低,表明针叶受到一定伤害。栽植后如果正常浇水,这些影响将消除,如果遭遇栽植后干旱,B3处理的受害程度不比B1和B2处理深。栽植后白皮松经A3和A4处理4周后,针叶的电解质渗透率增加,Fv/Fm降低,表明白皮松针叶受到伤害。白皮松容器苗造林在栽植前遭到适当干旱胁迫时不会影响造林后的表现。但应避免栽植后初期4周以上严重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20.
果树病毒痛害由于其危害严重及防治困难,一直是世界植物病理学者和果树生产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果树病毒基因组的研究在了解病毒基因的结构、功能,病毒基因的致病性及病毒的准确分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综述了果树病毒基因组研究的意义,介绍了果树病毒基因组测序策略中病毒基因组模板的制备、测序方法及测序产物的注释等方面,并展望了果树病毒基因组测序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