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脱脂豆粕粉为原料,接入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行发酵,通过菌株所产蛋白酶作用于豆粕粉中的大豆蛋白将其水解为大豆多肽。以蛋白酶活力及水解度为指标逐步筛选降解豆粕的菌株,获得菌株CHD16;以水解度作为指标,对菌株CHD16发酵降解豆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液体发酵探讨菌株CHD16适宜的培养基组成、接种时间、接种量与发酵时间。结果表明:在豆粕含量11%,蔗糖含量2%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接种3%的菌龄为21h的液体种子,于温度40℃、转速120r/min条件下发酵48h,豆粕蛋白的水解度可达58%,比条件优化前的水解度提高了88%。  相似文献   

2.
液态发酵豆粕制备纳豆激酶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豆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具有很强的纤溶活性,由于具有安全性好、作用迅速持久、成本低等优点,适合用于开发新一代的溶栓剂或保健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研究探讨了以豆粕为原料液态发酵豆粕生产纳豆激酶的发酵方法。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发现影响产酶的主要因素有接菌量、发酵时间、培养基pH及豆粕含量,再由正交实验得到最优组合为接菌量1%,豆粕含量2%,pH为7.0,发酵时间48h,该条件下发酵酶活力最高达到4 429.6U/mL。本研究确定了以豆粕为原料制备纳豆激酶的最佳条件,为豆粕的合理使用和纳豆激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发酵豆粕在罗氏沼虾饲料中的适宜用量及替代后可能造成的影响, 以含有30%鱼粉和18%豆粕的饲料为基础饲料(T0组), 分别用2% (T2组)、5% (T5组)、8% (T8组)、15% (T15组)的发酵豆粕等蛋白替代基础饲料中的鱼粉和豆粕(2﹕1), 共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选用初始均重为(0.17±0.02) g的罗氏沼虾在室内水泥池网箱中进行为期64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 发酵豆粕对鱼粉和豆粕的替代量影响罗氏沼虾的生长、血清生化及免疫基因表达。随着发酵豆粕添加量的增加, 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都以T8组最高。血清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随发酵豆粕添加量的增加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各替代组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蛋白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且替代组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 T15组Toll受体、NF-κB、HSP70转录水平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用不同水平的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和豆粕, 显著影响罗氏沼虾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机能; 在实验条件下, 罗氏沼虾饲料中的发酵豆粕最佳使用量为8%。  相似文献   

4.
豆粕发酵制备大豆肽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发酵豆粕可以降解大豆蛋白为大豆肽,试验以蛋白酶活力和水解度为指标,结合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工艺考察菌株的发酵能力,从而筛选优良的豆粕发酵菌株。结果表明,通过初筛和复筛获得3株能较好发酵豆粕的芽胞菌菌株,为豆粕发酵工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发酵豆粕和豆粕替代部分鱼粉对银鲑(Oncorhynchus kisutch)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能力和免疫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设置4种等氮等脂等能的饲料(粗蛋白约为42%、粗脂肪约为15%):对照组为:添加41%鱼粉的饲料(FM组;鱼粉蛋白占比27%);试验组分别为在FM组中用豆粕替代部分鱼粉(SM组;鱼粉蛋白占比17%,豆粕蛋白占比10%)、在FM组中用豆粕和发酵豆粕混合替代部分鱼粉(FSM5组;鱼粉蛋白占比17%,豆粕蛋白占比5%,发酵豆粕蛋白占比5%)、在FM组中用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FSM10组;鱼粉蛋白占比17%,发酵豆粕蛋白占比10%),饲养体重为(102.25±0.24) g的银鲑幼鱼10周。生长结果表明, FSM10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日增重率、肥满度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 FSM5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显著高于SM组(P<0.05);各组间肝体比、脏体比和存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肌肉成分结果显示,各组水分、灰分和粗蛋白没有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6.
利用蛋白酶产生菌固态发酵去除豆粕中抗原蛋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实验室保藏的菌种中,筛选出固态发酵所需的高产蛋白酶菌株,进行豆粕发酵。以抗源蛋白去除情况作为考察指标,通过条件优化发现,在豆粕水分质量分数为45%,颗粒直径在1.0-2.0 mm,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为50 h时,抗原蛋白的去除率在90%以上。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发现抗源蛋白得到有效降解,分解为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 000的肽类物质。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发酵豆粕是以豆粕为原料,通过菌种发酵制备的一种生物活性饲料,具有蛋白吸收率高、抗营养因子水平低、富含生物活性成分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微生物发酵豆粕的营养特性及生产应用,为发酵豆粕在饲料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发酵豆粕对圆斑星鲽生长及消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饲料中发酵豆粕的适宜添加量, 以鱼粉和发酵豆粕为蛋白源, 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 分别添加0、10%、20%、30%和40%的发酵豆粕替代0、9.81%、19.63%、29.44%和39.26%的鱼粉蛋白, 设计5种等蛋白(50%)、等脂(8%)的实验饲料(分别表示为Ⅰ、Ⅱ、Ⅲ、Ⅳ和Ⅴ), 每组设3个重复, 每重复15尾鱼, 初始体重为(49.01.0) g, 经过8周的饲养实验, 结果表明: (1)饲料效率随饲料中发酵豆粕水平的升高逐渐降低, 饲料中发酵豆粕水平为20%时, 鱼体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和摄食量均会显著降低(P0.05)。(2)全鱼水分和灰分含量随饲料中发酵豆粕水平的升高而升高, 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则随发酵豆粕水平的升高而降低。(3)胃蛋白酶和肝脂肪酶活力随饲料中发酵豆粕水平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Ⅰ组最高, 显著高于Ⅲ组 (P0.05), 但与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Ⅱ、Ⅲ和Ⅴ组的胃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 肠淀粉酶活力则随饲料中发酵豆粕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Ⅲ组最高, 显著高于Ⅰ组(P0.05),但与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其他消化酶活力(肠蛋白酶、胃淀粉酶、肠脂肪酶)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Ⅰ组的皱襞高度和肠壁厚度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各组的黏膜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 在饲料中添加10%的发酵豆粕对圆斑星鲽的生长、饲料利用和形体指标无显著性影响,过量添加则抑制鱼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培养基中的豆粕以及制备豆粕的原材料大豆对蝙蝠蛾拟青霉发酵产物的影响,我们比较了不同品种大豆和用其制成的豆粕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包括粗蛋白、粗脂肪、6种微量元素(钙、镁、铜、锌、铁、锰)和总异黄酮(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以及豆粕作为培养基对蝙蝠蛾拟青霉发酵产物的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包括腺苷、腺嘌呤、虫草素和麦角甾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中钙和大豆苷与发酵产物中腺苷含量正相关。豆粕中钙、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与发酵产物中腺苷含量正相关;豆粕中钙、镁、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总异黄酮与发酵产物中腺嘌呤含量负相关;豆粕中铁与菌丝体干重值正相关。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的豆粕和原料大豆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对蝙蝠蛾拟青霉发酵产物品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牛津杯法比较解淀粉芽孢杆菌KN-BL-1及其发酵豆粕的抑菌效果,通过酸沉淀法分离粗多肽,确定产生抑菌效果的为多肽类物质,通过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粗多肽以研究其各组分的抑菌效果,并使用4000 Q TRAP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初步确定抗菌肽样品的分子量范围.结果表明,KN-BL-1及其发酵豆粕浸提液对S.aureus等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粗多肽经过层析分离纯化后,三个峰表现抑菌特性,其中有一个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清晰,直径为19.8 mm.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豆粕水解液作为氮源,假丝酵母Candida sp.99—125发酵生产脂肪酶的过程。分析水解时间对于产酶的影响,对比豆粕水解前后作为氮源发酵时的产酶规律。在30L发酵罐中批次发酵酶活最高可达6000IU/mL,采用豆油反馈流加之后,发酵脂肪酶活力可达8500IU/mL。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优化豆粕固态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SAS 9.1.3中的响应面分析法(中心组合一致精度设计)对影响豆粕固态发酵中蛋白质水解的四个主要因素(料水比,加酶量,发酵时间,接种量)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大豆蛋白水解度的影响。通过模拟二次多项式回归预测模型并建立了影响因素与响应值(水解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寻优得出,当料水比1:1.00,加酶量2.55%,发酵时间65h,接种量1.00%时水解度可达13.3%,且比优化前提高了56%。  相似文献   

13.
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发酵豆粕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发酵豆粕(HSMF)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选取HSMF、普通发酵豆粕(SMF)和普通豆粕(SM)三种材料,分别制备不同浓度发酵豆粕的大豆异黄酮(SIF)提取液,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及苷元转化效率。[结果]发现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清除力和还原力与SIF浓度呈正相关,羟基自由基清除力和超氧阴离子清除力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达到一定浓度后保持稳定。当在浓度为100%时,HSMF、SMF、SM的DPPH清除力分别为58.56%、45.32%和31.01%,还原力分别为1.04、0.80和0.44,羟基自由基清除力分别为78.56%、70.54%和65.42%,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分别为61.59%、49.21%和17.53%,苷元型异黄酮所占比例分别为18.84%、50.90%和85.62%。[结论]利用复合益生菌发酵后的豆粕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SMF及SM(P0.05)。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固态发酵的方法降低上部低次烟叶中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并对发酵过程中的厌氧细菌和酵母的数量进行检测。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固态发酵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发酵上部低次烟叶影响显著性主次次序依次为发酵时间(C)、发酵温度(A)和发酵水分质量分数(B),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为A2B2C3,即温度45℃、水分质量分数50%、发酵时间9 d。在该发酵条件下,上部低次烟叶的淀粉降解率为20.41%,蛋白质降解率为12.35%。通过固态厌氧发酵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短期内快速降解上部低次烟叶中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lxp发酵高产L-乳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选得到一株乳杆菌Laetobaeillus sp.,进行发酵生产高浓度L-乳酸的研究。考察了种龄、接种量、温度和不同pH调节剂对乳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种子培养时间为15h;最佳接种量为15%;最适培养温度为42℃;与氨水和氢氧化钠相比,碳酸钙更适于作为发酵过程的pH调节刺;以葡萄糖为碳源,添加豆粕水解液和玉米浆作为辅料,2L罐培养120h,L-乳酸质量浓度可达202 g/L,糖转化率91.3%,L-乳酸占发酵液中总酸含量98%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鱼粉和小麦蛋白粉为蛋白源, 配制成6种等氮等脂(粗蛋白45%; 粗脂肪10%)的饲料, 研究其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生长、肠道组织结构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这6种饲料是以发酵豆粕分别替代基础饲料(含40%鱼粉)中0 (FSM0, 对照组)、15% (FSM15)、30% (FSM30)、45% (FSM45)、60% (FSM60)和75% (FSM75)的鱼粉制作而成。经过56d的生长实验, 结果表明, 饲料中随着发酵豆粕替代比例的升高, 各处理组大黄鱼幼鱼(10.49±0.03) g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但FSM60和FSM75组有下降趋势; 相比FSM0组, FSM60和FSM75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率(WGR)显著降低(P<0.05), 饲料系数(FCR)显著升高(P<0.05); 摄食率(FI) FSM 60和FSM 75组显著高于FSM0、FSM15、FSM30和FSM45组(P<0.05)。肠道组织结构研究发现, 各处理组肠道组织结构后肠黏膜、皱襞高度、固有膜宽度和杯状细胞个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llumina-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发现, FSM0 (TC对照组)、FSM45 (TB最佳生长组)和FSM75 (TW最差生长组)组Chao1、香农指数(Shannon)、辛普森指数(Simpson)和覆盖率(Good coverage)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基于门水平, TC、TB和TW组大黄鱼幼鱼肠道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 而在属水平, 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占绝对优势。从属水平差异菌属研究发现, 发酵豆粕对大黄鱼幼鱼肠道菌群有一定的影响: 与最差生长组(TW)相比, 最佳生长组(TB)和对照组(TC)均显著增加了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和嗜碱菌属(Alkaliphilus)的物种丰度(P<0.05); 与TW组相比, TB组水栖菌属(Enhydrobacter)和TC组副球菌属(Paracoccus)的物种丰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达45%时对大黄鱼幼鱼的生长、肠道组织结构及肠道优势菌群没有负面影响, 即发酵豆粕替代饲料(含40%鱼粉)中45%的鱼粉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通过3株红酵母对膨化大豆进行固态发酵预处理,油脂和豆粕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都显著增加,且油脂中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变化。其中,锁掷酵母发酵膨化大豆所提取的油脂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15.010μg/g,比未发酵样品提高了5.526倍。进一步对锁掷酵母固态发酵进行工艺优化,培养时间、培养基含水量、接种量和发酵温度均显著影响油脂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P<0.05),且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含水量50%、接种量50%、培养温度30℃、发酵时间72 h,优化后油脂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优化前提高了7.928%,所得功能性油脂符合油脂常规理化指标的国家标准。本研究表明,通过锁掷酵母对膨化大豆进行固态发酵预处理,所得油脂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且发酵后豆粕的营养价值也有所提升,这为开发富含微生物来源的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提升的功能油脂产品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对棉籽饼粕脱毒及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黑曲霉与酿酒酵母混合固态发酵对棉籽饼粕的脱毒效果及提高棉籽饼粕营养价值的作用。结果表明,混合发酵优化后的条件为:发酵温度30℃,接种量15%,初始水分含量0.96g水/g干基,初始pH值为6,发酵时间60 h;发酵后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脱毒率为95.51%,真蛋白质含量从32.99%提高到 42.40%,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分别较发酵前相比增加了31.03%、25.00%和44.23%,氮溶解指数(NSI)增加了1.49倍,从而改善了棉粕饼粕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华根霉TCCC 41014产纤溶酶液态发酵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液态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初始pH值、温度和装液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华根霉TCCC41014液态发酵产纤溶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g桙L):糊精80,蛋白胨60,豆粕60,初始pH为4.5.适宜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29℃,装液量为5...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以总抗氧化活性(T-AOC)和多肽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豆粕固态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9.6%,料水比1∶0.9,发酵温度35℃。豆粕在此条件下发酵48h,其总抗氧化活性与多肽含量分别由发酵前的207.2U/g和21.0mg/g提高到1091.1U/g和347.7mg/g,分别提高了4.3倍和15.6倍,与预测值相比,结果吻合性良好。总抗氧化活性与多肽含量的相关性良好(R2=0.8604),表明得到的多肽为抗氧化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