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中晚孕胎儿静脉导管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64例正常胎儿和31例心脏畸形胎儿的静脉导管进行检测,分析频谱特征及RI、PI、S/A等相关参数。结果正常胎儿静脉导管频谱为三相波,始终是前向血流,随孕周的增加,S、D、A逐渐增高,RI、PI、S/A逐渐降低。胎儿心脏畸形组RI、PI、S/A较正常胎儿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5例(80.6%)出现零相或反向A波,正常组164例均未出现零相或反向A波。结论超声检测胎儿静脉导管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分析与探讨心脏超声在卵圆孔血流受限胎儿中的筛查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本院进行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孕妇58例,都给予常规超声与组织多普勒成像,记录影像学特征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58例胎儿判断为卵圆孔处血流受限18例,占比31.0 %。受限组的卵圆孔大小、卵圆瓣长度、继发隔长度都少于未受限组(P<0.05)。受限组的D-FOC值低于未受限组(P<0.05),Vm-PV、Vm-FOC值高于未受限组(P<0.05)。受限组的左心室E、A、E''、A''值都低于未受限组(P<0.05)。结论:心脏超声作为检出胎儿心脏畸形的有效手段,可通过观察胎儿卵圆孔血流频谱与形态来鉴别诊断卵圆孔血流受限,是孕期诊断卵圆孔血流受限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胎儿中晚孕期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间胎儿早孕期超声检测正常孕妇1240例,于胎儿中孕期(孕21~25周)和晚孕期(孕31~35周)各再进行一次超声检测工作,用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归纳统计胎儿畸形分类及各类畸形超声检出时间。结果:1240例胎儿早期超声检测正常孕妇中,胎儿中孕期检测显示胎儿畸形16例,检出率1.3%;其中中枢神经畸形3例,心脏畸形1例,前腹壁畸形2例,泌尿系统畸形1例,骨骼以及四肢畸形2例,双胎畸形2例,消化系统畸形2例,胎儿肿瘤1例,胎儿水肿1例,指趾异常1例,胎儿晚孕期检测显示有畸形3例,检出率为0.24%,分别为面部畸形1例,指趾异常1例,心脏畸形1例。这19例胎儿均证实为畸形胎儿。胎儿中孕期漏诊3例,漏诊率15.8%(3/19)。结论: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重要诊断方法,诊断率高,安全性大,但部分胎儿畸形在中孕期超声仍未能诊断,所以对胎儿晚孕期再次行超声筛查工作,尤其注意对胎儿颜面部、心脏,颅脑,四肢等器官仔细的扫描,可有效提高畸形胎儿检测率,减少相应畸形的漏诊,为产科医生临床确诊和处理提供有效参考,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同时可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配合国家人口系统完成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4.
吴云  胡涛  杨玲  查文  曹荔 《生物磁学》2013,(34):6719-672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先天发育异常的规律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480例经产后及引产后证实的单胎妊娠的畸形胎儿,回顾性分析产前的超声检查资料,孕妇平均年龄27.6岁,平均孕周27.1周。超声诊断畸形儿统计标准:参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报告卡》的监测类型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的检测畸形类型确定。结果:459例为经超声检出的胎儿先天畸形,21例为超声漏诊,根据胎儿出生后情况反馈为畸形。459例畸形胎儿,孕周在12-40周,其中24.4%(112/459)的病例是在18-24孕周之间检出,56.9%(261/459)的病例是在12—28孕周之间检出,其中24周检出病例数最多(42/459)。35.7%(164/459)的胎儿畸形是在孕28-36周期间检出。结论: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符合率为95.62%(459/480)。妊娠28周前超声能检出大多数可检的胎儿畸形。超声在胎儿产前诊断上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诊断率高,无损伤性,操作简便,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儿重复肾畸形的超声诊断的图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0例经产前超声诊断为重复肾胎儿的超声图像及其临床资料。结果:30例重复肾胎儿中,出生后经手术或临床证实或终止妊娠后经解剖证实的共有27例,出生后经复查双肾正常的胎儿共有3例。27例重复肾胎儿中,单侧、双侧重复肾分别占22、5例,共32侧重复肾,其中合并输尿管扩张、合并输尿管囊肿的分别占14、4侧;合并其他系统气管畸形的胎儿共6侧,其中染色体三体综合征的有4例;出现4例误诊;胎儿重复肾声像图特征:1呈囊肿样改变肾上极占4侧,类圆形无回声区,壁较薄、光滑,与输尿管相通;2肾窦区可见两个不相通的肾盂,分离肾盂占11侧,未与输尿管相通;3肾窦区可见两个不相通肾盂,分离肾盂占14侧,上肾盂或下肾盂相连于输尿管;4 3侧肾窦区见两个不分离的肾盂,肾脏形态拉长,未与输尿管相通。结论:胎儿重复肾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主要为两个不相通的肾盂;加强在胎儿中晚孕期时做常规多切面扫查,有利于提高对重复肾胎儿的确诊精确率,为临床评估胎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妊娠中期心脏畸形胎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出生后确诊与尸检确诊为心脏畸形的80例胎儿的临床相关指标,分析80例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与胎儿心电图检查结果,并分析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妊娠中期心脏畸形胎儿的诊断价值。结果:80例胎儿有5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现象,其中胎心早搏3例、FQRS振幅增高12例、ST段改变15例、FQRS时限增宽3例、胎心不齐4例、胎心过缓3例、胎心过速16例;80例胎儿通过尸检和出生后随访最终确定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LHS)4例,单心室6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ECD)8例,法洛四联症(TOF)14例,卵圆孔直径大于 6 mm 17例,室间隔缺损(VSD)31例,与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超声心动图有7例漏诊;联合诊断与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对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单心室、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胎儿的诊断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法洛四联症、卵圆孔直径大于 6 mm、室间隔缺损和心脏畸形诊断总数方面联合诊断优于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单一诊断(P<0.05);通过不同检查的检测价值对比发现,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单一检查。结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对于妊娠中期心脏畸形胎儿的诊断均具有重要价值。心脏畸形胎儿在妊娠中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会出现异常现象,但是并不能确诊为心脏畸形,还需后续继续应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最终确诊胎儿是否存在心脏畸形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妊娠中晚期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的超声表现以及妊娠结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前诊断的60例轻度侧脑室增宽的胎儿的声像图资料,均经引产或产后随访证实。结果:60例胎儿中,孤立性者42例,合并其它畸形的轻度侧脑室增宽者18例(1例NTD高风险,2例21-三体高风险)。30例单侧,30例双侧,脑室宽度为10.5~14.5 mm,平均宽度13.1 mm。22例终止妊娠,32例(包括2例双胎之一)产前超声侧脑室随访变为正常宽度,4例产后随访正常,2例产后超声和MRI证实为脑积水。结论:超声是诊断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对指导妊娠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儿肢体畸形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对66342例妊娠12-40周孕妇行胎儿四肢畸形筛查。将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与引产或产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生肢体畸形271例,发生率为0.41%(271/66342),包括四肢短小5例,桡骨发育不全1例,缺肢畸形5例,足内翻17例,手掌畸形3例,指趾畸形222例及骨骼多发畸形18例。其中产前诊断胎儿肢体畸形49例;漏诊222例,包括:足内翻3例、指趾畸形218例、多发骨骼畸形1例。胎儿肢体畸形的出现率和产前检出率分别为:四肢短小1.84%(5/271)、100%(5/5);桡骨发育不全0.36%(1/271)、100%(1/1);缺肢畸形1.84%(5/271)、100%(5/5);足内翻6.27%(17/271)、82.35%(14/17);手掌畸形1.10%(3/271)、100%(3/3);指趾畸形81.91%(222/217)、1.8%(4/222);多发骨骼畸形6.64%(18/271)、94.44%(17/18)。结论:超声对胎儿手掌、脚掌部位以上畸形的检出率较高。指趾畸形出现率最高,但检出率最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儿肢体畸形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对66342 例妊娠12-40 周孕妇行胎儿四肢畸形筛查。将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与引产或产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生肢体畸形271 例,发生率为0.41 %(271/66342),包括四肢短小5 例,桡骨发育不全1 例,缺肢畸形5 例,足内翻17 例,手掌畸形3 例,指趾畸形222 例及骨骼多发畸形18 例。其中产前诊断胎儿肢体畸形49 例;漏诊222 例,包括:足内翻3 例、指趾畸形218 例、多发骨骼畸形1 例。胎儿肢体畸形的出现率和产前检出率分别为:四肢短小1.84 %(5/271)、100 %(5/5);桡骨发育不全0.36 %(1/271)、100 %(1/1);缺肢畸形1.84 %(5/271)、100 %(5/5);足内翻6.27 %(17/271)、82.35 %(14/17);手掌畸形1.10 %(3/271)、100 %(3/3);指趾畸形81.91 %(222/217)、1. 8%(4/222);多发骨骼畸形6.64 %(18/271)、94.44 %(17/18)。结论:超声对胎儿手掌、脚掌部位以上畸形的检出率较高。指趾畸形出现率最高,但检出率最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用B超测量足月胎儿各生理参数来评估胎儿宫内生长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方法:414例住院分娩的足月头位单胎孕妇在分娩前4天内超声测量胎儿的双顶径(BPD),枕额径(OFD),枕额周径(HC),腹围(AC),腹横径(ATD),股骨长度(FL)每个参数测量2次,取平均值。出生后24小时内测量新生儿各相应生理参数。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表明胎儿及新生儿各生理参数均呈正态分布。超声测量的BPD,OFD,HC,AC,ATD,FL与实际测量的结果均有一定相关性。计算二组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0.370,0.587,0.698,0.635,0.826。其中BPD,AC,FL相关性较好。结论 临床可选用双顶径,腹围,股骨长等参数来评价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及推算胎儿体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唇裂与唇腭裂的图像特征,以提高胎儿唇裂及唇腭裂的确诊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2381例产前超声筛查检查出的17例唇腭裂胎儿,经二维三维超声检查后与出生后颜面部检查结果比较。结果:17例唇腭裂胎儿共检查出16例,漏检1例,检出准确率94.12%,其中1例完全唇裂伴完全腭裂仅检查出唇裂,误检率5.88%。其中未合并其他畸形胎儿16例(94.12%,16/17),完全唇裂伴完全腭裂13例(76.47%,13/17),单纯唇裂2例(11.76%,2/17),单纯腭裂1例(5.88%,1/17);唇腭裂合并其他畸形胎儿1例。结论:产前进行超声检查在胎儿唇裂和唇腭裂诊断中具有显著作用,发现唇裂或唇腭裂后可经多次反复检查确诊,对于部分胎儿可能存在患有唇裂或唇腭裂而漏检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超声和工程学分会、上海国际妇幼保健院主办,通用医疗公司协办的“胎儿诊治中心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前B超对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4例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B超特征,并对比病理结果。结果:4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胎儿中,1例室间隔缺损,3例四腔心切面正常。左右两室流出道切面情况:4例胎儿大动脉与心室连接关系存在异常,2例胎儿室间隔膜部存在缺损症状。三血管气管切面情况:4例胎儿均仅可见2条血管。结论:对左右两心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进行观察可得,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具有较为明显的B超特征,产前对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进行B超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建议在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孕中期超声联合无创产前基因筛查(NIPT)在染色体异常胎儿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2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2000例孕中期孕妇,均接受超声检查和NIPT筛查。以羊水穿刺或引产后高通量测序结果为金标准,四格表法分析孕中期超声联合NIPT在染色体异常胎儿检出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000例孕中期孕妇中,超声检查共检出软指标异常37例,结构指标异常30例。NIPT筛查检出高风险孕妇17例,其中21-三体综合征11例、18-三体综合征6例。超声软指标和结构指标联合NIPT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误诊率、准确率分别为95.00%、99.95%、95.00%、99.95%、5.00%、0.05%、99.90%。结论:联合孕中期超声和NIPT可提高检出高风险染色体异常胎儿的灵敏度,降低漏诊率,对于早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具有重要价值,进而提高生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究小波阈值降噪的超声多普勒技术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CNS)畸形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进行规范化妊娠早期超声结构筛查的1092例11-13+6周单胎妊娠孕妇,所有孕妇均进行常规超声和小波阈值降噪的超声多普勒技术的检查,并对其妊娠过程和结果进行随访。结果:1092例胎儿产后病理或超声检查显示,胎儿CNS畸形共计19例,发生率为1.74%(19/1092)。其中,露脑畸形8例,无脑畸形5例,前脑无裂畸形3例,脑膜膨出2例,脊柱裂1例。基于小波阈值降噪的超声多普勒技术对胎儿CNS畸形检出的符合率94.74%(18/19)显著高于常规超声63.16%(1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基于小波阈值降噪的超声多普勒技术检出胎儿CNS畸形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差异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波阈值降噪的超声多普勒技术对妊娠早期孕妇进行规范化结构筛查更有助于及早发现胎儿CNS畸形,对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以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颅内畸形筛查的应用价值,并进行染色体异常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进行胎儿颅内畸形筛查的高危孕妇120例,所有孕妇都给予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筛查,对超声筛查异常者进行染色体异常分析,记录预后情况。结果:在120例孕妇中,二维超声诊断为胎儿颅内畸形12例,三维超声诊断为13例(预后都确诊为胎儿颅内畸形)。染色体核型筛查检出胎儿颅内畸形12例,其中21-三体综合征8例,18-三体综合征3例,13-三体综合征1例。确诊为胎儿颅内畸形的孕妇超声NT值都显著高于非胎儿颅内畸形孕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选择终止妊娠10例,选择继续妊娠3例,继续妊娠3例胎儿都最终死亡。结论: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染色体核型在胎儿颅内畸形筛查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两者可互相补充,共同发挥诊断与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7例胆囊穿孔的声像图表现。5例为胆囊壁上的超声“孔征”和/或囊周液性暗区,1例胆囊呈实质性团块影。本组漏诊1例。探讨了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漏诊原因及如何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四维容积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2019年1月到2022年1月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胎儿肺静脉异位引流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都给予四维容积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影像学特征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60例孕妇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断为胎儿肺静脉异位引流51例,诊断敏感性为85.0 %;四维容积超声检查判断为胎儿肺静脉异位引流59例,诊断敏感性为98.3 %,四维容积超声检查对胎儿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四维容积超声检查诊断的特异性都为100.0%。在60例孕妇中,判断为胎儿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上型32例,心下型28例;心上型的肺静脉引流途径为肺静脉-垂直静脉-右上腔静脉22例、肺静脉-垂直静脉-左上腔静脉10例,心下型的肺静脉引流途径为肺静脉-垂直静脉-左头臂静脉-右上腔静脉6例、肺静脉-垂直静脉-门静脉22例。合并心脏畸形32例,合并畸形率为53.3 %;有51例孕妇终止妊娠,9例孕妇继续妊娠,其中8例未经治疗者新生儿期死亡,1例在3月龄死亡。结论:相对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四维容积超声在胎儿肺静脉异位引流诊断中的应用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可有效反映肺静脉回流情况,可指导临床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超声随访在肝硬化结节恶变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83例,均采取超声检查,观察超声随访在肝硬化结节恶变筛查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83例随访发现,出现肝硬化伴增生性结节患者演变小肝癌21例。增生性结节患者的增生性结节直径与小肝癌患者肿块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结节患者的回声情况与小肝癌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随访发现,结节由112个增加至126个,结节数量增加。肝硬化结节14例,在超声引导下行肝穿刺活检,成功13例,失败1例,病理诊断肝硬化结节患者9例,肝癌患者3例,与超声的检查结果相同。结论:超声随访在肝硬化结节恶变的筛查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在早期提供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帮助医师做出诊断,及早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究系统及四维超声在胎儿器质性异常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887例中晚期产妇超声检测资料,所有产妇均行系统及四维超声检测,对比系统超声、四维超声和联合检测在胎儿器质性异常筛查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分析上述检查方式对不同胎儿器质性异常筛查的价值。结果:(1)887例产妇共娩出899例胎儿,其中87例存在器质性异常,异常率9.68 %(87/899),联合检测对器质性异常检出率为94.25 %(82/87),系统超声检出率为68.97 %(60/87),四维超声检出率为79.31 %(69/87),联合检测明显优于单独检测(P<0.05);(2)系统超声检测一致性为96.05 %,灵敏度为70.59 %,特异度为98.54 %,四维超声一致性为96.47 %,灵敏度为75.40 %,特异度为98.54 %,联合检测一致性为99.57%,灵敏度为96.26 %,特异度为99.90 %,对比发现联合检测一致性、灵敏度均优于单独检测。结论:系统及四维超声对胎儿器质性异常具有较好的筛查效果,联合检测筛查效果优于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