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限制因子分析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宝鸡市为研究区,从地类图斑尺度,识别了宝鸡市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因子类型,根据限制因子提升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了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探讨了不同潜力分区耕地质量的提升措施.结果表明:宝鸡市耕地质量限制因子主要为单因子限制型,包括土层限制、有机质限制和灌溉限制,共占宝鸡市耕地总面积的66.11%;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集聚特点;宝鸡市334个行政村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较高且呈“HH”型分布(Ⅰ级区),可加大该区域土地整治工程力度,以提高区域耕地质量整体水平;宝鸡市中部地区的耕地质量提升措施应着重考虑增加有效土层厚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农用地灌溉条件;北部地区还应加强对土壤侵蚀的改良,南部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岩石露头度和地形坡度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水菜花(Ottelia cordata),喜生于清洁的水环境中,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是检验湿地环境及气候变化的关键指示物种之一,在我国仅零星分布于海南北部的火山熔岩湿地区,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研究水菜花种群潜在生境选择及其空间格局演变,有利于加强濒危物种保护保育及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管理。该研究基于GIS平台和MaxEnt模型,结合气候、地形和土壤因子,探究水菜花种群环境限制因子及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潜在适宜生境的演变格局。结果表明,水菜花种群对温差与降水量变化敏感,等温性、最冷季度降水量、土壤类型和年均降水量对水菜花种群分布影响显著;全新世中期-当前-2070年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菜花适宜生境面积先减小后增大,分布重心呈西南-东北-西南转移格局;未来气候情景下,水菜花种群高度和中度适宜生境缩减,低适宜生境增加,南部地区将出现新增适宜生境,东北、西北及西南部适宜生境将发生消减。该研究从气候环境角度论证了水菜花种群的潜在生境选择及空间变化特征,可为濒危物种保护保育、湿地管理及其生物多样性维护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镜泊湖藻类生长和湖泊富营养化预测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鸿雁  徐云麟 《生态学报》1996,16(2):195-201
作者在分析了影响镜泊湖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镜泊湖藻类生长模型,利用实验数据和有关资料对镜泊湖藻类生长和湖泊富营养化趋势迸行了预测。作者认为:在镜泊湖藻类的生长季节(5—10月),N浓度始终不是主要限制因子;在藻类生长旺盛的7、8两月,P浓度成为主要限制因子;在5、6、9、10四个月中,P浓度和温度均可能成为主要限制因子,但随着P浓度的提高,温度成为主要限制因子,客观上河湖泊富营养化的发展起着遏制作用。通过检验,本文模型的输出能反映镜泊湖藻类生物量随时间变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抗病毒限制因子成为病毒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近些年陆续发现了4种HIV限制因子:APOBEC3G、Trim5α、Tetherin、SAMHD1。其中APOBEC3G、Tetherin、SAMHD1分别被HIV编码的辅助蛋白Vif、Vpu、Vpx所拮抗。这些辅助蛋白影响病毒的致病性和复制能力,拮抗宿主内的天然抗病毒限制因子,使病毒能够成功的侵染宿主细胞。本文重点综述了这三种能拮抗宿主限制因子的HIV辅助蛋白的功能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肿瘤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  黄迪南  侯敢 《生命科学》2007,19(2):198-202
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平衡控制着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当促进因子的作用强于抑制因子时,便会引起肿瘤血管的生长。因此,了解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特点及其作用机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任务,针对肿瘤血管的抗血管新生治疗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这为肿瘤的诊断、分期、治疗和预后提供了新的参数指标,为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提供了有利的依据。该文就有关的重要血管生成调节因子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根据呼伦贝尔草原大范围草地生物量的调查和实验数据,分析了该地区草地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沿着环境梯度,不同区域草地生物量差异显著,其变化与水分、温度变化关系不显著,与0~2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逐步多元回归表明,土壤有机碳是制约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当地草地利用方式使土壤养分成为制约草地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从而影响草地生物量。  相似文献   

7.
呼伦贝尔草原生物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呼伦贝尔草原大范围草地生物量的调查和实验数据,分析了该地区草地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沿着环境梯度,不同区域草地生物量差异显著,其变化与水分、温度变化关系不显著,与0~2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逐步多元回归表明,土壤有机碳是制约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当地草地利用方式使土壤养分成为制约草地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从而影响草地生物量。  相似文献   

8.
羌活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田引种栽培的羌活植株为材料,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原位测定自然条件下生长的羌活孕蕾期叶片的光合速率光响应、净光合速率及生理生态因子日变化,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羌活净光合速率(P_n)、 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其净光合速率具有典型的"午休"现象,并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2)影响羌活叶片Pn日变化的主要决定生理因子是G_s,主要限制因子是胞间CO_2浓度(C_i);主要决定生态因子是空气相对湿度(RH),限制因子是气温(T_a); G_s是影响净光合速率最重要的生理生态因子.研究发现,羌活有较强的适应弱光环境的能力,属于阳性耐荫植物,宜选择海拔和荫蔽度均较高的环境进行引种驯化栽培,以利于其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9.
钟晓青  叶大青 《生态科学》2011,30(5):465-473
在“复合面积重心法”计算国土几何、生态、水资源、经济中(重)心的基础上,利用2008年面板数据分别确定了我国的陆地、全版图几何中(重)心及我国的人口、经济、生态、水资源和粮食中(重)心.比较了各重心与北京之间的生态距离,结果表明北京偏离各指标重心620~1487km.对定都北京62年后逐步显现的生态限制因子如水、大气及地形、地震等因子的限制作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迁都”最佳位置(备选)的水源区域、核战争威胁的安全区域、最佳物产分布区域、最佳人文地理环境.对“迁都”的国家层面之损失和收益、物质成本和机会成本、迁都后的北京的发展、“迁与不迁”的抉择进行了限制生态因子方法、生态经济成本损益综合评估方法和生产力布局时空分析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云南小桐子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云南省小桐子(Jatropha curcas)资源分布、环境因子和种子相关性状展开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居群的种子平均千粒重、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和种子含油率分别为567.9克、56.67%、61.78%和35.13%。居群间种子千粒重、出仁率、种仁含油率、种子含油率都有极显著的差异,丽江A、红河D、丽江C、丽江B和玉溪A等4个居群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温度是影响云南省小桐子地理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布区的海拔高度和年均温有强负相关性。云南省最适合种植小桐子的地区是金沙江和元江流域的干热河谷地区,其次是临沧、保山、普洱、西双版纳等地的高温低海拔地区。本研究对云南省小桐子的研究和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阜平山区草莓错季栽培的生物表现及适宜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和平行观测气象资料,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气候要素计算模型,研究了阜平山区种植草莓的生物表现及适宜种植区域.结果表明:在阜平山区种植草莓能够安全越冬、开花、结果,草莓发育期滞后于河北平原,从而达到错季生产的目的;其草莓品质优良,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河北平原对应的草莓品种;阜平山区错季草莓的适宜发展区域为海拔900~1 200 m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抑制因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60年代末,人们发现一种能诱导M1白血病细胞系分化为正常细胞的分化诱导因子,被称为D-因子。但由于当时研究条件限制,未能对这种因子的生理和生化特性有更多的了解。1984年,Tomida等人从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 929细胞和小鼠Ehrlich腹水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分别提取出能诱导M1细胞分化的D-因子。1988年,Hilton等人从小  相似文献   

13.
云南紫胶虫的地理分布及生态因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又清  王绍云 《昆虫学报》2007,50(5):521-527
紫胶虫是重要的资源昆虫。本文结合云南西南部、东南部地区云南紫胶虫自然分布区调查结果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对生态因子在云南紫胶虫地理分布中的作用进行了归纳。结果表明:云南紫胶虫的地理起源可能是印度洋地区的南亚。云南紫胶虫主要分布于怒江流域及支流、澜沧江流域及支流、红河流域及支流、伊洛瓦底江流域支流河谷两岸半山坡。气候因子中的温湿度组合是决定云南紫胶虫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而寄主植物分布对云南紫胶虫地理分布也有限制作用。云南特有的流域地形、山脉走向及所形成的小气候特点决定了云南紫胶虫在云南的地理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4.
"环境因子"和"生态因子"2个词之异同未有详述与例证。经考证生态学之原始定义及研究之实际,提出"环境"指生物周围一切的总和,无其他词汇可超过其范围,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具重要作用、密切关联的成分。此为多数文献采纳的观点,不仅可有效区分二者,也更科学合理。除常见重要生态因子例如光、温、水、气和密切相关生物外,对于具体生物或因子,其是否可称为生态因子需要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耐受性定律的一个数学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许多著作中关于耐受性定律的叙述大同小异。为了视限制因子原理和Liebig 最小因子定律为耐受性定律的特殊情况(某些侧面),我们采用[1]对耐受性定律的叙述:一种环境因子对每一种生物都有一个范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塔河地区雷击火发生驱动因子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火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森林资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影响,并严重影响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林火主要分为人为火(人为活动引起)和雷击火(雷电引起)两大类。在我国北方针叶林带,雷击火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地区。大兴安岭塔河地区位于我国北方针叶林带,是森林火灾的重灾区。其中雷击火所占比例大约1/3以上。目前针对当地雷击火与影响因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气象因子,非气象因子(森林可燃物和地形特征)的研究受数据条件和技术手段限制研究报道较少。研究数据包含三部分,林火数据,气象数据和地理植被数据。林火数据包含1974—2009年间林火发生经纬度坐标,时间和面积等。气象数据主要包括每日尺度的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等因子。根据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标系统计算出了出了细小可燃物湿度码(FFMC),干燥可燃物湿度码(DMC)和干旱码(DC)也没用于本研究。此外,基于1∶10万塔河地区数字化林相图提取了海拔、坡度、坡向、森林类型、优势树种、龄级等因子用于决策因子分析。研究数据分析过程主要应用Arc GIS10.0中的空间分析工具和SPSS19.0的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完成。研究结果显示"日最低气温","最大风速"和"最小相对湿度"3个气象因子及火险天气指标系统(FWI)中细小可燃物湿度码(FFMC)干旱码(DC)与雷击火发生概率显著相关(P0.05),模型整体拟合水平R2(CoxSnell)=0.326。在非气象因子与雷击火发生的逻辑斯蒂模型检验中,"地被物盖度"和"龄级"均在P=0.05水平上与雷击火发生显著相关,其模型的整体拟合水平R2(CoxSnell)为0.15。研究结论表明在分析雷击火发生的决策因子时,应该综合考虑气象、可燃物和林分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坝上长尾鸡的前黑素小体蛋白(Pre-melanosomal protein,Pmel)基因核心启动子区,首先构建了双荧光素酶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瞬时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DF1,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进行启动活性检测。成功克隆了坝上长尾鸡pmel基因5?侧翼区片段1268bp,预测启动子区(-1200–+68)含有2个CpG岛和多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构建了9个含有不同长度pmel基因启动子片段的表达载体及1个核心启动子区突变载体,说明鸡pmel基因启动子的核心区域为-840–+68bp,其中-840–-590bp和-525–-266bp区域为正调控区,-590–-525bp区域为负调控区,多态位点(-456、-435、-410、-374和-341)对pmel基因启动子活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影响因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张树梓  李梅  张树彬  张志东  黄选瑞 《生态学报》2015,35(16):5403-5411
为了探讨影响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关键因子,基于两个龄级(Ⅲ龄级,20—30a、Ⅳ龄级,30—40a)共计18块(50m×50m)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的调查资料,采用冗余度分析法(RDA)对标准地中不同高度等级华北落叶松更新苗密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偏冗余度分析法(partial RDA)对影响林分更新的土壤-枯落物因子、林分结构因子进行了定量分解。结果表明:(1)土壤-枯落物因子是影响该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更新的关键因子。(2)Ⅲ龄级林分更新主要影响因子有林分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磷、土壤碱解氮含量和枯落物厚度;Ⅳ龄级林分更新主要影响因子有枯落物厚度、土壤全钾、林分密度、土壤p H值和基面积。两个龄级林分更新都表现出高个体数,低成活率的现象,枯落物厚度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3)Ⅲ龄级林分更新苗在早期生长中受土壤-枯落物因子限制比较大,而后林分结构因子逐渐成为主要的限制性因子;在Ⅳ龄级林分中,除基面积外的林分结构因子与5个高度等级更新苗密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集水工程、沼气池与新型日光温室联体构筑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集水工程、沼气池与新型日光温室联体构筑提高水的利用率,探讨半干旱地区集水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在年降水量250-550mm的半干旱地区将雨水富集、存贮与节水措施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短制的问题,将集水工程与日光温室、沼气池联体构筑,进行光、温、水、热的重组,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提高水的利用率,使该地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成为可能,对日光温室中生态因子的优化,节水50%-70%,提高了地温与液间的温度,降低了湿度,不仅提高温室生产力,还有效地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沼气池供给CO2及部分能量;阴棚把单屋面日光温室背面的遮阴区转化为生产区,种植耐阴作用与食用菌,实现阴、阳棚之间热量、CO2气体的交流,该模式可作为集水型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 集中控磷, 或氮磷皆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 有充足的全生态系统实验和湖泊治理实践表明, 只控磷(P)就可使湖泊贫营养化。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需要氮(N)和P皆控。由于N和P皆控的成本可达只控P的4—15倍, 故确定富营养化治理是否必须既控P又控N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科学问题。针对这个问题, 文章对所有相关观点及其证据的科学性进行了系统辨析。首先, 系统总结了关于富营养化营养驱动与控制的研究历史。其次, 对判定营养控制的主要依据——限制因子的概念发展及判定方法进行了全面回顾与分析, 明确指出该概念的目的是确定促进生物生长的因子。第三, 介绍了新概念——减控因子, 其定义是: 在生态系统管理中, 能够抑制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过度繁盛的必需环境因子, 或直接减灭生物本身的物理(机械)、化学和生物因子, 且成本效益最大。随后, 举例说明了确定减控因子的五个步骤, 即必需性、可控性、可行性、成本分析及实验和应用验证, 证明非限制因子也可成为减控因子, 而限制因子不一定是减控因子。第四, 基于减控因子分析, 指出湖泊富营养化的减控因子是P; 进而, 总结了加拿大和中国的全生态系统实验及大量湖泊治理实践的系统证据。这些充分证明: 仅控P就可控制富营养化, 而减N无助于控制浮游藻类总量, 反而会诱导固氮蓝藻大量生长。第五, 对控N观点的逻辑和实验依据逐一批驳, 指出这些争论或将限制因子混同于减控因子, 或缺乏大尺度的实验证据。第六, 系统辨析了高N的生态效应, 初步确定: 只有总氮和氨氮>5 mg/L时, N才对水生植物等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且可促进沉积物P的释放。建议先把地表水Ⅰ—Ⅴ类的总氮和氨氮标准限值均放宽至2 mg/L, 后逐步放宽至5 mg/L左右。最后, 指出富营养化治理必须采取系统对策, 以修复物理、化学、水文和生物完整性。在维护湖盆物理完整性的基础上, 最根本的措施是控制外源P负荷总量; 若内源P负荷较大, 则可采取钝化等方法。次之, 应开展水位调控, 以修复水生植被, 实现浊-清稳态转换。综上所述,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应采取“放宽控N、集中控P的策略”, 以大幅度降低治理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