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内固定与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因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患者自身意愿按照采取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内固定组与关节置换组。内固定组主要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关节置换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关节置换组手术治疗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内固定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内固定组(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术前存在合并症、手术时机≥2h、采用内固定手术。结论:与内固定术相比,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均更高,但采用该手术治疗时需注意手术操作的规范性及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2.
探讨氨甲环酸的不同给药途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选取我院需要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84例,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组、关节腔内注射组各28例;关节腔内注射组在止血带释放前进行关节囊局部注射3%氨甲环酸溶液50 m L处理,静脉注射组给予等量的氨甲环酸静脉给药,对照组采用等剂量生理盐水静脉给药。比较术后3 d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引流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总引流量、失血量的观察。结果中发现两实验组中患者术后Hb高于对照组,引流量、失血量低于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组Hb高于静脉注射组,引流量、失血量低于静脉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以说明,通过局部给药方式注射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能够更加有效降低患者出血量,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该文报道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感染黄曲霉1例。患者男,26岁。因陈旧性交叉韧带断裂在某医院行自体肌腱右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1周发生感染症状,常规抗细菌药物无效。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真菌培养诊断为黄曲霉关节感染。经过关节腔内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并关节腔内两性霉素B灌注给药(1%两性霉素B 20 m L,qd),联合伏立康唑(200 mg,q12 h)口服抗真菌治疗,28 d后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关节腔灌洗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所有患者在颞颌关节区域局麻下建立关节上腔的双通道灌洗系统,实验组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关节腔后注射透明质酸钠,对照组只进行关节腔灌洗术,术后随访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6个月时患者非辅助最大开口度、侧向运动幅度、咀嚼时疼痛感;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4周、治疗后6个月时颞下颌关节最大张口度和侧向活动距离明显增大,而咀嚼时疼痛感明显减轻,且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4周时血清IL-6、TNF-α水平较术前及同时期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灌洗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是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简单、安全有效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关节腔灌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视觉模拟评分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镇痛后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视觉模拟评级法对于关节置换手术后镇痛的指导意义。方法:对比不同疼痛评估方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治疗中的KSS评分及患肢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改变情况及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结果:使用视觉模拟评级法指导组取得了更好的膝关节活动情况的改善,同时其用镇痛药物药剂剂量较少,两组KSS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视觉模拟评级法对于关节置换手术后镇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减少镇痛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6.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利用人工材料将人体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股骨头和髋臼置换,具有解除关节疼痛,保持关节活动度,保持关节稳定性的综合优点,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关节成形术,从而改善病人的自理能力。我院骨二科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共对62个病人施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进行系统护理,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护理体会报告见下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视觉模拟评级法对于关节置换手术后镇痛的指导意义。方法:对比不同疼痛评估方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治疗中的KSS评分及患肢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改变情况及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结果:使用视觉模拟评级法指导组取得了更好的膝关节活动情况的改善,同时其用镇痛药物药剂剂量较少,两组KSS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视觉模拟评级法对于关节置换手术后镇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减少镇痛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家兔关节腔中微透析探针的植入方法,并考察其应用于家兔膝关节局部药动学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将微透析探针在注射针头、引导导管的帮助下从家兔膝关节髌韧带一侧插入关节腔中,并用x.射线检查探针活性透析膜在关节腔中的位置。以青藤碱为研究药物,HPLC—Ms为检测方法同时进行了家兔血液及关节腔局部青藤碱的药动学研究。结果微透析探针活性透析膜能准确地进入关节腔的腔隙中,并成功应用于关节局部药动学研究,得到主要药动学参数。结论家兔关节腔中微透析探针植入方法可行,位置准确,应用于关节局部药动学研究中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人体中轴关节及外周运动关节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该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关节僵硬和关节活动受限,罹患该病非常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是成年人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致残的常见原因之一。OA是临床上常见的骨关节疾病,老年人多发,是老年人丧失劳动力的重要原因,对社会经济影响很大。国内外对OA的发病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其确切的病因及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OA没有特效治愈方法,治疗目标局限于使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并最终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即使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成功,人造关节寿命也是有限的,其他严重问题还有植入物的松动和失败等。因此,对该病病因、病理机制的探索成为目前的热点和焦点,也是解决OA这个问题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研究较热门的骨关节炎相关细胞因子及蛋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人工单髁关节置换在治疗单间室骨关节炎已经有超过30年的历史,尽管早期的报告不尽如人意,但目前是可靠并安全的治疗关节炎的方法。单髁置换术的成功关键在于合适的患者的选择、细致的手术技术和避免对畸形的过度矫正。本文对人工单髁置换手术的发展历史作了简单回顾,然后分别对膝关节内、外侧单髁置换术患者的选择、手术要点、临床疗效、失败原因作一综述,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探讨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效果,为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2014年1月-2015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关节病区行关节置换术患者,排除自动出院、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高血糖等患者,最终试验组纳入66例、对照组纳入107例。试验组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给予围手术期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短肽型肠内营养+益生菌制剂精细化营养治疗方案;对照组常规自行给予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共3次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术后12月内的并发症情况(创口愈合延迟、感染等)。结果:术前,试验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19.1±40.5)mg/L vs(7.0±8.8)mg/L,P=0.034;(6.9±2.4)×109/L vs(5.9±1.7)×109/L,P=0.002],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与术后第3天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值比较,试验组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8.06±11.63)g/L vs(12.27±10.50)g/L,P=0.041];试验组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0% vs 13.1%,P=0.027)。结论: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精细化营养治疗可减轻患者术后的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创口愈合延迟、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关节是指根据人体关节的构造、形状与功能而设计的用来取代人体受损或病变的关节。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髋关节等人工关节多是钛合金等金属材质制成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常由于关节磨损的磨屑、应力遮挡和骨关节界面结合不佳等情况,导致植入假体的失败。因此。研究新一代植入材料,增强骨组织与植入假体相互作用,对有效防止假体松动、促进人工假体的长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72年开始施行人造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首先应用的是全金属类型,1977年试制成功“人造三合一型”全髋关节,即由陶瓷髋帽,超高分子聚乙烯头,钛合金钢柄组成。本类型关节克服了金属型摩擦系数大,全陶瓷型的脆性,易碎裂的缺点,手术时无需用粘合剂。经过四年多来的实践观察,在解决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善行走,恢复劳动力等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吴奇  韩一生  张振宇  陈伯亮  郭建斌 《生物磁学》2014,(8):1587-1590,1600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impingement,FAI)是以髋关节解剖结构异常而引发的股骨近端和髋臼间发生异常碰撞,从而导致髋关节孟唇和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化,引起髋关节慢性疼痛的疾病。髋关节活动范围特别是屈曲和内旋受限,最终发展为髋关节骨关节炎。FAI在我国国内为一个较新的概念,临床能得到诊断的病例不多,但实际病例很多,相当一部分的髋关节疼痛是由撞击征造成,平常的药物止痛不能解除持续的撞击,最终会发生骨关节炎。由此早期的诊断及手术干预,可以消除疼痛,防止骨关节炎的发生。进而推迟或消除关节置换手术是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行TKA治疗的老年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置换前后膝关节HSS评分和ROM,分析置换后膝关节HSS评分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0例患者置换后膝关节HSS评分和ROM均高于置换前,置换后膝关节HSS评分与术前HSS评分、ROM、疼痛程度和置换后早期CPM应用情况有关(P0.05)。结论:TKA治疗老年骨关节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其实际修复效果会受到术前HSS评分、ROM、疼痛程度及置换后早期CPM应用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摘要: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是以髋关节解剖结构异常而引发的股骨近端和髋臼间发生异常碰 撞,从而导致髋关节盂唇和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化,引起髋关节慢性疼痛的疾病。髋关节活动范围特别是屈曲和内旋受限,最终 发展为髋关节骨关节炎。FAI在我国国内为一个较新的概念,临床能得到诊断的病例不多,但实际病例很多,相当一部分的髋关节 疼痛是由撞击征造成,平常的药物止痛不能解除持续的撞击,最终会发生骨关节炎。由此早期的诊断及手术干预,可以消除疼痛, 防止骨关节炎的发生,进而推迟或消除关节置换手术是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生物力学的观点总结讨论关节与人工关节所涉及到的力学、材料、设计问题以及关节置换、粘固剂等问题,亦对骨科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节积脂血征2例CT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内骨折后出血进入关节腔内、骨髓内脂肪也同时释放进关节内,称为关节积脂血征(Lipohemarthrosis)。因脂肪比重轻,浮在血液上面,形成脂肪血液平面,当X线水平投照时即可见到关节内出现脂肪血液平面。Kling最早于1929年提出关节积脂血征,Holmagren于1942年首先报道X线显示关节脂肪血液平面。开始主要见于膝关节,随后Arger和Saxton等报道了膝关节和肩关节积脂血征。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探讨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的关节冲洗液中获取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ynovi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SMSCs)并进行体外培养,研究其间充质干细胞特性。采用离心、贴壁培养法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的关节冲洗液中提取并分离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及周期的分析,细胞表面物标志物流式细胞术检测,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免疫荧光检测,成骨、成脂、成软骨多向分化能力检测,促血管分泌因子检测。结果显示,通过离心、贴壁培养法可稳定地从患者颞下颌关节冲洗液中获取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呈对数生长。SMSCs表达间质源性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CD73、CD90、CD105、波形蛋白(Vimentin)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特异性标记物α-SMA。经诱导培养基诱导,SMSCs可分化为骨、软骨和脂肪细胞,细胞分泌液中可检测到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angiopoietin、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等10余种促血管生长因子。以上结果表明,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以微创的方式获取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有望为组织工程应用于骨软骨修复提供良好种子细胞的来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合并瓣膜置换(VR)手术的特点及经验。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2001年11月至2010年3月对60例年龄大于80的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搭桥+瓣膜置换手术,男33例,女27例。年龄80-87岁,平均年龄(83.77±2.45)岁。均为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变患者。其中36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二尖瓣置换手术,1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主动脉瓣置换手术,9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双瓣置换手术,同时8例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手术,3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手术,1例升主动开成形术。置换生物瓣膜者51例,置换机械瓣膜者9例。CABG平均搭桥(2.13±0.75)根,搭桥材料为左乳内动脉与大隐静脉。结果:全组早期死亡9例(15%),1例死于术后出血,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死于术后心衰。早期生存51例(85%),出现术后并发症10例,其中2例发生胸腔积液,1例心包填塞,3例肺部感染,1例心房扑动后发生室颤,3例二次开胸止血。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门诊随访49例,随访时间1~60个月,心功能I级2例、Ⅱ级29例、Ⅲ级18例、Ⅳ级0例(NYHA分级)。结论:对老年患者行冠脉搭桥+瓣膜置换手术,只要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作好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处理,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