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潮热是更年期女性的最常见和最特异的症状,也是最痛苦的症状之一。潮热主要发生在更年期过渡期的妇女,主要表现为忽冷忽热,其发生严重的影响了更年期妇女的情绪、睡眠及生活质量。但是其发病的病理学机制仍然不清楚。研究表明,潮热的发生与体温调节的异常有关,大多数学者认为潮热发生的机制是体温调节中枢的异常,并通过改变外周和中心体温而实现。因此,本文对潮热时体温调定点,其外周和中心体温的变化情况,作出综述。  相似文献   

2.
与体温调节有关的多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述与体温调节有关的多肽(蛙皮素、神经降压素、缩胆囊素、β-内啡肽、α-促黑激素、促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血管活性肠肽和蛋氨酸-脑啡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体温调节的作用,着重介绍了蛙皮素与其它神经肽的相互作用,试图从多肽激素水平来认识体温的中枢调节机能;但目前对体温调节的作用机理仍不甚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人的体温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温是指人体深部血液的平均温度而言,是相对恒定的,通常以直肠温度(约37.5℃)、口腔温度(约37.2℃)和腋窝温度(约36.8℃)来表示.其中直肠温度比较接近于深部体温,且较稳定,但测量不方便. 人体内各器官的温度,由于各器官代谢水平不同而略有差异.肝脏温度为38℃左右,在全身最高.大脑产热也较多,其温度接近38℃.肾脏、胰腺、十二指肠等要低些. 体表各部分皮肤温度的数值差别较大.在环境温度为23℃时测定,足的皮肤温度是27℃,手为30℃,躯干为32℃,头为33℃.由此可以看出四肢末梢皮肤温度低,越近躯干处的皮肤温度越高.身体左右两侧皮肤温度通常是相同的. 皮肤温度的高低与局部血流量有密切关系.凡能影响皮肤血管舒缩的因素(如环境温度变化或情绪紧张、激动等)都能对皮肤温度产生  相似文献   

4.
采用开放式呼吸测定仪和数字式温度测量仪,在环境温度为5.0~35.0℃范围内,测定白头鹎的体温、代谢产热和蒸发失水(EWL),并计算其热传导等生理生态特征。结果表明:白头鹎的热热中性区为25.0~32.0℃;基础代谢率(BMR)为(3.67±0.03)ml O2 g-1 h-1,是体重预期值的64%。平均最小热传导为(0.15±0.00)ml O2 g-1 h-1-1,是体重预期值的124%。蒸发失水与产热的比率(EWL/RMR)在5.0~35.0℃时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35℃时达到峰值,为(1.71±0.07)mg H2O/ml O2。代谢水和蒸发失水的比率(MWP/EWL)随环境温度上升而下降,在16.4℃时,MWP/EWL为1。这些结果表明了白头鹎具有较低的基础代谢率和高的热传导,蒸发失水在体温调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无脊椎动物,外热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内热脊椎动物(哺乳类和鸟类)体温调节的昼夜节律表现,列举了许多动物体温变化的资料,对教师拓宽知识面和教学参考皆有益。  相似文献   

6.
麻雀雏鸟体温调节的发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十多年来,人们对晚成鸟体温调节发育问题不断给予注意(King等,1961; Dawson等,1971; Ricklefs, 1974)。截至目前为止,所涉及的种类仍然不多,讨论的范围也不宽,特别在化学体温调节方面的研究还相当少。关于麻雀雏鸟体温调节方面的研究,盛和林(1962)曾做过初步摘要报道,Myrcha等(1973)在研究麻雀雏鸟的能量平衡时,多少也有些涉及,但尚未见专门的研究。为了讨论晚成鸟体温调节发育的规律性及其生物意义,现将我们在1962—1965年对麻雀(Passcer montanus saturatus)雏鸟进行的研究,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体温相对恒定的必要性保持体内温度的相对恒定,是机体各种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体内各种化学反应需要酶作催化,而后者的活性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很好发挥,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会降低它的活  相似文献   

8.
地球上气温变化大,可由零下70℃变到零上60℃.生活在这个范围内的动物,无论是变温动物、异温动物还是恒温动物,都要进行体温调节,使体温维持在动物适应的范围内.体内的酶促反应都要求一定的温度环境,所以说,体温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高寒地区根田鼠的体温调节与蒸发失水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对栖息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草食性小型哺乳动物根田鼠的代谢率、热传导、体温和蒸发失水等生理生态特征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根田鼠代谢水平较高,热传导率也较高,但体温相对较低;蒸发失水在体温调节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特点对于栖居于日温差较大,年温差相对较小的环境中具重要的适应意义,说明动物在长期适应进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选择压力是寒冷。结合同域分布的其它物种的生理生态特征,提出了高寒地区草食性小型兽拥有较高的代谢水平,较高的热传导率和相对较低的体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毛丝鼠幼仔,六日龄已基本上达到恒温水平。吮乳期幼仔的静止代谢率较威体高;二日龄前,代谢率变化不符合体表面积定律;二日龄后,趋向成年恒温动物代谢类型,而符合体表面积定律。幼仔在25℃环境的热能消耗比20℃时少。  相似文献   

11.
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为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实验测定了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红瘰疣螈体温及代谢率变化。结果表明,在10~35℃环境温度范围内红瘰疣螈体温(Tb)与环境温度(Ta)呈正相关,其直线回归方程为:Tb=3.99+0.86Ta(R2=0.99,P0.01);其代谢率(MR)在15~3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35℃时,其代谢率由于体温过高而急剧降低;在15~35℃之间的6个温度条件下雄性代谢率的回归方程为:MR1=0.374 1-0.355 1Ta+0.113 9T2a-0.010 5T3a(R2=0.47,P0.01,df1=3,df2=46);雌性代谢率的回归方程为:MR2=0.478 8-0.420 3Ta+0.130 4T2a-0.011 8T3a(R2=0.40,P0.01,df1=3,df2=46)。不同于内热源动物的代谢特征,红瘰疣螈的体温调节表现出外热源动物的特点:其体温受环境影响较大,体温生理调节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六节段25单元体温调节数学模型作了简介。结合国人的特点确定了模型中节段或单元的体表面积、容积、热容量和产热量等生物物理参数的数值,并对模型预测人体的直肠温度和平均皮肤温度的结果进行了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13.
<正>体温调节(thermoregulation)是机体重要功能,对生物体的适应与生存具重要意义;体温调节紊乱,会造成机体酶反应体系失常、引发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多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危及生命。目前认为,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POAH)是体温调节中枢;然而,参与体温调控的具体神经元类型、以及神经通路等则并不清楚。2016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  相似文献   

14.
东亚飞蝗耐高温能力及其体温调节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岳梅  雷仲仁  朱彬洲  姚君明 《昆虫学报》2009,52(10):1103-1109
为明确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的耐高温能力和体温调节行为, 采用高温饲养、提供辐射热源和风力等方法, 对东亚飞蝗各发育期的高温耐受能力、体温(body temperature, Tb)与环境温度(air temperature, Ta)和辐射温度(radiant temperature, Tr)的关系、飞蝗对辐射热的选择行为、体温升高速率以及辐射角度和风力对体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东亚飞蝗44℃下饲养, LT90 最长为326.4 h; 50℃下, LT90可达20.6 h。无辐射热条件下, Tb随Ta的上升而升高, 当Ta升至32℃, 蝗虫出现体温调节行为; Ta以0.5℃/min速率上升时, 出现体温波动的个体数占试虫总数的53.7%, Tb平均波动温差为1.15℃, 平均波动时间为5.2 min, Tb平均波动起始温度为47.2℃, 成虫致死时间略长于若虫。有辐射热条件下, 随笼顶辐射温度的逐渐升高, 飞蝗趋向选择温度相对较低的笼底, 试虫体温调节较无辐射热条件下强; 辐射角度和风力均对飞蝗的体温有显著影响。结果显示东亚飞蝗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较强, 并且具有明显的体温调节行为, 可调节体温达到最佳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横断山两种小型哺乳动物的蒸发失水与体温调节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大绒鼠和高山姬鼠在不同温度下的蒸发失水与能量代谢.结果表明: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热中性区分别为22.5~30℃和25~30℃;平均体温分别为36.12℃和36.17℃;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基础代谢率(BMR)分别为2.99±0.48 ml O2/g ·h和4.24±0.50 ml O2/g·h;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平均最小热传导(Cm)分别为0.26±0.038 ml O2/g·h·℃和0.32±0.034 ml O2/g·h·℃;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蒸发失水随着温度增高而增加,大绒鼠的蒸发失水在30 ℃达高峰值,为10.32 mg H2O/g·h,高山姬鼠在35℃达高峰值,为14.57mg H2O/g·h;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热散失占总产热的比率随着温度增高而增加,大绒鼠在30 ℃达到最大为34.6%,高山姬鼠在35℃达到最大为37.5%.这些结果很可能反映出横断山小型啮齿类动物的特征,即体温相对较低,代谢水平较高,热传导也较高,蒸发失水在总产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吕斌 《生命世界》2010,(8):56-59
<正>酷暑天闷热难受,都市白领一族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由早至晚总习惯窝在空调房里,很少出汗;到球场、健身房打打球、练练瑜伽,是他们一天中难得的出汗机会——一身大汗淋漓,爽,真爽!  相似文献   

17.
马爽  谢惠春  李晓晨 《四川动物》2008,27(3):464-468
两栖类和爬行类属于变温脊椎动物,它们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借助自身体温调节以适应或抵抗这种变化.本文简要介绍了它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参与体温调节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及其体温调节的研究方法和神经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吕斌 《植物杂志》2010,(8):56-59
酷暑天闷热难受,都市白领一族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由早至晚总习惯窝在空调房里,很少出汗;到球场、健身房打打球、练练瑜伽,是他们一天中难得的出汗机会——一身大汗淋漓,爽,真爽!  相似文献   

19.
大绒鼠体温调节和产热特征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大绒鼠为横断山脉地区小型哺乳动物的典型代表; 其体温仅能在15~30℃范围内维持稳定; 在热中性区内, 最低静止代谢率为2.71±0.13 ml O2/g.h, 为其体重预期值的203.2±10.13%; F-值 {(RMR/Me)/(Cm/ C'} 为0.99±0.05; 在 25℃的NSTmax为 5.18±0.19)ml O2/g.h; BAT 重量为0.33±0.05 g, 为体重的0.84%, BAT细胞线粒体的产热活性较高;肝脏也具有较强的产热活性。大绒鼠的产热特征和体温调节模式很可能反映了横断山地区小型啮齿动物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计和数字式温度计,在环境温度(Ta)5.0~37.5℃范围内,测定了成体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的代谢率(MR)和体温(Tb),并计算出每个温度点的热传导(C),以及MR和C的体重预期值等指标,探讨其代谢产热特征。在Ta为5.0~37.5℃时,八哥的体温基本维持恒定,平均为(41.4±0.1)℃,热中性区(TNZ)为25.0~32.5℃,基础代谢率(BMR)为(125.33±2.08)ml O2/h,是体重预期值的60%;Ta在5.0~25.0℃范围内,MR[ml O2/h]与Ta(℃)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MR=365.30-10.07Ta;Ta在10.0~25.0℃时,C最低且基本恒定,平均为(0.06±0.00)ml O2/(g.h.℃),是体重预期值的100%。八哥具有较低的基础代谢率,相对较高的热传导和体温,符合南方小型鸟类的代谢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