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探讨套袋对桃(Prunus persica)果实品质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秋雪’桃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处理与未套袋组间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花青苷含量、果实大小、果肉糖含量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同时比较了采收前两类果实的香气物质差异。结果表明:套袋果皮的花青苷含量取袋前显著低于未套袋组,取袋后迅速上升,采收时与未套袋组相当;套袋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果实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取袋后有所上升,但始终低于未套袋组;对花青苷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基因表达分析发现,套袋处理的果实中各基因的表达与未套袋组相比均表现下调趋势,而套袋果在取袋后各基因的表达迅速上升,其中F3H、LDOX、DFR、ANR和CHI基因采收前与未套袋组表达水平相当,而UFGT基因的表达水平超出未套袋组3倍以上;供试桃共检测到71种香气物质,套袋处理的香气物质成分总含量低于未套袋组,套袋提高了果实中醛类和醇类物质含量,增加了酸类物质含量,但降低了酯类物质含量。研究表明,套袋可以提高果实外观品质,但同时对果实风味有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Pollock’油梨为试验材料,在第2次生理落果后采用无纺布袋、白纸袋、牛皮纸袋3种套袋材料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并定期测定油梨的果实色泽参数、果形指数、果皮色素含量以及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脂肪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内外品质指标的变化,探讨不同套袋材料对油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为油梨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3种套袋材料均能显著促进油梨果实的生长,显著提升成熟果实的单果重,但对果实生长发育趋势及成熟期无显著影响。(2)无纺布套袋可显著提升油梨果实的果形指数,其余2种套袋材料效果不显著;牛皮纸袋套袋虽能显著增大果实亮度,但会使果皮变黄;白纸袋和无纺布袋可提升果实亮度,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3)无纺布袋和白纸袋套袋处理可显著提高油梨果皮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及果肉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脂肪、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牛皮纸袋套袋也可显著提高油梨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脂肪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但也显著降低了果皮叶绿素含量和果肉Vc含量,并抑制果皮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积累。(4)各套袋材料还可改变油梨果皮厚度,其中牛皮纸袋可显著提高果皮厚度,无纺布袋和白纸袋则降低果皮厚度,但各材料对果肉密度均无显著性影响。(5)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显示,各套袋处理中以无纺布袋套袋效果最佳,白纸袋次之。研究发现,3种套袋材料均可显著促进油梨果实的生长发育,改善油梨果实的外观品质及内在品质,并且以无纺布套袋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套袋对红肉脐橙果肉中色素、糖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红肉脐橙为试材,研究幼果期套袋至果实着色前拆袋对果肉中色素、糖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套袋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了成熟果实的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含量;套袋处理与对照果实的GA和AB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GA含量在果实膨大期迅速下降,着色期至果实成熟期保持在较低水平,ABA含量在拆袋时达到最高峰,然后迅速下降,于果实成熟前又出现一小高峰;套袋极显著降低了脐橙果肉的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了果糖含量,提高了蔗糖含量,但总糖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套袋对番石榴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新世纪番石榴品种为试材,研究套袋对番石榴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加速番石榴果实发育,明显增加果实大小和重量;透明和红色套袋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黑色套袋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套袋使果皮光滑,病虫害显著减少,并改善了果实着色。  相似文献   

5.
以‘L402’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材质果袋内微环境变化规律及其对果实膨大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改变番茄果实发育的微环境,促进果实发育,使果实提早成熟,增加单果质量.硫酸纸袋内光照、湿度介于塑料袋与无纺布袋之间,除上午温度低于塑料袋外,下午及夜间的温度均较高,其收获时单果质量较对照增加了15.34%.但套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值均低于对照,说明套袋影响了果实营养品质,降低了果实风味.由于套袋阻隔了果实与农药的直接接触,除无纺布袋内果实毒死蜱含量高于对照外,硫酸纸袋及塑料袋处理的番茄果实毒死蜱残留量及高效氯氰菊酯残留量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以‘翠冠’梨为材料,研究了套双层遮光纸袋梨果实贮藏过程中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及糖代谢中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贮藏套袋梨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和蔗糖含量都低于未套袋对照;套袋梨果实中山梨醇脱氢酶活性在贮藏的前5d都低于对照,贮藏10d后活性均高于对照,且与山梨醇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贮藏套袋梨果实中蔗糖磷酸合酶(SPS)及蔗糖合酶(SS)分解和合成方向活性都是前期低于对照,贮藏后期都高于对照,且蔗糖含量与蔗糖磷酸合酶和蔗糖合酶(分解方向)活性都呈显著正相关;贮藏的套袋梨果实和对照中的山梨醇含量与果糖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含量与葡萄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即在贮藏过程中山梨醇可能转化为果糖,而蔗糖则转化成葡萄糖。  相似文献   

7.
采前套袋微环境变化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套袋微环境变化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机制,筛选适合晚熟桃套袋的无纺布果袋,以晚熟桃品种‘夕空’为材料,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采前白、黑、蓝、紫色无纺布袋内微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湿度日变化曲线呈相反的趋势。白天不同处理的温度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之后;湿度变化则呈"V"型。套袋微环境中的平均温度和湿度均较对照升高。采前不同处理袋内微环境变化存在差异,对桃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各异。套袋果实的亮度值(L)均较对照显著提高,而果皮中花色素苷(Ant)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带皮果实硬度和去皮果实硬度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套黑色无纺布袋并在采前拆袋的果实红色饱和度(a)、色饱和度(C)、a/b比值(b为黄色饱和度)和果皮中Ant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采前拆袋并未显著改善‘夕空’桃的外观品质。紫色无纺布套袋处理的果实a值和a/b比值、果皮中Ant含量、果肉中总糖含量及糖酸比都较低。白色与蓝色无纺布套袋处理的果实相比较,单果重、果皮中Ant含量、C值、果肉中总糖含量及糖酸比差异不显著,但具有较高的a值和a/b比值。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白色无纺布果袋对晚熟桃套袋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8.
套袋对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翠冠和黄金梨为试材,测定套袋和未套袋(对照)梨果实发育时期果实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组分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两梨品种套袋果实在发育过程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对照基本一致,套袋果实糖含量均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而各相关酶活性在两类果实间差异表现各异.(2)在梨果实发育早期,果实中以分解酶类为主,糖分积累低;发育后期以合成酶类为主,糖分积累多.(3)两品种套袋和对照果实AI活性与葡萄糖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SS合成方向活性与蔗糖含量均为极显著正相关,且翠冠对照果SPS活性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见,套袋通过提高果实发育早期转化酶(Inv)活性,降低果实后期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的活性来影响糖分积累,从而影响梨果品质.  相似文献   

9.
套袋对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以纽荷尔脐橙为试材,设不同纸袋类型和拆袋时间进行套袋处理,果实成熟采收后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纽荷尔脐橙适合套双层纸袋,最佳拆袋时间为采前一个月。套袋可提高果实亮度及黄色度,降低红色度,单果重有减少的倾向,果皮厚无显著差异;果实总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明显,总酸含量降低,糖酸比上升。综合分析表明,套袋可提高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紫金红霞’葡萄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转色前分别进行5种不同类型果袋(白色纸袋、无纺布 白纸双层袋、绿色纸袋、蓝色纸袋、棕色纸袋)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测定不同发育时期葡萄果实的单果重、果粒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总花色苷含量等生理指标,并利用qRT PCR技术分析不同发育时期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探索不同类型果袋对‘紫金红霞’葡萄果实品质、花色苷含量及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色、蓝色和棕色果袋不利于成熟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蓝色和棕色果袋不利于成熟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2)套袋处理会使果实色泽指数显著降低,除无纺布 白纸双层袋未显著降低成熟期果皮中花色苷含量外,其他套袋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果皮中总花色苷含量。(3)套袋处理对6个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但无纺布 白纸双层袋对成熟期F3′HUFGT基因的表达、白色纸袋对成熟期MYBA1、DFRLDOX基因的表达则具有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无纺布 白纸双层袋对成熟期果实的内在品质和果皮着色影响最小,可用于‘紫金红霞’果实套袋,其次为白色和绿色纸袋;蓝色和棕色纸袋可使葡萄果实的品质大幅降低,故不可用于实际生产中葡萄果实的套袋。  相似文献   

11.
几种化学试剂及套袋对红肉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肉脐橙成年树幼果期喷布NaCl、MnSO4、NaH2PO4和GA3处理,于第2次生理落果基本结束后对果实套袋。结果表明,①外观品质:GA3处理提高了果形指数,套袋后并于果实着色前拆袋或不拆袋均极显著提高了果皮的亮度和黄色度,但套袋后不拆袋也极显著降低了果皮红色度和单果重;②内在品质:NaH2PO4处理虽显著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其和GA3处理均提高了果实酸含量并降低了糖酸比;套袋并拆袋和MnSO4处理极显著提高了可溶性总糖含量;套袋并拆袋和NaH2PO4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果实VitC含量。因此,MnSO4处理和套袋并于果实着色前拆袋有利于红肉脐橙果实综合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颜色果袋对‘云红梨2号’果实着色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套袋处理下果皮外观着色、叶绿素、类黄酮、总酚、花色素苷含量以及花色素苷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发育期的黑暗处理有利于解袋后梨果皮着色;不同套袋处理中,采前解袋自然光照射下梨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最高,着色最好,白色纸袋次之.不同套袋处理显著影响果皮中叶绿素、类黄酮、总酚和花色素苷含量,从而影响梨果皮的外观色泽.不同套袋处理的花色素苷合成酶活性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与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和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材质果袋春夏季节套袋对黄瓜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冬冠3号”黄瓜品种为试材,于春夏生长季节(4—7月份)在日光温室中研究了白膜袋、鲜膜袋、白纸袋和黄纸袋4种套袋处理对黄瓜果实微环境、果实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及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晴天还是阴天,所有套袋处理的袋内光照强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大,温度提高;白纸袋增温效果最好,鲜膜袋内相对湿度最高,黄纸袋内光照最弱。单株单瓜套袋和单株果实连续套袋试验均表明,套袋后果实鲜重增长加快,瓜长度增加,瓜皮色显著变浅。连续套袋后,单瓜重普遍提高,大头瓜率降低,但化瓜率、弯瓜率和尖头瓜率增加;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变化;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普遍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白纸袋和鲜膜袋的提高,黄纸袋和白膜袋的降低,但与CK间的差异均未达到5%显著水平。套袋可有效降低果实中氧化乐果的残留量,其中黄纸袋效果最好,其次为鲜膜袋、白膜袋和白纸袋。综合考虑各指标,认为春夏季节黄瓜果实套袋栽培应优先选用白纸袋,鲜膜袋和白膜袋不适宜在该季节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果袋颜色的生态学和生物学效应,以JYK番茄为试材,采用不同颜色果袋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颜色果袋内微环境的变化及其对果实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果袋均具有降低光强、提高温度、增加湿度的作用,并均可促进番茄果实膨大,增加单果质量,促进果实提早成熟.其中,以黑色果袋增温促长效果最好,其果实成熟期较对照提早10 d,单果质量增加27.2%;无色、蓝色及红色果袋处理的果实成熟期分别较对照提早8、3和2 d,单果质量分别增加11.8%、6.4%和4.8%.此外,套袋还可促进果实着色,显著提高番茄红素含量,但所有处理的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表明番茄套袋虽增加了产量,但降低了其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5.
果袋颜色对番茄果实微环境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磊  高方胜  徐坤  徐宁 《应用生态学报》2013,24(8):2229-2234
为确定果袋颜色的生态学和生物学效应,以JYK番茄为试材,采用不同颜色果袋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颜色果袋内微环境的变化及其对果实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果袋均具有降低光强、提高温度、增加湿度的作用,并均可促进番茄果实膨大,增加单果质量,促进果实提早成熟.其中,以黑色果袋增温促长效果最好,其果实成熟期较对照提早10 d,单果质量增加27.2%;无色、蓝色及红色果袋处理的果实成熟期分别较对照提早8、3和2 d,单果质量分别增加11.8%、6.4%和4.8%.此外,套袋还可促进果实着色,显著提高番茄红素含量,但所有处理的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表明番茄套袋虽增加了产量,但降低了其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6.
套袋对荔枝果实质量和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用不同颜色和不同开口方式果袋对纪子笑荔枝进行套袋处理,对比研究了套袋对果实质量和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对增进果实着色有明显效果,套袋果实Ⅰ、Ⅱ级果率在57.81%~81,57%之间,而对照仅为38.63%.套袋后果实的单果重量显著升高,尤其是白色袋的增重效果更为明显.虽然同种颜色的封口袋增重效果优于开口袋;但袋色对果实增重的影响作用远远大于套袋方式,开口袋不利于防虫,封口袋对防治荔枝虫害有一定效果,但防病效果不明显.套袋对果实营养成分的影响不显著,对果实品质无不利影响,但不利于农药的消解,可导致果实中甲氰菊酯和敌百虫残留量的增加,套袋果园配套农药品种的选择有待进一步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