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机制,为CRKP的医院感染控制及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对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临床收集、分离的128株非重复CRK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临床常用抗生素对CRKP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od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 mCIM)联合EDTA-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EDTA mod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 eCIM)方法检测128株CRKP的产碳青霉烯酶型;通过PCR扩增并进一步测序确定菌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毒力基因、荚膜血清型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结果 CRKP菌株对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率分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及耐药机制。方法对2012-2013年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共计12株进行分析,药敏采用MIC方法检测,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KPC表型检测采用改良Hodge试验,基因检测采用PCR方法。结果 12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改良Hodge试验阴性,基因测序为KPC-2型。结论 KPC-2基因是引起本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多黏菌素是目前临床治疗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感染为数不多的抗生素.近年来,对多黏菌素耐药的CRKP显著增加,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CRKP对多黏菌素耐药的可能机制主要包括表达质粒介导的mcr基因、激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resistant,CRKP)的耐药机制及耐药趋势,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3年分离的CRKP 178株,分别运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和K-B纸片法检测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改良Hodge试验确定是否产碳青霉烯酶以及EDTA抑制试验确定是否产金属酶,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耐药基因。结果临床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Kpn)中CRKP的比例从2008年0.1%升至2013年2.2%,呈明显上升趋势;药敏结果显示,其对碳青霉烯类高度耐药外,对头孢曲松、氨曲南、环丙沙星等多种抗菌药物呈现出多重耐药;改良Hodge试验阳性170株(阳性率为95.5%);EDTA双纸片协同试验阳性1株(阳性率为0.6%)。PCR共检出150株携带KPC-2酶基因(blaKPC-2),阳性率为84.3%(150/178),1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携带blaKPC-2和blaIMP-4,占0.6%(1/178)。结论台州医院分离的CRKP比例逐年升高,对多种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是分离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丽  刘岚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4):375-378,382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以及高产头孢菌素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但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对其耐药的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lebsi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KPC)是引起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目前产KPC细菌呈世界范围流行趋势,且其感染死亡率高,故需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以提高感染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金属酶(MBLs)、碳青霉烯酶(KPC)情况,并分析其对19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ESBLs和AmpC及MBLs采用三维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检测,并以K-B法测定19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582株肺炎克雷伯菌单产ESBLs 168株,检出率为28.86%;单产AmpC52株,检出率为8.93%;单产KPC 38株,检出率为6.53%;所有菌株中未检出MBLs;同产ESBLs及AmpC43株,检出率为7.39%;同产ESBLs及KPC 12株,检出率为2.06%,同产AmpC及KPC 10株,检出率为1.72%,未发现同产ESBLs、AmpC及KPC 3种酶菌株.单产ESBLs、单产AmpC、同产ESBLs+ AmpC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培南的耐药率低于3.0%,与非产酶菌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P<0.01).另外,同产ESBLs+ AmpC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与单产ESBLs、单产AmpC株相比,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等多种抗生素表现为明显升高(P<0.01或P<0.05).单产碳青霉烯酶株、同产ESBLs及KPC、同产AmpC及KPC菌株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为28.94%~33.33%,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0%;单产KPC株与非产酶菌株相比,对所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且对常用抗生素呈高度耐药,建议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产生KPC酶的情况。方法:筛选亚胺培南或(和)美洛培南的最小抑菌浓度2~4μg/m L或(和)抑菌环直径16~21mm肺炎克雷伯菌,采用CLSI推荐的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表型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KPC-2的基因型检测。结果:从临床分离出的1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2株Hodge试验阳性,但KPC-2的PCR结果阴性。结论:医大一院临床已经存在对碳青霉烯酶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但具体是哪一类酶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其耐药传播机制,为临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住院患者的血液培养标本中分离获得的肺炎克雷伯菌86株,应用PCR扩增方法检测耐药基因,MLST和质粒接合试验分析其耐药传播方式。结果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中有26株KPC基因阳性,2株IMP基因阳性,4株VIM基因阳性,1株NDM-1基因阳性;整合子基因中有4株int基因阳性,int基因阳性的4株整合子可变区基因均为阳性;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中有22株acc6′-Ib基因阳性;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中有48株qnrA基因阳性,20株qnrS基因阳性,8株qnrB基因阳性。MLST结果显示34株(39.5%)为ST395型,是主要基因型。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阳性菌株接合成功7株;喹诺酮类耐药基因阳性菌株接合成功15株。结论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主要以携带耐碳青霉烯酶基因和耐喹诺酮类基因为主,耐药传播机制多种,包括克隆传播和质粒介导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血液中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液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危险因素。结果泌尿道插管、血型(A型)、使用氨基糖苷类及抗真菌类抗菌药物是血液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是:泌尿道插管;氨基糖苷类和抗真菌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人民医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产AmpC酶的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株126株,应用Tris-EDTA纸片法检测AmpC酶。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11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26株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中12株检出AmpC酶,检出率为9.5%。AmpC阳性菌株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啶、氨曲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达100%,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83.3%和33.3%,其中头孢西丁、头孢他啶、氨曲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显著高于AmpC阴性株(P〈0.05)。结论深圳市人民医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AmpC酶阳性株,其耐药性强于单产ESBLs菌株。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及社区获得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临床标本分离率仅次于大肠埃希菌.根据毒力特征差异,肺炎克雷伯菌可分为经典肺炎克雷伯菌和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2种类型.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化脓性肝脓肿的主要病原菌,其感染可出现内源性转移,包括眼、肺和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还与原发性肝外感染有关,包括菌血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深圳市人民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和头孢菌素(AmpC)酶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深圳市人民医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菌株64株,PCR法分别扩增菌株的TEM、SHV、CTX-M基因,并进行DNA测序分型.同时应用多重PCR对其中的头孢西丁耐药株进行AmpC酶基因扩增,DNA序列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64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61株(95.3%)检出至少一种ESBLs基因.其中51.6% (33/64)检出SHV-12基因,46.9%(30/64)检出CTX-M-14基因.11株(17.2%)检出AmpC基因,其中10株为DHA-1型,1株为CYM-2型.19株(29.7%)检出2种以上的ESBLs或ESBLs合并AmpC基因.结论 该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最常见的ESBLs基因型为SHV-12和CTX-M-14型;AmpC酶的主要基因型为DHA-1,菌株中同时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的较多.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细菌的进化以及部分抗生素的滥用,耐药细菌的感染已成为21世纪主要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其中,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问题尤为突出。噬菌体在治疗耐药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方面展现出一定的潜力及独特优势,但目前噬菌体治疗尚缺乏统一的临床指导规范。虽然临床上有少数将噬菌体用于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成功案例,但多数情况下是采用噬菌体配合抗生素疗法,噬菌体在其中的作用仍不明确。本文综合评述国内外研究数据,回顾与噬菌体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相关的数个重点问题,包括噬菌体的特性以及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旨在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其他耐药细菌的噬菌体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在医院内感染中所占的比率持续上升,耐药率也不断攀升,这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肺炎克雷伯菌发生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其细胞膜上存在的外排泵系统,它们将渗入细菌体内的药物不断泵出,导致菌体内的药物浓度过低,不足以发挥抗菌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外排泵介导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现状,外排泵的分子结构和基因调节,外排泵抑制剂以及传统中药在耐药菌治疗方面的应用等做系统性梳理,以期为临床治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酶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布及其分子流行病学。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120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及EDTA协同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的确认,用PCR方法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KPC、IMP、NDM、VIM、OXA-48),经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后纯化测序。通过MLST及ERIC-PCR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20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中,95株CRKP菌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64株菌株EDTA协同试验阳性。经PCR及测序确认,83株主要携带KPC-2型碳青霉烯酶,占69.2%;其次为IMP-4型金属酶,占28.3%(34/120),NDM-1型金属酶15株,占12.5%,未发现VIM和OXA-48碳青霉烯酶。ERICPCR及MLST分型显示出20个基因分型,其中ST395-A型和ST11-B型主要流行于产KPC-2型菌株中,占43.88%;ST263-B型和ST15-C型主要流行于产NDM-1菌株中,占13.27%;而ST11-B型主要分布于产IMP-4和KPC-2菌株中,占24.49%。结论我院碳青霉烯酶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存在多种碳青霉烯酶,主要以KPC-2为主,产不同种类碳青霉烯酶菌株存在不同的流行基因型。  相似文献   

16.
肺炎克雷伯菌AmpC 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肺炎克雷伯菌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揭示其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改良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在常规NCCLS纸片扩散法基础上接种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在头孢西丁和头孢曲松药敏纸片周围放射性切出琼脂小槽,待测菌的酶粗提物在槽内扩散,分别进行AmpC和ESBLs测定.结果121株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总检出率为2.5%,ESBLs检出率45.5%,AmpC+ESBLs检出率为0.8%.它们对青霉素类,第1、第2、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及一些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耐药率为50%~100%不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小于50%,未检出亚胺培南的耐药菌株.结论产生ESBLs和Ampc酶是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ESBLs和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应加强对β-内酰胺酶的检测和其感染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吉林市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儿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etrurn β-lactamases,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方法按照CLSI/NCCLS2005年标准筛选确认ESBLs表型,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ESBLs总检出率为56.3%,3年检出率分别为2005年33.3%、2006年47.1%和2007年为57.1%。产ESBLs菌株全部表现为多重耐药,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达100%,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低于50%,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氨曲南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结论吉林市儿科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临床治疗中应重视产ESBLs菌的监测,并动态监测其耐药性变迁,防止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肺炎克雷伯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肺炎、败血症等多种化脓性炎症,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也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研究表明,菌毛作为细菌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在细菌黏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细菌可借助于菌毛尖端黏附素黏附到宿主的组织器官,这是引起机体致病的首要条件。肺炎克雷伯菌菌毛包括Ⅰ型菌毛和Ⅲ型菌毛,绝大多数的肺炎克雷伯菌均可表达Ⅲ型菌毛,在医院感染的致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1,3-丙二醇(1,3-propanediol,1,3-PD)可用于工业合成多种化合物,包括聚酯、聚醚和聚氨酯。发酵法生产1,3-PD具有巨大潜力。本文从代谢途径分析入手,梳理了肺炎克雷伯氏菌厌氧代谢途径的相关酶及催化作用,较详细地综述了其产1,3-PD关键酶的分子改造、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和关键酶基因表达、副产物相关代谢酶基因敲除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 RNA-Seq)初步探讨黄芩素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VITEK MS质谱检测仪和Vitek2-Compact药敏分析对菌株T3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黄芩素(baicalein, BE)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T3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用Illumina NovaSeq 6000转录组测序平台对1/2 MIC黄芩素处理的肺炎克雷伯菌株T3和正常对照组进行RNA-Seq;利用Trimmomatic、Rockhoppe、edgeR和Goatools等生物信息学工具软件处理转录组数据,并分析得到的2组间差异表达基因、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注释、GO富集及KEGG代谢通路。结果 菌株T3为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黄芩素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T3的MIC为160μg/mL。与对照组相比,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