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川西缺齿鼩(Chodsigoa hypsibia)(De Winton andStyan,1899)和小纹背鼩鼱(Sorexbedfordiae)(Thomas, 1911)同属于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鼩鼱科(Soricidae)。缺齿鼩鼱属(Chodsigoa,Kastschenko, 1907)全世界目前已知10个物种(Wilson and Mittermeier, 2018; Chen et al., 2022),其中川西缺齿鼩为中国特有,  相似文献   

2.
采自贵州梵净山地区(东经107°43′~109°23′;北纬27°20′~28°35′)的一种小麂,因其外形、量度、毛色及头骨等形态有一些特异之处,尤其在耳长、后足长、鼻骨长的量度与指名亚种(Muntiacusreevesirevesi)存在明显差异。据此认为梵净山地区所产的小麂为一新亚种,定名为江口亚种(Muntiacusrevesijiangkouensissubsp.nov.)。  相似文献   

3.
麂属(Muntiacus)的分类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麂属(Muntiacus)是一群中小型草食有蹄类,为东洋界的特有属,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类群。在我国,麂属的分布仅限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为我国南方的重要毛皮兽。 以往对麂属的研究多限于一般的形态分类,对其系统发育尚未深入研究。在种级分类上至今还存在一些混乱现象。本文试图用分支系统学(Cladistics)的方法,对麂属的种级分化进行系统整理,并对其系统发育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小麂——新亚种——江口亚种(偶蹄目,鹿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学报》1998,44(3):264-270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26 13和2006年11月6日,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水渠沟护林点附近和滚苏公路苏峪口至贺兰口公路旁采集到蛇类标本2条,经鉴定为王锦蛇Elaphe carinata,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爬行动物新纪录种(于有志等,1990;王香亭,1990;刘晓红等,2004;代金霞等,2007).前者为王锦蛇活体和该蛇的蛇蜕标本,拍照和记录后活休放生;后者王锦蛇标本存放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标本室,标本号:HLS-R104(图版,封3).  相似文献   

6.
正淡灰豹鼩(Pantherina griselda)隶属于鼩形目(Soricomorpha)鼩鼱亚科(Soricinae)豹鼩属(Pantherina),其模式产地为中国甘肃省临潭县(Thomas,1912)。由于淡灰豹鼩整体形态与黑齿鼩鼱属(Blarinella)中的原甘肃川鼩(B.griselda)相似,且二者同域分布,曾被记录为黑齿鼩鼱属中的一个隐存种Blarinella sp.(Bannikova et al.,2017);He等  相似文献   

7.
黑麂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其染色体大而数少(2n=8♀,2n=9♂),并且有三对大小相近,形态相似的染色体(早性6条,♂性5条)(段幸生等,1984)。由于上述特点,它可能是研究染色体结构与功能,特别是着丝点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好对象,亦是辐射生物学,遗传毒理学,细胞杂交等研究的好材料。我们所建立的黑麂(♀)胚胎肺组织成纤维二倍体细胞系命名为KIZ—8102。已对其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摘要:2010年6月26日,在浙江省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得棘蛙属(Paa)标本2只,均为雄性,经鉴定为小棘蛙(P.exilispinosa),为浙江省两栖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9.
对麂属(Muntiacus)中的3种动物:赤麂(M.muntjak)(2n-6♀,7♂),小麂(M.reevesi)(2n=46),黑麂(M.crinifrons(2n=8♀,9♂)MDR-1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多药耐药基因)726bp左右的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并根据序列信息建立分子系统树,同时探讨了这3种动物的起源,分类地位及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生态位分化是解释物种共存的重要理论。Schonenr认为空间维度对生态位差异形成的影响程度最高,营养维度次之,时间维度则最后被启动。为验证这一假说,我们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塘山区域采用公里网格法布设52台红外相机,对同域分布且食性相似的黑麂和小麂种群进行监测,计算平均拍摄率,分析不同季节黑麂和小麂对不同植被类型、海拔、坡位、水源距离的选择差异,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二者日活动节律及重叠程度。结果显示,(1)黑麂和小麂对空间生态位的选择出现分化:黑麂偏好针阔混交林,主要栖息于1 301~1 500 m的高海拔地区,回避下坡位和谷地,在距离水源较近的区域内活动频繁;小麂则偏好落叶阔叶林,主要栖息于901~1 100 m的中海拔地区,偏好中坡位,回避谷地,对水源距离没有明显的选择倾向。(2)黑麂和小麂均为晨昏性活动的昼行性动物,二者全年日活动节律重叠程度较高(Δ4=0.86),仅冬季较低(Δ1=0.65)。上述结果支持Schonenr的假说:首先,空间维度对物种生态位分化的影响大于时间维度,龙塘山区域黑麂和小麂主要通过选择不同的栖息地来增加空间...  相似文献   

11.
利用牛DRB3 特异性引物(LA31 和LA32),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以及克隆测序技术,从12 只黄麂个体中共获得20 个DRB 第二外显子等位基因,其中6 个个体具有3 ~ 4 个等位基因,提示利用该引物从黄麂中至少可以扩增出2 个DRB 位点。所有序列均无插入、缺失和终止密码子。基于序列比对(与牛DRB3 和鹿科DRB 基因同源性非常高),以及所检测到的氨基酸变异位点主要位于抗原结合区,推测本文所获得的黄麂序列为表达的、且具有重要功能的DRB 位点。抗原结合区氨基酸位点的非同义替换(dN )显著大于同义替换(dS )(P < 0.01),说明历史上黄麂DRB 基因经历过正选择作用。CODMEL 程序中的模型M7 和M8 似然比检测(Likelihood ratio test,LRT)结果同样支持上述推论。进一步利用经验贝叶斯法准确地检测出6 个受正选择作用的氨基酸位点(位点11、37、61、67、71、86),其中的5 个位点位于PBR 区。因此,正选择作用可能是维持黄麂DRB 基因多态性的主要机制之一。基于DRB 外显子2 序列利用邻接法(NJ)
构建了部分偶蹄动物系统发生关系,在NJ 树上,黄麂DRB 基因与其它鹿科动物DRB 基因呈镶嵌式分布,提示跨物种进化是维持黄麂DRB 基因多态性的另一重要机制。此外,黄麂两个等位基因(Mure-DRB1 和Mure-DRB11)和马鹿的两个等位基因(Ceel-DRB34 和Ceel-DRB46)与牛科的等位基因构成一个独立的进化枝,说明黄麂和马鹿的某些DRB 基因具有非常古老的谱系。  相似文献   

12.
13.
栖息地选择是野生动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特征研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骆颖等,2009).动物的食物资源具有季节性变化(蒋志刚,2004),在舟山群岛,春季有蹄类动物的可利用资源相对较为缺乏而到秋季相对丰富,有蹄类动物的栖息地特征由于不同季节间的环境可利用资源不同而产生差异(Sehmitz,1991).研究不同季节动物的柄息地特征及利用机制,可以深入了解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蒋志刚,2004).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小麂种群资源的现状,制定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措施,本研究结合传统的样带调查法和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进行小麂种群资源的调查与评估。2014年4月、7月、10月和2015年1月在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进行了4次调查,结果显示:样带法得到全区的种群密度为(5.8±0.4)只/km2,种群数量为(473.5±29.2)只,其中核心区种群密度最高,为(7.5±0.7)只/km2,种群数量为(160.8±14.0)只;缓冲区为(5.7±0.6)只/km2,种群数量为(98.2±10.4)只;实验区密度最低,为(3.3±0.5)只/km2,种群数量为(140.5±20.7)只。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得到全区种群密度为(4.9±0.3)只/km2,种群数量为(397±26)只。样带法调查显示,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种群密度随季节发生变化,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均是春季种群密度最高,保护区内小麂主要栖息在海拔400-800 m之间,夏季向高海拔区域迁移,冬季则向低海拔迁移。SRY性别鉴定结果表明,古田山小麂种群季节间平均雌雄性比1.17∶1,周年雌雄性比为1.11∶1(9只雌性,84只雄性)(x=0.458,P=0.499),雌性个体的数量优势并不是很明显,若要进一步提高种群数量,则需要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月、8月和9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个林场(35°27′~35°38′N,106°12′~106°18′E,海拔2 202~2 221 m),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8张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的有效照片。资料记载,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和缅甸的东北部,此次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次发现,为该区哺乳动物分布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的101 个小麂的线粒体D-loop 区770 bp序列的分析,探讨了两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种群大小、历史种群动态和种群间的基因流模式。在101 个D-loop 区序列中共发现34 个单倍型,其中24 个分布在皖南种群,10 个分布在大别山种群,种群间无共享单倍型。皖南种群线粒体遗传多样性(h =0. 952,π = 0.016 8)明显高于大别山种群(h =0.734,π = 0. 007 7),雌性有效种群(NE = 146830)亦大于大别山(NE =19840)。通过歧点分布分析表明在更新世第四间冰期,小麂皖南种群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种群扩张事件(在约15. 7 万年前)。基因流的分析结果显示皖南种群和大别山种群间存在着明显不对等的基因流(MW N→DB =0. 36;MDB→W N =75. 00)。这种不对称的基因流模式可能反映出在晚更新世冰期循环中,作为天然地理屏障的长江在盛冰期和间冰期对物种扩散的阻隔能力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Full cytochrome b gene sequence of mtDNA was used to identify and analyze four skin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ibet, China in this research. By searching for highly similar sequences (megablast) on NCBI, we found all four samples have the highest similarities with the published sequence: AY239042 of the black muntjac (Muntiacus crinifrons). By comparing our sequences to those available on GenBank, all four sample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black muntjac (Muntiacus crinifrons) by high sequence similarity. We therefore record two new localities for the black muntjac and it is a new distribution in Tibet and hope this study will not only promote more advanced researches on the evolution and phylogeny about this species, but also enhance the conservation work for this species and local biodiversity.  相似文献   

18.
The black muntjac (Muntiacus crinifrons) is a vulnerable species found in the mountains of eastern China, about which little is known. Here we develop 11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 from a (CA)(n) -enrichment library for the animal. In the analyses of 25 individuals sampled, unbiased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levels varied from 0.686 to 0.876 and the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varied from five to nine. Results that 11 microsatellite loci were highly polymorphic indicated that these markers are sufficiently powerful to address such questions as parentage, mating system and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M. crinifrons.  相似文献   

19.
黑麂栖息地利用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动物对栖息地的利用和选择是研究动物生境需求的核心内容。它可以为栖息地评价、容纳量估计、能量代谢以及种间关系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也对重建、恢复和管理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动物栖息地具有参考价值。以往有关黑麂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群特征、食性、繁殖、人工驯养和资源状况等方面(欧善华等,1981;盛和林等,1987,1990,1992;鲍毅新,2002;吴海龙等,2003),对黑麂栖息地的利用只有简单的描述(盛和林,1987,1992),没有系统的定量化报道。故从2002年4月至2003年12月在浙江省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和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黑麂栖息地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