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国树鼩为实验对象,采用缩小生活空间和增加同种动物个体数目或给干预的方法,观察慢性环境刺激对中国树鼩生活行为、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大饲养笼饲养)比,生活在小饲养笼的中国树鼩的体重明显减轻,血象和胸骨骨髓象各类细胞数均显著增加,雄性树鼩出现睾丸萎缩、阴茎外露下垂、性行为减退。干预组(给利血平)的中国树鼩应激性显著降低,外界环境刺激对生活行为、角斗、体重、血象和胸骨骨髓象各类细胞数、性器官及性行为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社会隔离(社会剥夺)对行为和神经内分泌的效应已在社会性水平较高的动物被广泛研究,但社会性水平较低的动物是否具有类似效应,且这种效应是否具有性别差异还不清楚。BALB/c品系小鼠具有较低的社会性,为了探讨上述问题,将断乳后的BALB/c小鼠单独或群居饲养6周至成体,用旷场实验和同性社会互作实验分别检测雄性和雌性的焦虑水平、运动性及社会行为,并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催产素(oxytocin,OT)的浓度。结果发现,与群居饲养相比,断乳后单独饲养增加了两性的社会探究行为,同时增加了雌性的焦虑水平及雄性的运动性和攻击行为,减少了雄性的身体接触。此外,单独饲养增加了雌性和雄性血清CORT水平及雌性NE和OT水平。这些结果表明断乳后隔离也能引起低社会性水平动物的行为和应激内分泌改变,且具有性别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NE和OT两种激素释放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试痘苗病毒毒力,制备痘苗病毒免疫血清,为药物评价和病毒检测奠定基础。方法鸡胚绒毛尿囊膜培养痘苗病毒,测定病毒的TCID50和小鼠毒力。将痘苗病毒悬液稀释成100TCID550,0.2%福尔马林灭活,分别在0、7、14d以腹腔注射的方式免疫BALB/c小鼠,用IFA、IEA、ELISA方法评价血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痘苗病毒TCID50/0.05mL=1.8×10^4,小鼠LD50/0.2mL=10^6.8;制备的免疫血清经IFA法测定效价为1:320,IEA法测血清效价为1:160,ELISA测血清效价1:6400。结论确定的细胞和小鼠毒力将为药物测定提供基础比对数据;制备的痘苗病毒免疫血清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测试对照血清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PCR-DGGE技术结合活菌计数评价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方法 SPF级BALB/c雌性小鼠连续4 d灌胃头孢曲松溶液125 mg/ml,0.4 ml/d,运用基于细菌16S DNA的PCR-DGGE技术结合活菌计数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活菌计数结果与PCR-DGGE图谱显示,头孢曲松处理3 d后小鼠肠道菌群出现严重失调.结论 PCR-DGGE技术可直观而灵敏地显示抗生素处理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适用于评价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当归挥发油对哮喘BALB/c小鼠的平喘作用及对IL-17A、RORγt等Th17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取雌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n=12):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当归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及当归油中+地米组,通过注射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吸入OVA激发的方法来复制哮喘动物模型,在当归挥发油的防治下,考察当归挥发油对哮喘行为学、肺功能、肺组织病理学、血清IL-17A及肺组织RORγt表达的影响。结果:60、120、240 mg/kg当归挥发油可维持哮喘小鼠体重的正常增长,改善哮喘行为学、肺功能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抑制IL-17A与RORγt的过度表达(P<0.05, 0.01)。同时,当归挥发油与地塞米松配伍后对维持体重的正常增长、缓解IL-17A与RORγt的过度表达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当归挥发油具有明显的防治哮喘作用,抑制IL-17、RORγt过度表达而抑制Th17细胞免疫活性是其作用机制之一;而当归挥发油与糖皮质激素配伍后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国内BALB/c小鼠遗传质量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陈振文  欧阳兆和  董罡  李瑞生 《遗传》2004,26(6):845-848
为了解和掌握国内BALB/c小鼠遗传质量状况,验证微卫星标记技术在近交系小鼠遗传检测中应用的可靠性,应用所筛选的小鼠不同染色体上的14个微卫星基因座,通过PCR扩增对北京、上海、沈阳、广州、长春、重庆和哈尔滨7个地区11个厂家提供的BALB/c小鼠进行遗传质量分析.结果北京、上海、哈尔滨及广州地区7家BALB/c小鼠在14个基因座均呈现一条清晰条带,且群体间呈单态性.沈阳、广州、长春和重庆4个群体有8个基因座在群体内表现杂合或呈多态性;其中沈阳和长春分别在1个基因座上表现多态性和杂合;广州另一群体有4个基因座出现杂合或多态性;重庆群体有7个基因座表现为杂合或多态性,在D10Mit180基因座与上海群体比较呈现多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生活环境条件(居住环境条件和动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因素)对中国树鼩血激素水平和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空间大小不等的笼具饲养中国树鼩,或给予利血平,分别在15、30、60、120、180 d时用乙醚吸入麻醉,从心脏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液中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内皮素(endothelin,ET)、肾上腺素(adrenaline,A)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水平。结果①将中国树鼩分别放入大笼(D1组)、小笼(X1组)单独饲养15、30、60、120、180 d时检测,与大笼(D1组)比:小笼(X1组)T水平显著降低(P0.01),A、NA、ET水平显著升高(P0.01)。②小笼和大笼临近饲养(X2组)饲养15、30、60、120、180 d时检测,X2组T、A、NA水平均比小笼单独饲养(X1组)显著升高(均P0.01)。③利血平各组A、NA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1)。④小笼单独饲养(X1组)、小笼和大笼临近饲养(X2组)的动物均出现猝丧、食欲降低、睾丸萎缩、阴茎外露下垂等应激症状。利血平组中国树鼩均出现性情温顺,活动显著减少,食欲降低,停喂利血平,放入大笼饲养,动物逐渐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结论居住环境条件和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均能引起中国树鼩血激素水平变化和心理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背景】膳食纤维被认为是第七类营养素,主要在单胃动物后肠被微生物利用。【目的】研究典型可溶性膳食纤维燕麦β-葡聚糖和典型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微晶纤维素(MCC)对小鼠结肠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动物含纤维饲粮的科学配制提供参考,并为人类食品中不同类型膳食纤维的合理利用提供一定借鉴。【方法】选用27只6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18.13±0.95 g),按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含20%MCC(纯度≥99%,M组),28%燕麦β-葡聚糖(纯度为70%,G组)和不含膳食纤维(对照组)的饲粮,试验期为21 d。试验结束后每个处理随机选取3只小鼠处死,收集结肠食糜,利用PCR-DGG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各组小鼠结肠食糜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3组小鼠结肠细菌PCR-DGGE图谱条带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G组低于M组和对照组(P=0.027,0.035);聚类分析发现,3组小鼠各有2个样品聚于一簇,各组条带相似性为:G组71%,M组55%,对照组67%。高通量测序发现,3组小鼠结肠细菌Shannon指数和β-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47,0.035);Bacteroidetes、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为小鼠结肠中的优势细菌门类,占总比例的95.9%-99.4%。与对照组相比,G组小鼠结肠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升高26.78%,M组降低15.62%,其中S27_4科属水平未分类细菌和Bacteroides属细菌对这种差异的贡献最大(P=0.099,0.051);G组Firmicutes相对丰度较对照组降低28.99%,而M组比对照组高15.82%,且该差异主要由Clostridiales目某属细菌、Ruminococcaceae科某属细菌和Lactobacillus属细菌造成(P=0.027、0.061和0.079)。【结论】两种类型的膳食纤维均对小鼠结肠细菌群落结构产生影响,饲粮中添加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降低了小鼠结肠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小鼠结肠存在特异性利用两种纤维的菌群;S27_4科细菌更偏好于利用燕麦β-葡聚糖等植物性多糖,Clostridiales目可能存在特异性利用纤维素的细菌种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经改良和优化,建立高纯度BALB/c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L-多聚赖氨酸包被细胞培养板,取新生BALB/c小鼠(出生24 h内)大脑皮质组织,经0.25%胰酶消化后吹打成单个细胞,按1×106/孔接种于35 mm的六孔板中,用神经元细胞培养种植液培养6 h后换神经元细胞培养饲养液,培养40 h时...  相似文献   

10.
不同动物制备的抗血清对病毒抗原免疫反应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学技术是病毒诊断、鉴定、分类及亲缘关系分析的重要手段。一般常用以制备抗病毒血清的动物是家兔,但也有采用其它动物的,如蛙、羊、豚鼠、鸡及小鼠等。本文比较了Balb/c小鼠、昆明种小鼠和新西兰大白兔对长叶车前花叶病毒上海分离株(RMVsh)和烟草花叶病毒普通株(TMVc)的免疫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李登楼  谢明仁 《生态科学》2021,40(2):110-115
为了探索苯污染对人类健康损伤作用的因素,选用SPF级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4组:低剂量组灌胃苯0.19 g·kg-1,中剂量组灌胃苯0.38 g·kg-1,高剂量组灌胃苯0.76 g·kg-1,对照组灌胃菜籽油2 mL·kg-1;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组织中环核苷酸和相关蛋白的水平.结果发现,连...  相似文献   

12.
刘芳  张弓  陈小艳  王辛  赵彤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09,(9):28-33,I0006,I0007
目的探索多种方式构建A20鼠B细胞淋巴瘤动物模型及不同方式造模成瘤的特征。方法鼠源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A20经皮下、尾静脉、脾脏和腹腔接种于同源BALB/c小鼠或先接种裸鼠成瘤后组织块移植BALB/c小鼠,观察动物成瘤时间、成瘤率、成瘤部位;取肿瘤组织和动物脏器行石蜡包埋、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特点。结果BALB/c鼠皮下注2×10^6组、2×10^7组和裸鼠瘤组织移植BALB/c小鼠组成瘤率皆为100%,成瘤时间分别为(15.29±3.2)d(、7.0±0.82)d和(6.29±0.49)d。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2×106组、2×107组、脾脏注射组、腹腔注射组成瘤率分别为71.4%、100%、71.4%、14.3%,成瘤时间分别为(76.8±12.0)d、(26.1±7.99)d、(32.6±5.99)d和27 d。尾静脉成瘤部位播及肝脏、脾脏、胰腺、肾脏、食道、胃、肠、肠系膜、脑、淋巴结、骨、子宫、肌肉等多脏器和组织。BALB/c鼠A20成瘤组织学类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成功构建A20皮下移植瘤模型、血行播散性模型,为利用有免疫功能动物进行B淋巴瘤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3.
观察BALB/c小鼠小肠潘氏细胞的分布规律。应用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和LeicaQwin显微图像处理系统,分别对2 d、4 d、6 d、8 d、10 d BALB/c小鼠小肠内潘氏细胞的形态发育、分布规律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4日龄前的BALB/c小鼠各段小肠中肠腺发育尚不完整,未见有潘氏细胞。6日龄后,潘氏细胞开始出现,数量随日龄增加呈递增趋势增长,各日龄间差异显著(P<0.05)。BALB/c小鼠肠道潘氏细胞存在于小肠,十二指肠和空肠较少,回肠较多,各组(不同日龄/肠段)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在β链C端融合红色荧光蛋白(RFP)标签的BALB/c小鼠I-Adαβ链真核双顺反子表达载体pRed-IRES-I-Ad,使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COS-7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外源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I-Adαβ分子在COS-7细胞中能够以较高的效率表达,并且在COS细胞中能形成聚集状态.与通常的真核翻译帽子结构起始相比,IRES启动真核翻译系统的效率低于前者;与空质粒对比,IRES介导的真核翻译起始,RFP的表达量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H7N9禽流感病毒小鼠感染模型。方法 1×108,1×107或1×106TCID50H7N9禽流感病毒原液(A/Anhui/1/2013)滴鼻感染BALB/c小鼠。主要观测指标:临床症状、死亡率、病理变化、病毒载量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被感染的小鼠表现为竖毛、弓背、体重下降;病理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感染后第2天开始在呼吸道脱落细胞中检测到病毒;免疫组化或病毒分离方法在肺、肾、脑、肠、脾等组织检测到病毒;感染后14 d在小鼠血清中血凝抑制试验特异性抗体效价达到160;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结论 H7N9感染BALB/c小鼠模型与人类禽流感感染疾病的基本特征相似,为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尾静脉注射EMT-6细胞建立一种临床特征明显、稳定可重复的转移性肺癌BALB/c小鼠模型。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EMT-6细胞,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再用磷酸盐缓冲溶液调整细胞浓度至1×10~6个/m L(高)、5×10~5个/m L(中)和1×10~5个/m L(低)3个浓度,尾静脉注射0.2 m L EMT-6细胞悬液,对不同浓度模型的临床症状、成瘤时间、生存期、成瘤程度和病理学特征等生物学特征和评价指标进行研究,筛选出效果好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通过3次重复实验加以确定,成功建立EMT-6细胞转移性肺癌BALB/c小鼠模型。结果 EMT-6细胞注射后解剖小鼠发现,高浓度组小鼠7 d肺表面开始出现肿瘤灶,18 d内所有小鼠死亡;中浓度组小鼠7 d肺表面开始出现肿瘤灶,28 d内所有小鼠死亡;低浓度组小鼠14 d肺表面开始出现肿瘤灶,21 d所有小鼠肺表面均有肿瘤灶,荷瘤小鼠24 d开始出现死亡,35 d肿瘤灶数量达到顶峰(平均12~15个/只)且肿瘤体积变大,42 d内全部死亡。结论相比之下,低浓度模型成瘤时间到小鼠全部死亡时间,为实验研究留有4周的处理、观察、评价的窗口期,其病理组织学符合肺癌的组织学特征,临床症状指标明显,模型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是适合转移性肺癌研究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束缚应激对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D–galactosamine and lipopolysaccharide combination,D+L)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正常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应激对照组(str)、模型组(D+L)、束缚应激组(D+L+str)。con组小鼠常规饲养;str组小鼠给予定时定量的束缚应激;D+L组小鼠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和脂多糖的混合溶液,1次/2天;D+L+str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D+L混合液后,给予与str组相同的束缚应激。第8周,各组小鼠取血检测血清AST、ALT,肝脏固定后HE及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结构、细胞形态及纤维化程度。结果第8周D+L+str组与D+L组小鼠相比,血清ALT和AST显著降低(P〈0.01),AST/ALT显著增高(P〈0.01);HE及Masson染色显示,D+L组小鼠肝小叶结构紊乱,出现结节性增生及大量上皮细胞核浓缩、溶解、坏死,枯否氏细胞浸润,而D+L+str组未见明显病理变化;纤维化程度评分显示,D+L+str组与D+L组小鼠相比,病理评分与纤维显色吸光度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束缚应激对D+L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人偏肺病毒感染BALB/c小鼠后肺组织Toll样受体(TLRs)表达变化及PolyI:C对病毒复制的影响。实验小鼠分为hMPV感染组、polyI:C+hMPV组、polyI:C+DMEM组、DMEM对照组,均在滴鼻后1、3、5、7、9和16d处死,取肺组织用于病毒滴度测定、病理检查、通过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内TLRs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①与hMPV感染组相比,polyI:C+hMPV组小鼠肺内病毒复制水平明显减低,仅在感染后第5d及第7d检测到病毒;病理检查结果亦提示肺部炎症明显减轻。②RT-PCR结果提示:hMPV感染组小鼠与DMEM对照组相比,肺组织内大部分TLRs mRNA表达均升高。③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hMPV感染后小鼠肺组织TLR7-8 mRNA增高最为显著,且有时间依赖性;滴鼻后24h,polyI:C+hMPV组TLR3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人偏肺病毒感染BALB/c小鼠后,可上调小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表达,其中TLR7/8途径可能在启动天然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polyI:C可通过早期活化TLR3,抑制hMPV在小鼠肺内的复制,并减轻肺部炎症。  相似文献   

19.
在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小鼠感染及其相关研究中,临床病理和免疫学指标对其分析具有重要技术意义。本研究观察了HSV-1在不同条件下感染BALB/c小鼠后的多个免疫学指标,包括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群体中树突细胞比例及功能、血清中和抗体水平、PBMC中HSV-1抗原特异性T细胞水平,以及潜伏感染期小鼠神经组织中CD8 T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显示,HSV-1毒株Mckrae、17+以角膜及滴鼻途径感染3周龄及6周龄BALB/c小鼠后,小鼠PBMC中树突细胞数量增加,并显示出刺激病毒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的能力。病毒感染后35 d,小鼠PBMC中未检测到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抗原特异性T细胞,但能检测到低水平的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抗原特异性T细胞;小鼠血清中未检测到或仅能检测到低水平的中和抗体。HSV-1以皮下及足垫注射途径感染BALB/c小鼠90 d后,足垫感染途径较皮下感染诱导出更高水平的血清中和抗体,PBMC中可检测到IL-4及IFN-γ抗原特异性T细胞,但不同毒株及小鼠周龄之间出现T细胞反应程度差异。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各组小鼠三叉神经组织中均有CD8 T细胞浸润。这些结果提示,不同HSV-1毒株以不同途径感染不同周龄BALB/c小鼠后,均可刺激树突细胞成熟及呈递病毒抗原,但血清中和抗体及PBMC中病毒抗原特异性T细胞水平在不同毒株、感染途径及小鼠周龄之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A/California/7/2009感染BALB/c小鼠,研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性肺炎发病机制。方法 4~6周龄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CA7流感病毒滴鼻制备甲流病毒感染小鼠模型。攻毒后第5天解剖实验和对照组小鼠,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中IL-2,IL-6,TNF-α含量。结果结果实验组肺组织中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6、TNF-α、IL-2这3种细胞因子在感染甲流病毒后的显著性变化与病毒感染后的肺组织病理损伤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