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血培养阳性的血流感染患者77例,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感染41例(53.25%),革兰氏阴性菌感染36例(46.75%)。检测患者的PCT水平,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革兰氏阳性菌组的血清PCT水平明显低于革兰氏阴性菌组,(0.62±0.17)ng/m L vs(12.87±3.43)ng/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3,p0.05);血清PCT区分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诊断价值较高(ACU=0.759),最佳阈值为4.45 ng/L。当血清PCT水平4.45 ng/L时诊断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0.34%、86.91%、88.14%,阳性预测值92.1%,阴性预测值84.9%。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组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鲍氏不动杆菌组,鲍氏不动杆菌组明显高于肺炎克雷伯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组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肠球菌属组,肠球菌属组明显高于酿脓链球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存在差异,血清PCT水平对早期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失衡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升高的影响。方法检测29例HBV-ACLF(肝衰组)、14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浆PCT、内毒素(endotoxin,LPS)水平,收集患者新鲜尾便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状况,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间肠道菌群、B/E值、PCT和LPS水平的差异,以及肝衰组患者PCT、LPS、B/E值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与乙肝组患者比较,肝衰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等肠道细菌显著减少,而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埃希菌属等肠道细菌过度生长,两组患者间各菌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84,Z=-2.84,Z=-2.57,Z=-4.39,t=3.59,t=2.64,t=2.19,P0.01、0.01、=0.01、0.01、0.01、=0.01、=0.04);肝衰组PCT[0.50(0.96)]ng/mL、LPS(0.46±0.10)EU/mL、B/E值(0.04±0.01),乙肝组PCT(0.08±0.02)ng/mL、LPS(0.05±0.02)EU/mL、B/E值(1.62±0.31),各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3.17,t=5.88,t=16.18,P0.01、0.01、0.01);肝衰组B/E值与LPS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81,P0.01),B/E值与PCT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79,P0.01),且PCT水平与LPS呈正相关关系(r=0.76,P0.01)。结论 HBV-ACLF患者肠道菌群失衡导致肠源性LPS生成增多,而肠源性LPS促使PCT产生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性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并分析PCT,CRP及IL-6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CT水平为(1.24±0.23)ng/m L,对照组PCT水平为(0.12±0.10)ng/m L,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RP水平为(105.27±19.93)mg/m L,对照组CRP水平为(7.62±2.97)mg/m L,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6水平为(248.15±35.60)ng/m L,对照组IL-6水平为(144.05±20.26)ng/m L,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PCT,IL-6及CRP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0.301,0.468,0.413,P0.01)。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其水平变化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因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类正常大肠、大肠腺瘤、大肠癌肝转移灶中的表达特点,探讨HIF-1α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为早期预测大肠癌生物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正常大肠粘膜、18例腺瘤、46例术中肝转移的大肠癌和21例术中发现肝转移而行原发灶肝转移灶切除的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分析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的关系,肝转移原发灶与肝转移灶中HIF-1α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1、HIF-1α在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中表达明显低于大肠癌组。2、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原发灶中HIF-1α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有肝转移的大肠癌组原发灶中,HIF-1α表达明显高于无肝转移组。4、肝转移的大肠癌,其肝转移灶HIF-1α表达显著高于原发灶。结论:HIF-1α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和大肠癌的转移有密切关系,肝转移的大肠癌组织HIF-1α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CT、CRP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评价两者与感染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420例发热待查的患者血清PCT,血浆CRP浓度与感染的关系,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中PCT的浓度,免疫荧光比色法检测血浆中CRP浓度,血培养及血清学的方法检测感染是否存在及感染类型。结果:通过血培养或血清学鉴定出132例存在细菌感染(细菌组),病毒感染103例(病毒组),细菌病毒混合感染76例(混合感染组),109例阴性(非感染组)。PCT在细菌组水平最高(20.6±6.7)μg/L,非感染组水平最低(8.7±2.3)μg/L,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69,P0.05)。CRP在混合组中水平最高(18.1±3.7)mg/L,在非感染组水平最低(5.8±1.7)mg/L,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5,P0.05)。PCT对细菌感染检测的敏感度为92.7%,特异度为63.2%。PCT对病毒感染检测的敏感度为78.7%,特异性为46.0%。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血清CRP和PCT均呈正相关(P=0.000.05)。结论:细菌感染的PCT、CRP血清浓度明显高于病毒感染,两者对细菌感染患者的特异性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PCT血清浓度较CRP变化敏感。  相似文献   

6.
探讨介入治疗与放射治疗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 Th1 (helper T cell 1)、Th2 (helper T cell 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选取 2009 年 3 月至 2014 年 3 月本院妇产科收治并确诊的 80 例肿瘤直径大于 4 cm 的Ⅱ~Ⅲ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 40 例,A 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B 组患者采用放射治疗,考察两组患者疗效并检测 Th1/Th2 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显示,A 组疗效(有效率=70.00%)明显高于 B 组(有效率=47.50%) (z=1.990, p=0.047)。治疗 3 年后统计两组患者远期随访结果显示,A 组远期随访情况明显好于 B 组(χ~2=4.444, p=0.035);A 组中共有 11 例出现副反应,B 组共有 13 例出现副作用,两组无明显差异(χ~2=1.012, p=0.603)。组间比较结果显示,A 组和 B 组患者在治疗前后,IFN-γ、IL-2、IL-4 和 IL-6 表达水平以及 Th1/Th2 比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中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的 IFN-γ、IL-2、IL-4 和 IL-6 水平以及 Th1/Th2 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介入治疗较放射治疗在治疗晚期宫颈癌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Th1/Th2 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宫颈癌肿瘤细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在感染的血液病患者中血药浓度的监测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42例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感染的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替考拉宁的给药剂量分A组和B组,每组21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患者第5天用药前30 min的血药浓度,利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两组血药浓度,临床疗效及PCT水平的差异,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B组患者血药浓度(15.12±4.68)mg/L高于A组的(11.76±5.31)mg/L,且B组患者PCT水平(0.86±1.21)ng/mL低于A组的(2.23±1.6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5.24%(20/21),A组临床有效率为71.43%(15/21),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5/21),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4/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者血药浓度(17.21±6.64)mg/L高于无效组的(10.14±5.48)mg/L;且有效组患者PCT水平(0.65±1.31)ng/mL低于无效组的(2.63±1.8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的血液病患者,提高替考拉宁初始负荷剂量可以达到较高的有效血药浓度,临床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对感染的血液病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监测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感染的鉴别诊断应用。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接诊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40例伴有肺部感染作为感染组,其余40例为未感染组,在感染当天检测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感染组患者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后,根据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分组,在感染后3 d、感染后7 d时分别对PCT、hs-CRP水平进行检测。在感染当天,感染组PCT、hs-CRP水平均比未感染组高((3.85±0.51)ng/m L比(0.53±0.15)ng/m L,(61.23±17.34)mg/L比(50.12±13.12)mg/L)(p0.05);在感染组患者中,24例患者感染好转,感染后3 d、感染后7 d时,PCT、hs-CRP水平均比确认感染当天得到降低(p0.05);另外16例患者感染持续,在感染后3 d、感染后7 d时,PCT、hs-CRP水平均发生持续性升高,与确认感染当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hs-CRP的检测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有利于临床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胃肠道穿孔感染性休克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胃肠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APACHEII评分分为A组(APACHEII评分<20分,n=67)和B组(APACHEII评分≥20分,n=43)。另选52例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者作为正常组。检测各组对象血中免疫细胞数、肠道微生物及血清CRP、PCT水平,并分析患者肠道菌群与血清CRP、PC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各组对象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D4^+细胞、CD4^+/CD8^+水平均为B组>A组>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对象肠道肠杆菌数量为B组>A组>正常组,双歧杆菌数量及B/E值均为B组A组>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双歧杆菌数量、B/E值与血清CRP、PCT分别呈负相关(r=-0.624,-0.746;-0.638,-0.757,均P<0.05)。结论胃肠道穿孔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以双歧杆菌减少和肠杆菌增加为主要特点的肠道菌群失衡,且双歧杆菌数量和B/E值与血清CRP、PCT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推测肠道菌群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miRNA-499、miRNA-146、miRNA-149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相关性,本研究收集了376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无远处转移组(n=167)和有远处转移组(n=180),同时搜集健康对照组患者(n=193)。采用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患者外周血miR-146a rs2910164 GC、miR-149rs2292832 CT和miR-499 rs3746444 TC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证实携带miR-146a rs2910164 CC基因型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远处转移组和健康对照组(CC vs CG, p=0.006; CC vs GG, p=0.047)以及无远处转移组和远处转移组(CC vs CG, p=0.02; CC vs GG, p=0.012)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分期分析显示携带miR-146a rs2910164 CC基因型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病理低分化组和高分化组(CC vs CG, p=0.03; CC vs GG,p=0.047)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本研究推测携带miR-146a rs2910164 CC基因型的结直肠癌患者分化程度更低,更容易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高龄孕妇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我院高龄孕妇妊娠高血压患者5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7例。A组给予100 m L 5%葡萄糖注射液加入20 m L 25%的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再给予500 m L 5%葡萄糖注射液加入40 m L 25%硫酸镁注射液1~2 g/h,静脉滴注;B组在A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次口服,1次/日,2组患者均治疗7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蛋白尿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CRP、IL-6、TNF-α及蛋白尿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CRP、IL-6、TNF-α及蛋白尿水平较低(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高龄孕妇妊娠高血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推测其机制与降低CRP、IL-6及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多奈哌齐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D)的疗效及疗效与用药剂量的关系,探讨检测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来指导治疗剂量的可行性。方法:87例轻中度的AD患者,患者使用5 mg/d多奈哌齐疗效不佳。在增加剂量之前,根据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得分之间的一致性,将患者分为3组。A组:n=27,IGF-I≤99ng/m L,MMSE≤37;B组:n=33,IGF-I≤99 ng/m L,MMSE18;C组:n=27,IGF-I99 ng/m L,MMSE18。A、B组中,血清IGF-I水平显著低于C组。试验开始后将多奈哌齐的剂量从5 mg/d增加到10 mg/d,服用12周后,观察血清IGF-I水平同MMSE和阿尔兹海默症评定量表(ADAS)得分的相关性及三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结果:血清IGF-I水平同认知功能有明显相关性。IGF-I同MMSE正相关(r=0.478,P=0.036),IGF-I同ADAS得分负相关(r=-0.464,P=0.029)。增加多奈哌齐(10 mg/d)剂量治疗后,只有A组患者MMSE得到显著改善。A组患者对治疗的敏感性显著高于B、C组患者。结论:血清中IGF-I水平和MMSE分值可以做为一种标志物,判断对低剂量多奈哌齐(5 mg/d)无效的轻中度AD患者,能否采用高剂量多奈哌齐(10 mg/d)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其与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T2DM患者(T2DM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TSH水平将T2DM组分为四个亚组,A组(0.45~1.49 m IU/L,n=18)、B组(1.50~2.49 m IU/L,n=23)、C组(2.50~3.49 m IU/L,n=22)、D组(≥4.5 m IU/L,n=25)。比较T2DM组与对照组TSH水平的差异,并根据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结果计算Gensini评分,分析Gensini评分与血清TS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血清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血清TSH水平的升高,T2DM患者的年龄、TC、TG、LDL-C明显增加,而HDL-C、T3明显降低(P0.05)。C组病变支数显著多于A组,重度病变的比例明显升高,而D组病变支数、病变程度与A组、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H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77,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TSH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血清TSH水平有助于评估老年T2DM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SDF-1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乳腺癌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SDF-1水平,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前(69例)血清SDF-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例)(6406.7±1302.5 pg/m L vs 5217.4±1225.7 pg/m L),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发生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11例)血清SDF-1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者(58例)(7656.4±784.1 pg/m L vs 6169.7±1364.6 pg/m L),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ER及Her-2表达阳性乳腺癌的患者SDF-1水平较ER及Her-2表达阴性者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F-1可能是预测乳腺癌发生及远处转移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其体内PCT和IL-17的变化,本研究选择AECOPD患者(AECOPD组) 60例和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的受试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变化,并分析血清PCT和IL-17水平与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AECOPD组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的PCT和IL-17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AECOPD患者的PCT和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AECOPD组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的FEV1%Pred、MMEF%Pred、FEV1/FVC%和V50%Pred均显著升高(p0.05);AECOPD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PCT和IL-17水平两者之间显著正相关(r=0.754, p=0.001);血清PCT和IL-17水平均与4项肺功能指标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结论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PCT和IL-17水平较健康体检者显著升高,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PCT和IL-17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CT和IL-17水平与患者的肺功能和气流阻塞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鉴别诊断ICU患者脓毒性和非脓毒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016年入住我院ICU的100例患者,包括61例非脓毒性SIRS患者与39例脓毒症患者,同时选择同期50例健康者作对照,分别设为非脓毒性组、脓毒血症组及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三组血清PCT与IL-6水平,并以PCT为2μg/L和IL-6为50 ng/L为临界值来鉴别非感染性SIRS和脓毒血症,评价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非脓毒性组PCT与IL-6最大值分别为0.91±0.54μg/L、62.77±11.75 ng/L,脓毒血症组为24.49±5.00μg/L、1542.69±361.66 ng/L,对照组为0.08±0.06μg/L、3.68±1.11 ng/L,非脓毒性组与脓毒血症组PCT与IL-6最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非脓毒性组比较,脓毒血症组PCT与IL-6均显著升高(P0.05)。非脓毒性组PCT2μg/L、IL-650 ng/L的占比分别为21.31%、65.57%,脓毒血症组为92.31%、87.18%,脓毒血症组PCT2μg/L、IL-650 ng/L的占比均显著提高于非脓毒性组(P0.05)。PCT的阳性预期值、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IL-6,而联合检测的阳性预期值、特异度显著高于IL-6及PCT,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显著高于IL-6,P均0.05。结论:PCT与IL-6联合检测有助于脓毒性和非脓毒性SIRS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陈亮  蔡业平  张圣岸 《蛇志》2015,(2):145-14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ICU患者感染诊断及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ICU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2例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并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并比较分析。另外,分别以0.5μg/L和0.2μg/L为阀值,观察不同阀值下血清PCT预测感染发生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期探寻降钙素原预测细菌感染发生的准确阀值。结果 102例患者中,感染组患者62例,平均血清PCT水平为(4.35±2.33)μg/L;未感染组患者40例,平均血清PCT水平为(1.22±1.02)μg/L。两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阀值为0.2μg/L时,血清PCT预测感染发生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42%、60%、75%、63.16%;当阀值为0.5μg/L时,依次为95.16%、85%、90.77%、91.89%。两个阈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升高可作为诊断ICU感染的重要敏感指标,当血清降钙素原阀值为0.5μg/L左右时,可提高血清PCT预测细菌感染发生的灵敏度、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初发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将186例初发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24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分为A、B两组:A组为杓形组,共71例;B组为非杓形组,共115例,分别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B组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组[(6.97±13.17)mg/L与(2.34±1.49)mg/L(P<0.01)],B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组[(21.08±3.97)μg/mL与(11.14±3.32)μg/mL,P<0.01](P<0.01).结论:初发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炎症反应、尿微量白蛋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中降钙素原在病毒性感染、一般性细菌感染和重症细菌性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进行诊治的感染患者60例,按照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分为病毒性感染患者(A组)15例,一般细菌感染组(B组)22例以及重症细菌性感染组(C组)23例。三组患者均采取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抗生素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并在入院后第1、3、5、7 d检测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差异,观察三组血清降钙素原≥0.5μg/L的例数。结果:B组血清降钙素原≥0.5μg/L的例数为20例,占90.91%,C组血清降钙素原≥0.5μg/L的例数为21例,占91.30%,B组和C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血清降钙素原≥0.5μg/L的例数为3例,占20.00%,明显低于B组和C组血清降钙素原≥0.5μg/L的例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入院后第1、3、5、7 d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细菌性感染患者中,血清降钙素原≥0.5μg/L的患者存活率明显低于血清降钙素原0.5μg/L的患者(P0.05)。结论: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对于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于医生判断重症感染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完全切除甲状腺组织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阴性时,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57例完全切除甲状腺组织,TG阴性且Tg Ab阳性的DTC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并将其分为复发/转移组(20例)和无复发/转移组(37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TG、Tg Ab水平,分析Tg Ab对DTC复发/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TC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复发/转移组的血清Tg Ab水平为72~3850 IU/m L,高于无复发/转移组的18~3638 IU/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g Ab对DTC复发/转移诊断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75.00%,阴性预测值为90.9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g Ab水平为100≤Tg Ab204 IU/m L、204≤Tg Ab≤1000IU/m L、1000 IU/m L是DTC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67,2.853,6.791,P0.05)。结论:Tg Ab可作为评估完全切除甲状腺组织、TG阴性且Tg Ab阳性的DTC患者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其值越高,复发/转移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