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产检并于妊娠期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129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诊断为高血压的孕妇各43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产检的健康孕妇12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的健康孕妇各43例。比较两组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结果:观察组不同孕期的孕妇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期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中期和孕后期的血清IL-6水平高于孕前期(P0.05)。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与孕周并无明显的相关性(r=0.339,P=0.307;r=0.448,P=0.167);血清IL-6水平与孕周呈显著正相关(r=0.827,P=0.002)。结论: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升高可能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可为妊娠高血压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为防止妊娠高血压的发生需严格监控孕前期之后孕妇的IL-6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S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60例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进行体检者分为正常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分别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压、身高和体重,检测所有对象同一天的血清SA、hs-CRP、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和空腹血糖(FPG)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究血清SA和hs-CRP水平对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影响。结果:三组间的DBP、SBP、BMI、SA、hs-CRP、TC、LDL、HDL和FBG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MI、SA和hs-CRP水平随着血压升高逐渐上升,而HDL水平逐渐下降(P0.05);TC和LDL水平仅高血压组高于正常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与正常血压组的TC和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发现:BMI、SA、hs-CRP和FBG均与SBP成正相关,BMI、SA、hs-CRP和LDL均与DBP呈正相关。结论:血清SA与hs-CRP水平均与血压值呈现独立正相关,可作为高血压前期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的关系。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4例作为实验组,包括妊娠期高血压53例、子痫前期轻度24例,子痫前期重度27例;并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孕晚期孕妇60例做为对照组。测定血浆Hcy及hs-CRP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浆Hcy、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实验组病情加重.血浆Hcy、hs-CRP水平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Hcy和Hs-CRP水平随着病情发展不断升高,密切监测其变化,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诊疗及动态监测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血脂及雌激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孕妇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无乙型肝炎的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HDL-C、TC、TG、LDL-C及雌激素水平,对比两组不同妊娠结局血脂和血清雌激素水平,并以妊娠不良结局作为因变量,以收集的资料、血脂及雌激素水平作为自变量,分析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LDL-C、TC、TG含量均显著升高,而HDL-C含量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雌激素含量分别为154.20±10.82 pmol/L和88.14±8.98pmol/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妊娠不良结局患者的血清TC、TG和LDL-C含量都明显高于妊娠正常结局患者,而HDL-C含量明显低于妊娠正常结局患者。LDL-C、雌激素、年龄、乙肝发病年限为导致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较高,且伴随有血脂异常与雌激素高表达,二者与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氯沙坦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5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吸氧、β受体阻滞剂、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功能、血清血清B型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和血清BNP、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LVE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LVEDD、LVESD水平和血清B型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与心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诊治的2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孕检的200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SP70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D(Ig D)和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监测两组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指数(SVI),计算左心室质量(LVM)、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与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的比值(E/Em)、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E/A)。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HSP70水平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期高血压组的血清HSP70水平明显升高,而Ig G和Ig M水平明显下降,并且LVESD、LVEF、E/A也明显下降(P0.05)。血清HSP70水平与Ig G、Ig M、LVESD、LVEF、E/A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清HSP70水平明显升高,并且血清HSP70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免疫功能和心功能下降存在相关性,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梗塞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轻型脑梗塞组27例、中型脑梗塞组34例、重型脑梗塞组25例)为实验组和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hs-CRP、TNF-α及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清HDL-C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型脑梗塞组比较,中、重型脑梗塞组血清hs-CRP、TNF-α及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血清HDL-C水平显著降低,其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型脑梗塞组比较,重型脑梗塞组血清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HDL-C水平显著降低,其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塞患者血清hs-CRP与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清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脑梗塞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血清hs-CRP、TNF-α及血脂指标水平对评估脑梗塞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胱抑素C(Cys C)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90例(妊娠高血压组),另选同期正常妊娠者90例(正常妊娠组),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90例(对照组),测量三组血清瘦素、Cys C以及β-HCG水平,并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妊娠高血压组和正常妊娠组血清瘦素、Cys C以及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组血清瘦素、Cys C以及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越严重血清瘦素、Cys C以及β-HCG水平越高;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与Cys C和β-HCG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Cys C与β-HCG也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检测血清中瘦素、Cys C和β-HCG水平有利于妊娠高血压的诊断,体检时发现上述物质异常升高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肌酐、HSP70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近5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及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Scr、BUN、UA、HSP70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和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能够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保护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ABP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ABP(MABP组)38例及重症ABP(SABP组)18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52例和死亡组4例,另选42例单纯胆囊结石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第1、3、7 d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hs-CRP和PCT水平,对患者进行改良Ranson评分、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价,分析血清hs-CRP及PCT水平与两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入院后三组血清hs-CRP、PCT逐渐升高,第3 d到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但第7 d时仍较第1 d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MABP组、SABP组患者血清中hs-CRP、PCT水平明显升高,且SABP组患者血清hs-CRP、PCT水平显著高于MABP组(P0.05);存活组患者血清hs-CRP、PCT水平较死亡组明显较低(P0.05);患者血清hs-CRP、PCT水平改变与改良Ranson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ABP患者血清hs-CRP和PCT水平呈高表达,检测两指标可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9月解放军113医院及河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82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将其分为单纯高血压(对照组,n=212)和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实验组,n=170)。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定义将患者分为A组(代谢综合征,n=202)和B组(非代谢综合征,n=180)。比较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并计算其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检测两组受试者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肌酐(SCr)、血尿素氮(BUN)、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APN)、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随访1年并记录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清APN、FPG、FINS、HOMA-IR、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SBP、DBP、BUN、APN、FPG、HOMA-IR、hs-CRP水平明显高于B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HDL-C、HOMA-IR、hs-CRP水平升高为高血压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访1年后,对照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72例,实验组144例。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G、HDL-C、HOMA-IR、hs-CRP水平升高为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其胰岛素抵抗程度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显著相关,为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及血管内皮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0例妊娠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国际通用的Duker-Elder眼底分期标准分为Ⅰ期组69例,Ⅱ期组57例,Ⅲ期组24例。选取同时期该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无视网膜病变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内皮素-1(ET-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GF-1和ET-1水平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随着Duker-Elder眼底分期的增加,血清ET-1水平呈不断升高趋势,IGF-1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病变程度与血清IGF-1水平呈负相关,而与ET-1水平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病程、孕周、血压、体质量、蛋白尿、红细胞压积有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3W、血压≥160/110 mm Hg、体质量>85kg、蛋白尿为+++、红细胞压积>0.35均是妊娠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孕周>28W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患者存在IGF-1、ET-1的异常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病变程度息息相关。血压、病程、蛋白尿、体质量、红细胞压积均是妊娠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孕周则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间苯三酚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将其根据入院的顺序,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间苯三酚200 mg,连续给药7 d,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拉贝洛尔100 mg,当患者的血压降至目标期值后,将给药方法改为口服拉贝洛尔片,每次50 mg,每天3次,直至分娩前。比较两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剖宫产、低体重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以及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erum 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 C,Cys-C)、高迁移率蛋白-1(High mobility protein-1,HMGB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22%,明显高于对照组(74.44%,P0.05);观察组的胎盘早剥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低体重儿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SBP、MAP和、DBP、血清Hcy、HMGB1和Cys-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拉贝洛尔能显著降低妊娠高血压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率,控制血压效果理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Hcy、HMGB1和Cys-C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示可疑妊娠滋养细胞流动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时期在本院例行正常产检的100例宫内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并抽血进行甲胎蛋白的定量测定。测定子宫动脉、滋养细胞血流阻力及血清甲胎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收缩期峰值速速、舒张末期速度较对照组升高,观察组滋养细胞血流阻力指数RI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收缩期峰值速速、舒张末期速度较对照组升高,观察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甲胎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异位妊娠患者血清甲胎蛋白与滋养细胞血流RI呈负相关(r=-0.425,P<0.001)。结论:早期异位妊娠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升高,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滋养细胞存在高流量-低阻力血管,滋养细胞血流阻力RI与血清甲胎蛋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56例绝经后女性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n=102例)和非高血压组(n=354例),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血清25(OH)D水平分为四组:即25(OH)D≥30 ng/m L组(n=50例)、21~29 ng/m L组(n=110例)、10~20 ng/m L组(n=240例)、25(OH)D10 ng/m L组(n=56例);比较各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血清25(OH)D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在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SDP)、雌激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血清25(OH)D[14.56±3.21(ng/ml)]低于非高血压组[19.89±4.75(ng/ml)](t=10.649,P0.001);在血清25(OH)D10 ng/m L组中,SBP和SDP值、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25(OH)D≥30 ng/m L组、21~29ng/m L组(n=110例)、10~20 ng/m L组(P0.05);血清25(OH)D水平与绝经后女性发生高血压呈现负相关(P0.05)。在血清25(OH)D不同分组中,从25(OH)D≥30 ng/m L组到25(OH)D10 ng/m L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值依次增加。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绝经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血清25(OH)D水平的逐渐降低,高血压发生的风险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铁蛋白(S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水平及血脂指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从2016年6月到2018年1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E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的IMT值将患者分为斑块形成组(IMT≥1.3 mm)30例、IMT增厚组(1.0 mmIMT1.3 mm)42例、IMT正常组(IMT≤1.0 mm)28例,对比各组血脂指标以及血清SF、hs-CRP、Hcy、Cys C水平,分析IMT与血脂指标及SF、hs-CRP、Hcy、Cys C的相关性,并分析IM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果:斑块形成组和IMT增厚组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IMT正常组(P0.05),且斑块形成组又高于IMT增厚组(P0.05)。斑块形成组和IMT增厚组的血清SF、hs-CRP、Hcy及Cys C水平明显高于IMT正常组(P0.05),且斑块形成组又高于IMT增厚组(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EH患者IMT与SF、hs-CRP、Hcy、Cys C、TC及LDL-C均呈正相关(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F、hs-CRP、Hcy、Cys C均是老年EH患者IMT增厚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脂指标中TC、LDL-C及血清SF、hs-CRP、Hcy、Cys C水平与老年EH患者颈动脉IMT密切相关,且SF、hs-CRP、Hcy、Cys C是IMT增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132例ACS患者按照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分为低、中、高危三组;检测各组的血清hs-CRP、RDW、肌钙蛋白I(c Tn I)、B型脑钠肽(BNP)水平;并记录入院后心脏超声检查中左室射血分数(LEVF)及住院期间有无发生主要不良心脏时间(MACE)等情况。结果:低、中、高危三组间血清hs-CRP、RDW、BNP、c Tn I、LEVF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危组患者血清hs-CRP、RDW、BNP、c Tn I高于低危组及中危组(P0.05),中危组高于低危组(P0.05);血清hs-CRP水平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rs=0.490,P0.05),RDW水平与GRACE评分亦呈正相关(rs=0.401,P0.05);与非MECE组比较,MECE组患者hs-CRP、RDW较高(P0.05);血清高水平hs-CRP及RDW是ACS患者发生近期住院MACE相关高危因素。结论:血清hs-CRP及RDW水平随着ACS患者危险分层的增加而增加,高水平hs-CRP及RDW是近期发生MACE的高危因素,对临床评估ACS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人群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bapwv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bapwv正常组及bapwv升高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apwv异常升高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检验对hs-CRP、UA、Hcy与bapwv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78例高血压患者中有41例出现bapwv异常升高,发生率为52.56%。经单因素分析显示,bapwv升高组与bapwv正常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程方面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apwv升高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s-CRP、UA、Hcy水平均高于bapwv正常组患者(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DBP、hs-CRP、UA、Hcy均是bapwv异常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09、1.193、1.416、1.309、1.205,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人群的hs-CRP、UA、Hcy均与bapwv呈正相关(r=0.488、0.510、0.493,P0.05)。结论:hs-CRP、UA、Hcy均是高血压人群bapwv异常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均与bapwv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4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3例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纳入急性期组,73例COPD缓解期患者纳入缓解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CT、hs-CRP和D-D水平,同时比较急性期组细菌感染与无细菌感染患者、不同肺功能分级的患者血清PCT、hs-CRP和D-D水平的差异。结果:急性期组与缓解期组患者的血清PCT、hs-CRP和D-D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急性期组的血清PCT、hs-CRP和D-D水平较缓解期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细菌感染组血清PCT、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细菌感染组(P0.05),而D-D水平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间的血清PCT、hs-CRP和D-D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肺功能分级越高水平越高(P0.05)。结论:AECOPD患者的血清PCT、hs-CRP和D-D水平均显著的升高,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有效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有利于诊断患者是否存在有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20.
In a previous study of psoriatic patients we found increased serum levels of the pregnancy zone protein (PZ) in individuals of blood groups O and Fy(a-). In this study we found an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Z serum level and the Fy(a-) blood group also in young healthy males. Thu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Z serum level and Duffy blood groups appears to apply to both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