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能谱CT优化胃肿瘤扫描辐射剂量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抽样、随机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9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CT扫描与能谱CT优化胃肿瘤扫描,记录和比较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结果:所有病例包膜均完整,边缘清楚,肿瘤内见单发或多发低密度区,肿瘤实质区呈不均匀显著强化。常规CT与能谱CT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3.89±0.45分和4.54±0.34分;常规CT与能谱CT图像的胃肿瘤CT值分别为31.94±6.39HU和35.29±5.19HU,对比都有显著差异(P0.05)。能谱CT图像的膀胱和皮下脂肪图像噪声值都显著低于常规CT图像,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CT扫描的CTDIvol和DLP分别为12.39±3.48mGy和624.10±39.19mGy.cm,都显著低于常规CT扫描的14.09±4.13mGy和653.92±56.29mGy.cm(P0.05)。结论:能谱CT优化胃肿瘤扫描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能有效减少辐射剂量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CT值与主观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图像重建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器(Computed Tomography,CT)三维成像提升腹部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2019年11月到2020年10月选择在本院进行腹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重建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扫描成像,重建组给予基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的CT三维成像,记录两组成像质量与噪声情况。结果:两名医师对重建组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重建组的图像相对细腻柔和,能清晰显示图像细小血管断面,末梢血管显示良好,血管壁光滑柔和。重建组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的肝脏CT值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的肝脏、胰腺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值低于对照组(P<0.05)。重建组的容积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值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图像重建的CT三维成像能提升腹部增强扫描主客观图像质量,降低图像噪声,更利于腹部疾病的显示,从而提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开发256层螺旋CT大鼠活体胸部CT扫描中减少图像呼吸、心跳伪影的序列。方法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iCT对10只SD大鼠进行胸部CT成像。每只大鼠均采用A、B两种扫描方式, A方式为常规胸部CT扫描序列,为非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B方式为非心电门控轴扫模式。两组均在120 kV条件下扫描,扫描长度为8 cm。对所得CT数据进行横断位与冠状位肺窗与软组织窗重建,观察图像并进行测量,比较两组图像的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并对不同观察者间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分析10例大鼠胸部CT扫描数据。A、B两种扫描序列的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值分别为144.7 mGy/cm与72.2 mGy/cm。两组间肺组织CT值与肝组织CT值差异无显著性(t值分别为-0.205、0.545,P0.05),两组图像噪声差异无显著性(t值为-0.865,P0.05),两组图像肺组织的SNR差异无显著性(t值为0.903,P0.05),但肝组织的SNR值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t值为-2.885,P0.05)。两位医师的评分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763,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A、B两种扫描方式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为(2.5±0.53)分、(4.3±0.67)分,差异有显著性(χ~2值为14.76,P0.05)。结论大鼠胸部CT扫描采用非心电门控轴扫模式可获得与胸部常规CT扫描(非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大致相当的CT值与噪声、信噪比,但采用非心电门控轴扫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大鼠胸部图像的呼吸心跳伪影,降低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提高观察者的诊断信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 GSI扫描模式在上腹部检查中降低辐射剂量和优化图像质量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40例拟行上腹部三期增强的患者,根据扫描模式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A组患者采用宝石能谱CT常规扫描模式行螺旋扫描,管电压120 Kvp及自动毫安管电流,确定NI值为10。B组患者采用GSI模式行三期增强扫描收集门脉期图像。回顾性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70kev单能量图像,应用ASIR Review工具收集0到100%ASIR的CT值、噪声值,计算图像信号噪声比(SNR)。记录各组剂量报告中CT剂量容积指数(CTDI 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采用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对图像进行评价。结果:B组CT值、噪声值及SNR均高于A组(P0.05),B组CTDIvol、DLP和ED均显著低于A组(P0.05);随着ASIR升高,SNR升高,但是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先升高后降低。当ASIR为50%时,图像质量最高,不同ASIR的CT值、噪声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石能谱CT GSI扫描模式的效果明显优于螺旋扫描,同时在降低图像噪声的前提下选择50%ASIR,可保障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管电压对下肢CT血管成像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行下肢CT血管成像的患者102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管电压取120kV,观察组管电压取80kV,其他扫描参数相同。分别比较两组辐射剂量情况、客观图像质量以及主观图像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CT剂量指数(CTDIvol)、计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主动脉、髂总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CT值以及图像噪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阶段显示评分、血管细节分支显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管边缘锐利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CT血管成像采用80kV管电压扫描可有效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且能获取较为满意的图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不同浓度对比剂对其成像质量、碘用量以及有效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256层螺旋CT成像扫描,将患者随机分为前瞻性心电门控组和回顾性心电门控组;出院前再将前瞻性心电门控组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分为低浓度对比剂组、中浓度对比剂组和高浓度对比剂组。比较各组成像质量、碘用量、有效辐射剂量。结果:前瞻性心电门控组与回顾性心电门控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布、可评价节段率、优良率、有效碘用量、信噪比(SNR)、载噪比(CNR)、主动脉CT值(CT主)、主动脉噪声值(SD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组有效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回顾性心电门控组(P0.05)。高浓度对比剂组可评价节段率、优良率、有效碘用量、SNR、CNR、CT主显著高于低浓度对比剂组和中浓度对比剂组(P0.05),中浓度对比剂组CNR显著高于低浓度对比剂组(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用于冠心病诊断的图像质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无明显差异,但是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辐射剂量更低。前瞻性心电门控使用低浓度对比剂可以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图像质量,且碘用量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56排Revolution多参数调节下低剂量扫描心脏冠脉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CTA)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15日至5月15日间在我院256排CT行CCTA的患者,分为心率稳定试验组(n=54例)和心率不稳定试验组(n=41例),同时选取在我院64排VCT行CCTA的患者为对照组(n=116例),对三组CCTA图像质量行主观和客观评估,比较有效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256排CT检查成功率和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效辐射剂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256排CT多参数调节下检查冠脉在保证图像质量下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多层螺旋CT Flash Spiral模式和Spiral模式的冠状动脉动脉成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老年患者186例,根据心率和心律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98例行Flash Spiral模式扫描;B组88例行Spiral模式扫描,对两组扫描的冠状动脉分别做图像后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并统计分析心率变异性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体重指数(BMI)、钙化积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心率、心率变异性方面,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及对比信噪比(CNR)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可诊断节段基于血管节段评价A组和B组分别为1.98%和2.21%,基于患者评价分别为8.16%和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扫描时间、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单位有效剂量(ED)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率变异性10次/min患者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明显低于心率变异性5~10次/min和≤5次/min(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 Flash Spiral模式扫描老年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与Spiral模式接近,但有效辐射剂量明显减少。心率变异性是影响老年患者Flash Spiral模式扫描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SnapShot Assist软件不同方案和参数优化下,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98例患者采用SnapShot Assist进行自动分组行CCTA:A组(n=41,e BMI23)80 k Vp/700 m A成像,B组(n=38,23≤e BMI28)100 k Vp/650 m A成像和C组(n=19,e BMI≥28)120 k Vp/650 m A成像。每一组又分为前瞻性门控轴向扫描模式(心率≤65次/分钟)和回顾性门控螺旋扫描模式(心率65次/分钟)两个亚组。30例未采用SnapShot Assist软件的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CCTA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各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胸壁皮下脂肪的密度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CT容积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和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结果:(1)A、B和C组内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值高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图像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A、B和C组CTDIvol、ED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辐射剂量平均下降63%。A、B和C组中,前瞻性心电门控轴向扫描均比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的CTDIvol、ED明显降低(P0.05)。结论:SnapShot Assist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方案选择下的CCTA,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减少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0.
孙云凤  周洋  方芳  郑健  刘洋 《生物磁学》2014,(4):726-730
目的:利用反向滤过重建(filtered back-projecfion,FBP)及迭代重建(iterative reconstruction,IR)方法评估标准剂量及低剂量对颈椎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40例受检对象行颈椎CT检查,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标准剂量组(SD,120kVp,275mAs)及低剂量组(LD,120kVp,150mAs),随机选择管电流值,所有数据均行FBP及IR重建。测量C3C4及C6C7椎间盘水平椎间盘、脊神经、脊髓、韧带以及周围软组织的图像噪声值(Imagenoise,IN),信噪比(signal—to—noise,SNR)及对比信噪比(contrast—to—noise,CNR)。结果:在测量的各椎间盘水平,迭代重建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要明显高于反向滤过重建方法,并有效的降低了图像噪声。低剂量迭代重建图像与标准剂量反向滤过图像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排除剂量及扫描层面的影响,椎间盘、脊神经及韧带的图像质量,迭代重建评分要明显高于反向滤过重建,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而低剂量迭代重建图像质量评分与标准剂量反向滤过重建相比无明显差异。软组织及椎体的图像质量,迭代重建图像质量评分要低于反向滤过重建方法,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而低剂量迭代重建图像质量评分与标准剂量反向滤过重建相比无明显差异。整体病例图像质量评分,迭代重建方法要高于反向滤过重建方法,低剂量迭代重建方法要高于标准剂量反向滤过重建方法。结论:应用低剂量扫描方式以及迭代重建方法进行颈椎CT检查可以为I临床提供较好的图像质量,对于椎间盘、脊神经、脊髓显示较好,对于周围软组织以及椎体来说,图像质量相对较差,同时可以降低大约40%的放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反向滤过重建(filtered back-projection,FBP)及迭代重建(iterative reconstruction,IR)方法评估标准剂量及低剂量 对颈椎CT 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40 例受检对象行颈椎CT 检查,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标准剂量组(SD,120 kVp, 275 mAs)及低 剂量组(LD,120 kVp,150 mAs),随机选择管电流值,所有数据均行FBP 及IR 重建。测量C3 C4 及C6 C7 椎间盘水平椎间盘、脊 神经、脊髓、韧带以及周围软组织的图像噪声值(Image noise,IN),信噪比(signal-to-noise,SNR)及对比信噪比(contrast-to-noise, CNR)。结果:在测量的各椎间盘水平,迭代重建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要明显高于反向滤过重建方法,并有效的降低了图像噪 声。低剂量迭代重建图像与标准剂量反向滤过图像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排除剂量及扫描层面的影响,椎间盘、脊神经及韧带 的图像质量,迭代重建评分要明显高于反向滤过重建,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而低剂量迭代重建图像质量评分与标准剂量反向滤 过重建相比无明显差异。软组织及椎体的图像质量,迭代重建图像质量评分要低于反向滤过重建方法,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而 低剂量迭代重建图像质量评分与标准剂量反向滤过重建相比无明显差异。整体病例图像质量评分,迭代重建方法要高于反向滤 过重建方法,低剂量迭代重建方法要高于标准剂量反向滤过重建方法。结论:应用低剂量扫描方式以及迭代重建方法进行颈椎 CT 检查可以为临床提供较好的图像质量,对于椎间盘、脊神经、脊髓显示较好,对于周围软组织以及椎体来说,图像质量相对较 差,同时可以降低大约40%的放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张超  魏侠  张伟  翟峥  宋旭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2):6259-6262
目的:探究第二代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冠脉成像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因持续房颤等心血管疾病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第二代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冠脉成像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对比两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评分及图像有效诊断率。结果:研究组患者Z-轴扫描范围、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平均有效剂量(ED)、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图像质量评分及图像有效诊断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代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具有有效诊断率高,辐射量低,安全性较好的优点,在冠脉成像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在256层螺旋CT冠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CTA)、体质量指数正常的受检者130例。常规剂量组(A组)50例: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管电压120 kv;低剂量组(B组)80例,心率70次/分者50例,心率≧70次/分者30例: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管电压100 kv。B组患者原始数据分别应用迭代算法(Idose3)重建及标准滤波反投影法(FBP)重建。比较A、B两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对各组客观图像质量及主观图像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5.34±3.89)、(1.43±0.12)m Sv。B组患者应用迭代重建图像噪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FBP重建,B组图像噪声高于A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千伏扫描模式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在提供满足诊断的冠状动脉CTA图像的同时,辐射剂量降幅高达90.6%。心率70次/分-85次/分的患者也可行256层CT前门控扫描,降低管电压造成的图像噪声增加可以通过迭代重建弥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超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中的应用。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本院200例行胸部CT引导下穿刺的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130 k V,90 m As)、超低剂量组(100 k V,7.5 m As),各组100例,并进行穿刺。根据CT机自动记录的受检者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计算X线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比较两组在辐射剂量、图片质量、穿刺成功率的差异。结果:超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DLP分别为(25.79±1.13)m Gy·cm和(256.14±4.48)m Gy·cm(P0.05),ED分别为(0.36±0.02)m SV和(3.59±0.06)m Sv(P0.05)。图片质量均为A级。超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8%(88/100)为92%(92/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9,P0.05)。结论:超低剂量CT引导下胸部穿刺,可降低受检者的X线有效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可达到临床CT引导下胸部穿刺的要求,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技术对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质量影响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头颈部CTA的120例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40例,A组进行能谱CT(60keV)+ASiR(40%),B组进行CT(60keV)+滤波反投影(FBP),C组进行常规CT扫描+FBP。比较三组间动脉期右侧颈内动脉C7段CT值、图像噪声值、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记录三种处理方法辐射剂量。结果:三组间右侧颈内动脉C7段CT值、背景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主观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右侧颈内动脉C7段CT值A组>B组>C组,其中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SD为A组0.05);SNR与CNR均为A组>B组>C组,且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间两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分A组>B组>C组,且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容积CT剂量指数(CTDLvol)、总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CTDLvol、DLP、ED均为A组0.05),但A组与C组、B组与C组间各剂量参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单能量成像联合ASiR可明显提高头颈部CTA图像质量且降低患者辐射剂量,推荐临床使用60keV联合40%ASiR图像。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小儿胸部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小儿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小儿胸部应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1)随机选择肺部感染的患儿30例,先常规剂量(150mAs)扫描,再在感染灶局部加作低剂量扫描,剂量为50,35及15mAs。其他参数为:120kV,床进28.8mm/圈,0.5s/圈,16×1.5mm准直,重建层厚及间隔均为3mm。分别记录不同剂量扫描时的CT权重剂量指数(CTDIw)及剂量长度乘积(DLP)。(2)由2位高年资医师按优、良、合格及不合格的等级盲法评价不同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小儿胸部35mAs和15mAs的CTDIw与常规剂量150mAs的比值分别为23.0%及10.0%,其DLP与常规剂量比值为23.3%和10.0%。(2)图像质量评价结果:150,50,35,15mAs的可诊断图像χ2检验,肺窗P>0.05,纵膈窗P<0.05,提示上述剂量肺窗图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纵膈窗图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用150,50,35mAs的可诊断图像进行χ2检验,P>0.05,提示其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适用于小儿胸部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采用35mAs左右的扫描条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鉴别肝细胞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肝细胞癌患者为实验组,30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CT平扫及全肝灌注扫描,并对两组患者实性部分CT灌注值、肝细胞癌实性成分、灶周组织、远处肝组织CT灌注值以及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实性部分、远处肝组织CT灌注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性部分肝动脉灌注量、肝动脉灌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门静脉灌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中,与灶周、远处肝组织比较,病灶肝动脉灌注量、肝动脉灌注指数明显升高,门静脉灌注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与远处肝组织比较,病灶肝动脉灌注量、肝动脉灌注指数明显升高,门静脉灌注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分析肝细胞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灌注值,可知CT灌注成像对二者鉴别诊断有着十分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128排)低剂量扫描参数下检查孤立性肺内结节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随机连续搜集我院低剂量(30m A)CT肺体检者,发现肺内结节病灶患者13例,对其进一步以常规剂量(350m A)CT精细扫描,比较低剂量扫描及常规剂量扫描肺结节大小差异。结果:两种剂量扫描策略均检查出46枚结节。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测得各部位结节体积分别为:肺尖部:(431.3±92.8)mm~3,(658.4±94.4)mm~3,肺中部:(3025.8±526.7)mm~3,(2989.4±520.4)mm~3,肺底部:(1241.5±438.9)mm~3,(1266.0±447.6)mm~3,肺尖部肺结节大小差异明显,肺中部及肺底部肺结节大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测得结节体积(除外肺尖部位结节5枚)分别为,组1:(39.8±14.6)mm~3,(40.7±15.5)mm~3;组2:(202±106.3)mm~3,(204.1±103.6)mm~3;组3:(4179.7±4410.4)mm~3,(4190.5±4487.2)mm~3。三组组内测量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测得非实性结节密度[(-68.3±24.2)HU,(-64.6±22.8)HU]及实性结节结节密度[(97.5±69.5)HU,(107.2±90)HU]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更加有利于肺内孤立结节患者扫描复查病灶,可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不同剂量扫描对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诊断价值、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案。方法:将我院从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低剂量(40 m A)以及常规剂量(120 m A)扫描和薄层重建。比较不同剂量扫描的诊断准确率、影像学表现、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参数、患者满意度。结果: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诊断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准确率分别为92.00%、93.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扫描及常规剂量扫描在空洞、钙化灶、实变、磨玻璃密度影及树芽征发生率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扫描及常规剂量扫描在扫描图像质量、薄层重建图像质量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扫描各项扫描辐射参数均低于常规剂量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扫描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剂量扫描的患者(P<0.05)。结论:64层螺旋CT不同剂量扫描对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及生成的图像质量相近,但低剂量扫描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扫描的安全性,使患者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脏部分切除手术对T_(1a)期肾癌患者炎性因子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1例T_(1a)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8例接受后腹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治疗,试验组43例接受后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肝肾功能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试验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IL-1变化值低于对照组[(-19.47±-2.57)μg/L比(-41.61±-6.38)μg/L]、IL-6变化值低于对照组[(-8.71±-1.05)ng/L比(-18.96±-3.10)ng/L]、CRP变化值低于对照组[(-12.72±-1.54)mg/L比(-17.46±-2.64)mg/L]、TNF-α变化值低于对照组[(-5.66±-0.15)ng/L比(-14.33±-2.04)ng/L]、BUN变化值低于对照组[(-1.53±-0.19)mmol/L比(-3.01±-0.79)mmol/L]、AST变化值低于对照组[(-15.29±-2.46)U/L比(-33.70±-3.78)U/L]、ALT变化值低于对照组[(-19.46±-2.27)U/L比(-34.02±-5.51)U/L],试验组Ccr变化值低于对照组[(19.78±2.94)mL/min比(28.26±3.52)mL/min]、GFR变化值低于对照组[(14.45±1.48)mL/min比(29.36±1.91)mL/min],除CRP和GFR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7%(8/48)和9.30%(4/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手术治疗T_(1a)期肾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后腹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治疗,其对患者炎性因子及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