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共92例,均为住院的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在入组时、入组后1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作为测评工具,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SCL-90各项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1个月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SCL-90各项分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而且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远程护理管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远程护理管理进行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SDSS评分无差异,实施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SAS、SDS、SDSS评分下降、但试验组患者SAS、SDS、SDSS评分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远程护理管理有助于改善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干预对慢性肛周湿疹患者治疗效果、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选取122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精神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85.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30%(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SDS评分、DLQI评分和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CD-RISC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精神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肛周湿疹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患者实施精神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心理韧性水平,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脑栓塞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8例脑栓塞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制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栓塞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支气管扩张、健康教育、氧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ADL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试验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有效的改善COPD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150例,根据围术期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QLQ-C30、SAS和SD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QLQ-C30、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QLQ-C30、SAS和SD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患者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对158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肿瘤组)及170例良性疾病住院患者(良性组)进行焦虑、抑郁自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他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调查及统计分析;将肿瘤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组(护理组),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SAS、SDS、HAMD、HAMA评分变化。结果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程度及发生率高于良性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八段锦和五行音乐疗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负性情绪的疗效。方法:收集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COVID-19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观察组接受八段锦和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择时五行音乐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方式。两组在干预前、干预2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定两组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和干预后的负性情绪的改变,用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测评。结果:接受八段锦和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择时五行音乐疗法的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减低,SAS、SDS评分明显较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的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接受八段锦和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择时五行音乐疗法的患者在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VID-19患者通过八段锦和五行音乐疗法能够明显减低负性情绪,此种疗法可有效起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安慰作用。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门诊季节性心理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门诊抑郁症心理咨询与药物治疗随诊患者100例,根据每年4季(春、夏、秋、冬)12个月,分为春季组3个月,夏季组3个月,秋季组3个月,冬季组3个月各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并配合季节性心理咨询与心理护理干预,且均进行3个月心理护理干预。记录并统计四组患者干预后抑郁症复发率及用药依从性,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四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焦虑抑郁心理进行评估,观察比较各组护理效果及心理变化情况。结果夏季组与冬季组患者护理后的复发率低于春季组和秋季组(P0.05);夏季组与冬季组护理后用药依从性均高于春季组和秋季组(P0.05);春季组与秋季组、夏季组与冬季组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组与冬季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春季组与秋季组(P0.05)。结论加强抑郁症患者季节性心理护理有助于降低抑郁症复发率,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纽患者心理状态,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量表(DMQI_,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SDSS、DMQLS评分无差异,实施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SAS、SDS、SDSS评分下降、DMQLS评分升高,但试验组患者SAS、SDS、SDSS评分下降及DMQLS评分升高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理念下的作业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70)、对照组(n=70)。对照组行常规作业训练,观察组采用基于ICF理念下的作业训练。两组均观察3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经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两组认知功能的变化。经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综合功能。利用健康状态调查量表(SF-36)评估两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MOCA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SDS、SA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FMA、FCA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CF理念下的作业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心理状态,且有利于提升运动功能与综合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观察稳定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经简式太极训练联合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后,患者心理状态、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稳定性CH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和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简式太极训练),各为51例。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两组峰值摄氧量(VO2peak)、峰值心率升高,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e)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VE/VCO2slope低于对照组,峰值心率、VO2peak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症状、心理情绪、体力受限、社会受限评分及总分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力受限、心理情绪、社会受限、症状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简式太极训练可促进稳定性CHF患者心肺功能和心理状态改善,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在某院接受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手术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放松训练进行围手术期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施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后放松训练干预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评分比手术前明显下降[(39.28±2.32),(41.68±2.76),(8.97±2.11)vs.(48.78±5.11),(54.37±6.68),(10.88±2.21),均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44.78±4.09),(49.08±3.58),(10.40±1.87)vs.(48.83±5.28),(54.40±3.72),(10.87±2.86),均P<0.01]。放松训练干预组手术后与手术前睡眠质量各分量表比较,除"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2个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放松训练干预组术后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术前[(23.27±4.61)vs.(20.17±4.99),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21.15±4.16)vs.(19.90±4.38),P<0.01]。结论:放松训练心理干预技术对接受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具有良好的缓解和改善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程度,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MBSR)对试管婴儿患者知觉压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试管婴儿技术(IVF-ET)辅助生育的不孕女性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MBSR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知觉压力量表(CPS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CP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CPSS评分为(43.53±4.89)分、(42.38±4.34)分、(27.53±4.89)分,低于干预前的(57.96±7.30)分、(56.42±5.49)分、(37.96±7.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CPSS评分为(51.13±5.52)分、(50.31±4.48)分、(31.13±5.52)分,低于干预前的(58.83±7.28)分、(56.45±5.51)分、(38.83±7.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SR干预可有效改善试管婴儿患者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知觉压力情况,有利于提高IVF-ET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我院收治 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00 例,根据术后干预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 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应用匹 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SAS、SDS 和PSQI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 和PSQI 评分 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负面情 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接受肝癌手术患者15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接受认知护理干预的患者84例,为观察组,接受普通护理的患者66例,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疼痛程度、焦虑与抑郁(SAS与SDS)、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评价认知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前疾病不确定感、SAS和SDS评分、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均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疾病不确定感、SAS和SDS评分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表明认知护理干预有助于肝癌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