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波  周玉球 《蛇志》2016,(1):48-49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糜蛋白酶持续冲洗治疗蛇伤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将40例蛇伤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创换药方法治疗,观察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糜蛋白酶持续冲洗治疗,并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二期植皮时间、创面感染率、致残率、C反应蛋白(CRP)水平、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糜蛋白酶持续冲洗治疗蛇伤性溃疡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致残率低,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慢性复杂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各类慢性复杂性创面患者共65例,病程均超过3个月,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VSD组(35例)及对照组(30例)。VSD组定期更换VSD辅料;2周后视创面愈合情况,选择继续VSD治疗,或行II期修复治疗(直接拉拢缝合,皮片移植,或皮瓣移植修复)。对照组的治疗采用常规换药,即以凡士林油纱布及无菌纱布覆盖创面,内置引流条,每12 h换药一次。两组创面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各个时间点分别对比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细菌计数。结果:VSD治疗组患者全部愈合,治愈率达100%,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愈率为86.7%。两组治愈率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VSD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2±3.3天,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35±5.8天,两组愈合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相同检测时间点VSD组创面细菌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创面细菌含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提高慢性复杂创面的愈合率及清除创面细菌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封闭负压引流结合局部氧疗对慢性创伤性伤口患者的伤口微环境、伤口细菌感染、伤口治愈率和伤口治愈时间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8例慢性创伤性伤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干预组(44例)。干预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结合局部氧疗连续治疗15 d,对照组仅采用封闭负压引流疗法连续治疗15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伤口渗液酸碱度、伤口温度、伤口细菌感染种类和伤口细菌感染阳性率,以及3个月随访结束时两组患者的伤口治愈率和伤口平均治愈时间。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伤口渗液酸碱度时间效应、干预效应及时间和干预交互效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伤口温度的时间效应和干预效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总的细菌阳性率(15.9%)显著低于对照组(54.5%)。随访结束时,干预组患者伤口治愈率(86.4%)显著高于对照组(61.4%);干预组患者的伤口治愈时间((38.65±9.39)d)显著短于对照组((52.00±9.58)d)。本研究表明,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治疗可优化伤口微环境,强化除茵抑菌作用,有助于提高伤口治愈率和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用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24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VSD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观察治疗后皮瓣成活率、创面愈合效果及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并对治疗前后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皮瓣成活率为100%,创面、切口Ⅰ期愈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95.83%,治疗后AOFA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VSD能显著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促进创面愈合和肉芽组织的生长,应用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腓骨皮瓣联合髂骨皮瓣修复胫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5例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腓骨皮瓣联合髂骨皮瓣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骨缺损愈合时间、创面闭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23.65±10.38)d、(11.23±3.76)d、(22.35±3.84)d,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17.2076,P=0.0000,t=19.9808,P=0.0000,t=8.7801,P=0.00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42%)显著低于对照组(36.1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掊2=6.2438,P=0.0000)。结论:腓骨皮瓣联合髂骨皮瓣能有效修复胫骨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骨缺损愈合时间较短,有助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眼镜蛇咬伤溃疡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眼镜蛇咬伤溃疡早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包扎换药治疗,观察组应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糜蛋白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材料消耗、抗生素使用费用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换VSD或换药次数、消肿时间、止痛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而且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3天的C反应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治疗第7天二期植皮时间及C反应蛋白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的致残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创面感染率比较,观察组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显著缩短溃疡愈合时间,且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28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VSD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辩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术后予以特殊护理与康复治疗.结果:28例患者术后予以特殊护理与康复治疗,皮瓣顺利成活.2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0个月.皮辩与周围皮肤色泽相似,无臃肿,两点辨别觉6~8mm.术后能穿鞋正常行走,皮瓣受力处无破溃.结论:VSD联合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术后予以特殊护理与康复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数字随机选择本院骨科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同期选择4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接受常规护理,对2组入选患者的临床效果、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客观对比。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5.12%,对照组75.61%;实验组入选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率97.56%,对照组73.17%(P0.05)。结论: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护理中推行综合护理意义重大,可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5年11月到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疗的创伤性血气胸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应用VATS治疗,对照组应用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并观察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和术后1周血清中hs-CRP和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胸腔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hs-CRP显著升高,且对照组显著高于研究组,术后第3天两组CRP明显升高,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hs-CRP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两组hs-CRP均较术后1天明显下降,CRP较术后3天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手术时间短,对患者伤害小且并发症少,术后hs-CRP和CRP均不同程度增高,1周后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腹部带蒂皮瓣治疗手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烧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 年2 月 -2013 年2 月收治的68 例手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烧伤缺损患者作为观察组,行马来酸桂哌齐特结合腹部带蒂皮瓣治疗,另选择同 期接受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的50 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皮瓣修复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烧伤缺损评分。结果:观 察组患者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皮瓣断蒂时间及神经功能烧伤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结合腹部带 蒂皮瓣治疗具有皮瓣存活率高、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我院)的10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在常规清创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观察组的5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基础上联用高压氧疗法。检测两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 PCT)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计数水平;并记录两组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结果:观察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hs-CRP、PCT和WB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hs-CRP、PCT和W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能明显降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血清hs-CRP、PCT和WBC水平,加快创腔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速度,提高疗效,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下肢软组织开放性损伤负压封闭引流(VSD)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下肢软组织开放性损伤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下肢软组织开放性损伤VSD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应用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及甘露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际骨关节炎评分标准(Lequesne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皮肤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均降低,Lysholm评分及FDA皮肤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及FDA皮肤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细胞比容较治疗前升高,全血比高切黏度、全血比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细胞比容高于对照组,全血比高切黏度、全血比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下肢软组织开放性损伤VSD术后患者疗效确切,可减轻膝关节疼痛,促进皮肤软组织恢复,改善膝关节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到2021年12月在本院创伤造成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与传统带蒂皮瓣组各30例。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给予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修复治疗,传统带蒂皮瓣组给予常规直接覆盖创面修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围手术指标时间均较传统带蒂皮瓣组少(P<0.05)。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6.7 %,高于传统带蒂皮瓣组的76.7 %(P<0.05)。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带蒂皮瓣组低(P<0.05)。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术后6个月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好于传统带蒂皮瓣组(P<0.05)。结论: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能促进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患者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游离皮瓣修复晚期颅底肿瘤术后缺损组织的效果及适应症。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行晚期颅底肿瘤术并且需要进行组织修复的病患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患选择的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游离皮瓣,而对照组使用钛网修复。观察两组相应指标,比较不同修复材料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40.54%(15/37)、97.30%(36/3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和皮瓣坏死比率为8.11%(3/37)、0(0/37)和2.70%(1/37)都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臂皮瓣进行晚期颅底肿瘤术后缺损组织修复效果更好,皮瓣存活率更高。比传统钛网修复引起的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对急诊肢体复合组织缺损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到2021年9月选择在本院急诊的下肢复合组织缺损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给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下肢外侧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与随访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急诊修复治疗,所有皮瓣都创面都Ⅰ期愈合,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换药次数、术后上皮组织完全覆盖创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皮瓣血供优良率为100.0 %,高于对照组的84.8 %(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血肿、伤口感染、血管危象、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0 %,低于对照组的27.3 %(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的皮瓣保护性感觉率为100.0 %,高于对照组的78.8 %(P<0.05)。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在急诊肢体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皮瓣血供优良率,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远期的皮瓣保护性感觉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腹部皮瓣对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观察组采取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其进行修复。通过随访患者,记录分析皮瓣的生存状况、感觉指标、外观以及手部功能的DASH评分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对照组50例皮瓣全部成活。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触觉、温度觉、单丝、两点辨别觉、瘢痕挛缩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臃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ASH评分为29.56±2.14分,对照组为38.13±3.12分,观察组的DAS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手术不破坏主要血管神经,对供区影响小,操作简单,修复的指腹感觉,拇指外形较佳,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削痂植皮术后结合负压封闭引流在深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致痛因子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以此为临床治疗深度烧伤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75例深度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削痂植皮术治疗;按术后不同换药方法分为常规换药组和VSD组,其中常规换药组35例,术后常规换药;VSD组40例,术后采用V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植皮成活率,术后1周、2周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致痛因子、冲洗液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VSD组首次植皮成活率95.00%(38/40),常规换药组首次植皮成活率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术后1周、2周创面愈合率高于常规换药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疼痛评分低于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相关致痛因子表达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且VSD组致痛因子表达低于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冲洗液炎性因子表达低于术前(P<0.05),且VSD组冲洗液炎性因子表达与常规换药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0%(5/40)低于常规换药组40.0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削痂植皮术后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提高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效果,增加首次植皮成活率,减少细菌生成、炎性因子的释放,减轻创面疼痛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KuwadeⅣ型跟腱缺损的临床病例,探讨其手术注意事项及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08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KuwadeⅣ型跟腱缺损19例,应用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进行一期修复。7例为新鲜损伤,12例为陈旧性缺损。19例跟腱缺损均伴有皮肤及软组织坏死,皮肤缺损范围为4.0 cm×6.0 cm-6.0cm×12.0 cm,跟腱缺损长度为5-9 cm,术中皮瓣切取范围为6.0 cm×5.5 cm-12.0 cm×8.0cm,腓肠腱膜切取范围5.5 cm×6.0cm-10.0 cm×6.0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客观性评价指标包括关节跖屈、背伸动度及形态学,主观性评价采用AOFAS评分。结果:术后17例跟腱功能重建良好,2例感染控制不良,跟腱移植体部分坏死。皮瓣完全成活13例,创面Ⅰ期愈合。2例术后6天皮瓣远端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例术后10天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局部皮瓣移位修复愈合,2例感染控制不良者,皮瓣未愈合,移植跟腱部分坏死,经再次清创后,行阔筋膜条修复术,局部皮瓣移位修复。术后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皮瓣略臃肿,但不影响穿鞋,行走功能恢复良好,术后1年AOFAS评分平均80.31分。结论: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用于治疗KuwadeⅣ型跟腱缺损,可以同时修复皮肤及跟腱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一期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