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Ⅲb~Ⅳ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化疗组各30例。联合组采用DC-CIK免疫疗法联合化疗(顺铂+吉西他滨),1个月为一个周期。化疗组仅进行单纯化疗,1个月为一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免疫功能、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DCR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的中位PFS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外周血中的CD3+、CD3+CD4+和NK细胞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CD3+CD8+细胞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的CD3+、CD3+CD4+和NK细胞较化疗组显著上升(P0.05),CD3+CD8+细胞较化疗组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疲乏、疼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发生率低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白细胞减少率、血小板减少率显著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DC-CIK联合化疗治疗NSCLC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提高DCR,延长患者的PFS,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s)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就诊的7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单纯化疗组)和实验组(n=36,DCs-CIK细胞免疫联合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并运用Kamofsky(KPS)评分来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疾病控制率(DCR)7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8%(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外周血CD3+、CD8+及NK细胞所占的比值较治疗前均上升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3+、CD8+及NK细胞所占的比值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KPS评分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Cs-CIK细胞免疫联合化疗能够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DCR,且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细胞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SCLC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CLC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化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比例与化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化疗前后CD8+细胞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疾病控制组(DCR)患者的CD3+、CD4+、CD4+/CD8+及NK细胞均显著高于治疗后进展(PD)组患者组(P<0.05);CD8+细胞的比例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NSCL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肿瘤化疗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联合卡铂化疗对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6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EA、CA50、CYFRA21-1水平、白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EA、CA50、CYFRA21-1水平、白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CEA、CA50、CYFRA21-1、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白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放疗相比,长春瑞滨联合卡铂化疗能显著提高晚期肺癌的疗效,且不降低患者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卵巢癌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卵巢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E4、CA125、CA19-9、AFP、CEA水平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E4、CA125、CA19-9、AFP、CE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CD3~+、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卵巢癌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HE4、CA125、CA19-9、AFP、CEA水平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DC-CIK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DC-CIK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免疫功能、癌胚抗原(AFP)的变化及患者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比值及NK(CD16+CD56+)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细胞亚群CD8+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均减轻、食欲增加、精神状态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平均分(167.2±15.8)显著高于对照组(133.5±12.9)(P<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部分出现腹痛、恶心、发热症状,对症处理后24h内均可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内的死亡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P<0.05),3年生存率为22.5%,显著高于对照组2.5%(P<0.01).结论:DC-CIK辅助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DC-CIK细胞治疗对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甲胎蛋白、免疫功能及循环肿瘤细胞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5年我院收治的26例肝细胞癌并伴有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对其治疗前后甲胎蛋白、免疫功能及循环肿瘤细胞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DC-CIK细胞治疗前后甲胎蛋白、循环肿瘤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根据细胞治疗次数分为1次组及1次组,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DC-CIK细胞治疗前甲胎蛋白为(603.32±155.78)ng/mL细胞回输后为(571.24±147.49)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CIK细胞治疗前及细胞回输后CTC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1.8%、36.4%治疗前及回输后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分别为(8.36±10.642)、(1.55±2.464),细胞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治疗前1天T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8分别为(66.05±15.31)%、(41.89±12.33)%、(23.15±8.05)%、(2.10±0.77),回输后分别为(69.69±12.91)%、(44.80±11.11)%、(23.13±7.12)%、(2.29±0.9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治疗次数1次组和1次组免疫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细胞治疗可减少肝细胞癌伴复发或转移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数量,但对甲胎蛋白和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Cs-CIK细胞免疫(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DCs-CIK)治疗联合化疗对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确诊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泼尼松化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DC-CIK细胞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3-CD56~+、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自然杀伤T细胞(NKT)表达水平;使用QLQ-C30问卷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73.58%远高于对照组41.51%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3-CD56~+、CD4~+CD8~+、NK、NKT表达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各项指标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肝功受损,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DCs-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有助于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在明显改善患者免疫能力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同源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CIK细胞的表型、增殖活性的变化,及抗急性白血病细胞活性.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结果: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 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 CD8+、CD3+ CD56+双阳性细胞比率较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在2.5∶1-20∶1的效靶比范围内,DC-CIK共培养物对AML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5),且杀伤率与效靶比呈正相关.结论:DC-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对AML细胞的杀伤活性均高于CIK细胞,为DC-CIK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对患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4)。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BAFF、APRIL、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4.62%显著高于对照58.33%,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BAFF、APRIL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AFF、APRIL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应用甲氨蝶呤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BAFF、APRIL水平。  相似文献   

11.
邓超  李英  谢斌  计超  侯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4):2755-2758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16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7)和观察组(n=84),观察组患者入院12h~24h内予以肠内营养乳剂支持,对照组患者予普通鼻饲流食。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GCS评估患者意识情况,检测血Alb、TP、PA、IgG、IgM、IgA、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水平,并观察治疗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b、TP、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M、IgA、CD4~+T细胞、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CD8~+T细胞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消化道症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予以EEN治疗可明显改善其营养状况,有助于神经系统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Cytotherapy》2014,16(7):934-945
Background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dendritic cells (DC) alone,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IK) cells alon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DC and CIK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we performed a systemic review of the relevant published clinical studies,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DC-CIK cell therapy.MethodsSix hundred thirty-thre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assigned to cohorts, and a meta-analysis was conducted.Results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with DC-CIK cells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1-year survival (P = 0.0001). The 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 of the patients treated with DC-CIK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non-DC-CIK group (P < 0.0001). The percentage of T cells (CD3+, CD4+ and CD4+CD8+), CD16+ monocytes, and CD3+CD56+ natural killer T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cancer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5), whereas the percentage of 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 0.32) in the DC-CIK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non-DC-CIK group. The levels of interleukin-2, interleukin-12,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terferon-γ, and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 protein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cancer patients, which reflect immune fun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01) after DC-CIK cell treatment. Furthermore, after DC-CIK treatment, the average levels of the alpha-fetoprotein, cancer antigen embryonic antigen 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tumor markers were decreased (P < 0.00001).ConclusionsDC-CIK cell therapy markedly prolongs survival time, enhances immune function, and improves the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研究信迪利单抗与阿帕替尼在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信迪利单抗与阿帕替尼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并在治疗前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水平;随后通过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生存期,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达到中位OS、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ORR、DCR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50、CA199、CEA、SCC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位OS、PFS较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CA50、CA199、CEA、SCC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抗血管生成药物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开展二线治疗,不仅能降低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浓度,还能延长患者的预后生存期,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四磨汤对恩度联合力朴素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胃肠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其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在放疗基础上加以恩度联合力朴素完成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四磨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CEA、CA125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比例的变化和胃肠道毒副反应、胃肠道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8、CEA、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L-8、CEA、CA12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CD3~+、CD4~+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CD8~+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CD3~+、CD4~+、CD8~+细胞比例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早期胃肠道放射性损伤发生率、Ⅱ、Ⅲ级胃肠道放射性损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磨汤用于恩度联合力朴素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能有效保护患者胃肠功能,降低患者血清IL-8、CEA、CA125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抽取静脉血5 mL,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PD-1表达水平,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LT)水平。结果 两组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HBV DNA载量、ALT水平、CD4+T细胞PD-1、CD8+ T细胞PD-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HBV DNA载量、ALT水平、CD4+ T细胞PD-1、CD8+ T细胞PD-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替卡韦能有效抑制CHB患者外周血CD4+、CD8+ 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进而抑制HBV DNA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2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将每位患者随机进行编号,获得1~52个编号,按照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采用顺铂腔内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生活质量改善率以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3.08%高于对照组的42.31%(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EA、CA125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76.92%高于对照组46.15%(P<0.05)。观察组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可以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注射液胸腺法新(日达仙)辅助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2013入院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16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片(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用注射液胸腺法新(日达仙)治疗。每治疗两到三个周期后进行一次系统疗效评估,评估项目包括影像学腹部CT、胸片、腹部彩超、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72-4)、免疫指标CD3+、CD8+、CD4/CD8、NK细胞,总治疗周期为6-8个周期。结果:实验组疾病治疗有效率为48%,对照组有效率为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实验组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期(PFS)为12.5月,显著高于对照组10.1月,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外周血CD3+、CD8+、CD4/CD8、NK细胞数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液胸腺法新(日达仙)辅助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能够提高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免疫力,减少患者化疗用药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