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腓肠肌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胫骨慢性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9例)和对照组(n=29例),其中研究组给予腓肠肌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CRP)变化、治愈时间以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愈率94.9%(37/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22/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RP变化和治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肠肌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具有较高治愈率,能显著降低炎性反应,缩短愈合时间,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曹昕  刘鸣江 《蛇志》2015,(1):24-25
目的评价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眼镜蛇咬伤后小腿皮肤坏死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按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及其他皮瓣修复方法分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观察组)20例,其他皮瓣修复(对照组)16例,并对两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完全成活率比较,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36,P0.05);成活率比较,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两组患者小腿软组织缺损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03,P0.05)。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对修复眼镜蛇咬伤后小腿皮肤坏死缺损的效果较好,完全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7,(4)
目的观察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术的修复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23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术进行修复,观察记录踝关节功能、创面愈合效果及皮瓣成活率。结果术后创面Ⅰ期愈合,皮瓣成活率100%,踝关节功能优良率95.65%;治疗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足功能评分为(90.19±8.83)分,高于治疗前的(34.12±11.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动脉终末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踝关节功能,从而提高足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腹部皮瓣对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观察组采取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其进行修复。通过随访患者,记录分析皮瓣的生存状况、感觉指标、外观以及手部功能的DASH评分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对照组50例皮瓣全部成活。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触觉、温度觉、单丝、两点辨别觉、瘢痕挛缩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臃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ASH评分为29.56±2.14分,对照组为38.13±3.12分,观察组的DAS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手术不破坏主要血管神经,对供区影响小,操作简单,修复的指腹感觉,拇指外形较佳,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部外形与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脸谱识别法(FP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部外形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R)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手部外形与功能恢复,对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与胸腹带蒂皮瓣对手外伤组织缺损修复的应用效果及对创面愈合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共收治的119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n=59,应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和观察组(n=60,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手部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程度以及组织愈合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Jamar握力、TAM和DASH评分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皮瓣危象率和血管吻合时间。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发现,观察组患者优的人数为21例、良为35例,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优的人数为16例,良为30例,优良率为77.9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部创面面积、组织愈合时间和DASH评分显著减少,创面愈合程度以及TAM与Jamar握力显著增加(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术后皮瓣危象率以及血管吻合时间发现,两组患者的术后皮瓣危象率、血管吻合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皮瓣成活率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均具有明显的修复效果,但是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创面愈合程度减少愈合时间,提升患者手部运动情况,提升术后皮瓣成活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腹部带蒂皮瓣治疗手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烧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 年2 月 -2013 年2 月收治的68 例手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烧伤缺损患者作为观察组,行马来酸桂哌齐特结合腹部带蒂皮瓣治疗,另选择同 期接受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的50 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皮瓣修复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烧伤缺损评分。结果:观 察组患者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皮瓣断蒂时间及神经功能烧伤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结合腹部带 蒂皮瓣治疗具有皮瓣存活率高、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数字化血管三维模型对烧伤患者面部修复术术后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组织瓣转移面部修复术的烧伤患者146例,分为对照组(n=64)和研究组(n=82)。对照组术前采用超声多普勒探测患者供区皮瓣的血管位置,走向并标记探测结果,根据多普勒探测结果结合术前设计行皮瓣转移术。观察组术前3~5 d采用CTA技术检查患者供区皮瓣面部受区血管位置、血管走向等,将检查结果通过计算机进行血管三维重建,根据皮瓣血管与受区血管重建模型修订手术方案后行皮瓣转移术。观察和比较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皮瓣断蒂时间、皮瓣血运障碍发生率和术后皮瓣坏死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81%和1.21%,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皮瓣断蒂时间为17.1±2.5 d,明显短于对照组(21.3±2.8 d,P0.01);对照组皮瓣血运障碍发生率为17.19%,研究组并未发现血运障碍病例。对照组术后皮瓣坏死率为7.81%,而研究组未出现皮瓣坏死病例,存活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数字化血管三维模型的建立用于烧伤患者面部修复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术后皮瓣供血障碍的发生率及皮瓣死亡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游离皮瓣修复晚期颅底肿瘤术后缺损组织的效果及适应症。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行晚期颅底肿瘤术并且需要进行组织修复的病患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患选择的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游离皮瓣,而对照组使用钛网修复。观察两组相应指标,比较不同修复材料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40.54%(15/37)、97.30%(36/3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和皮瓣坏死比率为8.11%(3/37)、0(0/37)和2.70%(1/37)都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臂皮瓣进行晚期颅底肿瘤术后缺损组织修复效果更好,皮瓣存活率更高。比传统钛网修复引起的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用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24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VSD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观察治疗后皮瓣成活率、创面愈合效果及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并对治疗前后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皮瓣成活率为100%,创面、切口Ⅰ期愈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95.83%,治疗后AOFA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VSD能显著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促进创面愈合和肉芽组织的生长,应用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 l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及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 2016年 6月-2020年 10月本院收治的 90例胫骨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 l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效果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统计。并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观察,统计患者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情况,据此将患者分为愈合组和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住院时间为(12.11± 2.98)d、开始负重时间为(45.39± 7.78)d、完全负重时间(76.41± 11.23)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8.89%(8/90)。经随访观察,共有 29例患者出现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率为 32.22%(29/90)。而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组患者的伤口感染、合并软组织损伤、合并腓骨骨折、术后过早活动及有吸烟史的人数占比高于愈合组患者(P<0.05)。经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伤口感染、合并软组织损伤、合并腓骨骨折、术后过早活动、有吸烟史是患者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l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较好,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均较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性较好,但患者易出现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现象,可能与伤口感染、合并软组织损伤、合并腓骨骨折、术后过早活动、吸烟史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上清液治疗肾移植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泌尿外科异体肾移植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抗感染、换药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所采取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采用BMSCs上清液喷涂创面。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VAS疼痛评分、换药次数、创面新鲜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统计学方法分别采用成组t检验、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切口均完全愈合,观察组平均VAS疼痛评分(3.1±1.8 vs4.6±1.9)、换药次数(10.6±3.2 vs 15.1±3.9)、创面新鲜时间[(7.2±1.8)d vs(9.1±2.1)d]和切口愈合时间[(16.6±1.4)d vs(19.1±2.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液化切口创面新鲜时间[(6.3±0.7)d vs(8.3±1.1)d]和切口愈合时间[(15.9±1.0)d vs(18.3±1.1)d]、感染切口的创面新鲜时间[(8.5±2.1)d vs(12.3±1.5)d]和切口愈合时间[(17.7±1.2)d vs(22.3±1.5)d]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BMSCs上清液喷涂创面可减少切口渗液,促进肉芽生长,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是治疗肾移植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用于骨科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松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骨科创面感染患者48例,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临床治疗,术后常规换药,而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二次手术率、换药次数、创面愈合组织病理学评分、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行二次手术率为4.16%,显著性低于对照组(29.2%)(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组织病理学评分(8.4±1.1)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6.3±1.2)d、抗生素费用(206±16)元、换药次数(2.8±1.0)次、愈合时间(17.9±1.6)d及总住院时间(20.1±4.3)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0.8%(χ~2=5.400,P0.05)。结论应用VSD于骨感染创面的修复中,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组织工程化软骨与富血小板血浆复合修复软骨缺损的效果,本研究选取了8周龄健康新西兰兔24只,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组织工程化软骨与富血小板血浆复合)和对照组(单纯软骨缺损模型),发现术后4周、8周、12周,观察组实验动物的大体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验动物的Collagen TypeⅠ、Collagen TypeⅡ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实验动物的Collagen TypeⅩ相对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实验动物的软骨缺损直径和缺损深度分别为(1.02±0.35)mm、(0.96±0.27)mm,对照组实验动物的软骨缺损直径和缺损深度分别为(4.27±1.09)mm、(5.43±1.85)mm(p0.05),表明组织工程化软骨与富血小板血浆复合修复软骨缺损效果明显,能够刺激软骨相关基因表达,缩小软骨缺损范围,促进缺损软骨愈合。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腹部带蒂皮瓣与游离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案,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接受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对照组接受游离皮瓣修复,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前心理疏导、健康宣教、术后生活指导、术后皮瓣血运观察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的手术次数、住院费用均明显增多(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皮瓣色泽正常比例、温度、毛细血管反应正常比例以及针刺皮瓣出血比例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2.00%,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为86.00%,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以术前心理疏导、健康宣教、术后生活指导、术后皮瓣血运观察等一系列护理干预为前提,选择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更利于减少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皮瓣更易成活,而选择游离皮瓣修复住院时间短,可快速恢复皮瓣功能和外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力叩击仪促进胫骨骨折外固定架术后骨折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32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干预方案,研究组予以术后应力叩击仪叩击治疗方案。比对两组患者的骨不愈合率、骨延迟愈合率、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6个月时Lane-Sandhu X线评分及Johner-wruh评估情况。结果:1研究组骨不愈合率及骨延迟愈合率分别为4.5%和7.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7%和22.7%(P0.05);2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82.6±9.2)d和(101.5±10.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5.9±10.3)d和(122.4±10.3)d,(P0.05);对照组骨折6个月时Lane-Sandhu X线评分为(2.2±0.5)分,显著低于研究组的(3.0±0.5)分,(P0.05);3研究组骨折6个月时Johner-wruh优良率为90.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P0.05)。结论:应力叩击仪应用于胫骨骨折患者外固定架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中,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率,对加快骨痂生长速度、促进病情转归有利。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缺损的外侧皮瓣修复术与前臂皮瓣修复术对比。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我院)2015年8月到2020年8月共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所有患者通过肿瘤切除术后均出现组织缺损现象,对所有组织缺损的患者依照不同的皮瓣修复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应用外侧皮瓣修复术的68例患者分为外侧皮瓣修复组,应用前臂皮瓣修复术的52例患者分为前臂皮瓣修复组,对比两组的皮瓣修复效果,治疗后的口腔功能恢复情况,瓣成活率、术后皮瓣危象率以及血管吻合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外侧皮瓣修复组的总有效率为95.59 %,前臂皮瓣修复组的总有效率为84.62 %,外侧皮瓣修复组明显高于前臂皮瓣修复组(P<0.05);外侧皮瓣修复组患者的外形修复、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吞咽功能以及口腔闭合评分明显高于前臂皮瓣修复组(P<0.05);两组的皮瓣成功率均比较高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术后皮瓣危象率比较低,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血管吻合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现,外侧皮瓣修复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94 %,前臂皮瓣修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1 %,外侧皮瓣修复组明显低于前臂皮瓣修复组(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缺损患者应用外侧皮瓣修复术能够提升患者的皮瓣修复效果,提升患者的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蛇志》2018,(2)
目的分析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头颈肿瘤患者12例,全部患者均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颈肿瘤切除术后缺损,观察患者术后皮瓣存活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2例患者中,11例(91.7%)Ⅰ期愈合,无皮瓣坏死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1例(8.3%)皮瓣坏死,经再次手术行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术后皮瓣成活。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游离具有成功率高、供区部位隐蔽、技术可靠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是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种皮瓣在口腔面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皮瓣修复口腔面部组织缺损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胸大肌皮瓣26例,前臂皮瓣22例,股前外侧皮瓣16例。术后3~12月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患者均采用胸大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和前臂皮瓣进行口腔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不同皮瓣来源数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治愈,移植成功率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患者发生积血、感染不良反应情况,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不同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不同的皮瓣修复口腔面部组织缺损临床效果均较好,皮瓣的选择较广泛,显著改善了患者口腔生理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推广使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面部瘢痕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面部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应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进行面部瘢痕修复治疗,观察组术后加用rh EGF敷于皮肤表面,对照组则采用等渗盐水敷于皮肤表面,比较两组治疗不同时间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时疼痛情况,测定创面愈合后患者瘢痕面积,并评定创面处理后不同时间患者肉芽组织成熟情况、创面愈合后瘢痕面积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7 d、术后14 d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术后3 d(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其创面愈合后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换药时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其轻度疼痛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14 d肉芽组织成熟分级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炎症全身不良反应。结论:re EGF可促进面部瘢痕患者创面修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缩小瘢痕面积,减轻患者换药疼痛程度,促进肉芽组织成熟,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