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大部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的连续,主要有:胃十二指肠吻合(Billroth Ⅰ式)、胃空肠吻合(Billroth Ⅱ式)、及输入袢空肠与输出袢空肠远端行端侧吻合的Roux-en-Y吻合三种。以Billroth氏Ⅱ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又以输入袢、输出袢梗阻引起内两者最为严重,本文报告由于输入袢过长,在术后远期发生绞窄性内疝分别于1978、1979年在我院处理的两例: 例1:男,47岁,因持续性全腹疼痛伴阵发性加剧两天后入院,入院前一天早餐后劳动中突然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呕吐食物两次,无腹泻,注射阿托品后曾缓解,但入院当天又全腹疼痛。5年前曾因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65例明确诊断的急性肠梗阻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 65例肠梗阻,其中完全性22例,不完全性43例;绞窄性为4例;肠肿瘤22例,肠扭转16例,腹内外疝5例。CT显示梗阻点位于小肠31例,结肠23例,小肠结肠均有11例;梗阻近段肠腔扩张,而远端肠腔萎陷;扩张的肠腔内可见气液平。靶征、鸟嘴征、缆绳征等具有诊断价值。增强后梗阻段肠壁异常强化。结论螺旋CT可以判断有无急性肠梗阻、梗阻部位、梗阻病因以及是否绞窄,是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平扫对肠坏死诊断价值,总结肠管坏死征象。方法:分析98例可疑肠坏死患者CT平扫图像,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或未能及时治疗死亡患者CT平扫影像,总结、分析影像特点。结果:全部患者中40例患者存在肠坏死,肠壁厚度改变,包括29例肠壁增厚,8例肠壁菲薄,5例表现为肠壁密度减低,3例表现为肠壁密度增加,25例表现肠管扩张,8例表现肠管塌陷,36例肠管内积液,其中34例见气液平面,4例仅见积气,5例肠壁内见气泡影,38例见腹腔积液,10例见系膜水肿,2例见肠系膜血管密度增高,1例肠系膜静脉内气体,1例门静脉内气体,5例见腹腔游离气体。结论:多排螺旋CT平扫对肠坏死部位及范围的评价有较高的价值,同时CT平扫能明确病因,为及早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急性肠系膜缺血(AMI)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特征并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54例AMI患者的CT和临床资料,包括其发病时间、主要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并分析异常的MSCT表现。结果:54例均以非特异性腹痛为首发症状,其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38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12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SMAT)4例。MSCT诊断AMI的直接征象为血管内充盈缺损(43例),间接征象包括:肠壁增厚35例,"靶征"16例,肠管扩张20例,"缆绳征"22例,肠壁积气征13例,"薄壁样征"12例,腹腔积液34例。结论:AMI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SCT检查可准确诊断AMI并明确缺血程度、范围,对指导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5例猿类胰腺及周围动脉进行解剖分析,研究猿类胰腺动脉的起源及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动脉的吻合关系。方法:对6例类人猿(Gorilla 1例,Pan troglodytes 3例和Hylobates lar 2例),13例狭鼻猿(Papio hamadryas 1例,Papio anubis 2例和Cercopithecus aethiops 10例)和6例阔鼻猿(Saimiri 6例)处死后取出内脏,用10%的福尔马林固定后储存在50%的酒精中,对胰腺、胃及脾脏的供应血管进行解剖游离和解剖分析,最后进行画图。结果:猿类胰腺动脉分布发源自腹腔干和/或肠系膜上动脉,胰腺接受腹腔干及肠系膜动脉的双向供应外,也有独自接受腹腔干动脉的血供,腹腔干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无任何吻合支存在者占总数的32%。结论:猿类胰腺形态与人类相似,其动脉分布来源比人类更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胎儿胃、小肠内分泌细胞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方法采用银浸染色方法,对10例4~6月胎儿的胃、小肠内分泌细胞行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胃、小肠中的内分泌细胞(嗜银细胞)形态多种多样,分布于胃、小肠绒毛上皮、小肠腺及十二指肠腺.在小肠固有膜结缔组织中也有散在的嗜银细胞.该细胞主要存在于小肠,胃部较少,其中以十二指肠最多,空肠、回肠顺次递减,而十二指肠乳头又明显高于十二指肠其他部位,在这些部位有时可见该细胞抵达腺腔,并有颗粒释放于腺腔内.结论人胎儿胃肠道含有内分泌细胞,尤其是小肠及其十二指肠乳头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急性阻塞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2例急性阻塞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的病例,全部行MSCTA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MSCTA能清晰显示肠系膜血管阻塞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并能显示包括肠管扩张积液、肠管壁增厚、肠管壁积气和腹腔积液等征象.结论:MSCTA是诊断急性阻塞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的一种快速,敏感、无创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雄性丹顶鹤消化系统组织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常用常规方法制片,H.E染色,观察了一维性丹顶鹤的消化系统组织结构。食道壁厚,内具许多发达的纵行皱襞,粘液腺丰富。嗉囊壁薄,皱襞少而浅,淋巴细胞丰富聚集成团。腺胃由发达的复管状腺和单管状腺组成。肌胃内的单管状腺多9 ̄13个聚成一束,肌层仅为环肌组成。肌胃内的单管状腺多9 ̄13个聚成一束,肌层仅为环肌组成。十二指肠处的小肠腺发达,无十二指肠腺,肠绒毛稀疏、叶状。空肠绒毛长而密集,细长指状。回肠的小肠  相似文献   

9.
李丛福 《蛇志》2014,(3):334-33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影像中漩涡征对小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提高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扭转的准确率。方法对20例术前CT平扫加增强扫描出现典型漩涡征已明确诊断为肠扭转并经手术证实病例的CT资料进行分析。主要重组方法有多平面重组法(MP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血管三维重建(CTA)。结果 20例肠扭转诊断均正确,主要征象有肠管的"漩涡征"(18例)和血管的"漩涡征"(19例)、"靶环征"(3例)、"鸟喙征"(4例)。结论肠系膜血管的"漩涡征"是诊断肠扭转的较为特异性征象。CTA有助于观察肠系膜血管的表现,可清楚显示小肠扭转的部位和扭转的方向;"靶环征"及肠壁强化减弱、腹水是提示绞窄性梗阻的可靠征象;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肠扭转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手术之一,结扎子宫动脉是该手术中主要环节。由于子宫动脉在靠近子宫处其周围有较多小静脉血管,这些小血管紧贴于子宫旁侧,在缝扎血管时需避免因缝针穿破血管而引起出血。用一般止血钳钳夹子宫动脉,在合钳时可能发生个别小血管被挤出钳端之外,而该处正是进针部位,易刺破血管。为防止上述情况,我们改用鼠齿钳(组织钳)钳夹子宫动脉,并考虑到:一、子宫颈段呈管状,其肌质较韧,用鼠齿钳紧贴子宫合钳时不会夹住肌层。二、合钳时能将紧贴子宫旁的血管均夹入钳内。三、钳吻合端较止血钳宽,便于引导缝针。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分离膀胱及阔韧带无血管  相似文献   

11.
下丘脑室旁核胃动素对胃运动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下丘脑室旁核 (paraventricularnucleus,PVN)胃动素对胃运动调节的参与作用及机制。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室旁核内胃动素神经元的表达情况及室旁核与延髓迷走复合体 (dorsalvagalcomplex ,DVC)间的神经联系 ,应用室旁核内微量注入胃动素的方法观察清醒大鼠胃运动的变化。结果 :①下丘脑室旁核有胃动素免疫阳性细胞 ,在饥饿组和十二指肠灌酸组 ,阳性细胞数有明显增加 (P <0 .0 1)。②迷走背核注入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adishperoxidase ,HRP) ,在室旁核发现HRP标记细胞 ,证实室旁核与DVC间的纤维联系。③清醒大鼠室旁核内微量注射胃动素可使胃运动的幅度和频率明显增加 (P <0 .0 5 ) ,切断双侧膈下迷走神经后 ,胃动素对胃运动的作用消失。结论 :下丘脑室旁核内胃动素可增强胃运动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丘脑 延髓迷走复合体 迷走神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王建勋 《蛇志》2001,13(3):44-45
1 临床资料  例 1 :患者 ,女 ,46岁 ,因左上腹部疼痛 ,腹部包块 1年多加重 2 0天而入院。查体 :左中上腹部触及 1 4.0 cm× 1 4.0 cm肿块 ,质韧、表面光滑、轻压痛、活动差 ,叩诊实音 ,未闻及血管杂音。B超示左上腹囊性包块。 CT示左侧腹腔巨大囊性占位 ,肿块于 S#1 6层面见分隔。临床拟诊胰源性囊肿 ,择期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在距层氏韧带约 30 cm处空肠壁上见一约 1 8.0 cm× 1 8.0 cm大小肿块 ,其基底位于空肠壁 ,控查肿块与脾脏、肾脏无粘连 ,附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约 2 .0 cm× 1 .0 cm,质软 ,向上、下清理小肠 ,回盲部肠管粘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最佳体位选择。方法 60例受检者口服对比剂充盈胃和小肠,随机分为2组:35例采取俯卧位,25例采取仰卧位。患者在60分钟内分4次口服总量2000ml 2.5%等渗甘露醇溶液,行256-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DCTE),平扫结束后行增强扫描,通过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测量肠腔宽度、肠壁厚度,对各组测量及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肠腔宽度、肠壁厚度方面,者二组无明显差异;49例小肠充盈程度为满意-较满意的受检者,俯卧位明显优于仰卧位;肠管分布、显示病变等方面,俯卧位也优于仰卧位。结论小肠MDCT造影行俯卧位检查更有助于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2对小鼠小肠黏膜的作用效果及其受体在不同脏器的分布和表达。方法:选用5-6周龄的雄性健康BALB/C小鼠,体重17~20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8只;脑内注射GLP-2组9只,每天按25μg/kg脑内注射GLP-2液2次,连续3天;腹腔注射GLP-2组9只,每天按250μg/kg腹腔注射GLP-2液2次,连续3天。3天后,处死小鼠,做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小鼠小肠黏膜的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LP-2R在不同脏器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小鼠经腹腔注射GLP-2后,小肠不同肠段黏膜的绒毛高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脑内注射组的肠黏膜无明显形态学变化;GLP-2R在小鼠胃、空肠与结肠部位均有表达,而食管与肝显阴性;腹腔注射组的GLP-2R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GLP-2能刺激小肠黏膜上皮增厚,增加小肠不同肠段黏膜的绒毛高度;小鼠的胃、空肠与结肠经GLP-2(腹腔注射)处理后其受体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5.
探索狗獾的消化生理,为狗獾的人工饲养技术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对3只雌性狗獾的主要消化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狗獾为单式胃,呈“U”形囊状,小肠为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全长3557 mm,约为体长的5~6倍,十二指肠形似“(U)”形,空肠、回肠无明显的界限,空肠形成半径约88 mm的扇形肠袢.大肠不发达,全长170 mm,只有结肠和直肠,无盲肠,结肠无肠袋与纵带.消化腺较发达,肝脏很大,占据腹腔最前部位置.胰脏分左右两臂,左臂长于右臂.  相似文献   

16.
蓝翅希鹛消化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德芳  郭延蜀 《四川动物》2007,26(4):919-922,F0003
对6只(3♀,3♂)蓝翅希鹛的消化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表明:蓝翅希鹛的舌成细长三角形,雌、雄舌尖端差异显著:雌鸟舌尖端各有一根长刺毛,而雄鸟无此长刺毛;在舌前端正中央还有一"v"形的凹缺,使舌成二分叉,雌鸟分叉深约2.77 mm,雄鸟为1.63 mm。食道颈胸部分段不明显,食管长18.64~23.55 mm,嗉囊外观不明显。腺胃乳突短而小,分布均匀;肌胃发达,具角质膜。肠道长与体长基本相等,小肠较发达,雌鸟长100.90 mm,占肠道总长90.08%,雄鸟分别为102.52 mm和89.60%;具有双侧盲肠,但不发达,占肠道总长的2.3%~2.8%,右侧盲肠略大于左侧;直肠短,雌鸟仅占肠道8.55%,雄鸟占8.72%。肝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左右两叶。胰位于十二指肠袢内,细长形,分二小叶。由消化道特征说明其食性是以食虫为主的杂食性鸟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重组腺病毒——带有报道基因1acZ的Ad/RSV-β-gal注入小鼠腹腔后,在胃、小肠、大肠、子宫、肝、脾、膀胱、体壁、膈和睾丸的腹膜面均出现被X-gal染成蓝色的细胞,腹膜面下未见染色细胞。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可广泛感染腹腔内的组织并使外源基因表达,但不扩散出体腔。另一带有单钝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的重组腺病毒Ad/RSV- tk,注入小鼠腹腔后并给以药物ACV,未发现急性毒性反应。在此基础上,讨论了TK/ACV 系统对腹腔内肿瘤作基因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表现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3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与临床资料,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表现与临床特点。结果:①直接征象:23例新月形,11例丘半圆形,19例不规则形。14例Schmorl结节影,青年患者为主要人群。突出髓核横径在6~10mm之间,前后径在3~5mm之间。②间接征象:32例患者硬膜外间隙变窄,消失或者移位;21例钙化;28例硬膜囊变形;16例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12例腰椎侧隐窝狭窄;37例关节增生。诊断准确率94.34%。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应用CT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患者痛苦小,耐受性好,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巴豆油所致的腹泻过程中狗小肠电活动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4只狗小肠浆膜面埋植Ag-AgCl双极电极,以消化间期综合肌电(IDMEC)为指标,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巴豆油。结果如下:(1)巴豆油注入胃内后,即诱发一起源于十二指肠、沿小肠向其尾端移行、持续时间比正常IDMECⅢ相短(p<0.01)、而传导速度却较正常Ⅲ相快(p<0.01)的类Ⅲ相。(2)巴豆油注入胃内后,正常IDMEC周期即被中断117~234min不等。与正常IDMEC周期相比,恢复后IDMEC周期缩短(p<0.05)。(3)分别阻断α与β受休后,巴豆油胃内注入所诱发的类Ⅲ相及对IDMEC周期的影响均与单纯胃内注入巴豆油所引起的改变相似。双侧膈上迷走神经切除后,巴豆油仍能诱发类Ⅲ相,但其出现的潜伏时间明显延长(p<0.001),并在384.9±75.3min内未见IDMEc周期恢复。结果提示:巴豆油胃内注入所诱发的类Ⅲ相及对IDMEC周期的影响与α和β受体无关。迷走神经起一定的调节作用。巴豆油胃内注入所诱发的类Ⅲ相及所引起的IDMEC周期缩短可能是导致腹泻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孙蕊容 《蛇志》2012,(4):414
急性胃扩张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极度扩张,轻者出现腹胀、恶心、呕吐,重者可引起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因衰竭而死亡。我院于2012年5月收治1例因暴饮暴食导致急性胃扩张的患者,经积极抢救,患者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