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80年代、90年代及近6年(2000-2006)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的比较,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变迁,为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减少糖尿病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983-2006年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进行分析,并分三阶段进行比较。共调查2型糖尿病死亡病例330例。结果:不同年代心脑血管疾病均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位居死因第一,占总死亡人数的38.2%。肿瘤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占总死亡人数的19.4%。以感染为直接死因逐渐下降,但仍为重要死因,占14.2%。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所占比例显著减少,占8.8%。结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近年来肿瘤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因,以感染为直接死因逐渐下降,但仍为重要死因,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所占比例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一项最近发表于《Oncotarget》期刊的新研究,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研究人员在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识别出特定神经细胞中的改变。由于这些神经细胞对气味识别很重要,因此新的发现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2型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嗅觉问题,同时可能开启新的研究领域,为对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开发预防性疗法。众所周知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经常遭受神经退行性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病的侵袭。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个早期症状是气味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25例,2型糖尿病患者25例,同时以25例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对照,检测各组外周血Th17/Treg细胞数量以及血清IL-17、IL-10和TGF-β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Treg细胞的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1型糖尿病患者Treg细胞比例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中IL-10和TGF-β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1型糖尿病患者的IL-10水平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体内Treg细胞数量及相关细胞因子低于正常而Th17细胞数量及相关细胞因子高于正常,这可能与患者体内的自身免疫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海拔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为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86 m低海拔地区(咸阳市)和1 520 m高海拔地区(兰州市)各一家医院内被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25人/29人)和健康体检者(20人/20人)。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人群的血脂、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结果: 无论在低海拔还是高海拔地区,糖尿病组较健康组循环EPCs数量降低(P<0.01),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HbAlc)增高(P<0.05);与低海拔组相比,无论高海拔的糖尿病患者还是健康者,HIF-1α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而循环EPCs数量明显降低(P<0.05),且有循环EPCs数量健康者高于2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者高于2型糖尿病伴血管并发症者的表现(P<0.05)。结论: 海拔高度增加,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HIF-1α表达水平增加,循环EPCs数量降低,且与其血管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有望通过对高海拔地区T2DM患者进行EPCs的移植来实现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肾脏病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内科确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20例)及糖尿病肾病组(20例),选择本院健康老年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对象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血磷(P)、血钙(Ca~(2+))、碱性磷酸酶(AL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同时分析各组对象肠道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乳杆菌、酵母菌、真杆菌的差异。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数量高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糖尿病组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真杆菌数量低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同时糖尿病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真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Scr、P、Ca~(2+)水平高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糖尿病组患者血清Scr、P、Ca~(2+)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HbA1c、ALP、hs-CRP水平高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同时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bA1c、AL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大肠埃希菌数量与Scr、P、Ca~(2+)、HbA1c、ALP、hs-CRP水平呈正相关,双歧杆菌、真杆菌数量与Scr、P、Ca~(2+)、HbA1c、ALP、hs-CRP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大肠埃希菌数量升高(OR=4.26,95%CI:1.87~9.71),双歧杆菌(OR=5.02,95%CI:2.36~10.68)和真杆菌(OR=17.89,95%CI:12.67~25.89)数量降低均为糖尿病并发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其特征为大肠埃希菌数量增多,双歧杆菌、真杆菌数量减少。大肠埃希菌数量升高,双歧杆菌和真杆菌数量降低均为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分析肠道菌群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16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67例,HbA1c<7.0%)及血糖控制不良组(102例,HbA1c≥7.0%),并选择同期83例健康老年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光冈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分析肠道菌群变化与HbA1c关系。结果 对照组、血糖控制良好组以及血糖控制不良组对象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数量依次降低,肠杆菌数量依次升高,任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肠球菌数量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与HbA1c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1、-0.356,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紊乱相互影响,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黑龙江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家系的PON2基因9 Ser311C→G多态性,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来自于黑龙江地区120个2型糖尿病家系中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19例正常对照的PON2基因9 Ser311→Cys(C→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PON2基因9 Ser311C→G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整体分布没有统计学意义(P=0.610,df=2);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N2基因9 Ser311C→G多态性与黑龙江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无关,PON2基因可能不是中国人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双歧杆菌生长与血糖的相关性,从肠道菌群角度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与研究提供新的途径。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抽取2015年4月-10月福建某三甲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俱乐部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收集其粪便和血液标本,检测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以及血糖状况,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和双歧杆菌总菌的定量结果分别是(0.0001±0.0006)、(4.405±8.475)、(4.752±2.779)、(0.003±0.005)和(8.069±8.206)logN/g。空腹血糖和早餐餐后血糖分别为(8.638±1.913)、(9.763±1.910)mmol/L。相关分析显示:青春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与早餐后2h血糖呈现负相关(r=-0.213、-0.217,P0.05),但相关性不显著;双歧杆菌总菌与空腹血糖和早餐后2h血糖有负相关关系(r=-0.302、-0.559,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减少,血糖与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呈负相关,尤其是早餐后2h血糖,其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CKD-EPI方程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共病性肾病的百分比,并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与无肾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通过对本院记录的临床数据进行横断面分析,在最后一次尿检中显示出蛋白尿(大于30 mg/g),或使用CKD-EPI方程计算出低于60 mL/min/1.73 m~2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就会判定为肾病患者。临床资料从1 3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获得。肾病患者的百分比为29.3%(N=369)(95%置信区间,26.8%~31.9%)只有109 (7.8%)名患者在其临床病史中报告了肾病诊断。与没有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肾病患者的平均年龄较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并更频繁地接受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病患者比例较高,这种共病性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与无DKD的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黑龙江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家系的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来自于黑龙江地区120个2型糖尿病家系中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19例正常对照的LEPR基因Gln223Arg(668 A→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LEPR基因Gln223Arg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整体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34,df=2);除AG基因型(x2=4.550,P<0.01)外,其余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黑龙江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有关,LEPR基因可能为中国人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1.
王艳  张军  黄青阳 《遗传》2008,30(6):711-715
采用病例.家系对照和随机病例.对照两种设计,分析了603例样本脂联素基因(Adiponectin,APMl)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3061862(T45G)与湖北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在所有样本中,2型糖尿病病人的G等位基因及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G:42.0%比21.7%,P<0.001;GG:13.6%比4.5%,P=0.032);在180个病例.家系对照中,2型糖尿病患者的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GG:17.8%比5.6%,P=0.011);在423个随机病例.对照中,2型糖尿病患者GG基因型频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GG:12.2%比3.9%,P=0.02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基因型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子(OR=3.58,95%C/=1.70-7.54).这些结果表明,脂联素基因SNPT45G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相关,GG基因型是中国湖北汉族人2型糖尿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研究甘草黄酮(LF)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中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一次性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T2DM)实验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模型组(DM)、甘草黄酮治疗组(LF)和阳性对照组(PC)。分别以溶剂(1,2-丙二醇)、甘草黄酮[300 mg/(kg·d)]或吡格列酮[10 mg/(kg·d)]连续灌胃6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中GSK-3β的蛋白表达量。研究结果显示,DM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SK-3β的蛋白表达量较CON组显著升高(P0.01);其在LF组和PC组的表达量与DM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LF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中GSK-3β的蛋白表达量,这可能是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研究发现其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密切相关。随着目前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有了更深入了解,许多功能强大的有益菌如阿克曼氏菌、柔嫩梭菌被发现,并发现由多种厌氧菌产生的不同短链脂肪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益影响。补充有益菌和摄入益生菌制剂等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但由于肠道微生物的复杂性和益生菌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评估益生菌的最佳剂量反应效应,并应用多组学方法提高基于微生物干预的个性化治疗,缓解和治疗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临床路径后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2011 年前未实施临床路径和2011 年实施临 床路径后诊断为2 型糖尿病的患者,观察比较实施临床路径前后2 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再住院率、住院费用、药费、耗材 费、检查费以及2 型糖尿病治愈、好转、死亡等效果等指标有无差异。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前后2 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再 住院率、住院费用、药费、耗材费、检查费以及2 型糖尿病治愈、好转、死亡等效果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2 型糖尿病人 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可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平均住院费、药费、耗材费及检查费用, 再住院率明显降低,实施临床路径后2 型糖尿病治愈、好转、死亡等效果比实施临床路径前明显改善。临床路径的开展和应用, 使患者在最合适的时机得到最合理的检 测、诊断和治疗,大大优化医疗资源,改善治疗结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PCR手段成功获得肝细胞特异性启动子人α1-抗胰蛋白酶启动子hAATp(human α1-antitrypsin promoter,hAATp)及具有增强子功能的肝脏特异的肝调控区HCR (hepatic control region,HCR)。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子克隆手段构建获得携带有不同数量的HCR增强子的嵌合型肝脏特异性hAAT启动子,并在下游连入报告基因Luciferase,然后将重组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1-6、人胚肾细胞系HEK293和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MG,通过检测Luciferase表达活性分析携带不同数量增强子的肝脏特异性启动子的启动活性及其组织特异性。结果表明,携带有3个增强子的嵌合型肝脏特异性启动子活性及特异性最好,为肝脏类疾病的靶向性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2型糖尿病后期最常见和最具代表性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不仅是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当今的临床研究和诊断方法已不能满足疾病年轻化的需要。故寻找更为快捷、全面和准确的早期诊断指标及缓解后期病情进一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现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微生态紊乱与D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故本文就肠道微生态紊乱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DM)并发的动脉粥样硬化(AS)由于具有斑块不稳定、供血区缺血严重及治疗后再狭窄率高等特点成为导致2型DM患者死亡及截肢最常见病因。对2型DM血管并发症制定并实施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对降低此类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有重要意义。而2型DM背景下严重的血管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则为研究并进一步实施2型DM血管并发症治疗方案提供了实验基础。本文首先对2型DM并发的严重的血管病变发生机制进行探讨,进一步对现阶段国内外建立此类血管病变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臂踝指数(ABI)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系,对安徽省6个城市的1 121名(男性:671名;女性450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记录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史,记录血压和人体测量结果。使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测量仪测量臂踝指数。根据受试者臂踝指数≤0.9和≥1.30分为高和低臂踝指数。女性的BMI更高,臂踝脉搏传导速度也更高(P0.001),而男性有更高的舒张压和II糖尿病病程更长。两性间的收缩压和臂踝指数的差异没有显著性。男性低臂踝指数(0.9)患有率是4.47%,女性为4.67%。男性高臂踝指数(≥1.30)的患有率是14%,女性为10.45%。两性的年龄、BMI、臂踝脉搏传导速度和血压与臂踝指数值显著相关。臂踝指数可作为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强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227例(DM组)和同期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229例(NDM组)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血脂、血糖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探讨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结果:DM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NDM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NDM组(P<0.05);DM组患者三支血管病变、弥漫性病变以及狭窄程度大于75%的血管的病例数百分率显著高于NDM组(P<0.05);在DM患者中,血糖水平控制理想组(A组)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大于75%以及发生弥漫性病变的病例数百分率均显著低于血糖控制较差组(B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表现为弥漫和多支病变,狭窄程度严重;血糖和血脂水平异常是其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于正常范围可改善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减小其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脂检测过程中临床上的表现: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脂检测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定义为观察组,随之选取同期进行血脂检测的68例健康测试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人员的血脂水平: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在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方面均优于观察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应被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