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呼吸生理和血液生理的方法,探讨了性成熟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对盐度、碳酸盐碱度的适应性以及青海湖裸鲤在盐碱胁迫下的渗透调节和离子调节规律。将裸鲤从淡水突变到盐水(盐度14.01±0.01)、碱水(碳酸盐碱度33.03±0.01mmol·L-1)和青海湖水(盐度12.12±0.02、碳酸盐碱度29.07±0.09mmol·L-1)中,测定了在不同水质胁迫下裸鲤耗氧率、血浆渗透压和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淡水对照组比较,呼吸耗氧率除了盐度组在3h有显著性升高(P<0.05),其他实验组96h内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裸鲤的窒息点为0.14~0.17mg·L-1,各实验组窒息点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碱度组血浆的渗透浓度和Na+、Cl-、Ca2+离子浓度在96h内未出现变化(P>0.05),盐度组和青海湖水组在所测时间段有显著的升高(P<0.05),并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在72h达到峰值。各实验组血浆K+浓度变化没有血浆Na+、Cl-明显,K+浓度有增高的趋势,且都在72h达到了峰值。青海湖裸鲤具有较强的盐碱耐受性,能通过渗透调节和离子调控适应高盐碱环境,而消耗能量较少。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和呼吸生理试验,研究了盐度10的水体中不同K+、Ca2+浓度对大鳞鲃(Barbus capito)幼鱼存活率、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浓度3.78 ~ 435.30 mg-L-1(对照组为117.55 mg· L-1)和Ca2+浓度11.01 ~ 1535.90 mg·L-1(对照组为116.59 mg· L-1)水质条件下,大鳞鲃幼鱼存活率均为100%.96 h高浓度K+的LC50为515.01 mg· L-1,低浓度Ca2+的LC50为5.47 mg·L-1.在耗氧率和窒息点试验中,低浓度K+组[(3.75±0.17) mg·L-1]大鳞鲃幼鱼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高浓度K+组[(451.67±10.23) mg· L-1]耗氧率在前48 h未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72和96 h与对照组[(115.29±0.68) mg·L-1]相比,耗氧率显著提高(P<0.05);临界窒息点和绝对窒息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Ca2+试验中,高Ca2+组[(1290.10±15.75) mg·L-1]和低Ca2+组[(8.87±0.34) mg·L-1]表现为相同趋势,即前24 h时高浓度Ca2+组和低浓度Ca2+组耗氧率均比对照组[(117.57±1.68) mg·L-1]有显著升高(P<0.05),48 h后,高浓度Ca2+组和低浓度Ca2+组耗氧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并持续至96 h试验结束.无论低浓度Ca2+组还是高浓度Ca2+组,大鳞鲃幼鱼的临界窒息点与绝对窒息点都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大鳞鲃幼鱼对水体中K+、Ca2+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尤其是低浓度K+和高浓度Ca2+.  相似文献   

3.
青海湖裸鲤生长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2002年5月—2003年7月采自青海湖的1174尾青海湖裸鲤样本年龄进行了耳石鉴定,并依据年龄推算了生长率。青海湖裸鲤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00174×L2.4990(♀)、W=0.0000402×L2.7538(♂),雌、雄个体生长差异显著。其体长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551.9301(1-e-0.0711(t 0.3044))(♀),Lt=682.8688(1-e-0.0530(t 0.4240))(♂);体重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Wt=1237.3431(1-e-0.0711(t 0.3044))2.4990(♀),Wt=2567.3242×(1-e-0.0530(t 0.4240))2.7538(♂)。其雌、雄生长拐点分别为12.57龄和18.67龄。  相似文献   

4.
赵文  王超  张路  魏杰  杨为东  藤力平 《生态学报》2009,29(2):589-598
在温度为(25±0.5)℃,盐度为31.5±0.5的条件下,研究了碱度和pH对两品系蒙古裸腹溞的存活、生长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系蒙古裸腹溞在培养液的pH 6~8时,生长率和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晋南品系的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 5758 ind · d-1,内蒙品系的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5519 ind · d-1.碱度的实验表明,两品系蒙古裸腹溞在培养液的碱度为2.05到4.58 mmol · L-1时,生长率和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晋南品系的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5573 ind · d-1,内蒙品系的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5376 ind · d-1.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两品系体长的增长差异不大,但各生殖参数晋南品系大多高于内蒙品系.两品系蒙古裸腹溞存活的最适pH为6~8,最适碱度为2.05到4.58mmol · L-1,晋南品系对于碱度和pH的适应能力大于内蒙品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讨低盐(盐度为0、1.7、5、10、15和20)对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幼鱼生长、存活、耗氧、鳃Na+/K+-ATP酶以及肝抗氧化酶的影响,研究了菊黄东方鲀幼鱼对低盐的适应性。结果显示,菊黄东方鲀幼鱼在盐度0组实验3周后全部死亡;盐度1.7组实验6周幼鱼大量死亡,最后成活率相当低,仅17.33%;盐度5、10、15和20组的幼鱼在整个实验中没有出现死亡现象。全长特定生长率在盐度1.7~20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体重特定生长率,1.7盐度组比其他盐度组显著低(P0.05),5~20盐度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最高的全长特定生长率和最高的体重特定生长率均出现在10盐度组。前6周的饵料系数在盐度1.7~20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最高(1.27)和最低(1.17)的饵料系数分别出现在1.7和10盐度组,总饵料系数在5~20盐度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幼鱼的耗氧率在5~20盐度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最低的耗氧率出现在10盐度组。最低的鳃Na+/K+-ATP酶(NKA)活性出现在10盐度组,5~20盐度与NKA活性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来拟合(y=0.083 2 x2﹣2.125 2 x+20.915,r2=0.977 9),由此得到理论上最低NKA活性值出现在盐度12.77。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在盐度1.7~20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而10和15盐度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比1.7和20盐度组的显著低(P0.05),1.7~20盐度与CAT活性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来拟合(y=0.257 7 x2﹣5.807 6 x+87.357,r2=0.877 1),由此得到理论上最低CAT活性值出现在盐度11.27。研究结果表明,盐度1.7是菊黄东方鲀幼鱼的生存极限低盐,盐度5以上已经能适合其存活和生长,盐度10~15是的菊黄东方鲀幼鱼的最适宜盐度范围,适当降低盐度对菊黄东方鲀幼鱼的养殖生产是有利的。建议菊黄东方鲀幼鱼养殖盐度至少在5以上,最好在10~15范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碱蓬﹝Suaeda glauca (Bunge) Bunge﹞对不同盐度(质量浓度8、16和24 g·L-1NaCl)富营养化模拟海水中总氮( TN)和总磷( TP)的净化效果,并对碱蓬生长及其不同部位TN和TP的含量和积累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蓬在质量浓度8、16和24 g·L-1 NaCl富营养化模拟海水中均生长良好。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种植碱蓬后不同盐度富营养化模拟海水中TN和TP浓度均逐渐降低,TN和TP去除率均逐渐升高,其中在质量浓度16 g·L-1 NaCl富营养化模拟海水中TN和TP去除率最高。处理25 d,在质量浓度16 g·L-1 NaCl富营养化模拟海水中碱蓬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和株高的增量以及平均须根长均最大,单株总干质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组;质量浓度16 g·L-1 NaCl富营养化模拟海水中碱蓬单株叶、茎和根中的TN和TP积累量明显高于其他2个处理组,而单株种子中的TN和TP积累量则随着NaCl质量浓度提高而降低。研究结果显示:作为在滨海盐渍化土壤中生长的一年生优势物种,碱蓬可以有效地对有一定盐度的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生物修复,具有对滩涂养殖废水进行生物改良和修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运动训练和停训对鲈鲤Percocypris pingi幼鱼运动能力的影响,将480尾(体质量为2.18g±0.12g,体长为5.33cm±0.09cm)鲈鲤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120尾):对照组(C)、无氧训练组(An)、4BL·s^-1组(BL为体长)(H)和2BL·s^-1组(L)(H组和L组每天均训练8h),在15℃±2℃条件下持续训练30d后停训。分别在训练前(T0)、训练30d后(T30)、停训20d后(DT20)和停训50d后(DT50)测定鲈鲤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Ucrit)和1.5Ucrit条件下的耐受时间。结果显示:(1)持续运动训练显著提高了鲈鲤幼鱼的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而力竭运动训练只提高了鲈鲤幼鱼的无氧运动能力;(2)停训20d后,L组的Ucrit显著高于An组和C组,An组、H组和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n组和H组的耐受时间仍显著高于对照组,L组和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停训50d后,实验组和C组间Ucrit和耐受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运动训练显著提高了鲈鲤幼鱼的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但不同训练方式的提升效果及其维持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8.
水体中铜对中华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检测中华鲟在不同铜离子浓度的水体中暴露60d后血液生化指标,研究Cu2+对幼鱼血浆生化成分和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及致毒效应.结果表明:中华鲟幼鱼血浆中血糖( Glu)、碱性磷酸酶(ALP)、尿素(Urea)、胆固醇(TC)、肌酐(CREA)含量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低浓度组(0.40 μg· L-1)ALP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Glu、Urea、TC、CRE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中浓度组(0.89 μg· L-1)和高浓度组(2.00 μg·L-1)含量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TG)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中、高浓度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总蛋白(T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L)不受Cu2+的影响.Na+、Cl-、P含量和pH值随Cu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Ca2+、Mg2+显著上升,其变化与Cu2+浓度存在相关性,K+含量不受Cu2+的影响.实验表明,Cu2+对中华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和最高无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0.89和0.4 μg·L-1.血浆中ALP受Cu2+影响最明显,其含量除受Cu2+浓度影响外,随着时间的延长也显著升高,是Cu2+污染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张贵生 《四川动物》2015,(2):256-263
以吐温80和水为对照组,用5 mg·L-1、20 mg·L-1、80 mg·L-1、160 mg·L-1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对鲤鱼暴露染毒20 d,用试剂盒等方法研究了DEHP对鲤鱼肝脏抗氧化防御系统、肝解毒酶、能量代谢酶和肝损伤标志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空白对照组和吐温80组相比,各浓度DEHP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表现为低促高抑,160 mg·L-1组抗羟自由基能力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研究结果还表明,在DEHP实验浓度范围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力表现为低促高抑,而160 mg·L-1组7-乙氧基-3-异吩噁唑酮-脱乙基酶、Na+K+-ATPase、单胺氧化酶(MAO)活力和各DEHP组Ca2+Mg2+-ATPase活力均受到了显著抑制,20 mg·L-1以上组肝γ-谷氨酰转肽酶活力则显著升高。结果显示,一定浓度的DEHP能损伤肝脏组织,并对肝组织的毒理学指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端脑在低氧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机制,选取体重(97.68±0.12) g、体长(24.11±0.12) cm的健康青海湖裸鲤进行低氧[溶解氧含量(0.7±0.1) mg/L]胁迫,设常氧[溶解氧含量(8.4±0.1) mg/L]为对照组,分别在低氧胁迫8h和24h时采集青海湖裸鲤的端脑组织,进行脑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和膜电位、抗氧化酶活性、脑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Bax和Bcl-2)及低氧诱导反应相关基因(Hif-2α和EGLN1)表达测定。结果显示,在低氧胁迫过程中:(1)端脑神经细胞线粒体出现肿胀、嵴溶解;线粒体膜电位在8h时显著升高, 24h时显著降低,表明随着低氧胁迫时间的延长端脑神经细胞线粒体可能受到了损伤。(2)TUNEL检测显示端脑细胞发生了凋亡,但随着低氧胁迫时间延长端脑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异;qPCR显示,随着低氧胁迫时间的延长端脑细胞Caspase 3、Bax和Bcl-2基因表达水平升高; Bcl-2/Bax比值随低氧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 Hif-2α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EGLN...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氨氮对线纹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幼鱼的毒理影响,本实验探讨了在正常溶解氧(4.32~5.12 mg·L-1)和高溶解氧(8.22~9.46 mg·L-1)条件下,线纹海马幼鱼的氨氮半致死浓度,以及6、9、12 mg·L-1的氨氮溶液胁迫下线纹海马幼鱼的鳃、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溶解氧条件下,氨氮对线纹海马幼鱼96 h半致死浓度(96 h LC50)为10.22 mg·L-1,安全浓度(SC)为1.02 mg·L-1;非离子氨的半致死浓度(96 h LC50)为0.16 mg·L-1,安全浓度(SC)为0.016 mg·L-1;高溶解氧条件下,氨氮对幼鱼的96 h LC50为12.68 mg·L-1,SC为1.27 mg·L-1;非离子氨96 h LC50为0.2 mg·L-1,SC为0.02mg·L-1。氨氮胁迫造成线纹海马幼鱼鳃组织在不同时间出现鳃丝血管扩张、泌氯细胞增生,鳃小片基部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溢出、鳃组织充血变性、卷曲变短、呼吸上皮细胞变性脱落等现象,并使肝脏肝细胞出现肿胀、细胞核肿大,肝血窦扩张、细胞轮廓模糊等组织变化;随着胁迫物浓度和胁迫时间增加,肝组织出现水样变性、空泡化、溶解,导致肝组织变得松散无序。综上,适当提高溶解氧能有效减轻氨氮对线纹海马幼鱼的毒性,超过阈值的氨氮胁迫会损害线纹海马幼鱼的鳃和肝脏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2.
采用饲养试验方法,研究了平均体质量为(7.16±0.07)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分别在盐度12、18、24、30和36下饲养60 d后,其鳃Na+-K+-ATPase活力、血清离子浓度、生长激素(GH)、皮质醇激素(CO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CE)的变化。结果表明:幼鱼鳃Na+-K+-ATPase活力、血清Na+浓度均随盐度的升高而上升,分别在3.48~8.30 U/mg和169.99~180.00 mmol/L之间,其中12盐度组最低,36盐度组最高。幼鱼血清中K+和Cl-浓度分别在2.20~3.47 mmol/L和136.67~142.00 mmol/L之间,各盐度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幼鱼血清中GH和COR浓度分别在0.41~1.66 ng/ml和35.33~76.41 ng/ml之间;其中GH在36盐度组最高,12盐度组最低,而COR在12盐度组最高,36盐度组最低。幼鱼SGR和FCE分别在(1.45~2.00)%/d和1.12%~1.38%之间,与盐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两者均为12盐度组最低。由此可见,盐度变化显著影响大菱鲆幼鱼鳃Na+-K+-ATPase活力、血清Na+浓度和激素含量。本研究对大菱鲆养殖生理生态条件分析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研究结果可为大菱鲆养殖的盐度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赵文  余博识  王婷  宋亮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8):1521-1525
为了解淡水枝角类对海水盐度的适应性,在实验室内采用种群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25 ℃±0.5 ℃恒温条件下不同盐度(0、1、2、3、4、5)对近亲裸腹溞(Moina affinis)生存、生长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盐度梯度范围内,近亲裸腹溞的平均寿命随盐度升高而缩短,盐度4和5组内禀增长率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盐度4和5组平均每窝产幼量与对照及其他组差异显著.一生产幼量除盐度1组和对照组较高外,其他各组均显著下降.对照组体长增长幅度与日增长率均低于各处理组.日增长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个体平均每胎产幼量以盐度1、2组最高.盐度5为近亲裸腹溞的生存和生殖盐限,但经过短期的海水驯化,其生殖耐盐上限有所提升,可达6.5.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溶解氧水平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体肾组织结构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选择平均体重为(97.68±0.12) g 的青海湖裸鲤, 随机分为三组: 中度低氧组(3.0±0.1) mg/L、重度低氧组(0.7±0.1) mg/L和常氧组(8.4±0.1) mg/L, 于低氧胁迫8h和24h, 观察体肾显微结构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并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 中度和重度低氧胁迫对体肾显微结构和线粒体超微结构未造成损伤, 但中度和重度低氧胁迫24h时体肾杆状线粒体比例增加(P<0.05), 且中度和重度低氧胁迫使体肾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中度低氧胁迫对体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无影响(P>0.05), 但重度低氧胁迫使SOD活性和H2O2含量增加(P<0.05)。中度和重度低氧胁迫使体肾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P<0.05)。推测为适应不同低氧环境, 青海湖裸鲤体肾在线粒体形态和相关抗氧化酶活性方面做出适应性调整。研究结果为揭示青海湖裸鲤低氧适应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茜素络合物对唐鱼耳石标记效果以及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茜素络合物(ALC)对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进行荧光标记,通过测定唐鱼耳石的标记率、死亡率、SGR和DWG等指标,讨论不同浓度ALC对唐鱼耳石标记效果和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探讨应用该标记技术追踪唐鱼野外种群迁移行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温度28~30℃,浓度50 mg·L-1、80 mg·L-1茜素络合物溶液中浸泡24 h,唐鱼仔鱼、稚鱼死亡率为0,其中80 mg·L-1浓度处理组耳石荧光标记环检出率为100%,而在100mg·L-1浓度下,仔、稚鱼死亡率均达到80%;幼鱼在浓度为80、100 mg·L-1条件下无死亡,其中100 mg·L-1浓度处理组耳石标记环检出率为100%,而150 mg·L-1浓度下幼鱼死亡率为44%;成鱼在100、150 mg·L-1浓度下无死亡,且耳石标记率均为100%,而在200mg·L-1浓度下成鱼死亡率达到100%;此外,稚鱼在80 mg·L-1最适浓度下浸泡24 h后继续饲养90 d,标记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均为0,两组体质量、SGR和DWG差异不显著;唐鱼仔稚鱼、幼鱼和成鱼耳石标记的最适茜素络合物浓度分别为80、100和150 mg·L-1。  相似文献   

16.
不同营养条件下竹叶眼子菜NH4^+-N吸收动力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无菌系种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体营养浓度水平(低营养:TN 0.213 mg·L-1,TP 0.0093 mg·L-1;中营养:TN 0.71 mg·L-1,TP 0.031 mg·L-1;高营养:TN 7.1 mg·L-1,TP 0.31 mg·L-1)对其生长与NH+4-N的吸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水体营养对竹叶眼子菜生长的影响较小,而NH+4-N的吸收动力学参数有显著差异.竹叶眼子菜在高、中和低营养培养条件下的NH+4-N最大吸收速率Vmax分别为 41.1、 29.1、 21.1 μmol·g-1·h-1,米氏常数Km分别为 0.356、 0.306、 0.122 mmol·L-1.竹叶眼子菜营养吸收动力学与其生长环境关系紧密,在低浓度生长环境中时,竹叶眼子菜可以通过降低Km值来提高对营养离子的亲和力以满足营养需求;在高浓度生长环境中,该植物通过增大吸收潜力来适应高营养.  相似文献   

17.
在pH8.09、水温28℃±1℃、盐度5‰条件下,进行了氨氮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弧边招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氨氮对全甲宽小于1.5cm、1.5cm、1.5cm至2.5cm之间3个生长阶段的弧边招潮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7.28mg·L-1、71.49mg·L-1和90.57mg·L-1,三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对应的非离子氨浓度为3.71mg·L-1、5.61mg·L-1和7.11mg·L-1;氨氮的安全浓度分别为4.73mg·L-1、7.15mg·L-1和9.06mg·L-1,对应的非离子氨浓度为0.37mg·L-1、0.56mg·L-1和0.71mg·L-1。结果表明,氨氮对弧边招潮的毒性与氨氮浓度和中毒时间呈正相关。3个生长阶段弧边招潮对氨氮的耐受性大小次序为:全甲宽1.5cm至2.5cm之间>全甲宽1.5cm>全甲宽小于1.5cm。  相似文献   

18.
苹果花粉管生长过程中钙梯度的形成初探(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Ca(2 )荧光指示剂Fura-2及荧光猝灭剂Mn(2 )处理的生长的苹果花粉管从顶端到基部存在着由高到低的Ca(2 )浓度梯度;加Mn(2 )后,花粉管顶端荧光急剧猝灭。花粉等生长随着新霉素和肝素浓度的提高受抑加剧,两者浓度分别达到150μnol·L(-1)、5mg·ml(-1)时,花粉管生长完全受抑。  相似文献   

19.
运用急性毒性和生命表实验方法,研究了钼对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的急性毒性和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钼对多刺裸腹溞的48hLC50值为134.46mg·L-1,95%置信区间为107.05~194.53mg·L-1;在2.0~15.0mg·L-1的浓度范围内,钼对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平均寿命和净生殖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影响。空白对照组中,多刺裸腹溞的种群内禀增长率为0.0448±0.0033h-1,显著高于6.4、8.4、11.2和15.0mg·L-1钼浓度下多刺裸腹溞的种群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0334±0.0007、0.0327±0.0010、0.0335±0.0003和0.0346±0.0005h-1)。与其他已测试的物种相比,多刺裸腹溞对钼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所研究的生命表统计学参数中,种群内禀增长率是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俗称湟鱼,属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是我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中唯一的经济鱼类,其生长极其缓慢,平均每生长到500g需要近10年[1]。青海湖裸鲤具有明显的生殖洄游,每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