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已确诊的40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样和40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者血样做为实验组,40例经体检合格的健康者做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64指数、免疫荧光法检测PCT、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并对其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三种指标在呼吸道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CD64指数、PCT、CRP指数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只有CRP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CD64指数、PCT、CR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5.0%、72.5%、55.0%,病毒感染组只有CR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ROC曲线显示:CD64指数、PCT和CRP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59、0.793、0.675;灵敏度分别是90.0%、88.0%、83.0%;特异度分别82.0%、78.0%、74.0%。结论 CD64指数、PCT、CRP均可作为检测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指标。CD64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CRP敏感性与特异性最低。CD64指数、PCT和CRP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广州市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情况,用一条共同的上游引物,二条特异性的下游引物建立的PCR方法能同时扩增MP的691bp和MG的438bp粘附因子基因片段,但不会扩增其他支原体和细菌的DNA。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对2710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进行培养,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菌种和药敏试验,WHO-NET5.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675株,革兰阴性杆菌457株,占67.7%,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159株,占23.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真菌59株,占8.7%,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较为严重,应不断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浆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脓毒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88例住院感染患儿作为感染组,同期出生的21例正常足月产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进行血浆PCT及hs-CRP的检测。结果 感染组患儿PCT、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儿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脓毒症组、中度脓毒症组、重度脓毒症组各患儿治疗前血浆PCT、hs-CRP水平依次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组患儿全血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脓毒症组、中度脓毒症组、重度脓毒症组各患儿治疗后血浆PCT、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各组患儿全血WBC治疗前后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及hs-CRP能反映脓毒症的病情严重程度,联合检测PCT及hs-CRP、并对其动态监测对新生儿脓毒症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第三军医大学附属三院呼吸科1979—1989年冬季(11月—2月)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口痰定量培养厌氧菌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解放军第175医院肺科福州363000李冬玲,曾文璇,游秀慧,顾冬榛,钟翠云近20年来,随着厌氧培养技术水平的提高,厌氧菌在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我们自1991年2月至1992年6月,对30例肺感染病例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科肺炎支原体(MP)感染特点,辅助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合理用药。方法测定我院一年来2013例儿科呼吸道疾病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结果201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者769例,占38.2%,769例阳性分别表现为肺炎369例(48%),支气管炎238例(31%),咽炎92例(12%),哮喘70例(9%)。其中,肺炎组与各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MP IgM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MP感染是患儿不可忽视的病原体,检测患儿血清MP抗体能够及早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无细胞血清培养和在现代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
陈亮  蔡业平  张圣岸 《蛇志》2015,(2):145-14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ICU患者感染诊断及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ICU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2例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并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并比较分析。另外,分别以0.5μg/L和0.2μg/L为阀值,观察不同阀值下血清PCT预测感染发生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期探寻降钙素原预测细菌感染发生的准确阀值。结果 102例患者中,感染组患者62例,平均血清PCT水平为(4.35±2.33)μg/L;未感染组患者40例,平均血清PCT水平为(1.22±1.02)μg/L。两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阀值为0.2μg/L时,血清PCT预测感染发生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42%、60%、75%、63.16%;当阀值为0.5μg/L时,依次为95.16%、85%、90.77%、91.89%。两个阈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升高可作为诊断ICU感染的重要敏感指标,当血清降钙素原阀值为0.5μg/L左右时,可提高血清PCT预测细菌感染发生的灵敏度、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背景】传统的细菌培养为下呼吸道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但其检验周期长且敏感性低。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方法简单、检测快速,可应用于临床呼吸道感染常见细菌的快速检测。【目的】评估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对呼吸道感染常见7种细菌的检测能力。【方法】设计呼吸道感染常见的7种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MC)和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的环介导恒温扩增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7种病原菌的LAMP方法。通过梯度稀释的方法检测敏感性,交叉反应实验检测特异性。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2...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病原学检出情况及其流行规律,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呼吸道病毒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年龄、季节、疾病类型的关系。结果:2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共检出98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35.00%,其中有2份标本中检出2种病毒感染,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71%;在所有病毒类型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1岁患儿的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与其他年龄段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患儿春季、冬季的病毒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夏季、秋季(P0.05)。不同呼吸道感染疾病类型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喘息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患儿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结论:RSV是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致病病原体,1岁的婴幼儿较易感染,春季、冬季为其高发季节,且以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肺炎患儿的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人偏肺病毒(hMPV)的感染情况、流行分布和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采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拭子标本413份,利用巢式PCR法进行hMPV筛查,对PCR阳性片段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确定hMPV感染基因型别;同时,分析hM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并对感染阳性患者进行临床表现的初步分析。结果:413份鼻咽拭子标本中检出hMPV阳性4份(0.97%),分别存在于2010年8月、10月和2011年2月、4月,其中1例合并鼻病毒感染;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咳嗽,有1例出现呕吐和腹泻;hMPV阳性片段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这4例感染中的3例为B2型,1例为A2b型。结论: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存在hMPV感染,其基因型为B2和A2b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儿科两年来确诊治疗的156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56例标本检出致病菌98株,其中G-杆菌71株(72.4%),G+球菌23株(23.5%),真菌4株(4.1%),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6株,大肠埃希菌20株.流感嗜血杆菌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肺炎链球菌5株.药敏结果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其次为头孢西丁、庆大霉素,G+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头孢西丁、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本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真菌的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应及时检测,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靶点液相芯片(Multi-Analyte Suspension Array,MASA)技术对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TI)的病原,包括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和B型(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A and B, RSVA、RSVB)、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流行 性感冒病毒A型和B型(Influenza A virus and Influenza B virus,INFa,INFb)、副流感病毒1型和3型(Parain- fluenza virus 1 and 3,PIV1,PIV3)、衣原体(C.pneumoniae,CPN)和支原体(M.pneumoniae,MPN)进行了病原学 研究。我们采集并分析了140例患典型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的咽拭子,发现在这些标本中至少被前述的一种病 原感染的标本有95例,阳性率为67.86%。结果显示这些标本中上述病原感染的情况分别为:RSVB感染的患儿 占35.71%、PIV3感染的占4.29%、INFa感染的占28.57%、INFb感染的占2.14%、MPN感染的占3.57%、CPN 感染的占17.86%,被两种以上病原混合感染的患儿有17.14%。这些标本中都没有检测到RSVA、PIV1和SARS- CoV病原的感染。RSVB病原的感染率在3岁以下的患儿中明显高于3岁以上的患儿,而INFa的感染情况则相 反;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测到INFa病原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呼吸道感染,而RSVB病原感染的情况相反。 此外,我们发现在2005年3月-5月中造成武汉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是以RSVB、INFa、CPN为主,而 RSVB感染则又是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和引起低龄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15.
儿童急性呼吸道博卡病毒感染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了解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在我国儿童急性呼吸道疾病中的感染情况。采用PCR扩增的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1月收集的7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鼻咽抽吸物(nasopharyngeal aspirates,NPA)进行了HBoV基因检测。将PCR阳性产物进行TA克隆,测序,并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HBoV序列进行比较分析。72份标本中共检测到6份HBoV阳性扩增产物,阳性率为8.3%(6/72),该6例HBoV阳性患儿临床均有肺炎或支气管肺炎症状。由此可以初步看出HBoV可能也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病原,且可能与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肾静态显像(99m Tc-DMSA)在上尿路感染诊断工作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上尿路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行肾静态显像检查,并与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肾静态显像提示:60例上尿路感染患儿中,肾脏损害占90.00%,其中8例肾疤痕形成,46例急性肾盂肾炎改变,6例正常;在肾脏病变范围上,≤2岁年龄组患儿较2岁年龄组患儿更为广泛,且前者程度更为严重。B超提示肾脏损害占26.67%,其中18例尿路感染反复发作;16例(26.67%)伴有急性肾盂肾炎改变,未检出肾疤痕。B超诊断上尿路感染的阳性率达26.67%,肾静态显像检查诊断上尿路感染的阳性率为90.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99mTc-DMSA在上尿路感染诊断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可明确病变性质、程度及范围,并可随访病变转归,指导临床治疗,属于上尿路感染的实验室补充性指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ICU行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及血清PCT、hCRP联合检测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ICU病房接受气管切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下呼吸道感染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对照组为无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特征、血清超敏C-蛋白(h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值、细菌性感染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年龄、入住ICU时间、气道开放时间、手术时机、呼吸机的应用、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种类及使用抗生素时间等情况与ICU下呼吸道感染病人有关,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人的PCT及h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CURB病情高低分为:高危组8例、中危组11例和低危组22例,高危组病人的血清hCRP和PCT检测值明显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P0.05);PCT检测的病人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hCRP的检测结果(P0.05);年龄、入住ICU时间、手术时间、呼吸机的应用、侵入性操作、气道开放时间及抗生素≥2种≥2周均为ICU行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行气管切开术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如年龄、入住ICU时间、气道开放时间、手术时机、呼吸机的应用、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种类及使用抗生素时间等均为主要因素,血清PCT及hCRP水平变化可作为ICU下呼吸道感染病人早期诊断和病情检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白细胞(WBC)计数、血清内毒素(E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组106例患儿(细菌感染组62例、病毒感染组44例)进行WBC计数、血清ET、CRP水平等指标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组患儿WBC计数、血清E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ET、CRP水平对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显著高于WBC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特异性显著高于ET、CRP水平,ET水平特异性显著低于CR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ET、CRP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WBC计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测定WBC计数、ET、CRP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常规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学指标检测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8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体类型分为病毒组87例、细菌组64例、支原体组34例,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和比较四组的白细胞计数(WBC)、血清hs-CRP和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细菌组的hs-CRP水平和WBC高于其它三组(P0.05),病毒组和支原体组的hs-CRP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病毒组的WBC低于且支原体组的WBC高于健康组(P0.05),病毒组的WBC低于支原体组(P0.05);病毒组、细菌组和支原体组的CD4~+和CD4~+/CD8~+低于且CD8~+高于健康组(P0.05),但病毒组、细菌组和支原体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hs-CRP和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于各单项检测(P0.05),WBC、hs-CRP和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两两联合检测(P0.05),且准确度略高于两两联合检测,WBC、hs-CRP和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低于hs-CRP和T淋巴细胞单项检测(P0.05),且略低于WBC单项检测。结论:WBC和hs-CRP有利于鉴别感染病原体的种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失调,而在WBC和hs-CRP检测的基础上联合免疫学指标有利于提高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脱氧核糖核酸(DNA)载量表达及其与肝肾功能损伤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门诊及病房住院治疗经临床确诊的175例呼吸道感染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EBV-DNA载量水平分为阳性组(n=117)和阴性组(n=58),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的呼吸道感染患儿EBV-DNA阳性率,根据EBV-DNA载量峰值将阳性组患儿分为EBV-DNA高载量组(n=21)、中载量组(n=35)和低载量组(n=61),比较不同EBV-DNA载量组患儿肝肾功能异常比例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胱抑素 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EBV-DNA载量与ALT、AST、CysC、β2-MG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患儿间EBV -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3-6岁年龄段儿童中EBV -DNA阳性率最高,不同年龄间患儿EBV -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DNA低载量组、中载量组、高载量组的肝异常比例为19.67%、48.57%、66.67%,肾异常比例为13.11%、42.86%、52.38%,不同EBV -DNA载量患儿肝肾功能异常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AST、CysC、β2-MG水平随EBV-DNA载量升高而升高(P<0.05), EBV -DNA载量与ALT、AST、CysC、β2-MG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EBV -DNA载量升高会增加发生肝肾功能损伤的风险,且在1-6岁儿童EBV -DNA阳性率较高,检测EBV -DNA载量有助于呼吸道感染患儿肝肾功能的损伤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